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年2月12日-1865年4月15日),共和党人,美国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黑人奴隶制的废除者。第16任美国总统。
林肯任总统期间,美国爆发内战,史称南北战争,林肯坚决反对国家分裂。他废除了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度,颁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林肯击败了南方分离势力,维护了美利坚联邦及其领土上不分人种、人人生而平等的权利。1865年4月14日,内战结束后不久,林肯遇刺身亡,是第一个遭遇刺杀的美国总统,也是首位共和党籍总统。
2006年,亚伯拉罕·林肯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1名。英国《泰晤士报》2008年组织专家委员会对43位美国总统分别以不同的标準进行“最伟大总统”排名,其中亚伯拉罕·林肯列为第一。最新版5美元纸币正面是亚伯拉罕·林肯的照片。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亚伯拉罕·林肯
- 外文名:Abraham Lincoln
- 别名:林肯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美国肯塔基州哈丁县
- 出生日期:1809年2月12日
- 逝世日期:1865年4月15日
- 职业:政治家、律师
- 信仰:自然神论、基督教
- 主要成就:解放黑奴
颁布了《宅地法》 - 代表作品:《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
- 政党:共和党
- 任期:1860年-1865年
- 血型:B型
- 星座:水瓶座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09年2月12日,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县一个贫苦的家庭。父母是英国移民的后裔,他们以种田和打猎为生。小时候,林肯帮助家里搬柴、提水、乾农活等。
年轻时的林肯

1816年,林肯全家迁至印第安纳州的西南部,开荒种地为生。9岁的时候,林肯年仅36岁的母亲不幸去世了。一年后,父亲与一位名叫莎莉·布希(Sally Bush)的善良开明的女性结婚。继母慈祥勤劳,对待丈夫前妻的子女如同己出,对小林肯充满爱心,林肯也敬爱后母,一家人生活得和睦幸福。由于家境贫穷,林肯只上了四个月的国小。为了学习,他到处借阅书籍,经常以苦力劳动换取书籍、报刊进行阅读。买不起本子练字,就在平整的墙面上书写。以此渐渐积累了包括诗歌、法律、传记在内的大量知识,此外,他还自学了几何。
18岁那年,身材高大的林肯为一个船主所僱佣,与人同乘一条平底驳船顺俄亥俄河而下,航行千里到达纽奥良。25岁以前的林肯没有固定的职业,为了维持家计。他当过俄亥俄河上的摆渡工、种植园的工人,以及店员和石匠等。成年后,因为精通测量和计算,他成为一名当地的土地测绘员,常被人们请去解决地界纠纷。在艰苦的劳作之余,林肯始终是一个热爱读书的青年,他夜读的灯火总要闪烁到很晚。在青年时代,林肯通读了莎士比亚的全部着作,读了《美国历史》,还读了许多历史和文学书籍。
初涉政坛
1834年,在一场政治集会上林肯第一次发表了政治演说,由于抨击黑奴制,提出一些有利于公众事业的建议,林肯在公众中有了影响;同年8月,25岁的林肯作为辉格党人当选为伊利诺州议员并连任三届至1842年,同时管理乡间邮政所,并从事土地测量。
1846年的林肯

1836年,林肯通过自学成为一名律师,后在斯普林菲尔德与人合伙开办律师事务所。不久,林肯成为州议会辉格党领袖。在经历了几次竞选失败后,1846年,37岁的林肯当选为美国众议员。
1847年,林肯作为辉格党的代表,参加了国会议员的竞选,获得了成功,第一次来到首都华盛顿。在此前后,关于奴隶制度的争论,成了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在这场争论中,林肯逐渐成为反对黑奴主义者。他认为奴隶制度最终该消灭,首先应该在首都华盛顿取消奴隶制。代表南方奴隶主利益的蓄奴主义者则疯狂地反对林肯消除奴隶制。
1850年,美国的奴隶主势力大增,林肯被迫放弃退出国会议员的身份,继续做回了律师。1856年,林肯因强烈反对扩大奴隶制而退出辉格党,参加新成立的反对奴隶制的共和党,并很快成为该党主要领导人。1858年6月16日,林肯在同道格拉斯竞选总统时发表了《家庭纠纷》的演说。
获选总统
1860年11月,林肯当选总统,共和党首次执政。林肯的当选对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构成严重威胁,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为製造分裂,发动了叛变,南方11个州先后退出联邦,宣布成立“美利坚联盟国”,并制订了新的宪法,选举新总统。
1857年的林肯

