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公益发展中心(简称“善导”’)是一家为公益组织、公益行动者提供参与式培训、会议协作、团体成长及课程开发服务的专业支持型机构。我们研究、运用及推广以协作技术和套用戏剧为主的参与式手法,促进个人的转化、团体的培力及社会的前进。
我们的工作内容包括:参与式培训、会议协作、协作者社群发展、参与式项目研发
善导2008年创办于广州,2012年正式注册为“广州善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一家立足于珠三角地区、在全国範围内开展工作的非盈利组织。目前机构拥有7名全职员工、多名兼职员工及十多名长期合作的培训师、协作者及艺术家,开展包括“协作者发展计画”、“非暴力沟通培训”、“团队建设及团队发展培训”、“套用戏剧介入流动人口社群”“零废弃联盟会议协作”等项目。
2015年,我们为近三十家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基金会、NGO、社会服务机构及企业提供服务,直接服务公益行业领导者、一线员工及普通公众合计近三千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善导公益发展中心
使命愿景
“创造参与的过程。”
我们的关键对象是“有意识地参与社会改变的人”,这包括NGO工作者、行动者、义工等。我们给予了这些不同类型的人一些定性描述:首先是“有意识”,即主动参与者;“参与社会改变”即带着改变之心的行动者。另外,我们希望和我们的伙伴创造怎样的改变,我们与这些人有能力创造和转化社区/社群,使其拥有具创造力的、具生命力(可持续的)、参与的、自治的、立足本土问题/社群问题又有社会整体想像的、有机的社区文化/社群文化。
行动策略
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多元且急速变化的时代,人们面临越来越多“複杂性”的问题——它们往往涉及不同利益相关者、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也越来越少地可以用现有权威来约束。儘管“参与”已经日益成为这些複杂性问题的解决路径,人们要参与到社会协作的过程中、发挥解决问题的主体性,却是困难重重。这一方面来源于人们在生活中缺乏参与的机制和参与的训练、也来源于根植多年的文化。
公益组织具有越来越鲜明的推动参与的意向,而公益领域现在也不乏“参与”,然而当我们真正面对日常生活层面的参与的时候,却发现达成共识仍有巨大挑战,公益组织在其中体现出来的是协作能力的缺乏,也是转化自己作为理念灌输者的角色。
参与和社会协作在未来定会日益普及,整个社会都需要参与的方法,而更重要的是促进协作式解决问题的人,我们称之为协作者我们认为培育一个广泛的协作者社群,促进协作者的成长与增长,能够促进生活层面的中的参与的发生,从而培养参与的能力与文化。
我们透过提供参与式的培训、参与式的会议协作、以及参与式的项目研发等服务,分享参与的价值,从而吸引人们成为协作者。“协作技术”(Facilitation)及“套用戏剧”(Applied Drama)是我们两个专业知识谱系,我们基于这两个专业为协作者开发及提供一系列的培力学习。这些学习不仅仅是具体的协作技术,也包括对协作者个人内在力量的培养以及外在社会意识的锻鍊。因为协作者作为一个整全的人在发挥它的价值。
我们同时发起并维繫这个实践的社群,让协作的文化能够在社群的生活中培养。我们相信拥有协作意识、技术与视野的“协作者”能够促进社区和社群的转化,使促进人们在参与中学习参与,从而培养有能力面对问题的个人与社群。
服务项目
1、参与式培训
- 针对人群:NGO机构的管理者、一线员工、社区/社群发展工作者
- 内容概述:基于对成人学习的理解以及对伙伴价值的重视,善导长于创造平等开放的学习空间,提供有效的参与式培训,使学习者和学习机构能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而促进人的自主成长和社群团结。
![]() | 案例1:TOT参与式培训 针对从业者进行培训,在课程结束后,使参与者对协作者的意识及视角有深入的了解;掌握更多作为协作者的技巧和能力;能带领活动,以及运用工具创造出自己的培训设计。 |
![]() | 案例2:TAF会议协作培训 针对从业者进行培训,学习并实践如何设计一个会议,从会议场景入手学习协作,容易掌握,又能经常在工作中练习和进步。 |
![]() | 案例3:义工团队发展培训 针对义工组织及义工个人提供专业培训,通过专业培训,提升其服务设计、团队发展、服务创新等能力。 |
2、 会议协作
- 针对人群:基金会、公益组织、行业论坛及活动
- 内容概述:针对机构内部及NGO网路议事,如经验梳理、团队/网路建设、冲突处理、策略规划等需要,善导提供丰富的会议协作服务,以此增进理解、解决分歧、找到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促成长效共识;
![]() | 案例1: 2012、2016年,中国零废弃联盟会议协作 |
![]() | 案例2: 2015年 ,麦田计画年会 |
