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云南省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市区中心位于东经100°25',北纬26°86',总面积2.06万平方公里,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距昆明市527公里。
丽江市位于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线部位,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最高点为玉龙雪山主峰,海拔一般都在2000米以上,属低纬暖温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境内水利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为云南省重点林区、中国水电西电东送基地之一。
截至2015年,丽江市辖1个市辖区,4个县。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8.5万人。2016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0.179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186元。
丽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除汉族外,共有12个世居少数民族,22种少数民族;丽江是着名的旅游城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併流、世界记忆遗产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三大世界遗产。旅游资源丰富,有旅游风景点104处,有丽江古城、玉龙雪山、虎跳峡、老君山、束河古镇、阿那果等知名旅游景点。先后被评为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十大休闲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云南省人才特区、长江经济带上的绿色明珠等荣誉称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丽江市
- 外文名称:Lijiang City
-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 所属地区:南方地区-西南地区-云南省
- 下辖地区:1个市辖区,4个县
- 政府驻地:古城区大研镇
- 电话区号:0888
- 邮政区码:674100
- 地理位置:云南西北部
- 面积:2.06万平方公里
- 人口:128.5万人(2016年)
- 方言:纳西语、西南官话
- 气候条件:温带气候
- 着名景点:丽江古城、玉龙雪山、白沙壁画、虎跳峡、老君山、束河古镇等
- 机场:丽江三义国际机场
- 火车站:丽江站、拉市海站
- 车牌代码:云P
- 行政代码:530700
- 市长:郑艺
- 市委书记:崔茂虎
历史沿革
地名来源
“丽江”一名,始于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定行政区丽江路。《元史·地理志》说:“路因江名。”就“丽江”地名的由来最早起源于金沙江的别称“丽水”。《云南通志》:“江名丽水,源出吐蕃界,共龙川犁牛石下,本名犁水,讹犁为丽。”金沙江源于青藏高原犁牛石,而称犁水,后因犁、丽声音相近而异写为丽水、丽江。
建置沿革
在十万年前,已有旧石器晚期智人“丽江人”在这里活动。金沙江河谷洞穴岩画的发现和众多的新石器、青铜器、铁器的出士等证明丽江是中国西南古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
战国时,属秦国蜀郡。战国末期,为滇国境域。
两汉时,滇国降汉,今丽江市属越住嶲郡,称遂久县。
三国时,属云南郡。
两晋南北朝时期,丽江仍属云南郡,称遂久县,大约在此时纳西族先民迁于此。
唐时,曾为姚州都督府地,后为吐蕃,南诏地,称桑川,属剑川节度。
南宋宝佑元年(1253年),忽必烈南征封纳西族酋长阿良为察罕章管民官。实佑二年(公元1254年),在“大叶场”设三谈管民官,其建制隶属于茶罕章管民官;至元八年(1271年),在丽江设定了察罕章宣慰司。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设丽江路,立军民总管府,所辖:永北府、通安州、巨津州、宝山州、永宁州、蒗蕖州、顺州、兰州、临西县。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改设丽江宣抚司。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丽江土知府阿甲阿得“率众归顺”,由丽江路宣抚司改设为丽江府,洪武三十年(1397年),升为丽江军民府,下设4州1县1巡检司:通安州、宝山州、兰州、巨津州、临西县、石门关巡检司。
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设丽江军民府,仍由木氏任世袭知府;雍正元年(1723年),朝廷在丽江实行“改士归流”,改由朝廷委派流官任知府,降木氏为土通判;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置丽江县。
民国二年(1912年),丽江废府留县,县衙门迁入原丽江府署衙内。
民国二十年(1931年),在今丽江範围设丽江、永北和华坪三县。
民国三十年(1941年),在丽江设云南省第七行政公署及丽江县政府,后丽江县属第十三行政督察区,永胜、华坪、宁蒗属第十行政督察区。
1949年7月,丽江县解放,属滇西北人民专员公署管辖。12月28日,成立丽江人民行政专员公署。
1950年4月,改为丽江专员公署,辖丽江、永胜、华坪、宁蒗、维西、兰坪、中甸、德钦、碧江、福贡、贡山、鹤庆、剑川13个县。
1953年底,沪水县由保山专区划归丽江地区。
1954年8月,沪水、碧江、福贡、贡山4县划出,成立怒江傈僳族自治区,归丽江专区代管。
1956年,将鹤庆、剑川两县划归大理白族自治州。
1957年9月,中甸、德钦、维西3县划出,成立迪庆藏族自治州。丽江专区除代管的怒江、迪庆两个自治州的8个县外,辖丽江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4县。
1961年4月,成立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属丽江地区。
1973年8月,怒江、迪庆两州直属省管,丽江地区只辖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等4县。
1980年,设立丽江地区行政公署。
2002年12月26日,丽江撤地设市,将原丽江地区改设为丽江市,并将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分为古城区及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丽江

行政区划