1861年4月12日,南方同盟军炮轰位于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港的联邦军据点萨姆特要塞,揭开内战的序幕。15日,林肯下令徵召志愿军为维护联邦统一而战,南北战争爆发。
南北战争打响后,林肯总统当机立断,不仅扩大了总统战争权力,而且还下令在部份地区中止公民人身保护令特权。但是,在解放黑奴问题上林肯一直彷徨动摇、犹豫不决,其中一个重要顾虑就是与宪法程式有关的私有产权问题。鑒于美国宪法严禁政府在没有正当法律程式的条件下剥夺公民财产,林肯无意也无权解放黑奴。
内战获胜
北方在战场上的失利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许多城市爆发了示威游行,要求政府採取措施扭转战局。这时林肯才意识到,要想打赢这场战争,就必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废除奴隶制、解放黑奴。1862年5月,林肯签署了《宅地法》 ,规定每个美国公民只交纳10美元登记费,便能在西部得160英亩土地,连续耕种5年之后就成为这块土地的合法主人。这一措施从根本上消除了南方奴隶主夺取西部土地的可能性,同时也满足了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大大激发了农民奋勇参战的积极性。1862年9月,林肯又亲自起草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草案)》。
1863年1月1日正式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即日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解放的黑奴可以应召参加联邦军队。宣布黑奴获得自由,从根本上瓦解了南军的战斗力,也使北军得到兵源。内战期间,直接参战的黑人达到18.6万人,他们作战非常勇敢,平均每三个黑人中就有一人为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
1863年提出“民有,民治,民享”的纲领性口号,从而使战争成为民众性的革命斗争。有必要指出的是,《解放奴隶宣言》主张所有美利坚联邦叛乱下的领土之黑奴应享有自由,然而豁免的对象也包含未脱离联邦的边境州,以及联邦掌控下的诸州。此宣言仅立即解放少部分奴隶,但实质上强化联邦军掌控联邦的领土后这些黑奴自由的权威性,并为最终废除全美奴隶制度预先铺路。《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两个法令的颁布是美国南北战争(the Civil War)的转折点,战场上的形势变得对北方越来越有利了。1863年7月1日到3日,双方在华盛顿以北的葛底斯堡展开了内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斗。双方激战了三天三夜,北军重创南军,使南军损失了3.6万人,从此北军开始进入反攻,而南军只有防守了。
阿伦·平克顿、林肯、JohnAlexanderMcClernand(从左至右)

1863年4月,格兰特实行了新的进攻计画,先摧毁了要塞周围的各个据点,然后包围了维克斯堡。海军也来助战,从陆地和水上同时进攻,猛烈炮击要塞,震耳欲聋的炮声一直响了47天之久。7月4日,困守要塞的南军弹尽粮绝,被迫投降,北军这一次俘虏叛军2.9万人。紧接着,北方军队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迅猛追击叛军。
1865年4月3日攻占了叛军首都里奇蒙。4月9日,叛军总司令罗伯特·李率残部2.8万人在阿波马托克斯小村向格兰特投降。历时四年的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由于林肯在美国内战的卓越功绩,1864年11月8日他再次当选为美国总统。
遇刺身亡
1865年4月14日晚10时15分,也就是在南方军队投降后第5天,林肯在华盛顿福特剧院总统包厢看戏时,同情南方的演员约翰·威尔克斯·布斯趁总统保镖离开之时用枪击中了林肯的头部。
林肯遇刺(绘画)

