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足球俱乐部的前身华人足球队成立于1908年,成立目的为在洋人独占的香港足球运动上让华人参与。华人足球队于1910年更名南华足球队。南华足球队是香港职业球队中夺得最多香港甲组联赛的球队,共有38次。同时有最多的29次高级银牌赛、8次总督杯、8次足总杯和2次联赛杯的冠军。
基本介绍
- 中文队名:南华足球俱乐部
- 运动项目:足球
- 角逐赛事:香港职业足球联赛
- 所属地区:香港
- 成立时间:1910
- 主场馆:香港大球场
- 容纳人数:39974
- 主要荣誉:香港甲组足球联赛冠军40次
球队概况
南华足球俱乐部1916年迁往跑马地樟园之会址并正式加入香港足球总会,在1917/18年香港足球联赛赛季首次加入香港乙组足球联赛,翌年再派队加入甲组联赛参赛令球队分成甲、乙两组和其他的洋人球队比赛。曾两次(87/88年及90/91年赛季)囊括甲组联赛、高级银牌、总督杯和足总杯四大锦标成为“四冠王”。其成绩在香港中无人能及。而南华过去面对外队都屡有佳作,其中击败圣保罗、南斯拉夫以及借将对洛杉矶银河胜出等都为人津津乐道。也正是这些原因,南华成为香港最受欢迎的足球队。

南华足球队的历史主要可分成战前、中期和近期四个主要部分。
战前时期
战前时期由于是少数的华人足球队加上出产“中国球王”李惠堂,一直受到球迷喜爱。中前期
而中前期即战后至五十年代,南华雄霸了球坛,夺标无数。
中后期
于中后期六、七十年代甲组联赛开始成熟,南华的“一哥地位”受其他球队如九巴、星岛等的挑战,不过由于南华本身雄厚的实力和大批球迷,南华都守在前列位置。

近期
至于近期即八十年代至现在则是南华最动荡的时期,八十年代初期南华处于低谷,连续五个球季被精工夺冠,数次更要护级,更引发两次大规模足球流氓扰乱治安事件。九十年代中受到东方的挑战,曾大败5比0。千禧年代初则在“全华班”下陷入降班危机,情况只有近数年重新组军后才回稳。
2016年阵容
球衣号 | 球员 | 英文名 | 位置 | 生日 | 国籍 | 身高 | 体重 | 出场 | 进球 |
---|---|---|---|---|---|---|---|---|---|
陈伟豪 | Chan Wai Ho | 后卫 | 1982-04-24 | 中国香港 | 184 | 72 | 8 | 0 | |
陈肇麒 | Chan Siu Ki | 前锋 | 1985-07-14 | 中国香港 | 182 | 75 | 9 | 1 | |
小格里菲斯 | Ryan Griffiths | 右边锋 | 1981-08-21 | 澳大利亚 | 179 | 75 | 5 | 0 | |
张健峰 | Cheung Kin Fung | 后卫 | 1984-01-01 | 中国香港 | 176 | 65 | 1 | 0 | |
科马泽奇 | Nikola Komazec | 左边锋 | 1987-11-15 | 塞尔维亚 | 189 | 83 | 10 | 10 | |
福福 | Fofo Agbo | 后卫 | 1979-06-30 | 中国香港 | 175 | 65 | 1 | 0 | |
梁兴杰 | Leung Hing Kit | 门将 | 1989-10-22 | 中国香港 | 180 | 67 | 0 | 0 | |
林学曦 | Lam Hok Hei | 前锋 | 1991-09-18 | 中国香港 | 178 | 62 | 7 | 0 | |
卡洛斯 | Luiz Carlos | 前锋 | 1982-07-27 | 巴西 | 184 | 80 | 8 | 0 | |
马利什奇 | Bojan Malisic | 右后卫 | 1985-01-14 | 塞尔维亚 | 184 | 79 | 10 | 0 | |
谢嘉强 | Tse Ka Keung | 中后卫 | 1992-05-03 | 英格兰 | 185 | 75 | 6 | 1 | |
罗晓聪 | Law Hiu Chung | 后卫 | 1995-06-10 | 中国香港 | 170 | 63 | 8 | 0 | |
曾文辉 | Tsang Man Fai | 门将 | 1991-08-02 | 中国香港 | 176 | 68 | 10 | 0 | |
陈肇钧 | Chan Siu Kwan | 前锋 | 1992-08-01 | 中国香港 | 174 | 64 | 8 | 0 | |