截至2015年,丽江市下辖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1区4县,6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其中4个街道、13个镇、28个乡、18个民族乡。市政府驻古城区大研镇。
地 名 | 驻地 | 人口(万人) | 面积(平方公里) | 行政区划代码 | 区号 | 邮编 |
---|---|---|---|---|---|---|
丽江市 | 古城区 | 119 | 21219 | 530700 | 0888 | 674100 |
古城区 | 西安街道 | 15 | 1127 | 530702 | 0888 | 674100 |
永胜县 | 永北镇 | 39 | 5099 | 530722 | 0888 | 674200 |
华坪县 | 中心镇 | 16 | 2266 | 530723 | 0888 | 674800 |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 黄山镇 | 22 | 6521 | 530721 | 0888 | 674100 |
宁蒗彝族自治县 | 大兴镇 | 27 | 6206 | 530724 | 0888 | 674300 |
资料来源: |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衔接地段,市区中心位于东经100°25'北纬 26°86',总面积2.06万平方公里,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距昆明市527公里。
地形地貌
丽江市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最高点玉龙雪山主峰,海拔5596米,最低点华坪县石龙坝乡塘坝河口,海拔1015米,最大高差4581米。玉龙山以西为横断山脉切割山地峡谷区的高山峡谷亚区,山高谷深,山势陡峻挺拔,河流深切其间。玉龙山以东属滇东盆地山原区的滇西北中山山原亚区,海拔较高,山势也较浑厚。在主山脉两侧又广泛发育着东西向的沟谷,形成错综複杂的地块地貌景观,地势起伏,海拔悬殊极大。有111个大小坝子星罗棋布于山岭之间,海拔一般都在2000米以上,其中丽江坝最大,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466米。
丽江地貌

流经全市的金沙江以及两岸拔地而起的属云岭的老君山、玉龙山、绵绵山(俗称小凉山)三大山系,构成了丽江市地形的基本经脉和骨架。老君山从北到南如屏障横列在西边。老君山主峰海拔4247.4米。玉龙雪山位于丽江市市府所在地15公里处,发育着高山冰川地貌,终年白雪皑皑,13座山峰首尾相连,直指云天。东部为绵绵山。全市海拔3500-5000米的高山有12座。海拔2500-3500米的中山各县均有分布。尤以宁蒗、永胜为多,海拔2500米以下山地广泛分布于东南部和南部。
丽江气候

气候
丽江市属低纬暖温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海拔高差悬殊大,从南亚热带至高寒带气候均有分布,四季变化不大,乾湿季节分明,气候的垂直差异明显,灾害性天气较多,年温差小而昼夜温差大,兼具有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特徵。东南、西南的迎风斜面是多雨区,背风坡面是相对乾燥的少雨区,金沙江河谷乾燥少雨。全市年平均气温12.6~19.9°C之间,全年无霜期为191~310天;年均降雨量为910~1040毫米,雨季集中在6~9月;年日照时数在2321~2554小时。
站名 | 2016年平均气温 | 2013年平均气温 | 2016年降水量 | 2013年降水量 |
---|---|---|---|---|
丽江 | 13.6°C | 13.6°C | 966.3毫米 | 894.4毫米 |
永胜 | 14.5°C | 14.2°C | 952.2毫米 | 865.6毫米 |
华坪 | 20.2°C | 20.0°C | 1365.2毫米 | 1022.9毫米 |
宁蒗 | 13.1°C | 12.7°C | 993.9毫米 | 880.8毫米 |
平均 | 15.4°C | 15.1°C | 1064.4毫米 | 915.9毫米 |
资料来源: |
水文
丽江市境内河流分属两大流域、三大水系,即长江流域的金沙江水系和雅砻江水系、澜沧江流域的黑惠江水系。其中,长江流域面积2079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8%;澜沧江流域面积42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全市共有金沙江、雅砻江、澜沧江的二级及其以上支流93条,其中,流域面积在200平方公里及其以上的河流有21条。
金沙江

境内有泸沽湖、程海及拉市海3个天然湖泊。程海位于永胜县中部的程海镇,属内陆断陷型偏硷性深水湖泊。流域面积318.3平方公里,东西宽3.5公里,南北长20公里。1981年年平均水位1518.26米,相对水面面积77平方公里。
泸沽湖在宁蒗县与四川省盐源县交界处。是云南省保持着国家Ⅰ类水质标準的高原淡水湖泊,为中国第二水深的湖泊之一。当地摩梭人称为“谢纳米”,意为母亲湖泊或女神湖。湖长9.5公里,宽6.5公里,湖区集水面积224平方公里,湖泊水面面积51.8平方公里。
拉市海距丽江古城区8公里。拉市海于1998年建立了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保护区、拉市海是一四周为高山封闭的古老的冰蚀湖,湖区是略呈椭圆形的构造盆地。东北高西南低,南北长约12公里,东西宽约6公里,湖底高程实测2437米,流域集水面积241.1平方公里(包括吉子水库径流区25.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产水量7789.4万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丽江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成为中国着名的植物保护基地之一,是云南省重点林区之一,2015年,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63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79.36%,森林覆盖率为66.15%,活立木蓄积量1.05亿立方米。境内有植物1.3万多种,仅种子植物就多达2988种,热带、温带、寒带植物均有分布,有许多树种属国家珍稀植物,有珍稀植物云南铁杉、红豆杉、榧木、水青树等。已发现中药材2000多种,占国家药典所列品种1/3以上。
动物资源丰富。共有兽类8目21科83种,占云南兽类种数的30%;有鸟类17目46科290多种,占云南鸟类种数的37.6%,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滇金丝猴、云豹、金豹、雪豹、猕猴、小熊猫及宁蒗泸沽湖特有的裂腹鱼等。有大量的珍贵蝴蝶资源。程海有鱼类29个品种,隶属9科12属,土着鱼类17种,即杞麓鲤,西昌白鱼,蒙古红,中华倒刺鲅,圆吻鲴,高背鲫等。年渔业产量2200吨。程海是世界上3个盛产天然螺旋藻的湖泊之一。
水资源
