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奥地利国家男子足球队

2019-03-28 00:53:00 百科
奥地利国家男子足球队(奥地利国家足球队)

奥地利国家男子足球队

奥地利国家足球队一般指本词条

奥地利国家男子足球队是奥地利的官方男子足球代表队,由奥地利足球协会管理。奥地利曾七次晋级世界盃决赛圈,最近一次是1998年法国世界盃;奥地利于2008年与瑞士合办欧洲足球锦标赛,以主办国身份首次晋级决赛圈。奥地利国家男子足球队的球衣赞助商是Puma。

基本介绍

  • 中文队名:奥地利国家男子足球队
  • 外文队名:Austria national football team
  • 运动项目:足球
  • 角逐赛事:世界盃和欧洲杯
  • 所属地区:欧洲
  • 成立时间:1904年 
  • 现任主教练:福达 
  • 知名人物:大卫·阿拉巴 萨比策 拉扎罗
  • 主要荣誉:七次晋级世界盃决赛圈
  • 球衣赞助商:Puma
  • 世界排名:10(2016.6) 

球队资料

队名:Austria national football team
中文译名:奥地利国家男子足球队
所属国家:奥地利
联赛级别:其它赛事

2018年阵容

位置号码姓名出场进球
教练
-
F. Foda
-
-
前锋
7
阿瑙托维奇
1
2
前锋
19
布格施塔勒
1
0
中场
14
鲍姆加特林格
1
0
中场
6
伊尔桑克
1
0
中场
9
希尔兰德尔
~
0
中场
17
凯因茨
1
0
中场
11
格雷戈里奇
1
0
中场
21
莱纳
1
0
中场
16
祖伊
~
0
中场
10
绍布
1
0
中场
20
格里利奇
1
0
中场
22
拉扎罗
1
0
中场
18
舍普夫
1
0
中场
24
施拉格尔
1
0
后卫
2
乌尔默
~
0
后卫
15
普勒德尔
1
0
后卫
3
德拉戈维奇
~
0
后卫
8
阿拉巴
1
1
后卫
4
马丁-欣特雷格
1
0
后卫
23
莫里茨-鲍尔
~
0
后卫
5
沃贝尔
1
0
守门员
1
林德纳
1
0
守门员
12
西本汉德尔
~
0

2017年阵容

号码球员位置出场首发替补出场时间进球助攻黄牌红牌
12
帕瓦奥·佩尔万
门将
0
0
0
0
0
0
0
0
1
海因策·林德纳
门将
0
0
0
0
0
0
0
0
0
约尔格·希尔本汉德
门将
0
0
0
0
0
0
0
0
2
安德雷亚斯·乌尔姆
后卫
0
0
0
0
0
0
0
0
3
亚历山大·德拉戈维奇
后卫
0
0
0
0
0
0
0
0
2
史蒂芬·莱纳
后卫
0
0
0
0
0
0
0
0
0
凯文·维梅尔
后卫
0
0
0
0
0
0
0
0
13
Moritz Bauer
后卫
0
0
0
0
0
0
0
0
18
凯文丹索
后卫
0
0
0
0
0
0
0
0
14
鲍姆加特林格
中场
0
0
0
0
0
0
0
0
0
史蒂芬·施瓦布
中场
0
0
0
0
0
0
0
0
0
史蒂芬·希尔兰德
中场
0
0
0
0
0
0
0
0
17
弗洛里安·凯恩斯
中场
0
0
0
0
0
0
0
0
3
多米尼克·维德拉
中场
0
0
0
0
0
0
0
0
10
Louis Schaub
中场
0
0
0
0
0
0
0
0
0
A.舍普夫
中场
0
0
0
0
0
0
0
0
22
格里利奇
中场
0
0
0
0
0
0
0
0
11
Philipp Schobesberger
中场
0
0
0
0
0
0
0
0
21
马尔克·扬科
前锋
0
0
0
0
0
0
0
0
7
马尔科·阿瑙托维奇
前锋
0
0
0
0
0
0
0
0
19
圭多·布尔格斯托勒
前锋
0
0
0
0
0
0
0
0
0
德尼·阿拉尔
前锋
0
0
0
0
0
0
0
0
20
格雷戈里奇
前锋
0
0
0
0
0
0
0
0
9
马塞尔·萨比策
前锋
0
0
0
0
0
0
0
0

2016年欧洲杯23人阵容

号码球员位置出场首发替补出场时间进球助攻黄牌红牌
23
拉马赞·奥兹坎
门将
0
0
0
0
0
0
0
0
1
阿尔梅
门将
0
0
0
0
0
0
0
0
12
海因策·林德纳
门将
0
0
0
0
0
0
0
0
5
福克斯
后卫
0
0
0
0
0
0
0
0
17
弗洛里安·克莱恩
后卫
0
0
0
0
0
0
0
0
13
马库斯·萨特纳
后卫
0
0
0
0
0
0
0
0
15
普罗德尔
后卫
0
0
0
0
0
0
0
0
3
亚历山大·德拉戈维奇
后卫
0
0
0
0
0
0
0
0
4
马丁·海因特雷格
后卫
0
0
0
0
0
0
0
0
16
凯文·维梅尔
后卫
0
0
0
0
0
0
0
0
2
加里克斯
中场
0
0
0
0
0
0
0
0
10
尤努佐维奇
中场
0
0
0
0
0
0
0
0
6
史蒂芬·伊桑科
中场
0
0
0
0
0
0
0
0
14
鲍姆加特林格
中场
0
0
0
0
0
0
0
0
22
雅各布·扬特斯彻
中场
0
0
0
0
0
0
0
0
8
阿拉巴
中场
0
0
0
0
0
0
0
0
18
A.舍普夫
中场
0
0
0
0
0
0
0
0
21
马尔克·扬科
前锋
0
0
0
0
0
0
0
0
9
鲁宾·奥科迪
前锋
0
0
0
0
0
0
0
0
11
哈尔尼克
前锋
0
0
0
0
0
0
0
0
7
马尔科·阿瑙托维奇
前锋
0
0
0
0
0
0
0
0
19
卢卡斯·辛特希尔
前锋
0
0
0
0
0
0
0
0
20
马塞尔·萨比策
前锋
0
0
0
0
0
0
0
0