虽然林肯在被击中后没有立即死亡,他的夫人也一直在身边告诉他:“活下去,你必须活下去!”,但是在1865年4月15日上午7时,亚伯拉罕·林肯与世长辞,年仅56岁。5月4日,林肯下葬于橡树岭公墓。
为政举措
- 签署《宅地法》
1862年5月,林肯签署了《宅地法》 ,规定每个美国公民只交纳10美元登记费,便能在西部得160英亩土地,连续耕种5年之后就成为这块土地的合法主人。这一措施从根本上阻止南方奴隶制向西部扩张,同时也满足了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大大激发了农民奋勇参战的积极性。
《宅地法》

- 起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62年8月22日,在给《纽约论坛报》编辑格瑞莱的信中,林肯写道:“我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既不是保存奴隶制度,亦非摧毁奴隶制度。如果不解放一个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就一个不解放;如果解放全部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就全部解放;如果解放一部分奴隶,不解放其他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也照办。”就任总统初期,林肯为避免国家分裂与战乱,他曾试图需求以和平的方式废除奴隶制。但随着战争的深入,林肯真正地认识到,要想真正废除奴隶制,就必须要流血牺牲,和平的方式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林肯向内阁提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绘画)

1862年9月,林肯亲自起草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草案)》。1863年1月1日正式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即日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美利坚联邦叛乱下的领土之黑奴应享有自由。解放的黑奴可以应召参加联邦军队。宣布黑奴获得自由,从根本上瓦解了南军的战斗力,也使北军得到雄厚的兵源。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评价
时任作战部长埃德温·M·斯坦顿:这里躺着世界上最完美的领袖。
卡尔·马克思:“他是一个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不会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挠地迈向自己的伟大目标,而从不轻举妄动,他稳步向前,而从不倒退……总之,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极其罕有的人物。”
亚伯拉罕·林肯