金沙江流经全市615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541.9立方米/秒,年过境水量416.3亿立方米。不计金沙江过境流量,全市水资源年径流总量(自产水量)83.5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量55.41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28.14亿立方米。全市水资源总量499.85亿立方米。
程海蓄水量19万立方米。泸沽湖当湖泊水位在2690米时,容积达20.72亿立方米。拉市海水面面积为9.33平方公里,相应容积1840万立方米。调蓄水工程使库容扩至4000万立方米。
水能资源
丽江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439万千瓦,占云南省的11%,可开发总装机容量2309.3万千瓦。其中:在金沙江流经丽江的河段上,可开发总装机容量2058万千瓦;除金沙江外,丽江境内的93条较大河流上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32.5万千瓦,可开发65万千瓦,装机容量在1万千瓦及其以上的河流有26条。
按照国家发改委批准的规划方案,金沙江流经丽江境内河段规划有“一库八级”大型水电站建设方案(即:虎跳峡水库、虎跳峡水电站、两家人水电站、梨园水电站、阿海水电站、金安桥水电站、龙开口水电站、鲁地拉水电站、观音岩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108万千瓦,年均发电量883亿千瓦时,是中国规划中最大的水电“西电东送”基地之一。
矿藏资源
丽江市具有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和多种成矿地质条件,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矿产,矿产资源具有地区特色。全市发现30多种矿产,350多个矿产地,天然气产地1处,几十处地热产地。煤炭储量和品质为滇西之冠,铜、花岗石等矿具有很高的开採价值。
人口民族
人口
2015年末,丽江市常住人口128.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86‰,其中:出生率11.28‰,死亡率6.42‰。
截至2017年末,丽江市全市常住人口129.0万人,户籍人口122700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20‰,其中:出生率11.8‰,死亡率6.6‰。
民族
丽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截至2014年末,除汉族外,共有12个世居少数民族,22种少数民族,其中纳西族23.37万人、彝族20.14万人,其余为零星居住人数较少的民族。
政治体制
职务 | 姓名 |
---|---|
市委书记 | 崔茂虎 |
市委副书记、市长 | 郑艺 |
市委常委、副市长 | 赵立地、李建英、陈星元、周建忠 |
常务副市长 | 和春雷 |
资料来源:备注:数据截至时间2017年5月 |
经济
综述
2017年,丽江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9484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4%,增速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1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96125万元,增长5.8%,比上年减少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371351万元,增长12.1%,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527373万元,增长8.1%,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经济成长主要由第二、三产业支撑。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成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42%、51.82%和38.76%,分别拉动经济成长0.9、4.9和3.6个百分点。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369元,比上年增长9.0%。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26∶39.09∶45.65调整为14.61:40.40:44.99。第一、三产业比重分别比上年下降0.65和0.6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31个百分点。烤菸、螺旋藻、中药材、花卉、以雪桃、芒果、花椒为主的经济林果等特色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工业化进程有所放缓,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1.20%,比上年下降0.22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稳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为1836843万元,比上年增长9.4%,占GDP的比重为54.1%,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5.0%。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14771万元,比上年减收51175万元,下降7.7%。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00638万元,比上年减收71383万元,同口径相比下降15.1%。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增长,非税收入下降,收入结构进一步最佳化、质量明显提高。全年税收收入完成201342万元,增长6%,占一般预算收入的50.3%。非税收入完成199296万元,下降29.3%,占一般预算收入的49.7%。努力克服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问题,全市财政预算支出状况良好,财政支出结构不断最佳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环保、农业等各项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607959万元,比上年增支107235万元,增长7.1%。其中:教育支出270472万元,增长1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7783万元,增长21.9%;医疗卫生与计生支出162648万元,增长22.4%.
