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新兴镇(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

2019-04-14 09:25:21 百科
新兴镇(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

新兴镇(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

新兴镇位于甘谷县城北,距县城2.5公里,镇域面积129.87平方千米,东西长27.7公里。全镇共辖1个社区居委会,46个行政村,26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9781人(2017)。总耕地面积79851亩,其中川水地28363亩,山旱地51488亩,人均耕地面积0.84亩。全镇辖1个总支,65个支部,共有党员2158名,其中女党员196人。镇域内交通便利,素有甘谷“旱码头”之称。陇海铁路横贯东西,甘通、甘秦、甘麦、姚阳、姚渭、姚朱公路交汇于此。辖6条横向交通主干道,分别是姚渭路、新兴路、北滨河路、南滨河路、富强路。镇域内有甘谷二中、甘谷六中2个完全高级中学,6个普通初级中学,44个6年制国小,在校学生19563人,教师801人。有1所法庭,2个派出所和1个刑警中队。镇域内有甘肃摩擦密封材料厂、甘肃新恆达化工有限公司等省、市属企业,甘谷浴佛水泥有限公司等县属企业5家,个体私营企业881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新兴镇
  • 外文名称:New town
  • 行政区类别:镇
  • 所属地区:中国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
  • 下辖地区:姚庄社区,姚家村,谢家村,令家村,康家滩村,史家坪村等
  • 政府驻地:姚庄北路
  • 电话区号:0938
  • 邮政区码:741200
  • 地理位置:渭河甘谷县北岸区
  • 面积:129.87平方千米 
  • 人口:99781人(2017) 
  •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蔡家寺
  • 机场:天水机场
  • 火车站:甘谷站,渭水峪站,朱圉站
  • 车牌代码:甘·E
  • 学校:甘谷二中,甘谷六中,新兴中学等
  • 着名人物:王奎禄,张臣刚,王世文,王金慎
  • 耕地面积:79851亩
  • 友好乡镇:大像山镇,安远镇,谢家湾乡等
  • 产业企业:甘摩厂,甘肃新恆达化工有限公司

概况

新兴镇位于甘谷县中部。地处渭河以北,平均海拔1260米。面积129.87平方千米,人口99781人(2017)。辖1个社区、46个行政村,266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新兴,距县城2.5千米。陇海铁路、甘(谷)秦(安)公路、甘(谷)通(渭)、甘(谷)陇(县)公路于境内交会。古蹟有后秦始祖景元皇帝姚戈仲陵墓葬地。

沿革

1953年为新兴乡,1958年改为公社,1985年建镇。1996年,面积52.8平方千米,人口5.4万人,辖姚庄、石棉2个居委会,姚家庄、头甲、令甲、七甲、五甲庄、雒家庄、卢家崖湾、西王家、魏家庄、崔家庄、移家庄、马家磨、苟家庄、韩家墩、椿树坪、谢家庄、永安、磐石、皂角树、史家坪、柏林沟、柏林峪22个行政村。
1949年设渭阳乡,1958年改为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面积41.7平方千米,人口3.4万人,辖颉家庄、渭水峪、蔡家寺、小王家、三合、坡下王、十甲庄、十字道、刘家村、大王村、豹子坪、李家大坪、槐沟、杨家庄14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地距县城7.5千米。

地理

新兴镇位于甘谷县城以北,距县城2.5公里,镇域面积129.87平方千米,东西长27.7公里。镇域内交通便利,商贸活跃,经济文化相对比较发达,素有甘谷“旱码头”之称。全镇共辖1个社区,46个行政村,266个村民小组。总耕地面积81618亩,其中川水地28363亩,山旱地53255亩,人均耕地0.82亩。
在镇党委、镇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民众,按照县委提出的 “强农、重工、活商、兴教”发展战略和“川区种蔬菜、浅山抓果椒、高山种洋芋、家家搞养殖、户户有劳务”的 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把基础做实、把产业做大、把环境做优”的工作重点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川带山、山川互动、重点突破、整体推动”的工作方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奋力拚搏,充分结合镇情,努力加快城镇化和产业化进程,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2006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01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54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774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088万元,2007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73元。如今,新兴镇已成为甘谷县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重要视窗。
镇域内养殖业迅猛发展。崔家村成立了朝阳养殖协会,发展会员37户;五甲村组织成立了高林养殖联社,发展会员43户。福庆养殖小区有养殖户48户,生猪饲养量达到22000头。蔡家寺丰裕养殖小区,年可育肥生猪2万头,饲养蛋鸡6万只,年产蛋量210万斤,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小王家村宏乐特种养殖厂2-3年内可养殖种兔2000只,年产商品兔10万只。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壮大,全镇规模养殖户达到1450户,畜禽饲料养量达到15.8万头(只)。