罗港威 | Lo Kong Wai | 前卫 | 1992-06-19 | 中国香港 | 182 | 72 | 8 | 1 | |
梁诺恆 | Leung Nok Hang | 后卫 | 1994-11-14 | 中国香港 | 184 | 78 | 6 | 1 | |
罗素 | Andrew Russell | 后卫 | 1987-11-21 | 英格兰 | 190 | 92 | 5 | 0 | |
阿瓦尔 | Mahama Awal | 前锋 | 1991-01-10 | 喀麦隆 | 175 | 66 | 9 | 1 |
2015年阵容
球衣号 | 球员 | 英文名 | 位置 | 生日 | 国籍 | 身高 | 体重 | 出场 | 进球 |
---|---|---|---|---|---|---|---|---|---|
1 | 曾文辉 | Tsang Man Fai | 门将 | 1991-08-02 | 中国香港 | 176 | 68 | 0 | 0 |
2 | 塞利 | Jonathan Sealy | 后卫 | 1987-05-04 | 英格兰 | 175 | 70 | 9 | 0 |
4 | 谢嘉强 | Tse Ka Keung | 中后卫 | 1992-05-03 | 英格兰 | 185 | 75 | 8 | 2 |
5 | 翟廷峰 | Chak Ting Fung | 后卫 | 1989-11-27 | 中国香港 | 181 | 62 | 7 | 0 |
6 | 罗素 | Andrew Russell | 后卫 | 1987-11-21 | 英格兰 | 190 | 92 | 8 | 1 |
7 | 陈肇麒 | Chan Siu Ki | 前锋 | 1985-07-14 | 中国香港 | 182 | 75 | 13 | 4 |
8 | 马克列夫 | Dimitar Makriev | 前锋 | 1984-01-07 | 保加利亚 | 187 | 75 | 1 | 1 |
9 | 李威廉 | Lee Wai Lim | 右边锋 | 1981-05-05 | 中国香港 | 178 | 62 | 8 | 0 |
11 | 马诺埃尔 | Itaparica | 前锋 | 1980-07-08 | 巴西 | 179 | 68 | 12 | 3 |
12 | 莫拉 | Cristian Mora | 门将 | 1979-08-26 | 厄瓜多 | 185 | 73 | 13 | 0 |
13 | 罗俊仁 | Law Chun Yan | 前卫 | 1994-06-21 | 中国香港 | 176 | 65 | ||
14 | 中村佑人 | Yuto Nakamura | 前锋 | 1987-01-23 | 日本 | 173 | 72 | 13 | 5 |
15 | 陈伟豪 | Chan Wai Ho | 后卫 | 1982-04-24 | 中国香港 | 184 | 72 | 12 | 3 |
16 | 陈肇钧 | Chan Siu Kwan | 前锋 | 1992-08-01 | 中国香港 | 174 | 64 | 9 | 1 |
17 | 梁振邦 | Leung Chun Pong | 后腰 | 1986-10-01 | 中国香港 | 175 | 61 | 13 | 1 |
18 | 郭建邦 | Kwok Kin Pong | 左边锋 | 1987-03-30 | 中国香港 | 169 | 57 | 8 | 0 |
19 | 科斯托保罗斯 | Evan Kostopoulos | 中锋 | 1990-05-07 | 澳大利亚 | 182 | 73 | 7 | 4 |
21 | 罗晓聪 | Law Hiu Chung | 后卫 | 1995-06-10 | 中国香港 | 170 | 63 | 0 | 0 |
22 | 马利什奇 | Bojan Malisic | 右后卫 | 1985-01-14 | 塞尔维亚 | 184 | 79 | 11 | 0 |
23 | 车润秋 | Che Runqiu | 前卫 | 1990-10-23 | 中国 | 179 | 67 | 6 | 0 |
24 | 罗港威 | Lo Kong Wai | 前卫 | 1992-06-19 | 中国香港 | 182 | 72 | 13 | 1 |
25 | 田文豪 | Tin Man Ho | 门将 | 1990-03-05 | 中国香港 | 180 | 74 | 0 | 0 |
