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题名
外文题名
Research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PLCs in complete circulation
论文作者
李泽峰着
导师
吴育华指导
学科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学位级别
博士论文
学位授予单位
天津大学
学位授予时间
2006
关键字
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 股权结构 激励 董事 机构投资者
馆藏号
F279.24
馆藏目录
2009\F279.24\67
中文摘要
过去五年里,我国经济高速成长,而股市持续低迷,严重製约了资本市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股权分置被公认为是最主要的原因。股权分置造成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严重扭曲。2005年5月,中国证监会启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股权分置改革。其实质是使非流通股变成可流通股。全流通后,股票价格成为所有股东共同关注的对象,从而构成公司治理的共同利益基础。股权结构决定公司治理,本文主要研究股改后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 本文从考察股权分置及其对上市公司治理影响和其解决方案出发,从后股权分置时代这个全新和独特的视角前瞻性地分析全流通下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研究的目的是丰富股改后...>> 详细
过去五年里,我国经济高速成长,而股市持续低迷,严重製约了资本市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股权分置被公认为是最主要的原因。股权分置造成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严重扭曲。2005年5月,中国证监会启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股权分置改革。其实质是使非流通股变成可流通股。全流通后,股票价格成为所有股东共同关注的对象,从而构成公司治理的共同利益基础。股权结构决定公司治理,本文主要研究股改后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 本文从考察股权分置及其对上市公司治理影响和其解决方案出发,从后股权分置时代这个全新和独特的视角前瞻性地分析全流通下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研究的目的是丰富股改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理论研究,在实践上为股改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本文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理论,注重结合中国国情,运用了规範分析与实证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全流通、对价后大股东持股比例适度降低、大股东减持和限售而产生的股权结构演变是股改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显着特点。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上论述了全流通下股权适度集中是股改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模式的必然选择并建议逐步降低国有股东的持股比例、增加法人股东的持股比例,最佳化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準;中国上市公司要通过完善法规,加强对经理层的长期股权激励,实现高管理人员与股东利益的统一;针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设立独立董事协会或类似组织为上市公司选聘独立董事以解决独立性问题并建议适当增加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全流通后,我国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将会实现更大的发展,要为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创造条件,丰富其参与治理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