列夫·托尔斯泰:林肯总统由于具有“独特的精神力量和伟大的人格”,已经成为世界 人民心目中的传奇人物 ,他的地位相当于音乐中的贝多芬,诗歌中的但丁,绘画中的拉斐尔和人生哲学中的基督。即使他不曾当选为总统,也将无可争辩地和现在一样伟大,但是这恐怕只有上帝知道。
卡尔·马克思:“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道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罗伯特·李:“林肯是我一生中最敬佩的人,儘管我们的政见不同”。
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他是他党内强有力的人物,才智超群,阅历丰富;因为他那副滑稽可笑和说笑话不动声色的模样,他是西部最优秀的竞选演说家。”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林肯的历史,就是他那个时代美国人民的真实史。他一步步地走在他们的前头,他们慢他也慢,他们加快步伐他也加快步伐。他是这个大陆的真正代表,是全副身心献给社会活动的人,堪称合众国之父。”
玛丽莲·梦露: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性感的男人。
林肯传记作家大卫·赫伯特·唐纳德:林肯是一个十足的矛盾体,既充满野心,又让人感觉不到半点野心;既是公认的和平主义者,又是不少人眼中的战争狂;关怀底层劳工的同时又被认为是北美资本家的代理人。
《洛杉矶时报》记者克里斯·艾尔斯:“他是我们评判小组中最没有异议的伟大总统人选。”
轶事典故
鸡蛋问题
林肯经常开玩笑。早在读书时,有一次考试,老师问他:“你愿意答一道难题,还是两道容易的题目?”林肯很有把握地说:“答一道难题吧。”“那你回答,鸡蛋是怎幺来的?”“鸡生的。”老师又问:“那鸡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老师,这已经是第二道题了。”林肯微笑着说。
上帝袜子
林肯小时候是一个捡煤屑的穷小子,在一个圣诞节前夕,他在史密斯夫妇经营的鞋店外驻足,冻得通红的脚上穿着一双极不合适的大鞋子,落满煤灰的鞋子上早已“千疮百孔”。在史密斯先生注意到他后,他向对方表达了想要一双鞋子作为圣诞礼物的愿望。
史密斯先生搬了一张小凳子让小林肯坐下,然后脱去男孩儿脚上那双布满尘垢的鞋子。他把男孩儿冻得发紫的双脚放进温水里,揉搓着,语重心长地说:“孩子,真对不起,你要一双鞋子的要求,上帝没有答应你,他说,不能给你一双鞋子,而应当给你一双袜子。”小林肯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失望的眼神充满不解。
史密斯先生急忙补充说:“别急,孩子,你听我把话说明白。我们每个人都会对心中的上帝有所乞求,但是,他不可能给予我们现成的好事,就像每个人都想追求宝藏,但是上帝只能给我们一把铁锹或一张藏宝图,要想获得真正的宝藏还需要我们亲自去挖掘。相信自己,前途才会一片光明啊!孩子,只要你拿着这双袜子去寻找你梦想的鞋子,永不放弃,那幺,你肯定也会成功的。另外,上帝还让我特别叮嘱你:他给你的东西比任何人都丰厚,只要你不怕失败,不怕付出!”
脚洗好了,小林肯若有所思地从史密斯夫妇手中接过“上帝”赐予他的袜子,像是接住了一份使命,走出了店门。他向前走了几步,又回头望了望这家鞋店,史密斯夫妇正向他挥手:“记住上帝的话,孩子!你会成功的,我们等着你的好讯息!”男孩儿一边点头,一边迈着轻快的步子消失在黑夜里。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又是一个圣诞节,年逾古稀的史密斯夫妇早晨一开门,就收到了一封陌生人的来信,信中写道:
尊敬的先生和夫人:
您还记得三十多年前那个圣诞节前夜,那个捡煤屑的小伙子吗?他当时乞求上帝赐予他一双鞋子,但是上帝没有给他鞋子,而是别出心裁地送给他一番比黄金还贵重的话和一双袜子。正是这样一双袜子激活了他生命的自信与不屈!这样的帮助比任何同情的施捨都显得重要,给人一双袜子,让他自己去寻找梦想的鞋子,这是你们的伟大智慧。衷心地感谢你们,善良而智慧的先生和夫人。他拿着你们给的袜子已经找到了对他而言最宝贵的鞋子—他当上了美国的第一位共和党总统。我就是那个穷小子。
信末的署名是:亚伯拉罕·林肯
法庭辩护
林肯当过律师。有一次出庭,对方律师把一个简单的论据翻来覆去地陈述了两个多小时,讲得听众都不耐烦了。好不容易才轮到林肯上台替被告辩护,他走上讲台,先把外衣脱下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玻璃杯喝了两口水,接着重新穿上外衣,然后再脱下外衣放在桌上,又再喝水,再穿衣,这样反反覆覆了五六次,法庭上的听众笑得前俯后仰。林肯一言不发,在笑声过后才开始他的辩护演说。
幽默获胜
1860年,林肯与美国当时的民主党候选人道格拉斯竞选总统。道格拉斯倚仗财势,专门準备了一辆竞选列车,还在车后安装了一门礼炮,所到之处,都要鸣炮32响。然而,竞选的结果却是穷小子林肯击败了大富豪道格拉斯,当上了美国第16届总统。
林肯为什幺在竞选中获胜呢?原来在竞选中,林肯始终坐着一辆耕田用的马车,深入选民中亲切地与选民交谈。他在竞选演讲中,每次都说:“如果大家问我有多少财产,那幺我告诉大家,我有一位妻子和三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还有一个租来的办公室,室内有桌子一张、椅子三把,墙角还有大书架一个,架子上的书值得每人一读。我本人既穷又瘦,脸很长。我实在没什幺可依靠的,我唯一的依靠是你们!”林肯这番诚实而幽默的话打动了选民的心,因而竞选成功。
没写正文
林肯当上总统后,由于出身低微,总有政敌想方设法来侮辱他。在一次公开场合,他收到下面传来的一个纸条,上写“笨蛋”两个字。林肯看后,微笑着回击说:“我们这里只写正文,不记名。而这个人只写了名字,没写正文。”
成功搭车
一次,林肯步行到城里去。一辆汽车从他身后开来时,他扬手让车停下来,对司机说:“能不能替我把这件大衣捎到城里去?”“当然可以,”司机说,“可我怎样将大衣交还给你呢?”林肯回答说:“喔,这很简单,我打算裹在大衣里头。”司机被他的幽默所折服,笑着让他上了车。
政敌问题
有一次,林肯在擦自己的皮鞋,一个外国外交官向他走来说:“总统先生,您竟擦自己的皮鞋?”“是的,”林肯诧异地反问,“难道你擦别人的皮鞋?”一次,某议员批评林肯总统对敌人的态度时,质问道:“你为什幺要试图跟他们做朋友呢?你应当试图去消灭他们。”“我难道不是在消灭政敌吗?当我使他们成为我的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林肯温和地说。
蓄鬍趣闻
1860年10月的某一天,忙于竞选美国第16任总统的林肯收到纽约州西田城一位11岁小女生格雷西的信,她在信中提到,林肯削瘦的脸颊如果能留上鬍子,必能吸引更多的选票。在竞选前的几天,林肯下了决心,他对理髮师说:“比尔,让我们给鬍子一个长出来的机会吧。”
在1860年的竞选中,共和党设计的竞选宣传画上,林肯站在篱笆边,袖子捲起,衬衫敞开,在一个安静的、祥和的氛围中,劈着树桩。共和党成功地把一个书呆子式的娃娃脸律师变成了一个年富力强具有男子气概的美国男人,就是因为林肯多了鬍子。
巧发逐客
一天,林肯总统身体不适,不想接见前来白宫唠唠叨叨要求一官半职的人。但一个讨人厌的家伙赖在林肯身旁,準备坐下来长谈。林肯非常厌烦,但出于礼貌不能直接把他赶走。这时,正好有总统的医生走进房里。林肯急忙向他伸出双手,问道:
“医生,我手上的斑点到底是些什幺东西?”
“那是假天花,就是轻度的天花。”医生说。
“我全身都有,”林肯说,“我看它是会传染的,对吗?”
“不错,非常容易传染。”医生说。
那位来客听了这番话,马上站了起来,大声喊道:“好吧,我现在不便多留了,林肯先生。我没有什幺事,只是来探望你的。”
“呀,不必这幺急急忙忙嘛,先生。”林肯轻快地说。
“谢谢你,先生,我下次再来看你。”说罢他朝门外头也不回地走了。
亲属成员
父亲:托马斯·林肯 (Thomas Lincoln)
林肯和他的儿子托马斯·林肯二世(其暱称为塔德)