28 | 郭逸谦 | Kwok Yat Him | 后卫 | 1994-01-08 | 中国香港 | ||||
31 | 郑礼骞 | Cheng Lai Hin | 前锋 | 1986-03-31 | 中国香港 | 175 | 65 | 3 | 0 |
36 | 地下浩多 | Kouta Jige | 右前卫 | 1997-04-23 | 日本 | 164 | 58 |
球队阵容
号码 | 位置 | 球员姓名 |
---|---|---|
1 | 守门员 | 叶鸿辉 |
28 | 守门员 | 张春晖 |
25 | 守门员 | 田文豪 |
22 | 中场 | 车润秋 |
11 | 中场 | 梅斯奎塔 |
16 | 中场 | 陈肇钧 |
19 | 中场 | 蒂亚戈·索萨 |
23 | 中场 | 陆志豪 |
19 | 中场 | E.科斯坡罗斯 |
18 | 中场 | 郭建邦 |
24 | 中场 | 梁振邦 |
9 | 中场 | 李威廉 |
17 | 中场 | 李康廉 |
8 | 中场 | 卡洛斯·奥古斯托 |
36 | 中场 | 地下浩多 |
6 | 后卫 | 安德鲁·占士·罗素 |
4 | 后卫 | 谢家强 |
37 | 后卫 | 高景俊 |
后卫 | 霍斌仁 | |
后卫 | 柏奴域 | |
22 | 后卫 | 塞亚利·杰克 |
15 | 后卫 | 陈伟豪 |
5 | 后卫 | 翟廷峰 |
10 | 前锋 | 埃米尔.费雷拉 |
31 | 前锋 | 郑礼骞 |
19 | 前锋 | A.巴尔斯克 |
24 | 前锋 | 罗港威 |
11 | 前锋 | 陈肇麒 |
10 | 前锋 | 中村佑人 |
10 | 前锋 | 费尔霍·马诺埃尔 |
29 | 前锋 | 哈迪.巴利 |
发展历史
远东运动会自1913年开始举办以来,令中国足球队名扬亚洲。而在大洋洲一隅的澳洲,正流行与传统英式足球有所不同的本土化澳式足球(Aussie football)。澳洲新南威尔斯省的榄球联赛组织,误以为中国的足球便是榄球,而且称霸东亚,因此希望邀请远东运动会的足球冠军作商业比赛。当他们派出代表美勒 (H A Milliard) 到中国,才知道参加远运
1923年南华足球队的南征澳洲

会的中国足球,踼的是传统英式足球,并不是当地的榄球。于是改变策略,组成「澳洲旅游有限公司」(Australian Tours Limited),接手主办英式的足球赛,并以联邦足球总会的名义向中国提出邀请。
在1923年的《香港华字日报》,有以下的报导:「南华足球队劲旅也。历届远东运动会比赛皆获胜利,名冠东西誉满寰球。澳洲体育界因久闻我国足球南华队邀与比赛,特委美勒君为代表来华,聘请赴澳洲各埠比赛」。美勒原先是邀请中国足球队出赛的,所以他先到上海与中国体育会磋商,得到中国体协的同意下,便组成了以南华会为主力,加上3位华东好手合组的中国队,以中国大学足球队的名义出访澳洲。
据莫庆在1970年「南华体育会演进之忆述」所载: 是次派队前赴澳洲,与当地一流好手比赛,本人以主席兼任领队,李惠堂君任中英文随军秘书。该次征澳洲共赛二十四场,造成八胜,七和,九负战绩,备受当地人士及华侨之欢迎。此次远征,开日后本会足球队南游之先河。当下凯旋返港,鬨动阖港侨胞。
在1923年7月18日,中国足球大军首次出国远征澳洲。据记载,南华会将历年所获的奖盃,带往澳洲展览。并编成《祖国菁华》专刊,详记国内的体育发展近况,用以送赠给澳洲侨胞和当地人仕,让他们知道和认识中国近况。
悉尼先驱晨报(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报导了莫庆抵达悉尼时的发言:「我们来这里并不是为了取胜。我们準备以自己的最大努力,争取比赛的经验。同时,我们认为比赛的胜负并不重要,我们有远大的目标,是表现比赛真正的体育精神。我们是胜不骄,败不馁,是真正的运动员。我们都是来自温带的小伙子,大家都抱有作为亲善大使的身份来这里。而我们之中只有五分一是会抽菸」。
但是当时澳洲洋人社会对中国的想像,仍然是以为还是挂着毛辫弯腰驼背的病夫,当地的报章刊登了一幅侮辱性的漫画,李惠堂对当年的遭遇,耿耿于怀。他有文章说:「后来,我们登场表演,差一点战胜了他们最强的代表队,报纸的鄙视心才大大的改变」。