据国家统计局丽江市调查队调查数据:全年物价指数低位运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下降0.2%。从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来看,呈现出“四升一平三降”格局。上涨的四大类是: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4%,交通和通讯类上涨2.1%,医疗保健类上涨0.4%,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升4.4%。持平的是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下降的三类是:食品菸酒类下降0.9%,居住类下降0.3%,衣着类下降1.5%。
第一产业
2017年,丽江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910277万元,比上年增长5.9%,完成农业增加值510845万元,比上年增长5.8%。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9.0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7%。粮食播种面积13.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79%。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总产量达到53.02万吨,比上年增加0.62万吨,增长1.18%。全年肉类总产量14.78万吨,比上年增长3.1%,其中:猪肉产量11.46万吨,增长1.8%。禽蛋产量5498吨,比上年下降3.2%。牛奶产量4594吨,比上年下降47.4%。年末大牲畜存栏63.9万头,比上年增长0.47%;生猪存栏146.4万头,比上年增长2.8%。
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开发投资,不含农户投资)完成4022289万元,比上年增长16.4%,增速比上年提高9.0个百分点。其中: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13128万元,增长16.2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72851万元,下降5.0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02053万元,增长4.96%,其中:工业完成投资602053万元,增长4.9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938224万元,增长19.51%。全年施工项目872个,下降6.44%,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681个,下降12.69%。全年建设项目到位资金2492448万元,比上年增长10.46%,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1064589万元,增长54.99%;国内贷款资金311629万元,下降39.94%;自筹资金986979万元,下降5.85%。全年产业投资完成171.3亿元,比上年增长28.8%;民间投资完成141亿元,比上年增长24.3%。
第二产业
2017年,丽江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719832万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7972万元,比上年增长13.0%,增速比上年提高7.0个百分点。分重点行业:煤炭开採和洗选业完成增加值3.8亿元,下降0.3%;电力生产业完成增加值35.4亿元,增长16.5%;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3.7亿元,增长4.9%;非金属矿物製品业完成增加值4.8亿元,增长23.9%。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84户,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6.29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实现利税12.7亿元,比上年下降8.13%,其中:利润总额1.35亿元,下降9.25%。
年末全市联网直报资质建筑企业共有76家,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652818万元,比上年增长18.9%,对全市经济成长的贡献率为22.98%,拉动经济成长2.1个百分点。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09161万元,比上年增长17.74%,其中:住宅投资110079万元,增长9.09%。全年房屋施工面积287.13万平方米,下降0.97%,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51.66万平方米,增长49.62%。房屋竣工面积28.35万平方米,增长21.89%。商品房销售面积49.95万平方米,增长32.01%。商品房销售额411941万元,增长22.09%。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35.37万平方米,增长3.68%,其中:住宅15.5万平方米,下降30.42%;商业营业用房13.9万平方米,增长37.95%。
第三产业
2017年,丽江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7029.7万元,比上年增长12.3%,增速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按城乡分:城镇完成消费品零售额915654.6万元,增长12.4%。其中:城区完成497932.4万元,增长12.5%;乡村完成消费品零售额261375.1万元,增长11.7%。按消费形态分:餐费收入完成245482.9万元,增长10.7%;商品零售完成931546.8万元,增长12.7%。
