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大余中学,创办于1923年8月,创办时,校名为“江西省立第十四中学”,1927年10月改为“江西省立第十三中学”,1978年列为省重点中学。大余中学地处江西省西南边陲的梅岭北麓,校园占地总面积为70.8亩,建筑面积16630.9平方米,其中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电教室面积为6857.82平方米,师生宿舍面积7370.8平方米。学校现有64个教学班,其中高中部62个班,国中部2个班,在校学生3500多人。校园内古树参天,绿荫如盖,环境幽美,1985年被省绿化委员会评为“绿化先进集体”。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江西省大余中学
- 简称:大余中学
- 校训:团结奋进求实创新
- 创办时间:1923年8月
- 类别:省重点中学
- 现任校长:张芳芳
- 知名校友:黄水生、袁汉英、吕继岳、叶功恆
- 所属地区: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
- 地址:赣州市大余县建桂街城上路13号
历史沿革
大余中学创办于1923年8月,始名“江西省立第十四中学”。
1927年4月更名为“江西省立大余初级简易化学工业科职业学校”,招收化工职业班。
1937年8月停招化工班,复招国中班,称“江西省立大余初级中学”。
1941年增设高中部,更名为“江西省立大余中学”。
1949年解放后更名为“江西省立大余联合中学”。
1952年裁撤高中部,又改名为“江西省立大余初级中学”。
1957年恢复高中部,改名为“江西省大余中学”。

1968年10月併入共大大余分校。
1969年9月与共大大余分校拆开,改为“大余南安五·七中学”。
1970年5月与大余化工厂挂鈎,更名为“江西省大余县化工厂五·七中学”。
1973年复称“江西省大余中学”。
1985年被评为“文明学校”。
2001年被授予“省绿色学校”。
2002年被授予全国“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实验学校。

办学条件
硬体设施
2015年校内添购新书46648册,报刊88种,并有古籍善本多种。理化实验仪器,2016年新添购的,现有28种3851件;生物标本183种192件,模型121种213件。另有电影放映机4台,微机98台,收录机141台,多媒体1套,各种录音磁带、录像带390多盒。理、化、生三科都能按要求开齐演示实验,以便于师生随时进行实验或演示。

办学规模
2017年校园面积150亩,建筑面积28060m2,其中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综合楼面积21036m2,师生宿舍面积9024m2。校园内古木参天,环境幽雅。校园进一步得到美化、绿化、亮化、硬化,有花坛28个,草坪10块,校园面积2810m2。2002年,大余中学有50个教学班,高中38个班,国中12个班,学生3618人。

师资力量
2017年大余中学教职工208人,研究生9本科125专科68其他7,其中获副高职称的43人,特级教师称号的1人。

省特级教师:刘庭华
副高职称教师(名单不全):陈余华、廖达凡、朱山林、刘立芳
2017年大余中学高中部班主任名单
班 级 | 班主任 | 班 级 | 班主任 | 班 级 | 班主任 | ||
高一(1) | 陈川 | 高二(1) | 杨俊平 | 高三(1) | 廖伟生 | ||
高一(2) | 雷蕾 | 高二(2) | 廖忠涛 | 高三(2) | 邓志明 | ||
高一(3) | 周丙飞 | 高二(3) | 程秀全 | 高三(3) | 尹才龙 | ||
高一(4) | 刘涛 | 高二(4) | 唐金春 | 高三(4) | 朱启安 | ||
高一(5) | 朱书丹 | 高二(5) | 黄 春 | 高三(5) | 刘良开 | ||
高一(6) | 张光发 | 高二(6) | 谢宝俊 | 高三(6) | 曹丹 | ||
高一(7) | 刘书明 | 高二(7) | 吕明烨 | 高三(7) | 吴红英 | ||
高一(8) | 陈威 | 高二(8) | 刘人平 | 高三(8) | 潘建辉 | ||
高一(9) | 李位 | 高二(9) | 胡燕芳 | 高三(9) | 王亮华 | ||
高一(10) | 王兴 | 高二(10) | 邓 强 | 高三(10) | 何善权 | ||
高一(11) | 吴志愿 | 高二(11) | 谢爱春 | 高三(11) | 胡倩 | ||
高一(12) | 刘克宾 | 高二(12) | 罗 翼 | 高三(12) | 刘小华 | ||
高一(13) | 李春斌 | 高二(13) | 吕起云 | 高三(13) | 游保平 | ||
高一(14) | 王启华 | 高二(14) | 颜 弈 | 高三(14) | 蔡厚蔚 | ||
高一(15) | 刘友禄 | 高二(15) | 吕 峰 | 高三(15) | 王文 | ||
高一(16) | 谢燕燕 | 高二(16) | 李 明 | 高三(16) | 庞素珍 | ||
高一(17) | 蒙小香 | 高二(17) | 傅启丰 | 高三(17) | 李建平 | ||
高一(18) | 韩勇 | 高二(18) | 彭文华 | 高三(18) | 廖达凡 | ||
高一(19) | 朱明喜 | 高二(19) | 钟彦斌 | 高三(19) | 邱庆华 | ||
高一(20) | 刘开喜 | 高二(20) | 王 路 | 高三(20) | 朱山林 | ||
高三(21) | 游文财 | ||||||
高三(22) | 张晓军 | ||||||
高三(23) | 廖国乾 |
(以上参考资料)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从1957年至1966年,1977年至今,升入高等院校的学生共有3862人。1982年以来,几乎每年都要为大专院校输送新生百人以上,特别是1999年以来,每年升入高等院校的学生都达四、五百人以上(每年参加高考大致在五百至六百人左右)。教学质量连年稳中有升,有7人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1人考入中国科大少年班,尤其2005年,大余中学高考上二本学生人数首次突破300人大关,办学水平综合评估名列全市前茅。学生学习成果在县级以上获奖和发表的,共有186篇次,参加省级数学、生物等学科竞赛,28人获省级以上奖,参加地市球赛、运动会获奖共18次。
2015大余中学年高考成绩:文化类考生一本上线209人,首破二百大关,较去年增加41人,增幅25%(全市一本上线增加363人,增幅6.95%);二本以上上线479人,较去年增加75人,增幅17.83%(全市二本上线增加1043人,增幅7.19%)。特长类考生文化、专业双线合格67人,全校合计二本上线546人。一本上线考生比全市排名第二,二本上线考生比全市排名第三。
2016年大余中学高考:成绩600分以上30人,一本上线245人,一本上线率19.94%;二本文化上线704人,特长生二本上线103人,二本上线率65.5%。
2017年大余中学高考成绩文化:考生参考人数1149人,600分以上13人,文科第一名:朱婷611分,理科第一名:沈志远633分;一本上线242人,上线率达21.1%;二本上线675人,上线率达58.5%。特长考生,参考人数97人,双线过关87人,上线率达89.7%。2017年高考一本上线人数:242人2017年高考二本上线人数:675人