中国队在澳洲的新南威尔斯及昆士兰两省作赛,南华队的表现轰动了整个澳洲,中国球员的脚法更让澳洲人大开眼界,当地媒体盛讚中国足球队智勇双全,改变了他们对中国人错误的看法。同时,南华会在这次越洋挑战,获得珍贵的实战经验,使南华会在1923/24的香港足球年度,夺取了由洋人一直垄断的「甲组联赛」冠军,开创了华人足球的历史的新纪录。南游比赛,成为了南华会足球部的每年传统。如李惠堂所总结:「除了促进邦交、联络友谊,切磋球艺,并可发扬中国新青年的精神」。
广州富力首战香港南华
2013年梅州富力球王贺岁杯将于明天开始在梅州市梅县区曾宪梓体育场上演,广州富力、深圳红钻、长春亚泰和4队将角逐冠军。
大年初六,广州富力在三水基地重新集结。俱乐部目前已经基本结束了内外援的引进工作,此前受伤缺席半个赛季的巴西外援祖玛已归队,其康复情况比较理想。在冬训期内,富力在主帅法里亚斯的率领下进行了艰苦的体能储备,也先后和中超、中甲俱乐部及韩国球队进行过热身,整体状态良好。这次梅州贺岁杯是富力在新赛季开始前一次比较难得的磨合机会,法里亚斯的目标是考察多名新援的状态,初定球队下赛季的主力阵容。
明天的首场比赛,广州富力将与目前香港甲组联赛的领头羊南华对阵。本届比赛将于元宵节当天决出冠军。
成立初期
1841年英国占领香港,驻守香港的英国炮兵和皇家海军将足球运动引入香港,但属只限于洋人参加的玩意。1905年的香港校际足球锦标赛首次有华人参加,参赛的学校有皇仁、圣士提反、拔萃及圣约瑟等。三年后的1908年,以莫庆为首的华人学生组成了香港第一支华人球会──“华人足球队”,成立目的为在洋人独占的香港足球运动上让华人参与。球队早期借用上环水坑口育才书社为会址,并以大坑足球场练习,后来因路途遥远改借湾仔书院为会址。1910年才更名“南华足球会”,1916年成立“南华游乐会”,迁往跑马地樟园之会址并正式加入刚成立的香港足球总会(当时名为“香港脚球总会”)。1918年派队参加甲组及乙组足球联赛。

1910年南华代表中国华南地区参加在南京举行第一届全国运动大会,并夺得冠军。1913年南华更代表中国参加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第一届远东运动会,只有中、日、菲三个参赛国,因舟车劳顿而以1-2负于地主菲律宾。两年后的远东运动会由上海主办,南华再次代表中国参赛,决赛再遇菲律宾,成功击败对手为国增光。
战前球队荣誉
竞赛名称 | 次数 | 年份 |
---|---|---|
甲组联赛 | 9 | 1924年、1931年、1933年、1935年、1936年、1938年、1939年、1940年、1941年; |
高级银牌赛 | 9 | 1929年、1931年、1933年、1935年、1936年、1937年、1938年、1939年、1941年; |
千禧年代
2000年代初,更多如愉园、杰志等的球队加入了争持,令千禧年代初期成为香港足球历史上的大乱世,而南华则在2000年球季成功突围,得到该届的甲组联赛冠军。
而在2001年11月29日,南华在亚洲杯赛冠军杯的第二圈主场凭甄马田大演“帽子戏法”以3-2“爆冷”击败日本甲组联赛球队清水心跳。赛后获亚洲足协选为亚洲2001年11月最佳球队,而这更是香港球队首度赢得这荣衔。可惜同年12月19日的次回合,南华作客大败6-0,未能晋级。
不过好景不常,南华因为认为香港球队已有太多外援而于2003年决定遵从足队本身宗旨之一的“华人足球队”而实行“全华班”(全华人球员),并削减班费。此举令多位球星如李健和与丘建威,以及另外4位外援被逼另投他队 。

南华实力大幅倒退,直至2005年,推行“全华班”政策失败两年后,虽然引进澎马流浪的巴西射手雅迪等外援加盟。可是,表现丝毫没有进步。
2006年,南华终屈服于外界的压力,总监梁守志大量引进国援欲增强实力,其中球队以超过300万元年薪和着名国脚后卫张恩华签约,希望加强南华糟糕的防守能力,但他们得过且过的心态使球队难与其他球队比拼,南华实力不进反退,且不再是争标分子。
而于2005/06年球季,球队在该季最后一战以仅以1-1赛和公民,赛14场仅得13分,2006/07年球季原须要降落乙组作赛,幸好后来足总增加甲组球队数目,并再次向南华作出挽留。南华採纳了足总的建议,并承诺筹组一队具实力的球队留在甲组作赛。
重新组军