农业支柱产业

农业支柱产业初步形成,生产、生活环境显着改善。随着新兴农业综合开发示範园区和花卉生产示範区的建立,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格局逐步形成。北部乾旱山区以党参、板蓝根等中药材和粮食作物种植为主;川道区以花卉种植、大葱、蒜苗、辣椒等名优蔬菜和林果业为主;种植面积达23000多亩;姚庄村姚天基精心培育的月季花在1999昆明世博会上获1金6银7铜共14枚奖牌,其种植基地被国家林业部确定为“全国月季花示範基地”;谢家村谢锡文从美国引进的开心果种植成功,填补了我国的空白,现已推广种植800多亩;规模养殖户达1050户,畜禽饲养量达到15万头(只),成了全县肉、蛋和鲜奶的供应基地;全镇大力发展劳务输出业,每年组织、培训、输转农村剩余劳动力1.2万人次。全镇逐步形成了蔬菜种植、畜禽养殖和劳务输出三大支柱产业,开心果、花卉等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全镇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2762.1亩,荒山造林11150亩;乡村道路建设实现了“村村通”,生产、生活环境显着改善;新兴综合市场、朱圉农贸市场、雒家蔬菜市场、渭阳农贸市场等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新兴镇(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
全镇农业生产形成几个较有特色的种植模式。以雒家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6个村,形成地膜洋芋複种大葱蒜苗种植模式,种植面积3600亩,亩收入8800元,年产值3168万元。以康家滩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7个村,形成双垄沟播玉米种植模式,常年种植21000亩,近几年累计种植60000亩,实现产值6000万。以姚庄实验月季园为核心,辐射带动谢家、令甲、永安等村,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产业,6大系列680多个品种,年产高中档大小种苗100余万株,总种植面积600多亩,每亩年收益2.6万元,年产值1560万元。形成大王家、十字道以春萝蔔、冬白菜为主的种植模式,种植面积1600亩,年产值800万元。
果园建设形成苹果、核桃两个品种,要为路沿线、康家滩、雒家村三个区域的种植结构。以刘家为中心的渭阳片8个村,广泛栽植优质苹果树。刘家村建成2000亩优质果园,姚渭路沿线形成8000亩连片优质果园。康家滩村和雒家村分别种植1000亩优质核桃园,预计2个村8年后年产值将达到3600万元。
镇域内养殖业迅猛发展。崔家村成立了朝阳养殖协会,发展会员37户;五甲村组织成立了高林养殖联社,发展会员43户。福庆养殖小区有养殖户48户,生猪饲养量达到22000头。蔡家寺丰裕养殖小区,年可育肥生猪2万头,饲养蛋鸡6万只,年产蛋量210万斤,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小王家村宏乐特种养殖厂2-3年内可养殖种兔2000只, 年产商品兔10万只。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壮大,全镇规模养殖户达到1450户,畜禽饲料养量达到15.8万头(只)。

小城镇建设

加强小城镇建设,促进二、三产业再上新台阶。新兴镇是省上确定的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镇党委、镇政府坚持“发展抓项目”,争取资金4300万元,扩建了甘谷货场、火车站候车室,新建了东西两座立交桥。投资1500万元,拓宽改造了道北路和新城北路,新建了冀城大道和北甘公路。投资1700万元,对新兴路和火车站站前广场,实施了拆迁改造建设,为招商引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以企业、商贸、运输、服务为主体的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境内砖瓦厂、採石厂、木材加工厂、农副产品加工厂和餐饮、文娱、住宿等个体私营企业不断增加,截止2007年底达到880余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约1.2万余人。蔡家寺景点经过整修,年接纳游客1500余人(次)。
新兴镇(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
小城镇建设有序推进,完成甘谷货场、东西立交、新城北路南段、泾甘公路道北段、南北主干道新兴段和新兴路及火车站站前广场的拆迁改造,完成南北滨河路、火车站至北滨河路、富强东西路的建设,同时完成木材市场的搬迁、新城北路姚庄综合市场至砖头屲段道路拓宽改造和渭河风情线的建设任务。
2009年全镇生产总值达到17610.64万元,比2008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产值6642万元,第二产业产值6768.64万元,第三产业产值4200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400万元,人均纯收入2731元。

勤政为民

坚持勤政为民,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基层党建、精神文明和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着,农村医疗和计画生育水平不断提高,教育事业发展迅速。镇域内现有各级各类学校52所,教职工1177人,在校学生25069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98.9%;有中心卫生院1所、分院2所,村卫生所182所,医疗卫生人员247人。辖区内通电通公路,电话入户率66.2%,电视入户率88.1%,人民民众的 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镇党委镇政府坚持为民众办实事、办好事,2007年建成水利提灌12处;新建优质果园4500亩;建成通村水泥路9条29.6公里,沙砾路6条8.8公里;完成渭水峪至颉家6村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新开农路42.8公里,建成配套48.7公里,同时新启动了永安、盘石等4村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成了天定交通公路征地和渭河堤防建设征地工作;新发展塑胶大棚2000亩4000座;建成了西王家、卢家崖湾等5村的安全供水项目。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规划合理

注重规划,新农村建设进展良好。镇上积极制定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提出基本思路、建设方法和建设步骤,确定雒家村、卢家崖湾村、刘家村3村委示範村,移家村、史家坪等6村委推进村,邀请兰大设计院对雒家、卢家崖湾两村进行了高标準的村镇建设规划,全镇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完成了一大批道路、渠道、提灌等项目建设,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为农业稳定增产、农民稳定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积极组织实施,发挥了极大的示範带动作用。
新兴镇(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

地区代码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姚庄社区居民委员会[620523102001]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椿树坪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50]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韩家墩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51]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苟家庄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52]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马家磨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53]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移家庄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54]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崔家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55]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魏家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56]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王家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57]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崖湾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58]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雒家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59]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五家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60]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头家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61]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七家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62]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令家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63]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姚家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64]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谢家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65]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永安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66]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磐石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67]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皂角树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68]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史家坪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69]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柏林沟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70]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柏林峪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71]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牛坪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72]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衡坪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73]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候家沟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74]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罗家坪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75]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姚家沟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76]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阳屲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77]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芦家山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78]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孙家坪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79]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半屲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80]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康家滩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81]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渭水峪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82]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蔡家寺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83]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小王家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84]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三合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85]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坡下王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86]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十甲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87]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颉家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88]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刘家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89]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大坪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90]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十字道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91]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大王家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92]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豹子坪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93]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槐沟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94]
  • 甘肃省甘谷县新兴镇杨家庄村民委员会[620523102295]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