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浙江绿城股权转让事件

2019-03-09 19:53:53 百科
浙江绿城股权转让事件

浙江绿城股权转让事件

2014年5月23日,融创宣告以62.98亿港元收购绿城24%股份,按照计画,这宗交易应在2014年年底完成。收购完成后,融创与九龙仓并列成为绿城第一大股东,但管理者为融创。到了10月份,交易没有完成,宋卫平反悔,并于2014年11月19日,在杭州首度对外公开回应“融绿併购之争”,并口述了《我的检讨与反省》,表示想要收回绿城控制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浙江绿城股权转让事件
  • 发生时间:2014年5月23日
  • 参与企业:融创中国
  • 涉及金额:62.98亿元

事件回顾

事件概述
详情
2014年5月22日,融创收购绿城股权曾是国内房地产市场最大宗的收购案
融创中国的公告,融创中国以62.98亿港元代价收购绿城中国24.313%股份,双方交易的最后截止时间是2014年12月底。收购之后,融创与九龙仓并列成为绿城第一大股东,分别持股约24.313%。孙宏斌被委任为绿城非执行董事、董事会联席主席和提名委员会主席;宋卫平由原来的董事会主席改任董事会联席主席。
2014年10月29日,老宋重返讯息扩散
宋卫平回归绿城传言传开,并称宋卫平回归原因是“合作需要”。此外还称,10月27日晚上,宋卫平与孙宏斌已有过沟通,宋卫平表示不想再卖绿城,但答应会给孙宏斌一个台阶下。同时透露香港证监会还是认定孙宏斌宋卫平二人为一致行动人士的讯息,要买,孙宏斌就拿出折合人民币180亿元左右。此时,孙宏斌给出回应:“我没有听到这个传闻,都很正常,没有的事,我不上网。” 一直未有发声的宋卫平,在10月30日凌晨1点,有媒体称收到来自宋卫平的简讯回覆:“我是个信天地鬼神的浙商,相信人间有正道。”
2014年11月2日,田强发布内部信,称绿城有30多个项目有重大风险
媒体爆出一封来自绿城总经理田强的公开信,称7月以来绿城进入新的管理阶段,从销售数字看,绿城“8月开始业绩翻番”“10月又达历史新高”,8、9、10三个月销售契约额达到352亿元,契约销售额283亿元。田强还谈到新团队梳理了绿城所有项目的开发节奏、支付和资产情况,对不合理的开发节奏和支付坚决调整等。8月份,绿城实现销售额72亿元,并以18亿元的成绩成为当月杭州主城区的销售冠军。9月份,绿城销售高达83亿元,10月份再创新高,全国销售额达159亿元。而截至2014年10月,绿城的销售额为584亿元,距离全年销售目标650亿已不远。在完成年度销售计画比例这个指标上,绿城在规模房企中名列恆大之后,高居第二。
2014年11月6日,孙宏斌发微博间接回应
“年纪大了点后,希望多做些双赢的事,少做些一赢一输的事,不做双输的事。”11月6日,正是宋卫平回归传闻沸沸扬扬的时候,孙宏斌发布了这样一条微博。这也被视为孙宏斌对宋卫平回归的间接回应。
2014年11月13日,九龙仓出手,宋卫平回城陷,僵局
“宋卫平重回绿城”的谈判陷入僵局,僵局源于老宋的两难境地:宋回归的前提是还钱,并将融绿平台交给融创。但绿城的并列第一大股东九龙仓不答应割让融绿,宋卫平方面也未凑齐那笔股权款。
2014年11月14日,夏一波,举报自己和宋卫平以及孙宏斌是一致行动人
宋卫平、夏一波、寿柏年及融创已经收到来自香港证监会的问询函,该问询函源于香港证监会收到一封举报信,其中列举了融创收购香港交易中的一些事实,来证明宋氏夫妇及孙宏斌是一致行动人。自称是这封举报信幕后团队一员的人士表示,虽然这封信署名不是夏一波,但夏一波是这封信的主要操盘手。并称,夏一波是宋卫平之妻,此前她一直为宋卫平回归绿城的事情奔波。“东方资本”就是夏一波牵线搭桥而来,可惜双方至今未能有一直未有实质性进展。
2014年11月17日,宋卫平与孙宏斌走向决裂
绿城员工收到了一封署名为绿城三名执行董事罗钊明、郭佳峰和曹舟南群发的公开信,立场鲜明,力挺宋回归,但内部人士称三人均已不在绿城就职。这些传言让双方的“分手”事件愈演愈烈。
2014年11月19日,宋卫平的检讨反思与任免
19日凌晨,宋卫平在杭州玫瑰园酒店首次对外完整回应“融绿併购之争”。发表《宋卫平:我的检讨与反思》:“下决心还是要回绿城了。”当天下午6点,宋卫平就罢免了田强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职务。宋卫平回绿城的决心已下,就看最后是以何种方式回归。
8月份,绿城实现销售额72亿元,并以18亿元的成绩成为当月杭州主城区的销售冠军。9月份,绿城销售高达83亿元,10月份再创新高,全国销售额达159亿元。
而截至2014年10月,绿城的销售额为584亿元,距离全年销售目标650亿已不远。在完成年度销售计画比例这个指标上,绿城在规模房企中名列恆大之后,高居第二。
并称,夏一波是宋卫平之妻,此前她一直为宋卫平回归绿城的事情奔波。“东方资本”就是夏一波牵线搭桥而来,可惜双方至今未能有一直未有实质性进展。
当天下午6点,宋卫平就罢免了田强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职务。宋卫平回绿城的决心已下,就看最后是以何种方式回归。