南华在2007年7月24日举行的2007年巴克莱亚洲锦标赛中对战利物浦申请留级成功后,博美娱乐主席兼前球会班主罗杰承重返球队,并以1,000万港元巨额班费展开新球季。新球季南华进行了大换血,仅留用8名球员,又签入巴西籍外援迪天奴、T史高斯等高水平球员,并聘请葡籍名将阿曼龙担任主教练。可是,表现仍旧未如理想,足主罗杰承忍无可忍下,终辞退阿曼龙,并由巴西籍的前南华教练米路代替。米路成为新教练后,表现大大改善,在2006/07年球季后来居上,终以42分完成联赛,和原来的榜首球队杰志同分,并以对赛纪录较佳压过杰志捧走冠军宝座。2007年巴克莱亚洲锦标赛于7月在香港大球场举行,南华以应届香港足总杯冠军身份与英超联赛球队利物浦、富鹹及朴茨茅夫进行淘汰赛。最后南华以包尾完成赛事,但初赛中队长李海强凭46码的美妙罚球射破由英格兰国门卡臣把关的利物浦大门,令外国传媒为他带来亚洲罚球王的美誉。

2007/08年球季亦非常顺利,南华虽多番被港甲的新贵公民威胁到其榜首位置,最终仍以2分压过公民,有惊无险地取得两连霸。南华虽然重新成为香港足球的班霸,但球队却于2008年亚洲足协杯分组赛中早早出局,在旺角大球场三场主场比赛中输掉两场于新加坡内政联及马来西亚吉打,表现教人失望。
踏入2008/09年球季,南华决定重新起用华人教练,于是主教练一职由曾伟忠替上,然而他随后因身体出现不良情况而决定辞职,暂时委任有“神奇教练”之称的廖俊辉出任代教练一职。重任华人教练后南华成绩反而进步,并协助南华处于2008/09年球季季初榜首。
关于领队
南华在2008年尾聘任有多年港甲经验的韩国援将金判坤为领队,重点改善球队的体能。及后会方再聘任金判坤举荐的体能教练徐龙河为专业体适能教练,并引入费兰度、卡卡、金永健及利伟伦增强实力。但球队却先后于高级银牌赛、联赛杯和足总杯中被新组班的友会天水围飞马击败。虽然球队于2009年5月1日反胜康宏晨曦后提早一轮夺得联赛锦标,完成联赛3连冠,但本球季南华未能得到两个以上的锦标。
球队近况
人事变动
2010年11月5日,足主罗杰承宣布出身曼联的前英格兰国脚毕特将于11月尾期间到南华跟操,中美洲国家宏都拉斯国脚谢利·帕拉西奥斯亦曾来港跟操,不过仅仅一星期便离队。毕特穿起南华12号球衣,于对天水围飞马的联赛中披甲上阵,并于12月正式宣布将于2011年1月正式加盟,协助球队争夺亚洲足协杯。
2010年12月25日,韩国籍领队金判坤正式宣布因病转任球队顾问,由助教陈浩然接任,南华并且从中甲球队广东日之泉成功罗致中坚祖尔及前香港甲组足球联赛神射手基奥云尼,二人将于2011年1月正式加盟。
2011年1月6日,足主罗杰承在网誌宣布了五件事。令人最意外的是宣布季前离队他投的中坚陈伟豪重返球队,签约一年半。另外中坚祖尔转会一事,有少许阻滞但仍然落实。前锋基奥云尼则注册手续已办妥。中场毕特则在1月26日重返球队。令人比较意外的是前锋卡尼祖,他早前请假回乡探望父亲,原订于1月3日回港,但上周联络球队,因为要结婚,改于1月6日归队。但当天他没有现身,球队再联络他,他申请再延迟几天暂定于1月11日回港,随即被借用到天水围飞马。
失落联赛冠军
继毕特后,2011年1月20日南华于球会官方网页正式宣布,曾效力车路士及马德里体育会等球会的前塞尔维亚国家足球队国脚基士文(Mateja Kežman)加盟,并且签约至季尾。
香港球员方面,2011年1月22日南华官方正式宣布,香港现任第一中坚吴伟超重返南华,签约至2012年5月。
2011年4月3日,南华于联赛第二轮作客将军澳运动场,被杰志以 0:2 击败,导致最后失落联赛冠军;同年5月4日,南华作客不敌印尼佩西普拉,亚协杯小组出局,毕特和基士文的表现并未合乎球会及球迷要求,他们先后于季尾离开南华。
2011年6月9日,助理领队廖俊辉请辞,改为出任香港队的署理总教练。但这无碍罗杰承于2011-2012球季的安排,邀请外籍教练执掌南华。
重要赛事
打入亚洲
总结
何国泉、利伟伦、李志豪、卓卓、潘耀焯、文彼得、李海强、陈伟豪、梁振邦、陈肇麒、郭建邦
——2010年东亚足球锦标赛準决赛圈对朝鲜的香港队阵容
南华于2008/09年球季的本土赛事未有进步,但亚洲赛事却令人眼前一亮。2009年亚洲足协杯赛前因以往赛事成绩欠佳而未被看好的南华在分组赛中以不败成绩首名出线。十六强的单回合主场赛事中对战经常击败香港球会的死敌新加坡球会内政联,在香港大球场主场本季最多入场人数8,972下,大胜4比0,成功晋级八强。
2009年8月尾,香港队参与在台湾高雄举行的2010年东亚足球锦标赛準决赛圈。香港足球总会董事伍健指东亚杯赛期影响香港各球会的季初习训,所以建议因亚协杯而提早开季的南华代表香港出赛,并经足总副主席贝钧奇、南华班主罗杰承等人同意通过。然而由于足总外判港队予南华,使一些常规港脚未能入选港队,反之未曾在甲组联赛上阵的梁倬轩及“退出”了港队陈志康则因为是南华球员而入选,引起社会的极大迥响。由全南华球员组成的香港队在争议声中出发,却打出近年来港队的最佳成绩,首场大胜中华台北4比0,次场与朝鲜打成0比0平手,尾场更狂胜关岛12比0,打入2010年东亚足球锦标赛决赛圈。