全年进出口贸易完成4747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1.72%,其中:出口4702万美元,下降31.09%,进口45万美元,下降65.12%。全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8个,外商投资项目到位资金9.73万美元,比上年下降90.27%。
全年共有招商引资项目268个,其中:在建项目130个,筹建项目41个,完工项目85个。招商引资国内合作项目到位资金386.2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省外到位资金355.2亿元,比上年增长18.0%。
全年旅游业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4069.4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61%,实现旅接待海外游客118.58万人次,增长2.4%;实现旅游外汇收入4.98亿美元,增长2.92%。接待国内游客3950.87万人次,增长16.0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88.26亿元,增长36.17%。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6563214万元,比年初增加526600万元,增长8.72%;各项贷款余额为4661589万元,比年初增加355873万元,增长8.27%。
指标 | 年末数 | 增长 | 指标 | 年末数 | 增长 |
---|---|---|---|---|---|
各项存款余额 | 6563214 | 8.72 | #短期贷款 | 411060 | 21.98 |
其中:住户存款 | 3734323 | 12.82 | 其中:消费贷款 | 147880 | 39.58 |
非金融企业存款 | 1073560 | 4.37 | #中长期贷款 | 1314512 | 4.19 |
各项贷款余额 | 4661589 | 8.27 | 其中:消费贷款 | 734999 | 2.62 |
住户贷款 | 1726572 | 7.94 | 非金融企业贷款 | 2936017 | 8.46 |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139076.64万元,比上年增长19.1%,赔付金额46914.75万元,比上年增长13.39%,赔付率33.73%,比上年下降1.65个百分点。
社会事业
教育科技
2017年,丽江全年国小在校人数84404人,国中在校人数43984人,高中在校人数22424人。幼稚园在园幼儿32863人,幼稚园专任教师1696人。在校残疾儿童52人。国小毛入学率116.54%,比上年提高0.85个百分点。国小辍学率0.01%。国中毛入学率达到123.36%。国中升学率73.11%,比上年下降0.34个百分点,国中巩固率98.58%,国中辍学率0.48%。全市国小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65%;国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7.92%;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7.92%。全市普通高考录取率92.5%,比上年提高9.1个百分点。
在校学生数 | 招生数 | 毕业生数 | |
---|---|---|---|
普通中专 | 4202 | 1882 | 1781 |
职业高中 | 3456 | 1242 | 957 |
普通中学 | 66408 | 22363 | 18478 |
#高中 | 22424 | 7540 | 7479 |
国中 | 43984 | 14823 | 10999 |
普通国小 | 84404 | 14240 | 12987 |
2017年,丽江全年实施国家和省各类科技计画项目104项,申请专利457件,有2项科技成果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全市万人专利授权数为1.04件。
类别 | 院校名称 | 地址 |
---|---|---|
独立学院 |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 古城区玉泉路1号 |
省属高等专科学校 | 丽江师範高等专科学校 | 古城区新团片区 |
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 宁蒗县第一中学 | 永胜县第一中学 |
丽江市古城区第一中学 | 玉龙县第一中学 | 华坪县第一中学 |
永胜县第二中学 | 永胜县第四中学 | --- |
文化
2017年,丽江共有文化馆6个、国有博物馆6个、公共图书馆6个、文管所3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3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52%。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全年新建及改扩建村文化室190个。
体育
2017年,丽江全年共举办市级综合性运动会3次、县(区)级综合性运动会10次、乡镇(办事处)级综合性运动会71次、行业系统综合性运动会19次。全市运动员在各项目比赛中获金牌10枚,银牌2枚,铜牌6枚。
医疗
2017年,丽江共有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91个,实有病床位数4592张,拥有卫生技术员4754人;私立医院29个,实有病床位数1145张,拥有卫生技术员697人;个体诊所204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18人;村卫生室432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208人。妇幼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婴儿死亡率9.42‰,孕产妇死亡率19.36/10万,住院分娩率99.7%,新法接生率达到99.87%。城乡居民参保人数102.96万人,参保任务完成率100.69%。全年共有153.5万人次享受城乡居民报销补偿,报销补偿金48138万元,大病补充保险补偿15663人次,报销金额3094.64万元。
