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主任 职称: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事专业:焊接/维修/表面工程/再製造工程
简历:兵器运用工程及装备维修表面工程专家。195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教员及装甲兵工程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及教研室主任、副院长等职,少将军衔。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任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製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被聘为波兰理工大学荣誉教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徐斌士
- 国籍:中国
- 职业:研究员
- 主要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
- 代表作品:中国表面工程
- 职称:教授
- 职务:主任
- 性别:男
人物介绍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副会长、中国工程机械学会副理事长、国家产学研设备工程开发推广中心主任,总装备部装备维修工程技术专业组顾问,《中国表面工程》杂誌编委会主任。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十余所高等院校兼职教授。
学术贡献
从事焊接、热喷涂、表面工程及维修工程研究,是我国表面工程学科的倡导者和开拓者之一。1996年获得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出版《表面工程与维修》、《表面工程的理论与技术》等专着16部,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
上世纪就从事坦克的製造与维修的教学及研究工作。先后成功研究出新型装甲钢焊条、振动电弧堆焊技术及装甲钢低温焊接技术,七十年代开始坦剋薄壁磨损零件的修复,并建立了等离子喷涂工艺参数最佳化数学模型。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系统研究开发了电刷镀设备、镀液和工艺,创造性地解决了国家重点工程设备和装甲车辆现场修复的关键技术问题;发明了双相自强化合金,提高了坦克扭力轴的耐磨性和寿命,并进而研究了坦克履带板换代材料,取得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开发出高速电弧喷涂技术,研製出新型涂层材料,攻克大型舰船等钢结构在海水中的腐蚀和电厂锅炉管道热腐蚀难关。对纳米表面工程、减摩技术和自修复技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注意学科建设,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创新。积极倡导和推动我国机械维修工程、表面工程和近期提出的再製造工程学科建设,全面阐述了学科的内涵、意义、学科体系,组建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创办了相关刊物,出版了专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