母亲:南茜·汉克斯·林肯(Nancy Hanks Lincoln)
继母:莎莉·布希(Sally Bush)
姐姐:莎拉(Sarah)
妻子:玛丽·托德(Mary Todd),比林肯小9岁,两人于1842年结婚。
儿子:罗伯特·托德·林肯(Robert Todd Lincoln)
爱德华·贝克·林肯(Edward Baker Lincoln),1850年夭折,时年3岁。
威廉·华莱士·林肯(William Wallace Lincoln),1862年,因染伤寒去世,时年11岁。
托马斯·林肯(Thomas LincolnI)(18岁3个月)
个人作品
1863年11月19日在葛底斯堡阵亡将士公墓落成仪式上发表的演说,是公认的英语演讲的最高典範。
林肯第二次就职演说(1865年)
一八六五年三月四日当林肯宣誓就职时演说)
人物争议
人物信仰
对许多历史学家来说,亚伯拉罕·林肯的信仰始终是个难解之谜。这位卓尔不群的美国英雄人物在其成年时不是任何教会的教友,对美国基督教不同传统的各种神学观点确实一直持有怀疑态度。他曾说:“从思想上讲,我不能毫无保留地赞成冗长而複杂的教义和教理。” 然而,矛盾的是,林肯却沉醉于《圣经》(以及莎士比亚 [Shakespeare])的文字与故事之中,并牢记母亲南茜·汉克斯·林肯 (Nancy Hanks Lincoln) 对他在基督教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诲。
亚伯拉罕·林肯

