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水寨镇(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水寨镇)

2019-05-01 02:28:04 百科
水寨镇(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水寨镇)

水寨镇(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水寨镇)

水寨镇地处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城,位于五华河与琴江河汇合的三角地带,1954年县城从华城迁移到水寨,东临琴江与河东镇相望,西南与横陂镇接壤,西北与转水镇相连,北倚五华河与兴宁市毗邻。水寨镇地处县城,是五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99平方公里,辖23个村委会、4个居委会、450个村民小组。2017年末,全镇总人口48501户、166088人,耕地面积1363.33公顷,其中水(旱)田1003.13公顷,旱地359.87公顷,水浇地0.33公顷。全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0.98亿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79元,分别比增7%、6.7%;镇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7.93亿元,国地两税收入1.75亿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水寨镇
  • 外文名称:Shuizhai Town
  • 行政区类别:镇
  • 所属地区: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城
  • 下辖地区:河尾、良美、黄井等
  • 政府驻地:员瑾村
  • 电话区号:0753
  • 邮政区码:514400
  • 地理位置:位于五华河与琴江河汇合的三角地带
  • 面积:99平方公里
  • 人口:164084人
  • 方言:客家语-梅州话-粤台片-兴华小片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 机场:梅州客都机场
  • 火车站:梅州站、梅州西站,广梅汕铁路华城站
  • 车牌代码:粤M
  • 行政代码:441424

地理环境

水寨镇,梅州市五华县县城,位于梅州市五华县的客家人居住地。很久以前是个寨,顾名思义就是个水寨。因地处琴江河下游,地势低洼,四周水面环绕,故名。
水寨镇地处五华县城,位于五华河与琴江河汇合的三角地带,东临琴江河,北倚五华河,南接本县横陂镇,西与转水镇相连,东北与兴宁市新圩镇接壤,总面积99平方公里,1954年始为县治驻地,是五华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贸易中心,镇府设员瑾村水寨大道旁。

行政区划

水寨镇设立于1950年5月,属水寨区管辖。1957年1月撤销区镇设定,水寨区改设水寨乡,分出河口乡;1958年9月成立水寨公社,河口乡併入水寨公社,原水寨镇所属村改为其所属大队。1971年4月从水寨公社分出城镇公社,辖15个大队。1978年分设梓皋公社。1981年10月撤销城镇公社重设水寨镇,辖县城居民和大布、犁滩2个大队。1983年11月由水寨划出大坝片和梓皋公社合併成立大坝区(后改设大坝镇)。1986年11月,水寨区分出河东镇,水寨区改镇辖员瑾、罗湖、犁滩、大布、上坝、玉一、玉二7个乡(村)和府前、西河、车站、河东4个街道办事处。2004年10月,县调整部分镇行政区划,大坝镇併入水寨镇。
2013年,水寨镇辖协和、河尾、良美、黄井、上坝、坝美、员瑾、大岭、罗湖、大布、犁滩、澄湖、大湖、莲洞、七都、平湖、大沙、高车、中洞、善坑、榕树、岗阳、坝心23个村475个村民小组和府前、西河、公园、大坝4个居委会(社区)。
2013年,全镇有51741户、164084人,其中农业人口73088人,非农业人口89905人;有耕地面积19024亩,水(旱)田15763亩,山地51434.5亩,鱼塘水库2638.9亩。
2016年年末五华县行政区划一览表
镇名称
村民委员会名称
村委会
(个)
村民小
组(个)
居委会
(个)
水 寨
员瑾、河尾、罗湖、犁滩、协和、良美、黄井、大岭、大布、上坝、坝美、大沙、高车、善坑、平湖、中洞、榕树、岗阳、坝心、澄湖、大湖、七都、莲洞
23
449
4
参考资料:

镇领导班子

党委书记、党校校长:魏婷
党委副书记,镇长:黎辉文
人大主席:张仲坤
党委专职副书记:曾汉强、朱清辉
党委委员、副镇长:魏耿华
党委委员:邹定芳、温铁皇、丘飞龙、钟坚平
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陈建辉
党委委员、妇联主席:曾永红
纪委书记:何昭辉
人大副主席:钟水清
副镇长:张定环、周展红、刘远新
主任科员:黄文尖

社会结构

镇内设有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慢病站和镇属卫生院两所。至2012年末,全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75930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人数实现26026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29257人,分别完成县下达任务的105%、103.1%和107.4%;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成效显着,至2012年底大沙、高车、罗湖、善坑4个省定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3万元、243户贫困户全面实现脱贫;计生工作取得新成效,连年完成了人口与计生目标管理各项指标任务;文化事业迈上新台阶,兴建完善了镇文化活动中心、村文化活动室、村级文化公园、农民书屋各项配置设施;教育事业实现新进步,镇设2所中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完全国小、7个教学点、1所幼稚园、1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国中普及率达100%,2012年顺利通过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被授予广东省教育强镇称号。

经济发展

鼓励远郊村发展优质稻和有机稻、有机蔬菜、红肉柚、油茶板栗等精緻高效农业,扶持绿宝缘发展有限公司在中洞宝新、兰新发展种养业,打造耕山致富典型;引导城中村发展商贸、餐饮、物流、运输、休闲旅游等产业,鼓励农民洗脚上田进厂务工,培育新的经济成长点;帮扶近郊村发展小五金企业,引导企业主强管理、上规模、创品牌、增效益;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抓好校企合作和专业镇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小五金专业镇品牌,壮大小五金专业镇经济总量。
2012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13.7亿元,国地两税收入3196万元,农村人均收入741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5.8%和11%,实现了稳增长、惠民生、保稳定、促发展的目标。

交通结构

水寨镇扎实推进交通、通信、能源、市政公用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村(居)民用上自来水,宽频、广播、有线电视覆盖全镇。梅华线、水华线、水安线、水潭线、水寨大道等主要公路过境。2012年我镇以“创建和谐美丽镇村”为抓手,把抓好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作为惠民生、促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卫生设施,抓好“三边”整治,建立长效机制,全镇23个村基本形成了“户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工作机制。通过整治,镇容村貌焕然一新,宜居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旅游特色

水寨镇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客家特色,底蕴深厚,人文景观繁盛。民俗活动主要有玉茶(协和、河尾、良美、黄井村)农曆九月初九日祭奉李槐千长爷迎“古事”、舞龙狮、做大戏,凭弔英烈忠魂活动;员瑾村农曆十月十六日拜祭公王爷、庆五穀丰登活动;犁滩等村正月十五日有迎花灯、花灯巡游、放孔明灯等活动。
文物景点有彩旗岭占地数十亩的李槐千长纪念亭、诚敬亭、碑林、书画轩;坝心村珠光村,始建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的联珠塔;位于大沙村与兴宁联新村交界分水坳,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复建于1984年的平安寺;位于七都围,始建于明万曆二十九年(1601)的三山国王庙和部分长乐县遗蹟;具有201年历史的大布村慎德楼,2010年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会同市财政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开展 “市级客家古民居”评选活动中被授予“梅州市市级客家古民居”的称号;凤山堂位于水寨镇黄井村,是大型围龙屋,始建于1511年,距今500多年;坝美村王监公祠始建于明朝初年,至今有641年历史,该古围龙屋占地3.5万平方米,是梅州市乃至广东迄今发现的最大围龙屋,在国内也很罕见;七都村龙门第牌坊坐落在大坝七都围东门内李氏翱公祠,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为五华县仅存的一座石牌坊,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古龙门第属石雕古牌坊,并具有客家古代石雕特色。
旅游景点有蒲丽顶省级森林公园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