最新阵容(2016欧洲杯24人大名单)

号码
球员名
位置
出生日
俱乐部
出场
进球
1
罗伯特·阿尔默
门将
1984.03.20(32岁)
阿尔特阿赫
27
0
12
海因茨·林德纳
门将
1990.07.17(25岁)
法兰克福
7
0
23
拉马赞·奥兹坎
门将
1984.06.28(31岁)
因戈施塔特
6
0
5
克里斯蒂安·福克斯(C)
后卫
1986.04.07(30岁)
莱切斯特城
74
1
15
塞巴斯蒂安·普罗德尔
后卫
1987.06.21(28岁)
沃特福德
56
4
3
亚历山大·拉戈维奇
后卫
1991.03.06(25岁)
基辅迪纳摩
45
1
2
吉奥尔吉·加里克斯
后卫
1984.03.08(32岁)
达姆施塔特
41
2
17
弗洛里安·克莱因
后卫
1986.11.17(29岁)
斯图加特
35
0
13
马库斯·苏特纳
后卫
1987.04.16(29岁)
因戈施塔特
15
0
4
马丁·辛特雷格
后卫
1992.09.07(23岁)
门兴
12
0
16
凯文·威默
后卫
1992.11.15(23岁)
热刺
3
0
11
马丁·哈尼克
中场
1987.06.10(28岁)
斯图加特
56
14
7
马尔科·阿瑙托维奇
中场
1989.04.19(27岁)
斯托克城
50
10
10
兹拉特科·尤努佐维奇
中场
1987.09.26(28岁)
不莱梅
46
7
8?
大卫·阿拉巴
中场
1992.06.24(23岁)
拜仁慕尼黑
44
11
14
朱利安·鲍姆加特林格
中场
1988.01.02(28岁)
美因茨
43
1
22
雅各布·扬茨切尔
中场
1989.01.08(26岁)
琉森
21
1
20
马塞尔·萨比特泽
中场
1994.03.17(22岁)
莱比锡红牛
16
3
6
斯特凡·伊尔桑克
中场
1989.05.18(26岁)
莱比锡红牛
14
0
8
瓦伦蒂诺·拉佐罗
中场
1996.03.24(20岁)
萨尔斯堡红牛
4
0
18
亚利桑德罗·斯丘普夫
中场
1994.02.07(22岁)
沙尔克
2
0
21
马克·扬科
前锋
1983.06.25(32岁)
巴塞尔
52
26
9
鲁宾·奥科蒂
前锋
1987.06.06(28岁)
慕尼黑1860
16
2
19
卢卡斯·辛特塞尔
前锋
1991.03.28(25岁)
因戈施塔特
8
0

赛队简介

奥地利国家队建于1902年,隶属于奥地利足协。在20世纪30年代,奥地利是世界上最好的球队之一,球迷尊称奥地利为“梦之队”。儘管没有获得重要赛事冠军,但他们7次打入世界盃,最近的一次是在1998。作为东道主奥地利获得了2008年欧锦赛的资格,这是奥地利历史上第一次参加欧锦赛(奥地利和瑞士联办2008年欧锦赛) 。
威武的雄鹰威武的雄鹰

球队历史

1938年法国世界盃奥地利国家男子足球队虽然获得晋级决赛周,但因德奥合併(Anschluss)而退出。1954年瑞士世界盃奥地利再次晋级决赛周,分组初赛第二名出线,八强淘汰赛以7-5击败主办国瑞士,半决赛1-6负于最终的冠军西德,季军战3-1击败乌拉圭获得历来世界盃最佳成绩。

1998年世界盃

1998年法国世界盃决赛周奥地利被抽入B组,同组有义大利、喀麦隆及智利。当届的奥地利一如预料在分组赛出局,但奇怪地奥地利在每场比赛临完场前才取得进球:首场比赛喀麦隆尼赞卡(Pierre Njanka)的美妙进球被托尼·波尔斯特(Toni Polster)追平;次场比赛华士达(Ivica Vastic)最后一分钟弯入再次追平沙拉斯(Marcelo Salas)具争议的先开纪录进球;但幸运之神在王子球场(Stade de France)对义大利最后一场比赛离弃奥地利,下半场义大利先后两次射破奥地利大门,克里斯蒂安·维耶里(Christian Vieri)头球先破网,罗伯特·巴乔(Roberto Baggio)锦上添花,虽然安德雷斯·赫尔佐格(Andreas Herzog)在完场前射入点球保持球队最后时刻进球的形式,但不能阻止奥地利排于义大利及智利之后在分组初赛出局。