社会保障
2017年,丽江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8478人。征缴养老保险费60681万元,增长16.22%。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47025人,比上年增加950900人。征缴医疗保险费132222万元,增长137.0%。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48331人,比上年增加2578人。征缴失业保险费2367.1万元,比上年下降19.0%。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96399人,比上年增加6357人。征缴工伤保险费3544万元,比上年下降5.19%。参加生育保险人数82097人,比上年增加748人。征缴生育保险费2355万元,比上年增长20.65%。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10874人,比上年下降0.7%。
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52万人,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9418.49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94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22243.84万元。全年发放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补助资金5753.01万元。
社会福利
2017年,丽江各类社会福利机构9个,社会福利机构床位数616张,收养各类人员18人。年末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62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58亿元,下达省市福彩公益金6733.38万元。慈善部门接受社会捐赠金额110.2万元。
人民生活
2017年,丽江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03元,比上年增加2304元,增长8.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20元,比上年增加770元,增长8.8%。
劳动就业
2017年,丽江新增城镇就业1237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940人,比上年增加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1%,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邮电
2017年,丽江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7801.17万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7866.51万元,增长25.4%,电信业务总量87800.49万元,增长5.83%。订销报刊累计数1704.86万份,下降2.8%;函件36.37万件,下降60.57%;快递业务总量550.79万件,增长35.87%。年末行动电话用户112.26万户,比上年增长14.2%。年末网际网路宽频接入用户24.24万户,比上年增长41.8%。
城镇建设
2017年,丽江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9.26%,比上年提高1.85个百分点。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建成区面积47.99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长度283.6公里;城市城区绿地面积623.6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1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4.22%;建成区绿地率31.32%;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12.5万立方米/日;用水普及率97.37%;燃气普及率86.7%。

环境资源
2017年,丽江全年完成中低产林改造2万亩、人工造林18.53万亩、封山育林8.77万亩,管护森林面积2422.82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68.48%。全年环保投资完成68200万元,比上年增长48%;项目环评执行率100%;项目“三同时”执行率100%;工业废水排放量210.3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122.5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5270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1061吨;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1.77%;垃圾处理量21.96万吨;单位GDP能耗0.7430吨标煤/万元,比上年下降5.53%。
安全生产
2017年,丽江全年全市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1起,比上年减少8起,下降27.5%。安全生产事故死亡20人,比上年减少5人,下降20%。其中:工矿商贸发生1起,死亡1 人;道路交通事故12起,下降40%,死亡人数11人,比上年下降31%。全年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为0.059人,比上年下降0.022人。
交通运输
综述