2009-10年球季开始前,南华于8月2日在香港大球场与英超着名球会热刺进行一场友赛,南华凭藉陈肇麒和李海强的进球,以2比0击败对手。
连线上赛季的2009年亚洲足协杯八强,首回合于9月15日举行,南华作客乌兹别克尼夫治,在曾领先3比2的情况下,最后因补时阶段被罚具争议性的十二码,以4比5仅负,惟取得四个作客进球。次回合开赛前,T史高斯及陈肇麒被罚临时停赛,令南华失去两名进攻重心。次回合于9月30日于香港大球场举行,南华凭巴西前锋卡里祖于开波2分钟头球建功,在超过20,000名情绪疯狂的主场球迷见证下以1比0胜出。两回合双方打成5比5,南华凭作客进球优惠,晋身四强,将会对科威特联赛冠军科威特竞技。
2009年亚洲足协杯四强首回合于2009年10月15日举行,南华作客科威特竞技。双方在上半场互无记录,科威特竞技在下半场凭马索和艾马达的进球领先2:0,落后0:2的南华在比赛未段,由卡里祖接应李海强开出的角球再二传卓卓近门左脚射入作客进球追成1:2完场。次回合回于香港大球场举行,次回合赛事在37,459名观众捧场下举行。公开发售的3万8千张门票在赛前个半小时已告售罄,香港大球场再次红旗飘扬,门券收入约二百万,打破香港正式赛事的最高入场人数纪录。赛事最大争议点在65分钟发生,陈肇麒在右路传中,郭建邦接应后传给卡里祖,卡里祖在对方守卫力压下后脚传给李海强,李海强左脚近门笃射中柱弹入网窝却被旁证判越位,进球作废。激发部分球迷向球场投掷水樽泄愤,科威特竞技更一度因后备席厢被击中而要求场监保护,令赛事一度终止近5分钟。及后于82分钟,竞技队阿勒米左路引球推过三名南华守卫后扣回右脚施射近柱入网。最终科威特竞技以1:0击败南华,两回合计以3:1晋身2009年亚洲足协杯的决赛。南华失足于2009年亚洲足协杯四强,无缘创造香港足球的历史。
近期球会荣誉
竞赛名称 | 次数 | 年份 |
甲组联赛 | 4 | 2000年、2007年、2008年、2009年; |
高级银牌赛 | 4 | 2000年、2002年、2003年、2007年; |
联赛杯 | 2 | 2002年、2008年; |
足总杯 | 2 | 2002年、2007年; |
球队阵容
姓名 | 年龄 | 位置 | 出场时间 | 出场次数 | 进球 | 黄牌 |
范俊业 | 34 | 门将 | 0 | 0 | 0 | 0 |
赵俊杰 | 27 | 后卫 | 226 | 3 | 0 | 2 |
苏沙 | 21 | 后卫 | 133 | 3 | 1 | 1 |
李志豪 | 27 | 后卫 | 450 | 5 | 0 | 3 |
文彼得 | 28 | 后卫 | 46 | 1 | 0 | 0 |
欧阳耀沖 | 21 | 中场 | 162 | 4 | 1 | 0 |
刘念溢 | 20 | 中场 | 225 | 3 | 1 | 0 |
梁振邦 | 24 | 中场 | 314 | 4 | 1 | 0 |
梁倬轩 | 22 | 中场 | 31 | 2 | 1 | 0 |
李海强 | 33 | 中场 | 356 | 5 | 0 | 1 |
黄展鸿 | 28 | 中场 | 144 | 2 | 0 | 0 |
徐德帅 | 23 | 中场 | 477 | 6 | 0 | 2 |
郑礼骞 | 24 | 前锋 | 61 | 3 | 0 | 0 |
卡里茹 | 25 | 前锋 | 341 | 5 | 4 | 0 |
莱昂纳多·达席尔瓦 | 30 | 前锋 | 0 | 0 | 0 | 0 |
李威廉 | 29 | 前锋 | 256 | 4 | 0 | 0 |
舒茨 | 29 | 前锋 | 401 | 6 | 3 | 1 |
赛事列表
赛事 | 时间 | 主场球队 | 比分 | 客场球队 | 半场 | 分析 |
香港甲 | 2012/05/19 17:30 | 南华 | 2-2 | 公民 | 0-1 | 析 |
香港甲 | 2012/04/22 17:30 | 南华 | 4-0 | 天水围飞马 | 3-0 | 析 |
香港甲 | 2012/04/08 14:30 | 屯门普高 | 1-1 | 南华 | 1-1 | 析 |
