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燔祭以撒(《圣经·旧约》典故)

2019-04-25 01:45:57 百科
燔祭以撒(《圣经·旧约》典故)

燔祭以撒(《圣经·旧约》典故)

燔祭以撒是天启宗教共同尊奉的宗教历史故事。据载:上帝为了考验亚伯拉罕,叫他把独生子以撒杀了作燔祭,献给上帝。正当亚伯拉罕要持刀杀子之时,有天使加以阻止,让亚伯拉罕把小树林中的山羊抓来代替以撒作燔祭。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燔祭以撒
  • 基本解释:一段影响广泛的天启宗教历史记录
  • 简介:天启宗教共同尊奉的宗教历史故事
  • 解释:常见称谓沿用了新教的译名

基本解释

燔祭以撒是一段影响广泛的天启宗教历史记录,犹太教《托拉》、基督教《圣经》、伊斯兰教《古兰经》中对此记载相同。参见《圣经·旧约·创世纪第22章》:上帝为了考验亚伯拉罕,叫他把独生子以撒杀了作燔祭,献给上帝。正当亚伯拉罕要拿刀杀他的儿子时,有个天使加以阻止,说:“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前面林子里有一只羊,你可用它来‘祭献’上帝。”于是,亚伯拉罕便把小树林中的那只山羊抓来杀了,代替他的儿子献给燔祭。

详细解释

名称

燔祭以撒在中文里有新教与天主教称谓之别:常见称谓沿用了新教的译名,又名亚伯拉罕献子;天主教译作亚巴郎从命献子或者全燔祭依撒格(义大利语:Sacrificio di Isacco)。
信奉天启宗教的印欧语系内基本不随教派之别而有称谓差异:希伯来语称“Akedát Yitzḥák”,德语称“Opferung Isaaks”,法语称“Ligature d'Isaac”,英语称“Binding of Isaac”或“Sacrifice of Isaac”。又因为这是旧约中最具有象徵意义、对后世信徒影响最深远的一场燔祭,所以又可以简称为“燔祭”。

相关名词

亚伯拉罕(Abraham)或易卜拉辛(Ibrahim),原名亚伯兰或阿巴郎(Abram),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先知,是上帝从地上众生中所捡选并给予祝福的人。同时也是传说中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共同祖先。
以撒(希伯来语: יִצְחָק;阿拉伯语: إسحٰق;英语:Isaac),又译依撒格或易司哈格,是亚伯拉罕和妻子撒拉所生的唯一儿子,也是以扫和雅各的父亲。以撒原文意为喜笑。

圣经原文

出自创世纪第22章,从第一句至第十九句。内容如下:
1 这些事以后,神要试验亚伯拉罕,就呼叫他说,亚伯拉罕,他说,我在这里。
2 神说,你带着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往摩利亚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献为燔祭。
3 亚伯拉罕清早起来,备上驴,带着两个僕人和他儿子以撒,也劈好了燔祭的柴,就起身往神所指示他的地方去了。
4 到了第三日,亚伯拉罕举目远远地看见那地方。
5 亚伯拉罕对他的僕人说,你们和驴在此等候,我与童子往那里去拜一拜,就回到你们这里来。
6 亚伯拉罕把燔祭的柴放在他儿子以撒身上,自己手里拿着火与刀。于是二人同行。
7 以撒对他父亲亚伯拉罕说,父亲哪,亚伯拉罕说,我儿,我在这里。以撒说,请看,火与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里呢?
8 亚伯拉罕说,我儿,神必自己预备作燔祭的羊羔。于是二人同行。
9 他们到了神所指示的地方,亚伯拉罕在那里筑坛,把柴摆好,捆绑他的儿子以撒,放在坛的柴上。
10 亚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杀他的儿子。
11 耶和华的使者从天上呼叫他说,亚伯拉罕,亚伯拉罕,他说,我在这里。
12 天使说,你不可在这童子身上下手。一点不可害他。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为你没有将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留下不给我。
13 亚伯拉罕举目观看,不料,有一只公羊,两角扣在稠密的小树中,亚伯拉罕就取了那只公羊来,献为燔祭,代替他的儿子。
14 亚伯拉罕给那地方起名叫耶和华以勒(意思就是耶和华必预备),直到今日人还说,在耶和华的山上必有预备。
15 耶和华的使者第二次从天上呼叫亚伯拉罕说,
16 耶和华说,你既行了这事,不留下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我便指着自己起誓说,
17 论福,我必赐大福给你。论子孙,我必叫你的子孙多起来,如同天上的星,海边的沙。你子孙必得着仇敌的城门,
18 并且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因为你听从了我的话。
19 于是亚伯拉罕回到他僕人那里,他们一同起身往别是巴去,亚伯拉罕就住在别是巴。

宗教含义

亚伯拉罕和以撒都是虔信的象徵,为了信仰可以牺牲生命。早期基督教会认为亚伯拉罕主动听从上帝的命令将以撒献作祭物是信心和顺服的榜样。
以撒还是对父亲顺从的象徵。在犹太列祖中,以撒是最长寿的一位,也是其中唯一没有改过名字的一位,还是唯一没有离开过迦南的一位(虽然他一度试图离开但上帝告诉他不要这样)。与圣经中其它列祖相比,以撒的经历较为平淡,一生中变故较少。在燔祭时,以撒没有任何质疑、争闹、反抗。当时亚伯拉罕大约一百二十岁,若以撒逃跑,亚伯拉罕根本没有能力追上他。以撒愿意被父亲捆绑放在坛的柴上,实在是顺服的表现。因此成为基督教常见宗教艺术题材,相关的作品很多。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