2008年欧锦赛的準备工作

在欧锦赛决赛阶段开赛之前,东道主之一的奥地利只能通过友谊赛来为决赛圈作準备,他们正在经历着困难的时刻。
担负着建立一直崭新的奥地利国家队去参加2008年欧锦赛的重任,奥地利国家队主教练约瑟夫·希克斯伯格知道这个过程将会非常艰难,他说:“毫无疑问,这个过程就是意味着将要面对和征服许多障碍和挫折。”
希克斯伯格在接过教鞭后的前3场比赛全部失利,直到2006年9月2比2逼平哥斯大黎加后才稍微减轻了压力。凭藉托马斯·帕拉格在最后时刻的进球,奥地利2比1击败了列支敦斯登,他终于在第五场比赛中取得了首场胜利,接下来他们又以2比1了战胜同为2008年欧锦赛东道主的瑞士,这场胜利也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雷内·奥夫豪泽上演帽子戏法,帮助他们在2006年10月4比1大胜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不过这场比赛之后的一年内——期间他们又进行了10场比赛——奥地利才再次尝到胜利滋味,他们在因斯布鲁克3比2险胜象牙海岸。
希克斯伯格大量提拔年青新秀入队,继续在球队中注入新鲜血液,他说:“我确信到了欧洲足球锦标赛决赛圈的时候,我们会见到一支完全不同的国家队。奥地利和瑞士都将会是出色的东道主。他们会举办一届引起轰动的大赛,我确信两支球队都能够小组出线,晋级八强。”

2006年世界盃预选赛

在第6小组名列小组第三,意味着奥地利连续两届未能参加世界盃的决赛阶段,他们上一次参加世界盃决赛圈是在1998年的法国世界盃。
汉斯·克兰克尔执教下的奥地利队有一个不错的开局,在维也纳与小组的头号热门英格兰2比2战平,弗兰克·兰帕德和史蒂芬·杰拉德的进球帮助客队领先,不过罗兰德·科尔曼和安德烈斯·伊万基茨在4分钟里各进一球将比分扳平。
然而,在他们的第四场比赛中,奥地利主场1比3负于波兰,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此后他们一直没有从失望中振作过来。
第二次被波兰击败完全粉碎了他们理论上的出线希望,由于对他将要被希克斯伯格——当时维也纳迅速的主教练取代帅位的新闻不满,克兰克尔在还有两场预选赛要打的情况下愤而辞职。
奥地利在接下来的比赛中0比1负于英格兰,以及在主场以2比0战胜了北爱尔兰。

2004年欧锦赛预选赛

捷克和荷兰对奥地利来说都过于强大,他们最终只能在第3小组名列第三,彻底和出线资格无缘。
在预选赛开赛阶段,奥地利接连以2比0的比分战胜摩尔多瓦和白俄罗斯,取得一个不错的开局,但主场0比3负于荷兰,以及接下来在客场被捷克4比0痛击,意味着他们的出线前景面临着不祥之兆。
在预选赛结束之前,同组的这两支强队再一次击败了克兰克尔的球队,雪上加霜的是,奥地利还在客场0比1负于摩尔多瓦。

球队荣誉

欧洲足球锦标赛中的最好成绩

奥地利此前从来没有晋级到欧洲足球锦标赛决赛阶段的记录,因此这次作为东道主联合主办2008年欧锦赛将是他们第一次决赛圈中亮相。在1960年的第一届欧锦赛中,当时只有4支球队能够进入决赛阶段,他们曾经进入到第一轮赛事,不过在四分之一决赛中以两回合总比分4比9被法国队淘汰。

曾经7次杀进世界盃的决赛圈

奥地利是本届欧洲足球锦标赛决赛阶段参赛球队中两支第一次晋级决赛圈的球队之一,另一支为波兰。然而,他们曾经7次杀进世界盃的决赛圈。

2008年欧锦赛决赛圈战果

截止2008年欧锦赛决赛圈的奥地利总共在这项赛事里进行了80场比赛,取得33胜13平34负,打进146球失125球。
世界盃历史战绩
年代
1930年
1934年
1938年
1950年
1954年
1958年
1962年
1966年
1970年
结果
未参赛
殿军
退赛
退赛
季军
第一轮
退赛
外围赛
外围赛
年代
1974年
1978年
1982年
1986年
1990年
1994年
1998年
2002年
2006年
结果
外围赛
八强
八强
外围赛
第一轮
外围赛
第一轮
外围赛
外围赛
年代
2010年
2014年
2018年
结果
外围赛
外围赛
外围赛
欧洲杯历史战绩
年代
1960年
1964年
1968年
1972年
1976年
1980年
1984年
1988年
1992年
结果
外围赛
外围赛
外围赛
外围赛
外围赛
外围赛
外围赛
外围赛
外围赛
年代
1996年
2000年
2004年
2008年
2012年
2016年
结果
外围赛
外围赛
外围赛
第一轮
外围赛
第一轮
2011年9月6日2011年9月6日