2017年,丽江全年公路旅客周转量124020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16.77%;公路货物周转量40770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2.33%。全年丽江机场保障航班54250架次,比上年增长2.0%;旅客吞吐量71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7%;货邮吞吐量10266吨,比上年增长10.4%。泸沽湖机场旅客吞吐量4.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6%。
航空
截至2017年,丽江市境内共有2个机场:丽江三义国际机场、宁蒗泸沽湖机场。
机场名称 | 简介 |
---|---|
丽江三义国际机场 | 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七河乡境内,1995年正式通航,有停机位19个,总计通航城市50个,其中地区和国际航线6条,运营航空公司26家,国内通航城市44个。 |
宁蒗泸沽湖机场 | 于2015年10月12日正式通航,飞行区等级为4C,机场海拔3293米,为云南省内海拔最高机场。 |
资料来源: |
铁路
昆明至丽江、大理至丽江均有铁路客运,境内有丽江火车站。2014年7月,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开工,线路建筑长度139.66公里,工程投资103.72亿元,建设总工期为6年。规划西昌至丽江铁路建设。
公路
截至2014年,丽江市境内公路里程803.046公里,其中国道50.4公里,省道752.646公里,有一级路14.24公里,二级路200.648公里,三级路362.530公里,四级路202.62公里,等外路23公里。境内有G5611昆香高速连线昆明和香格里拉,2017年,开工建设4条高速公路,境内里程达376公里。
动车
2018年12月29日,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在昆明召开云南铁路2018年底调整列车运行图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宣布:2019年1月5日,昆明-丽江动车组正式首发通行。至此,丽江进入动车时代。
会上,备受市民关注的票价也浮出水面:开行初期,昆明至丽江二等座执行票价最低197元,最高220元。昆明至蒙自二等座票价为74元、昆明至建水二等座票价为59元,两个方向车票将于2019年元月1日起售,具体时间及票价以12306网站公布为準。
地方文化
民族文化
- 纳西族
纳西族主要聚居在丽江,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大致以金沙江为界分东西两个方言,方言之间相互不能通话。
纳西族一般居住在坝区、河谷和半山区。坝区民间住房多系土木结构的瓦房,格局多为“三房一照壁“,山区多是低矮的木楞房,以木板覆顶。纳西族能歌善舞,在生产劳动和民族节日中常有民众性的歌舞活动。每年农曆二月初“三朵节“是丽江纳西人民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
- 摩梭人
摩梭人属纳西族,主要居住在金沙江东部的云南省宁蒗县以及四川盐源、木里等县,摩梭人的语言、服饰、婚姻习俗和金沙江西部的纳西族有差异。
摩梭习惯依山傍水而居,房屋全用木材垒盖而成,当地俗称“木楞房“。摩梭人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朝山节、祭祖节、祭牧神节、祭土地节等,其中以春节、朝山节最为隆重。摩梭人能歌善舞,较为流行的是“甲蹉舞“(俗称打跳),“甲“为美好之意,“蹉“便是跳舞的意思,意即为美好的时辰而舞蹈。
- 彝族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云南绝大部分县市都有彝族分布,尤以楚雄、红河两州以及牢山区、滇东北乌蒙山区和滇西北小凉山一带较集中。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六种方言,小凉山彝族属北部方言什扎土语。
彝族节日很多,有彝历节、初十五节、二月八节、三月三节等,尤以火把节最为隆重。
- 傈僳族
丽江地区是仅次于怒江州的第二个傈僳族聚居区,大多居住在金沙江沿岸的山坡台地上,与汉、白、彝、纳西、普米等族人民交错杂居,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傈僳族为藏缅语族的一支。傈粟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傈粟文有两种:一种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製的用变体拉丁大写字母组成的拼音文字,另一种为解放后于1957年创製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分别称“老傈粟文“和“新傈粟文“。住房以木楞房为主。
傈僳族有口传山歌和长诗每年12月间,华坪等地傈粟人民便举行盛大仪式欢度“阔时节“(新年节),丽江黎明乡一带还有端午“赶山节“和立夏“圣水节“。
- 普米族
普米族是云南特有民族,居住较为分散,除一些小聚居村外,大多与纳西、白、藏等民族杂居。1960年定名为普米族。普米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羌语支,多聚氏族而居,多半住山腰,房屋多为木楞房四合院布局。
普米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普米族最隆重的民族传统节日是腊月初八的“吾昔节“(过新年),此外还有正月十五日的“转海会“,大小春收穫季节的“尝新节“等。
特色饮食
- 丽江粑粑
丽江粑粑分为甜鹹两种口味,製作的主要原料是用丽江出产的精细麦面,加注从玉龙雪山流下来的清泉揉成麵团,在大理石石板上抹上植物油,再擀成一块块薄片,抹上化油,撒上火腿末或白糖后捲成圆筒状,两头搭拢按扁,中间包入芝麻、核桃仁等佐料,再以平底锅文火烤熟待煎成金黄色即可。
- 鸡豆凉粉
鸡豆是丽江特有的一种豆类,产于丽江坝,属黄豆料,因其形状像鸡头部位的眼睛,用鸡豆做成的凉粉称作鸡豆凉粉。鸡豆凉粉分为凉吃和热吃两种吃法。夏季多凉吃,把凉粉切成片腌拌。热吃多在寒凉时节。
- 酥油茶