![]() | 案例3 2009年,行动援助ActionAid International年会 |
3、 参与式项目研发
- 针对人群:各类公益组织、社会企业及跨界商业机构
- 项目概述:善导拥有丰富的跨界合作能力和多元议题处理经验,可以与不同类型的机构/团队进行参与式项目的开发、,透过综合性的培训、会议协作和陪伴,解决社会问题。
![]() | 案例1:“正向教养导师训练营”及“正向教养社区亲职教育服务方案” 由善导与国际救助儿童会合作开发,旨在支持社区服务机构和非盈利组织建立基于社区的亲职教育服务,促进社区家长掌握非暴力管教的方法。至今为止,已成功举办六期训练营,训练超过180名教师、社区工作者及谘询师成为家长教育协作者,吸引超过20家的国内服务机构参与到开展亲职教育服务的尝试中。 |
![]() | 案例2:基金会项目官员协力营 为国内首个面向非公募基金会项目官员的系统学习班,致力于提高非公募基金会项目官员的对社会发展和公益实务的理解、项目设计及管理能力、以及伙伴式的沟通能力。并形成项目官员的社群网路。共30名来自国内主要非公募基金会的项目官员及管理者参与了为期三个月、集中15天的学习。 |
![]() | 案例3:绿芽农村妇女儿童基金会性安全教育TOT 培训绿芽招募的种子教师让其拥有开展性安全教育的能力,增加在不同的地区实践性安全教育及性安全教师培训的机会,同时生成配套课程套。共培育16名种子导师,以广州和珠三角为主;教师、社工师、心理谘询师为主,参与了为期4个月的学习,总计受益人群超过一千人。 |
4、协作者社群发展
- 针对人群:中国公益组织协作者及潜在协作者
- 项目概述:善导重视协作者的个人发展及协作者的社群成长,我们尝试建立国内第一家“协作者专业能力译介资料库”,举办社群交流活动,个人能力培训及长期陪伴,带动协作者及协作者社群的成长,从而推动社会的前进。
- 案例:
- 协作者专业能力译介资料库,以译介冰传播国外专业文章为主,2016年年底完成推动社群参与的协作专着《The Art of Building Facilitation Capacities》一书的翻译
主要合作伙伴
(以下名单排名不分先后,按拼音首字母排列)
公益组织:807创新空间 NGOCN WHYHOW思维创造社 安徽益和公益服务中心 北京工友之家 东莞恩派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 佛山市南飞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佛山市南海区乐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广东善缘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广东省残培教育发展基金会(GETCH) 广东省春桃慈善基金会 广东省廖冰兄人文艺术基金会 广东省岭南教育慈善基金会 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 广东省麦田教育基金会 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 广州公益慈善书院 广州市灯塔计画青少年发展促进会 广州市番禺区小金雁社区公益服务中心 广州市恭明社会组织发展中心 广州市广碧关爱儿童中心 广州市海珠区恩友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广州市海珠区蓝信封留守儿童关爱中心 广州市海珠区满天星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 广州市优势力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广州市越秀区新南社会发展中心 国际救助儿童会(英国)北京代表处 洪桥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慧爱公益教育机构 木棉剧团 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广州、南海) 三粒豆亲子工作室 叄楼青年空间 蛇口社区基金会 童益儿童安全工作室 微辣青年 香港妇女动力基金 香港教育剧场论坛(TEFO) 香港乐施会 香港社区伙伴 香港圣雅各福群会 香港天水围社区发展阵线 映诺社区发展机构 招商局慈善基金会 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 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 | 政府机构: 佛山南海区义工联及下属各街道义工联 佛山市志愿者联合会 共青团佛山市南海区委员会 广州市妇联 广州市民政局 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 广州市社会组织培育基地 企业: 广东教育出版社 广州拙石坤成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蓝色游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