融绿联姻

宋卫平和孙宏斌 融创和绿城的联姻,曾被认为是行业内一段难得的佳话。两家公司各有各擅长的部分,绿城擅长营造,融创擅长销售,加上擅长财务的九龙仓,这样的组合曾被认为是行业内最理想的组合。宋卫平也曾在2014年5月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态,绿城和融创的联合,是可以产生1+1=n……的可能性。
浙江绿城股权转让事件
双方在5月份达成合作后,融创已陆续支付了大部分股权转让款,而且从7月开始,融创中国派出的高管就已开始接管绿城的运营,且成果显着。上半年绿城的销售额为276亿元,7-10月达308亿元,其中10月份销售额高达159亿元。
2014年5月18日,宋卫平在绿城官方网站发文,就绿城拟将部分股权转让给融创之事,向各界友人致谢。

反悔交易

进行谈判

双方在2014年10月底进行了密集的谈判。孙宏斌对于宋卫平提出的回归併未提出太过于苛刻的条件,同意对方以不过分的溢价重回绿城,并且给出了一个十分宽鬆的付款节奏。有宋卫平方面的高管发微薄,三度会谈(绿城和融创)结束后,面对宋卫平的回归意愿,孙宏斌最终几乎没有开出任何条件,此举让宋卫平感动落泪。

首次回应

2014年11月19日凌晨,宋卫平在杭州玫瑰园酒店首次对外完整回应“融绿併购之争”,发表了《宋卫平:我的检讨与反思》:“……失信,从股权买卖的本身来说,确有失信之处。但这也失信,那也失信,前也失信,后也失信,我该如何选择?我想还是要守住对更多的人、更重要的道理的信用,这大概也是我惟一的选择,真的很艰难,也非常无奈……”

人事震动

免职令 当各方尚在对此事评头论足之时之时,宋卫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与当天下午6点,在绿城内部OA系统上核发了对于绿城现任总经理田强的免职令: “经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免去田强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职务。此令自2014年11月19日起生效。”同时任命宋卫平旧部应国永为绿城集团总经理,即日生效。田强追随孙宏斌多年,为其得力干将。
浙江绿城股权转让事件
仅5个小时后,晚上10点,由田强带领的11位融创高管团队就对宋卫平的任免进行了回应,并发布了《绿城集团管理团队联合声明》。声明中指出:“现有管理团队是受各方股东领导下,唯一的、合法的管理团队。其他任何一方股东单方提出的人事任免要求,现任管理团队是不予採纳的;任何一方股东或个别董事无权单独对管理团队发出任何指令或者意见。”

原因解析

至于为什幺融创和绿城不能融合,宋卫平说的比较“客气”。“孙宏斌先生内心也应该有相应的善意和理想。但他们的表现在经营企业的诸项诉求中,把所谓盈利、所谓经营的成功,放在了首选,而忽略了企业所应有的社会责任和行业理想。”
实际上,孙宏斌接手绿城之后,大量派驻人员,给底层员工涨薪,準备大干一场。在策略上,孙宏斌启动去存货的战略。根据绿城中国发布的公告,9月份就卖掉了83亿元的房子。此外,孙宏斌把许多绿城酒店的投资都叫停了,比如杭州翡翠城、桃花源酒店。在现在绝大多数房地产公司中,成本控制、利润率控制、周转速度控制都是核心,尤其是地产市场疲软之际,孙宏斌的做法是大型房企的普遍选择。

各方观点

不会出现双输
宋卫平和孙宏斌 “绿城的状况肯定不是宋卫平与孙宏斌希望看到和预见的。不过,我相信,作为地产界具有影响力的两位企业家,宋卫平与孙宏斌会拿出双方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兰德谘询总裁宋延庆表示。作为专业的房企战略管理和产品谘询公司,兰德谘询与绿城和融创有着密切业务合作,宋延庆也很了解两个公司,他并不认为会出现所谓的“双输”局面,相信宋卫平与孙宏斌会“相逢一笑泯恩仇”,“作为旁观者,包括媒体,都不应站队,应该给他们一些时间”。
浙江绿城股权转让事件
应敬重产品主义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资深人士称,融绿併购之争其实就是产品主义和市场主义碰撞后的结果。从契约精神讲,宋卫平的做法的确不合适。不过,在遵守契约精神的同时,也应敬重产品情怀。因为经过20年的发展,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但遗憾的是,20年来这个行业在正面价值观、技术内涵和产业引导方面并没有起到与其经济地位相适应的表率作用。在当前市场导向占优势的大趋势下,也应敬重产品主义精神。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