香港甲 | 2012/03/29 20:00 | 杰志 | 2-2 | 南华 | 1-0 | 析 |
香港甲 | 2012/03/17 14:30 | 和富大埔 | 0-4 | 南华 | 0-2 | 析 |
港联杯 | 2012/03/10 16:30 | 南华 | 1-1 | 杰志 | 0-0 | 析 |
香港甲 | 2012/03/04 17:30 | 南华1 | 1-1 | 深水埗 | 1-0 | 析 |
高级银牌 | 2012/02/18 17:45 | 康宏晨曦1 | 1-1 | 南华 | 0-0 | 析 |
香港甲 | 2012/02/10 20:00 | 南华1 | 4-0 | 港菁1 | 3-0 | 析 |
香港甲 | 2012/02/04 14:30 | 康宏晨曦 | 2-4 | 南华 | 0-2 | 析 |
高级银牌 | 2011/12/25 16:00 | 南华 | 1-0 | 天水围飞马 | 1-0 | 析 |
香港甲 | 2011/12/18 17:30 | 南华 | 2-0 | 杰志 | 1-0 | 析 |
高级银牌 | 2011/12/10 16:00 | 天水围飞马 | 2-2 | 南华 | 0-0 | 析 |
香港甲 | 2011/12/03 17:30 | 南华 | 3-0 | 和富大埔 | 0-0 | 析 |
高级银牌 | 2011/11/24 20:00 | 南华 | 2-1 | 深水埗 | 0-0 | 析 |
高级银牌 | 2011/10/29 17:30 | 深水埗 | 1-1 | 南华 | 1-1 | 析 |
香港甲 | 2011/10/22 14:30 | 港菁 | 0-5 | 南华 | 0-3 | 析 |
香港甲 | 2011/10/15 17:30 | 南华 | 3-0 | 标準流浪 | 0-0 | 析 |
联赛统计
赛事 | 开赛时间 | 盘路 | 主场球队 | 盘口 | 比分 | 客场球队 | 半场 |
香港甲 | 12/05/19 17:30 | 输 | 南华 | 一球/球半 | 2-2 | 公民 | 0-1 |
香港甲 | 12/05/05 14:30 | 赢 | 标準流浪 | 受让半球 | 2-5 | 南华 | 1-2 |
香港甲 | 12/04/22 17:30 | 赢 | 南华 | 平手/半球 | 4-0 | 天水围飞马 | 3-0 |
香港甲 | 12/03/17 14:30 | 赢 | 和富大埔 | 受让一球 | 0-4 | 南华 | 0-2 |
香港甲 | 12/03/04 17:30 | 输 | 南华 | 两球半/三球 | 1-1 | 深水埗 | 1-0 |
香港甲 | 12/02/10 20:00 | 赢 | 南华 | 三球半/四球 | 4-0 | 港菁 | 3-0 |
香港甲 | 12/02/04 14:30 | 赢 | 康宏晨曦 | 受让半球 | 2-4 | 南华 | 0-2 |
香港甲 | 12/01/06 20:00 | 输 | 公民 | 受让平手/半球 | 3-3 | 南华 | 2-0 |
香港甲 | 11/12/03 17:30 | 赢 | 南华 | 半球/一球 | 3-0 | 和富大埔 | 0-0 |
香港甲 | 11/11/20 19:45 | 输 | 天水围飞马 | 受让平手/半球 | 2-1 | 南华 | 0-1 |
香港甲 | 11/10/22 14:30 | 赢 | 港菁 | 受让球半/两球 | 0-5 | 南华 | 0-3 |
香港甲 | 11/10/15 17:30 | 赢 | 南华 | 球半/两球 | 3-0 | 标準流浪 | 0-0 |
香港甲 | 11/09/10 17:30 | 输 | 南华 | 两球半/三球 | 1-2 | 屯门普高 | 0-2 |
最近五场
赛事 | 时间 | 主队 | 比分 | 客队 | 盘路 | 让球 | 大小 | 盘路 | 单双 | 半场 | 分析 |
---|---|---|---|---|---|---|---|---|---|---|---|
香港甲 | 02-02 17:30 | 南华 | 1:1 | 天水围飞马 | 输 | 2.25 | 3.5/4 | 小 | 双 | 0:1 | 详 |
香港甲 | 12-22 17:30 | 天水围飞马 | 0:3 | 南华 | 赢 | -0.75 | 3/3.5 | 小 | 单 | 0:0 | 详 |
香港甲 | 11-11 14:30 | 南华 | 2:1 | 屯门普高 | 赢 | 0.75 | 3 | 走 | 单 | 1:1 | 详 |