知名球员

马蒂亚斯·辛德拉尔

Matthias Sindelar,奥地利足球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同时被评为奥地利的世纪最佳运动员。国际足坛公认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最优秀的攻击手,以他出神入化的盘球技术,运用自如的假动作和果断有力的射门被评为最佳球员。由于他的犹太人身份,在奉行种族主义的希特勒的统治下,他最终选择了自杀。
辛德拉尔44次为奥地利队出战,打进27球。1903年2月10日,他出身于一个贫困的家庭,在维也纳的街头开始踢球,在那里,他踢出了名气,15岁时和维也纳赫塔队签约,后来加盟维也纳奥地利人队,帮助球队三夺联赛冠军。1926年,辛德拉尔首次代表奥地利国家队出战,在2比1击败捷克斯洛伐克的比赛中打进致胜球,不久后,奥地利7比1击败瑞士,辛德拉尔个人打进2球。1934年世界盃上,辛德拉尔同奥地利队一起获得第四名,他的球技为他赢得了“球场莫扎特”的美名,甚至有人认为,他是二战前国际足坛最出色的进攻球员。
playerplayer
奥地利国家队虽然创立仅仅7年,但是在在胡戈·迈斯尔和吉米·霍根的指导下,成立当年就以5∶0大胜苏格兰队,一鸣惊人。在接下来的26场国际比赛中只输过两场,可谓所向无敌,在欧洲足坛上一枝独秀。当时拉美赛场上乌拉圭傲视群雄,而在欧洲足球赛场上的奥地利队东征西战,几乎战无不胜。众人皆知让英格兰主场不败纪录作古的是匈牙利人,但实际上在此之前奥地利就差点打破记录,在辛德拉尔的带领下他们出征英格兰,辛德拉尔让不可一世的英格兰人找不到北,出色的技术加上有力的远射使得他们一度离结束对手纪录不远了,但英格兰毕竟老辣,最终奥地利还是2-3败下阵来。赛后欧洲媒体为之震惊,英格兰媒体更是高呼那个奥地利人险些一个人打败英格兰!
1934年,奥地利队作为夺冠大热门参加了在义大利举行的世界盃。他们一路过关斩将顺利杀进半决赛,在半决赛中他们遇到了东道主义大利队。在赛前,义大利队制定了专门的防守战术来遏制辛德拉尔的发挥。比赛当中,他们的这一战术运用得非常成功,辛德拉尔被义大利后卫踢伤下场,被切掉大脑的奥地利队进攻大打折扣,最终他们以0:1负于对手被淘汰出局。在此后的争夺第三名的比赛中,士气低落且缺少了辛德拉尔的奥地利队再次输给对手,最终仅名列第四。但辛德拉尔还是以他出神入化的盘球技术,运用自如的假动作和果断有力的射门被评为最佳球员。
playerplayer

安德雷斯·赫尔佐格

德语:Andreas Herzog,1968年9月10日-,已退役的奥地利职业足球运动员,司职中场,至今他仍保持奥地利国家队出场次数纪录(103场)。退役后他是奥地利国家队教练组成员,随队参加了2008年欧锦赛。曾在奥地利维也纳阿德米拉-瓦克队、FC维也纳队、维也纳快速队、云达不莱梅队以及拜仁慕尼黑队效力过,1996年7月1日重返云达不莱梅队效力。曾代表奥地利维也纳快速队两获联赛和超级盃赛冠军,一次奥地利足协杯赛冠军。曾在1994、1999年代表云达不莱梅队获得德国足协杯赛冠军,1992年代表云达不莱梅获得欧洲优胜者杯赛冠军,1993年获得德甲联赛冠军,1993和1994年获得德国超级盃赛冠军,1996年代表拜仁慕尼黑队获得欧洲联盟杯赛冠军。

安德雷亚斯·伊万席茨

Andreas Ivanschitz 1983年10月15—,前任奥地利国家队队长,曾效力于维也纳快速、萨尔茨堡红牛、帕纳辛奈科斯、现效力于德甲的美因茨队。在美因茨队伊万席茨是绝对的中场核心,他的表现好坏决定着美因茨队的命运。

