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县第一国小坐落于上饶县旭日街道办育才路17号,原名上饶县旭日镇中心国小,创建于1980年,前身旭日村国小,2005年6月更名上饶县第一国小。
据2013年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22034平方米,建筑面积8930平方米;学校有59个教学班,学生3991人。
学校全力构筑“文化知识”和“特色教育”双轨并行的教育机制,着力打造国际教育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上饶县第一国小
- 简称:县一小
- 创办时间:1980年
- 类别:公立国小
- 现任校长:徐凤英
- 主要奖项:全国红旗大队
省“手拉手先进单位”
江西省“第六届、第七届、第十届”文明单位
发展历史
上饶县第一国小原名上饶县旭日镇中心国小,创建于1980年,前身旭日村国小位于廖家祠堂,1984年9月搬迁至旭日街道办育才路17号。1999年江西全良集团捐资51万元,更名为上饶县全良国小,隶属于县教育局,2005年6月更名上饶县第一国小。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据2013年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员工210人,其中小特高教师2人,国小高级教师122人,国小一级教师77人,国小二级教师9人。有5名省级骨干教师,6名市级骨干教师,17名县级名师,3名县级名班主任。
硬体设施
学校建有两个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微机室、15个多功能教室、一个能容纳300人的多功能报告厅,双向闭路电视控制室、红领巾电视台、教师多媒体视听阅览室、自然实验室、练功房、图书室、音乐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场所。学校建成了较为完善的校园网路数字管理系统,可以共享多所名校教育资源,建成了班班通工程,成为全县教师的培训基地。
(图册资料来源)
对外交流
学校先后与浙江温岭国小、海口市英才学校、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东罗镇国小、四川绵竹市九龙中心国小、玉山瑾山国小、上饶县应家国小、石人国小等学校结成联谊校。
办学成果
教学改革
从1985年开始,在全县率先引进“现代国小数学”、“注、提实验教学”两项实验教材,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学校被评为全国“现代国小数学”示範校、“注提”实验教学百所名校,2002年,学校又提前两年开始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并参与了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发展与创新教育”子课题“创建和谐校园、探索校园文化特色学校”的研究,在校本培训、校本研发方面做出了可喜的探索。2010年学校尝试进行“问题导学、互动探究”课改新模式研究。
注:图片资料来源
获得荣誉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省“手拉手先进单位”、省“卫生先进单位”、省“电教先进单位”,全国“十五”规划课题“发展与创新”实验学校,国家“十一五”规划“创建和谐校园,探索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实验基地,江西省第六届、第七届、第十届文明单位,上饶市第二届、第三届、第五届文明单位,江西省“创新发展年”活动先进单位,上饶市巾帼文明示範岗,上饶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学校,上饶市绿色学校,上饶市校本教研示範校,上饶市体育艺术示範学校。多次被评为市、县先进学校。
学校开展“孝心教育和诚信教育”,两大教育工程得到了上级领导、社会、家长的齐声讚誉,被省精神文明办公室提名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案例”。
注:图片资料来源
现代教育
学校是江西省第二批现代教育技术示範校,在现代教育技术套用与学科整合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成功地承办过市级现代教育技术现场观摩研讨会,学校还多次应邀在省电教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学校开发了校本教材《校园小小电视人宝典》,被江西省电教馆评为优秀校本教材。
文化传统
办学理念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治教,弘扬国学精粹。
注:图片资料来源
社团建设
- 芳草文学社
芳草文学社是经学校批准,由校刊编辑部直接领导,语文教研组负责指导的学生文学团体。文学社以拓展学生视野,发挥学生特长,提升学生素养,繁荣校园文化创作,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校园文化品味为宗旨。
现任领导
上饶县第一国小现任领导 | 校长 | 徐凤英 |
副校长 | 吴在亮、廖兴耿、杨艳 | |
工会主席 | 叶小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