教师成果
2004年-2005年,全校教师就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教学论文200多篇,并有80多篇论文获国家级论文评比一等奖。教师发表于市级以上论文的共有116篇,获市级以上论文奖的共有776次。
所获荣誉
1987年物理组製作的“折射率测定器”在地、省和北京展览时,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并获得国家专利。
生物组利用生物园进行直观教学和组织学生自行实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语文教研组承担的国家“十五”计画重点教育研究课题“创新写作研究与实验”顺利结题并获一等奖。
出版的《呵护创新》一书获“全国中学语文教学十大科研成果”一等奖。

校文学社刊物《二月花》被评为全国十佳文学刊物,两年内有两名学生被吸收为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了个人诗歌专辑和长篇小说。大余中学语文学科被评为赣州市“名学科”。
全省生物园建设经验交流会曾在大余中学召开,大余中学生物园被江西省教委评为“生物园建设”一等奖。
1996年高考,年仅15岁的高二学生刘清越,以620.5分的优异成绩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1997-2000年连续三年被市教委评为“重点中学教学质量评价综合奖”先进学校。赢得了社会讚誉,连续几年受到了县委、县政府、县教委的表彰和嘉奖。
2004年-2005年高中文艺队连续获赣州市中学生文艺汇演一等奖第一名。

2005年被列为江西省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学校。
2009-2010学年度优生培养先进学校。
2010年12月获赣州市十一五教育教学科研先进学校。
2011年一月获全省教育系统“提升质量年”活动先进单位。
文化系统
学校标识
- 校徽
大余中学校徽以百年校门形态为元素,挖掘百年神韵,体现余中“百年名校”、“树人树德”之精髓。校徽中心图案是余中校门和金色阳光,积极向上,灵动又不失沉稳。周围环以“大余中学1923”的英文字样,造型优美、对称。色彩採用蓝色与白色相搭配,和谐优雅,凸显大余中学的历史悠久、文化厚重。 - 校训
“团结、奋进、求实、创新”

学生活动
- 日常活动
学生课余生活丰富,学校每年均开展各项活动。如书法比赛,学科竞赛,文艺汇演,读书节,英语沙龙,足球赛,篮球赛,排球赛,春游野炊,秋收体验,爱国教育等活动。 - 社团活动
大余中学共建有学生社团20个,体育俱乐部10个。
学生社团名单 | ||||
文学社 | 书法社 | 手工製作 | 读书会 | 流行音乐社 |
板报社 | 摄影爱好者 | 英语沙龙 | 环保社 | 街舞社 |
辩论社 | 广播之声 | 辩论社 | 动漫社 | 围棋社 |
环保社 | 助人为乐社 | 煲剧社 | 手游社 | LOL爱心社 |
体育俱乐部名单 | ||||
跆拳道俱乐部 | 健身俱乐部 | 桌球俱乐部 | 羽毛球俱乐部 | 滑轮俱乐部 |
足球俱乐部 | 排球俱乐部 | 篮球俱乐部 | 街舞俱乐部 | 游泳俱乐部 |
(以上参考资料) |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校长、党委书记 | 张芳芳 |
副校长、党委委员 | 李晓然 |
历任领导
姓名 | 任职年份 | 职务 |
---|---|---|
李景飞 | 民国时期(1911年-1949年) | 首任校长 |
张广鸿 | 校长 | |
吕忱华 | 校长 | |
朱光作 | 校长 | |
童谱安 | 校长 | |
李青 | 校长 |
(以上资料参考)
知名校友
黄水生,中山大学党委书记。
黄庆梅,南方冶金学校党委书记。
吕家鸿,赣南师院副院长。
冯高闵,江西医学院教授。
吕继岳,桥樑专家高级工程师。
李配武,广东省交通厅厅长。
袁汉英,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联合国胰岛素专家。
伍世安,江西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地理位置
江西省大余中学在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南安镇建桂街新建路。
江西省大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