球衣号 | 球员 | 英文名 | 位置 | 生日 | 国籍 | 身高 | 体重 | 出场 | 进球 |
---|---|---|---|---|---|---|---|---|---|
1 | 曾文辉 | Tsang Man Fai | 门将 | 1991-08-02 | 中国香港 | 176 | 68 | 0 | 0 |
2 | 塞利 | Jonathan Sealy | 后卫 | 1987-05-04 | 英格兰 | 175 | 70 | 9 | 0 |
4 | 谢嘉强 | Tse Ka Keung | 中后卫 | 1992-05-03 | 英格兰 | 185 | 75 | 8 | 2 |
5 | 翟廷峰 | Chak Ting Fung | 后卫 | 1989-11-27 | 中国香港 | 181 | 62 | 7 | 0 |
6 | 罗素 | Andrew Russell | 后卫 | 1987-11-21 | 英格兰 | 190 | 92 | 8 | 1 |
7 | 陈肇麒 | Chan Siu Ki | 前锋 | 1985-07-14 | 中国香港 | 182 | 75 | 13 | 4 |
8 | 马克列夫 | Dimitar Makriev | 前锋 | 1984-01-07 | 保加利亚 | 187 | 75 | 1 | 1 |
9 | 李威廉 | Lee Wai Lim | 右边锋 | 1981-05-05 | 中国香港 | 178 | 62 | 8 | 0 |
11 | 马诺埃尔 | Itaparica | 前锋 | 1980-07-08 | 巴西 | 179 | 68 | 12 | 3 |
12 | 莫拉 | Cristian Mora | 门将 | 1979-08-26 | 厄瓜多 | 185 | 73 | 13 | 0 |
13 | 罗俊仁 | Law Chun Yan | 前卫 | 1994-06-21 | 中国香港 | 176 | 65 | ||
14 | 中村佑人 | Yuto Nakamura | 前锋 | 1987-01-23 | 日本 | 173 | 72 | 13 | 5 |
15 | 陈伟豪 | Chan Wai Ho | 后卫 | 1982-04-24 | 中国香港 | 184 | 72 | 12 | 3 |
16 | 陈肇钧 | Chan Siu Kwan | 前锋 | 1992-08-01 | 中国香港 | 174 | 64 | 9 | 1 |
17 | 梁振邦 | Leung Chun Pong | 后腰 | 1986-10-01 | 中国香港 | 175 | 61 | 13 | 1 |
18 | 郭建邦 | Kwok Kin Pong | 左边锋 | 1987-03-30 | 中国香港 | 169 | 57 | 8 | 0 |
19 | 科斯托保罗斯 | Evan Kostopoulos | 中锋 | 1990-05-07 | 澳大利亚 | 182 | 73 | 7 | 4 |
21 | 罗晓聪 | Law Hiu Chung | 后卫 | 1995-06-10 | 中国香港 | 170 | 63 | 0 | 0 |
22 | 马利什奇 | Bojan Malisic | 右后卫 | 1985-01-14 | 塞尔维亚 | 184 | 79 | 11 | 0 |
23 | 车润秋 | Che Runqiu | 前卫 | 1990-10-23 | 中国 | 179 | 67 | 6 | 0 |
24 | 罗港威 | Lo Kong Wai | 前卫 | 1992-06-19 | 中国香港 | 182 | 72 | 13 | 1 |
25 | 田文豪 | Tin Man Ho | 门将 | 1990-03-05 | 中国香港 | 180 | 74 | 0 | 0 |
28 | 郭逸谦 | Kwok Yat Him | 后卫 | 1994-01-08 | 中国香港 | ||||
31 | 郑礼骞 | Cheng Lai Hin | 前锋 | 1986-03-31 | 中国香港 | 175 | 65 | 3 | 0 |
36 | 地下浩多 | Kouta Jige | 右前卫 | 1997-04-23 | 日本 | 164 | 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