亚历山大·曼宁格

Alexander Manninger,1977年6月4日-,出生于萨尔茨堡,是一位奥地利足球运动员,担任守门员,目前他效力于意甲球队尤文图斯。过去他曾效力于英超豪门阿森纳。曼宁格也是200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上奥地利队的队员之一。 曼宁格曾在奥地利的斯特伊沃瓦茨队、萨尔茨堡卡西诺队以及格拉茨AK队效力过。1997年6月3日正式加盟阿森纳队,1997年10月14日在英格兰可口可乐杯第三轮4:1胜伯明罕的比赛中,首次代表阿森纳队出场。在加盟阿森纳队前曾参加了28场奥地利甲级联赛,1998年随阿森纳队获得英格兰超级联赛冠军及足总杯冠军。
playerplayer
2001-02赛季被租借到意甲佛罗伦斯,并且有非常不错的表现,但是随着佛罗伦斯的倒台,曼宁格只好另寻出路,这次加盟的是西甲的西班牙人队。但是很快又被都灵租借。之后他效力于家乡球队萨尔斯堡,加盟时间为2005年7月1日。1年之和又加盟锡耶纳俱乐部。2008年夏天加盟尤文图斯,并在主力门将布冯因伤缺阵期间有着良好表现。
2008年11月6日,在2008/2009赛季欧洲冠军联赛小组赛客场对阵皇家马德里的比赛中发挥出色,力保大门不失,使得尤文图斯2:0取胜,在小组赛中双杀(两回契约时击败对手)皇家马德里。
门将
后卫
中场
前锋
沃尔特.泽曼 Walter Zeman
杰哈德.哈纳皮 Gerhard Hanappi
马特西亚斯.辛德勒 Matthias Sindler
弗兰茨.宾德尔 Franz Binder
鲁道夫.希顿 Rudolf Rudi Hiden
沃尔特.纳乌斯希 Walter Nausch
安德雷斯.赫尔佐格 Andreas Herzog
约瑟夫.比坎 Josef Bican
麦可.孔塞尔 Michael Konsel
库尔特.亚拉 Kurt Jara
恩斯特.哈佩尔 Ernst Happel
埃里希.普罗贝斯特 Erich Probst
弗里德尔.康西利亚 Friedrich Friedl Koncilia
安东.普费弗尔 Anton Pfeffer
恩斯特.奥克维尔克 Ernst Ocwirk
特奥多.华格纳 Theodor Wagner
亚历山大.曼宁格 Alexander Manninger
布鲁诺.佩泽 Bruno Pezzey
赫伯特.普罗哈斯卡 Herbert Prohaska
弗兰茨.哈希尔 Franz Hasil
库尔特.施米德 Kurt Schmied
约翰.霍尔瓦特 Johann Horvath
安德雷亚斯.伊万施茨 Andreas Ivanschitz
约瑟夫.希克尔斯伯格 Josef Hickersberger
弗兰茨.沃尔法特 Franz Wohlfahrt
卡尔.塞斯塔 Karl Sesta
马库斯.维森博格 Markus Weissenberger
罗兰德.科尔曼 Roland Kollmann
尤尔根.马乔 Jurgen Macho
约瑟夫.施米斯蒂克 Josef Smistik
马库斯.绍普 Markus Schopp
汉斯.克兰克尔 Hans Krankl
赫尔格.帕耶尔 Helge Payer
埃里希.霍夫 Erich Hof
安东.沙尔 Anton Schall
恩斯特.斯托亚斯帕尔 Ernst Stojaspal
安德雷亚斯.斯克兰茨 Andreas Schranz
沃尔夫冈.费尔辛格 Wolfgang Feiersinger
乌米特.科尔克马茨 Umit Korkmaz
沃尔特.沙赫纳 Walter Schachner
费迪南德.菲尔德霍法 Ferdinand Feldhofer
迪特马尔.库鲍尔 Dietmar Kuhbauer
托尼.波尔斯特 Anton Toni Polster
恩斯特.多斯佩尔 Ernst Dospel
哈拉德.切尼 Harald Cerny
约瑟夫.乌里迪尔 Josef Uridil
罗纳德.杰尔卡里乌 Ronald Gercaliu
卡尔.科勒尔 Karl Koller
威廉·克鲁兹 Wilhelm Kreuz
安东.埃赫曼 Anton Ehmann
阿洛伊斯.沃格尔 Alois Vogel
卡尔.德克尔 Karl Decker
马里奥.希布林格 Mario Hieblinger
罗伯特.科尔纳 Robert Koerner
托尼.弗里奇 Toni Fritsch
马丁.斯特兰兹尔 Martin Stranzl
阿尔弗雷德.科尔纳 Alfred Korner
伊维卡.瓦斯蒂奇 Ivica Vastic
马库斯.卡茨尔 Markus Katzer
雷内.奥夫豪塞尔 Rene Aufhauser
罗曼.瓦尔纳 Roman Wallner
安德雷亚斯.伊贝茨贝格 Andreas Ibertsberger
沃尔特.科尔曼 Walter Kollmann
克里斯蒂安.梅尔莱布 Christian Mayrleb
安德雷亚斯.多贝尔 Andreas Dober
马丁.辛登 Martin Hiden
马里奥.哈斯 Mario Haas
乔希姆.斯坦德菲斯特 Joachim Standfest
尤尔根.绍梅尔 Jurgen Saumel
塞内尔.库尔基奇 Sanel Kuljic
埃曼努尔.波加特兹 Emanuel Pogatetz
马库斯.基塞尼伯纳 Markus Kiesenebner
罗兰.林茨 Roland Linz
安德雷亚斯.拉斯尼克 Andreas Lasnik
约克塞尔.萨里亚 Yuksel Sariyar

战术特点

奥地利自从1998年世界盃之后就一直无缘大赛决赛圈,这一次他们作为联合东道主终于如愿现身2008欧锦赛决赛圈,他们希望长达十年的“流放”已经让自己做好了回归的準备。
侧重战术
奥地利队在决赛圈之前只能通过友谊赛备战,但他们在这些友谊赛中也没有取得多少好的结果,2007年12场比赛只赢了一场。但主教练希克尔斯伯格可以用比分不重要,重要的是战术体系的培养做为理由,他在热身赛中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新鲜血液,同时儘可能的挑选最强的热身对手,以让球队接受真正的考验。
防守力量
在防守上,希克尔斯伯格似乎已经找到了一套常用的方案。四人后卫线上年轻人普罗德尔、老将斯特兰泽尔和波加特茨三人的表现都已经在对英格兰、法国和捷克这样的强敌时得到了肯定。奥地利常用的是4-4-2阵型或者4-5-1阵型,战术重心是防守,但是希克尔斯伯格在之前和德国队交手时尝试了一个3-5-2的阵型,效果也不错。
缺乏进球
对于奥地利球迷来说,进球太少是国家队最大的问题,虽然林茨在葡萄牙足球超级联赛中已经成为布拉加队的主要得分手。如果身体不出问题,林茨将是奥地利锋线的首选人物,而30岁的库尔季奇也有可能在决赛圈上得到机会,他本赛季随奥地利维也纳队征战联盟杯表现不俗。
中场基础
虽然希克尔斯伯格在备战过程中一直在寻找新鲜血液,但在决赛圈中,他明白球员经验的重要性,所以他召入了38岁的伊维卡·瓦斯蒂奇,这位老将本赛季的表现很不错。在别的位置,年轻人可能会得到机会,但在中场,两位肩负防守重任的老将斯坦德费斯特和奥夫豪瑟的首发位置无人可以撼动。

2008年欧洲杯阵容

守门员

1 阿莱克斯·曼宁格尔
21 尤尔根·马乔
23 拉马赞·奥兹坎

后卫

2 乔基姆·斯坦德费斯特
3 马丁·斯特兰泽尔
4 埃马努埃尔·波加特茨
12 罗纳尔德·杰尔卡利乌
13 马库斯·卡特泽尔
15 塞巴斯蒂安·普罗德尔
16 约尔根·怕托卡
17 马丁·海登

中场球员

5 克里斯蒂安·福赫斯
6 雷内·奥夫豪瑟
8 克里斯托弗·莱特格布
10 安德雷亚斯·伊万施茨
11 乌米特·科尔克马兹
14 盖约尔吉·加里克斯
19 尤尔根·萨乌梅尔
20 马丁·哈尼克