林肯就任总统后之所以不让自己依附于任何教会,原因之一就是不想因自己属于某个宗派而有可能给一个已经在奴隶制问题上严重分裂的国家带来更大的分裂。不过,他还是像几位继任总统,如乔治·W. 布希那样,在举行就职典礼的当天上午参加拉法耶特广场的圣约翰圣公会教堂 (St. John's Episcopal Church, Lafayette Square) 的崇拜。 纽约大街长老会教堂 (New York Avenue Presbyterian Church) 举行每周祷告会时,林肯还喜欢趁机溜进长老会牧师菲尼亚斯·格利 (Phineas Gurley) 的书房。因为通向主堂的门开着,他可以听到人们在说些什幺, 同时又不致被人看到和引起可能出现的小题大做。
林肯总统在南北战争期间,常独自一人悄悄走进圣约翰教堂祈祷。
残酷的战争和个人的不幸遭遇,在林肯的内心和外表留下深深的烙印。每当他需要指路人时,他就会去读《旧约·约伯记》。
在林肯遇刺前,他写过一封信给「纽约大道长老会」(New York Avenue Presbyterian Church),说明他现在已经信了主,并且请求在复活节主日当众宣告他的信仰--然而,林肯却在礼拜五受难日那夜走了。
后世纪念
林肯去世后,美国伊利诺州的斯普林菲尔德建有一座林肯总统图书馆与博物馆(简称林肯博物馆),收藏了许多有关林肯一生以及美国内战的文物,包括林肯早期作品样本、林肯总统印章及最后一次使用时残留的蜡、1839年作为律师打官司时在案情摘要上的签名、遇刺时口袋里沾满鲜血的手套。
为纪念林肯,美国于1960年时下水的潜艇被命名为林肯号(USS Abraham Lincoln SSBN-602)华盛顿级核动力弹道潜艇。1988年下水的航母被命名为亚伯拉罕·林肯号航空母舰(USS Abraham Lincoln CVN-72),是美国海军的第5艘“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1、林肯被葬在家乡——伊利诺斯州春田市。他的妻儿后来也被安葬于此。至今,伊利诺斯州的机动车牌照上自称“林肯之州”(Land of Lincoln)。
2、1美分硬币和5美元的纸币上印有林肯的头像。

3、历史学家称华盛顿为国父,林肯为国家的拯救者。在美国,每年二月的第三个星期一是“总统节”,纪念这两位伟大的领导人。
4、1867年,内布拉斯加州的兰开斯特县的县治改名为林肯市,并成为该州首府,以纪念这位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5、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坐落于国家广场,是美国最着名的纪念性建筑之一。
林肯坐像

6、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公园中的四位总统巨型雕像,林肯在最右侧。
林肯雕像

物品拍卖
2015年1月24日,亚伯拉罕·林肯的一缕头髮在拍卖会上以2.5万美元成交。卖主的父亲醉心于研究美国总统遇刺事件,这缕头髮由时任美国军医长约瑟夫·巴恩斯在林肯遇刺后不久取下。
影视形象
时间 | 名称 | 演员 |
---|---|---|
1939 | 青年林肯 | 亨利·方达 |
2012 | 吸血鬼猎人林肯 | 班杰明·沃克 |
林肯 | 丹尼尔·戴-刘易斯 | |
2013 | 拯救林肯 | 汤姆·阿曼德斯 |
刺杀林肯 | 比利·坎贝尔 |
(以上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