丽江接壤于藏区,且属高海拔地区,盛产氂牛,故酥油茶也是丽江的传统饮食。酥油茶是氂牛之乳提炼而成,除去奶渣,油脂凝固成饼。酥油茶是由酥油、砖茶、核桃仁、芝麻、麻籽、鸡蛋、精盐调製而成。烧沸茶水,用特製酥油桶搅打,最后成酥油茶。
酥油茶分为甜鹹两种口味。是用酥油、鸡蛋、盐、麻籽、花生、核桃等,再加入煨好的茶叶水,盛在一种木製的细长的筒内,用一根木棍反覆地搅拌,当地人又叫做打酥油茶。是丽江地区很多民族的主要饮茶方式。
- 米灌肠
米灌肠在纳西语里称作“麻补”。是把大米或糯米蒸熟后,拌在新鲜猪血、蛋清及各种香料里,然后灌到洗净的猪大肠内,封好蒸熟而成。切成片可煎可蒸,贮藏时间较长,是一道纳西族传统美味,是丽江地区的特有吃法。
鸡炖豆腐 | 吹猪肝 | 纳西火锅 | 野山药火腿鸡 |
腌酸鱼 | 烟燻鱼 | 苦荞粑粑 | 纳西饭谱 |
纳西汤谱 | 纳西茶谱 | 永胜油茶 | 土鸡米线 |
资料来源: |
名优特产
丽江雪桃 | 雪茶 | 螺旋藻 | 丽江天麻 |
他留乌骨鸡 | 小凉山苹果 | 香橼 | 茨满梨 |
海棠果 | 琵琶肉 | 腊排骨 | 贝母 |
滇木瓜 | 虫草参 | --- | --- |
资料来源: |
风景名胜
综述
丽江市共有旅游风景点104处,具有代表性的有:二山(玉龙雪山、老君山)、一城(丽江古城)、一湖(泸沽湖风景名胜区)、一江(金沙江)、一文化(纳西东巴文化)、一风情(摩梭人风情)。2016年,有A级旅游景点20家,其中:5A级景点2家,4A级景点7家;红色旅游基地6个。
景区名称 | 级别 | 景区名称 | 级别 |
---|---|---|---|
丽江玉龙雪山景区 | 5A | 丽江古城 | 5A |
丽江玉水寨景区 | 4A | 丽江束河古镇 | 4A |
丽江黑龙潭 | 4A | 丽江泸沽湖景区 | 4A |
丽江观音峡景区 | 4A | 丽江东巴谷景区 | 4A |
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黎明景区 | 4A | 丽江拉市海景区 | 2A |
丽江白沙壁画景区 | 3A | 丽江文笔山景区 | 3A |
丽江金塔景区 | 3A | 丽江东巴万神园 | 3A |
丽江玉柱擎天景区 | 2A | 丽江东巴王国景区 | 2A |
丽江虎跳峡景区 | 2A | 丽江玉峰寺 | 2A |
丽江三股水景区 | 2A | 丽江北岳庙(三多阁) | 1A |
资料来源: |
主要景点
- 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位于丽江市区北面约15公里处,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25公里,雪山面积960平方公里,景区面积263平方公里,有着名的阳春白雪、绿雪冰川奇观,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省级旅游开发区。区内有冰川公园、云杉坪、甘海子、氂牛坪、玉峰寺万朵茶花树等景点。
玉龙雪山

- 老君山景区
老君山景区处于玉龙雪山、三江併流、苍山洱海三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结合部,是玉龙雪山岗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景区主要由老君山九十九龙潭、金丝厂金山玉湖、黎明美乐丹霞地貌、新主天然高山植物园等片区(景点)构成,总面积715平方公里。

-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坐落在丽江坝中部,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最具纳西族风格的古代城镇,地处云贵高原,海拔2416米,全城面积达3.8 平方公里。19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丽江古城

- 金沙江
金沙江,以惊险、雄奇、壮美的虎跳峡景观为代表,有“长江第一湾”、石鼓镇、宝山石头城等景点。
金沙江虎跳峡

- 泸沽湖
泸沽湖湖面海拔2680米,面积为50多平方公里,平均湖深45米,最深处93米,湖水清澈蔚蓝,可见度12-14米,是中国最深的淡水湖之一。
泸沽湖

友好城市
省份 | 城市 | 省份 | 城市 |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西省 | 平遥市 |
国家 | 城市 | 国家 | 城市 |
---|---|---|---|
瑞士 | 采尔马特市 | 义大利 | 庞贝市 |
法国 | 阿尔比市 | 俄罗斯 | 喀山市 |
纽西兰 | 旺阿诺伊市 | 日本 | 高山市 |
德国 | 巴特洪堡市 | 美国 | 拉斯维加斯市 |
美国 | 马里布市 | 韩国 | 利川市 |
澳大利亚 | 谢普墩市 | 希腊 | 韩亚市 |
加拿大 | 新西敏市 | 高棉 | 柏威夏省 |
纽西兰 | 旺阿努伊市 | - | - |
城市荣誉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地球上最值得光顾的100个小城市之一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 2011中国十佳宜游城市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中国十大休闲城市 中国最令人嚮往的十个小城市之首 世界最新锐城市 2010、2011、2012年中国十大休闲城市 2010年国际精品文化旅游城市 云南省人才特区 2018暑期国内游十大热门目的地 威尼斯电影节“中国最美外景地” 2018中国品牌城市提名城市 | 世界上最令人嚮往的旅游目的地 全球人居环境优秀城市 2006年CCTV中国十大魅力城市 2009年世界着名文化旅游城市 影响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201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旅游城市 中国最美丽的地方 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2016最美中国·文化魅力、特色魅力旅游胜地 2011年辉煌十一五最负盛名旅游名市 2014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十月作家居住地 全球最具魅力旅游城市和全球最具特色旅游景区 长江经济带上的绿色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