前锋

7 伊维卡·瓦斯蒂奇
9 罗兰德·林茨
18 罗曼·基耶纳斯特
22 埃尔文·霍福尔

球队赛事

赛事
时间
主场球队
比分
客场球队
半场
分析
欧洲预选
2013/10/15 06:00
法罗群岛
奥地利

欧洲预选
2013/10/11 06:00
瑞典
奥地利

欧洲预选
2013/09/10 06:00
奥地利
爱尔兰

欧洲预选
2013/09/06 06:00
德国
奥地利

欧洲预选
2013/06/07 06:00
奥地利
瑞典

欧洲预选
2013/03/26 07:00
爱尔兰
奥地利

欧洲预选
2013/03/22 06:00
奥地利
法罗群岛
欧洲预选
2012/10/17 02:30
奥地利
4-0
哈萨克斯坦
1-0

欧洲预选
2012/10/13 00:00
哈萨克斯坦
0-0
奥地利
0-0

欧洲预选
2012/09/12 02:30
奥地利
1-2
德国
0-1

友谊赛
2012/06/06 02:30
奥地利
0-0
罗马尼亚
0-0

友谊赛
2012/06/02 02:30
奥地利
3-2
乌克兰
1-0

友谊赛
2012/03/01 03:30
奥地利
3-1
芬兰
1-0

友谊赛
2011/11/16 03:00
乌克兰1
2-1
奥地利
1-0

欧洲杯
2011/10/11 23:59
哈萨克斯坦
0-0
奥地利
0-0

欧洲杯
2011/10/07 23:59
亚塞拜然1
1-4
奥地利
0-1

欧洲杯
2011/09/07 02:30
奥地利
0-0
土耳其
0-0

欧洲杯
2011/09/03 02:45
德国
6-2
奥地利
3-1

友谊赛
2011/08/11 02:30
奥地利
1-2
斯洛伐克
0-2

友谊赛
2011/06/08 02:30
奥地利
3-1
拉脱维亚3
0-0

欧洲杯
2011/06/04 02:30
奥地利
1-2
德国
0-1

欧洲杯
2011/03/30 01:30
土耳其
2-0
奥地利
1-0

欧洲杯
2011/03/26 03:30
奥地利
0-2
比利时
0-1

友谊赛
2011/02/10 03:30
荷兰
3-1
奥地利
1-0

友谊赛
2010/11/18 03:30
奥地利
1-2
希腊
0-0

首页 上一页 1/4 下一页尾页

德奥百年恩仇录

和睦,这是人们如今经常用来形容德国与奥地利两国关係的词语。相同的语言,相邻的国土,同属德意志民族的血缘,使得两个国家之间的交往没有太多障碍。然而,在足球领域,两个国家的“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一开始就被搞糟了。”人们这样来形容两国的足球关係。
糟糕的开局
德国和奥地利两国足球队第一次在国际大赛中碰面是在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那是德国队第一次参加国际大赛,他们一上来就碰到了强大的奥地利队。但令人意外的是,德国人在上半场结束时以1比0领先。下半时开始后不久,德国门将阿尔贝特·韦伯走了霉运,他撞在对方球员的身体和门柱上,没有从脑震荡中回过神来的他随后连丢了两球。随后,又一次碰撞导致这位柏林前进门将失去知觉,最终不得不被抬出场。由于当时并没有换人的规则,因此德国队必须先徵得奥地利队的同意才能更换门将。但奥地利人的反对使得德国队中锋沃皮茨基不得不站在球门前,10人应战的德国队最终被对手5比1逆转。
与奥地利队的前5次交手中,德国队未尝胜果——1平4负。好不容易在1922年和1924年连胜两场后,德国人自己又终止了胜利的步伐——德国足协禁止自己的国家队与奥地利比赛,因为奥地利是最早引入职业足球概念的国家之一,而德国足协则要保持业余足球的“纯洁性”。之后当德国人重新想比赛时,奥地利人又不愿意了,因此两个邻国直到1931年5月才再度交锋。
上世纪30年代的奥地利队被称为“神奇球队(Wunderteam)”,是世界上最强的球队之一,球风和技术无出其右者,相当于那个年代的巴西队。奥地利队从门将鲁迪·希登到前锋辛德拉都是世界级球员,德国人将他们称为“咖啡馆球员”,因为维也纳的咖啡馆世界闻名。
这一次实力悬殊的交锋,以奥地利队在柏林6比0大胜而告终,这也是迄今为止德国队在正式比赛中的主场最大比分失利,加上客场则是第二大比分失利。当时的德语杂誌《足球周刊》还这样来形容辛德拉在球场上的优雅举止:“他的高追求是一种优秀品质。”
同年9月,回到维也纳的奥地利队根本不把德国队放在眼里,排出了由辛德拉领衔的二线阵容,还是以5比0大胜。
队友,敌人 
强大的奥地利队顺理成章地打进了1934年世界盃半决赛,遭遇东道主义大利。然而,被收买了的瑞典裁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纵义大利球员对辛德拉的恶意侵犯,导致后者缺席了后来的三四名决赛。0比1失利的结果宣告了这支“神奇球队”成为历史——从1931年4月12日到1934年6月3日,奥地利队31战21胜仅输3场,打进101球。
1934年6月7日,德国人往奥地利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两支球队在世界盃三四名决赛中相遇。纳粹德国的主教练内尔茨赛前将拜仁慕尼黑后卫哈林格送回了家,因为后者违反队规在火车站吃了一个橘子。亚琛的明岑贝格被紧急徵调入队,他为此推迟了婚礼。因为在比赛前要高举右手行礼,德国队在那届赛事中并不受欢迎。虽然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是同盟,但现场的义大利观众在莱纳为德国首开纪录后的狂热庆祝完全是形式上的。由于奥地利和德国的传统队服都是白色,谁都不愿意更换其他颜色的衣服,导致观众很难分清场上的球员。在德国射手科嫩将比分改写成2比0后,裁判中断了比赛,让双方猜硬币来决定哪一方更换球衣。奥地利人猜错了,只能穿上了那不勒斯当地俱乐部的红色队服。
比赛重新开始后,科嫩的传球被粗壮如牛的奥地利后卫塞斯塔截获,“球突然不见了,因为这家伙一屁股坐在了球上。”现场观众幸灾乐祸地哄堂大笑起来。中场休息前,塞斯塔试图故技重施,但科嫩吃一堑长一智,这回将球从塞斯塔的屁股下面捅了出来,然后传给了莱纳,后者梅开二度。德国最终以3比2获胜,享受到了报复奥地利的快感。
不久,战争爆发了。1938年3月,德国吞併了奥地利。虽然奥地利获得了1938年世界盃决赛圈入场券,但“大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图谋影响到了足球领域,奥地利队被併入了德国队。4月3日,两队进行了合併前的最后一场对抗,“足球莫扎特”辛德拉一点都没给德国人面子,打进了第一球,奥地利2比0获胜。之后,“大德国队”由13名“旧帝国”球员和9名奥地利人组成。奥地利头号球星辛德拉以自己太老为藉口拒绝了主教练赫尔贝格的徵召,这位犹太人于1939年1月23日被发现与情人一同死在了家中,官方说法是煤气中毒,但围绕他的死因流传着不同版本的说法。
在备战期间,奥地利和德国球员之间没有任何交谈,征战世界盃的计画从一开始就蒙上了阴影。政治上的强迫并不能带来足球上的统一。在法国,奥地利的消失使得他们的1/8决赛对手瑞典不战而胜。而混合组队的德国队在首战中遭遇了瑞士,1比1的比分使得双方不得不择日重赛,结果德国队以2比4失利,首轮即遭淘汰,这也是德国队迄今参加世界盃的最差战绩。赫尔贝格后来说:“那是一场让人害怕的比赛,已经不是一场完整的比赛了。”因为即使是在同一支球队当中,奥地利和德国球员还是把彼此当作对手看待。
巴塞尔奇蹟 
1954年世界盃上,奥地利和德国终于等来了重新以两支不同球队的形式交手的时刻。奥地利队在小组赛中一球未失。但在1/4决赛中,奥地利队遭受当头一棒。开场后仅23分钟,他们就以0比3落后于东道主瑞士。奥地利门将施米德还在上半时遭遇雷击,队医整场比赛都守在球门后面,準备随时为施米德进行处理。不过,奥地利人后劲十足,他们以7比5反败为胜,打进了半决赛。不是冤家不聚首,在巴塞尔,他们遇上了死对头西德队,后者的主教练正是赫尔贝格。
然而,这场强强对话却出人意料地成为了一边倒。当德国人打进第4球后,奥地利电台的解说员迈塞尔说了一句解说员不该说的话:“我已经无语了。”当奥地利队再次失球时,这位解说员的愚蠢表露无遗,“(我)已经没有耐心了。”最终,赫尔贝格的球队以6比1获胜,第一次打进了世界盃决赛。
“巴塞尔奇蹟”成为了德国人的流行语,只不过弗里茨·瓦尔特与他的队友们4天后在伯尔尼创造了一个意义更深远的“奇蹟”,因此德国球迷提到伯尔尼的次数远远多于巴塞尔。“德国队从没这幺棒过”,当年的《图片报》使用了这样的标题。而《踢球者》则骄傲地认为:“德国人并不是通过搏斗来击败对手,而是战术性击倒对手……像1954年6月30日时这支如此优秀的德国队恐怕不会重现了。”
“科尔多瓦” 
奥地利人一直在寻找复仇的机会。终于在等待了24年后,在连续8场比赛不胜西德队后,阿根廷世界盃第二轮小组赛成就了奥地利人。“科尔多瓦”成为了奥地利足球辉煌的代名词之一,1978年6月21日成为了奥地利球迷永远铭记的时刻。
西德、奥地利、荷兰和义大利组成了第二轮小组赛的第一小组。按照规定,小组第一名进入决赛,而第二名则参加三四名决战。西德和奥地利的比赛被安排在最后一轮,此前奥地利队两战皆负,已经没有入围决赛的可能;西德队先后战平义大利和荷兰积2分,还存在进入决赛的可能性,前提是看荷兰和义大利比赛的结果:如果他们打平,西德完胜奥地利就可以直接参加决赛。两场比赛同时进行,“日耳曼战车”无论如何都要取胜。
赛前,德国媒体对球队获胜充满信心。不过,主教练舍恩已经对球队彻底失望,他宣布世界盃后不再执教,于是这场比赛也成为了他在西德队的告别演出。
比赛在科尔多瓦市进行,开局阶段的进程和两队大多数比赛一样:无欲无求的奥地利踢得很不错,但德国人率先破门。第19分钟,鲁梅尼格在右路与阿布拉姆奇克连续进行了三次撞墙式配合后突入禁区射门得分。这个进球的配合过程堪称教科书般经典。
比赛的高潮出现在第59分钟至第68分钟。首先,福格茨用膝盖把奥地利球员沙赫纳的边路传球磕进了自家球门,乌龙球,1比1!虽然比赛的结果对奥地利已经无关痛痒,但他们的球员却充满了德国人所说的“恶意”。奥地利解说员芬格是这场比赛的另一个焦点,他说出了很多至今仍广为流传的经典话语,当然对德国人而言有些不中听。在福格茨打进乌龙球后,他评论道:“嘿!这个贝尔蒂,这会让他发怒的。”
真正的“科尔多瓦英雄”是奥地利中锋克兰克尔。第66分钟,他在禁区右侧接队友的传中球,停球后凌空射门,2比1。2分钟后,德国人赫尔岑拜因接队友传中头球破门,将比分扳平。但是,奥地利人没有停止自己的脚步。第88分钟,萨拉从右路把球大範围转移到左路,德国后卫吕斯曼判断失误,让皮球落在克兰克尔脚下。维也纳快速射手带球连续晃过吕斯曼和卡尔茨,在福格茨封堵前攻破了塞普·迈耶的十指关,3比2!克兰克尔后来调侃说:“卡尔茨的身体太僵硬了,那个世界级中后卫到哪里去了?”而那个着名的解说员芬格则在高呼着:“Tor(进了)! Tooooor(进了)! Tooooor(进了)!”这成为了奥地利“永不消失的电波”。芬格说:“我们的队员互相拥抱,甚至亲吻。”“我快疯了!”这句话也成了标誌性的语言。这是奥地利队近47年来首次战胜德国队(西德队),卫冕冠军也因此结束了又一次世界盃之旅。德国《图片报》出于报复,在赛后公布了克兰克尔的电话;一个德国人甚至为此而自杀。
不进攻之战 
奥地利和德国的足球战争也有达成“互不不进攻条约”的时候。4年后的西班牙世界盃,两支球队又分在了同一小组,这次奥地利人与德国人合作了一把,上演了臭名昭着的“希洪不进攻之战”。
那届世界盃,西德队在小组首战中就1比2爆冷输给了阿尔及利亚。小组赛最后一轮,阿尔及利亚和智利的比赛率先进行,阿尔及利亚3比2获胜。在西德和奥地利比赛前,积分形势如下:
球队



得失球
积分
奥地利
2
0
0
3:0
4
阿尔及利亚
2
0
1
5:5
4
西德
2
0
1
5:3
4
智利
1
0
3
3:8
0
因为1比0的比分足以保证两支球队携手出线,剩下的80分钟完全变成了“垃圾时间”,双方都很默契地耍起了太极。控球一方总是儘量长时间地在本方半场内进行传递,对方球员上来阻截,就一脚回传守门员,因为当时还允许守门员手接回传球。即使是攻入对方半场,拿球队员也很难找到配合的队友,其他人都龟缩在本方半场。唯一一个还在不断努力的球员是奥地利的沙赫纳,但他一个人无法改变整个局面。在2007年接受《图片报》採访时,沙赫纳解开了谜团,“中场休息时,在德甲效力的奥地利球员和他们认识的德国球员达成了互不进攻的约定。”而沙赫纳本人当时并不知情。
全世界对1比0的看法都和荷兰《人民报》相同,“足球历史上的下流片段。”德国电视一台的解说员施坦耶克乾脆停止了工作,他拒绝评论那些无聊的传递。阿尔及利亚球迷则挥舞着钞票,以示抗议。出生在德国的奥地利国脚贝恩德·克劳斯曾经效力于德甲的多特蒙德,他对这场比赛的回忆是:“是否有口头协定还有疑问,也许两队球员都知道应该如何做。”
这场比赛震惊了国际足坛,之后所有大赛的小组赛最后一轮都在同一时间开球。而那场比赛的10年后,国际足联决定不準守门员手接回传球。
悲情代斯勒
4年之后,西德队在贝肯鲍尔的指导下成为墨西哥世界盃亚军。但同年年底,他们却在维也纳遭受惨败。奥地利队这场4比1大捷,被本国媒体称为“奥地利足球的重生”,这也是贝肯鲍尔执教6年里的最大比分失利。贝肯鲍尔认为执法的义大利主裁阿尼奥林应该对此承担责任,因为他判给了奥地利队两个点球,同时将骂他的马特乌斯罚下了球场。“如果这个裁判对比赛不感兴趣的话,他应该呆在家里。”有意思的是,贝肯鲍尔赛前还称阿尼奥林是“世界上最好的裁判”。
出征2002年世界盃前,沃勒尔的德国队在勒沃库森与奥地利队热身。比赛的结果令人满意,克洛泽上演帽子戏法,博德独中两元,“陪练”的比罗夫卡锦上添花,德国队6比2大获全胜。这是自1973年在汉诺瓦4比0获胜以来,德国人在奥地利队身上取得的最大胜利。然而,对于这场比赛,德国人的回忆却是苦涩的。当比赛进行到第20分钟时,刚刚伤愈的代斯勒在与奥地利球员兰德尔拼抢时右膝再次遭受重创,这位德国足球的希望之星不但缺席了世界盃,而且从此变得无比脆弱,并最终在27岁时便因不堪伤病折磨而宣布挂靴。讽刺的是,这是默默无闻的兰德尔代表奥地利队参加的唯一一场正式比赛,他以一种尴尬的方式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2004年8月,两队再次聚首维也纳,这是奥地利足协成立一百周年的纪念赛,也是克林斯曼执教德国队的首场比赛。库兰伊完全没有给东道主任何面子,他的帽子戏法帮助德国队3比1获胜,也让自己和球队从2004年欧洲杯的惨败中缓过神来。这场胜利也昭示了很多即将发生的事情:赛前克林斯曼将队长袖标从卡恩的手臂上摘下,交给了巴拉克;在比赛中,克林斯曼派上了欣克尔、法伦霍斯特、胡特等新人,显示了改革的决心;中场休息后,莱曼替换了卡恩,德国队一号门将的位置从那一刻发生了变化,直到2006年世界盃前莱曼正式取代了卡恩。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