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县,隶属于湖南省张家界市,地处湖南省西北部,张家界市东部,武陵山脉东部边缘,澧水中游。慈利县东北与石门县毗连,东南与桃源县接壤,西北与桑植县相邻,西南与永定区连线,是一个“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县。[1] 慈利县现辖15个镇、10个乡,总面积3480平方公里,占湖南省总面积的1.7%,其中山地面积340万亩,耕地面积65.37万亩,总人口705792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在县烈士陵园举行的慈利抗战故事会上,5位来自全县不同领域的讲述者用饱含深情地文字、丰富的肢体语言,将一个个抗战英雄、一段段抗战历史娓娓道来,《一块纪念碑背后的故事》、《炮打敌寇血染南洋》、《周德民营长血战七姑山》、《铁血挥洒雷雨垭丹心浇铸中华魂》...在他们的生动演绎下,当时的场景一一再现,让在场的听众仿佛回到了那个硝烟瀰漫的战争年代。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慈利籍抗战将士名录
- 外文名:List of Cili Anti Japanese War officers and men
- 历史事件:抗日作战
- 历史事件:抗日战争期间
- 主要成就:湘鄂西、湘鄂川革命根据地
简介
慈利县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系湘鄂西、湘鄂川革命根据地。慈利县共有慈利籍革命烈士总计1204人,全县有散葬烈士墓507宗、1307人。这些来英勇的解放军战士,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人民的安宁,换来了今天的幸福光景。今天的缅怀,不仅为抚今追昔,寄託哀思,更为继往开来,阔步前进。于蔚章(1918-1939)汉族,慈利县城关镇(现零阳镇)东北街人。1938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失蹤。1956年6月被县人委追认为烈士。
相关人物
王云章(1904-1945)汉族,慈利县岩泊渡镇红花村晒穀桥人。1930年参加红军,抗战中系山西省兴县教导队队长,1945年7月,在山西省兴县作战时牺牲。
王有进(1920-1938)汉族,慈利县宜沖桥乡长岭村挖断岗人。1934年11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八旅卫生处医生,1938年7月在山西省失蹤。1956年6月被县人委追认为烈士。
王子云(1911-1939)汉族,慈利县许家坊乡龙坪村张家峪人。1934年11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八旅连长,1939年在陕西省抗战中失蹤。1957年11月被县人委追认为烈士。
王育瑛(1919-1971)又名王季雄,慈利县溪口镇人。1939年任国军一九八师(后划为五十四师)师长。1940年5月又率部挺进广西边境抗击日军历时3月,升为副军长,代理军长。
王育根(1919-1947)慈利县溪口镇人。国军飞行大队长,在抗战中首次打落敌机两架,被誉为英雄飞行大队长。
王保先(1919- )慈利县许家坊人。抗战中随三五九旅参加过平型关大战和南泥湾大生产运动。曾获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章。
邓汉清(1909-1942)汉族,慈利县宜沖桥乡东方红村关凤人。1934年11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八旅七一四团连长,1942年8月在山西省右玉县对日作战时牺牲。
邓桂生(1919-1938)汉族,慈利县宜沖桥乡农科村八岭峪人。1934年11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路军一二O师事务长,1938年在陕西省富平县失蹤。1957年11月被县人委追认为烈士。
邓德贵(1920-1945)汉族,慈利县宜沖桥乡农科村八岭峪人。1935年1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贵州军一二O师三五八旅连长,1945年在山西省作战时牺牲(烈士)。
汤春林(1903-1938)汉族,慈利县溪口镇溪口村人。1934年11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路军总司令部副官处参谋,1938年1月在山西省失蹤。1956年6月被县人委追认为烈士。
向玉庆(1908-1938)汉族,慈利县岩泊渡镇笼子头人。1934年11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路军一二O师七一六团一营教导员,1938年5月在山西省榆林车站作战时牺牲(烈士)。
朱同陆(1919-1939)汉族,慈利县高峰乡高华村胜利湾人。1935年4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路军一二O师医疗队医生,1939年在陕西省富平县失蹤。1956年6月被县人委追认为烈士。
朱良虎(1914-1939)又名朱梅生,男,汉族,慈利县溪口镇茶场村大松树人。1934年11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连长,1939年在山西省抗日作战时牺牲(烈士)。
朱治初(1897-1939)汉族,慈利县金岩乡南坪村岗上人。1935年1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八旅七一七团一营三连副连长,1939年8月在山西省作战时牺牲。
朱际凯(1904-1949)慈利县土着武装头子,国军中将。1937年任国军八七军一九九师五七四旅上校副旅长,奉命到安徽抗日,兵败而返(后伏法)。
朱敷祥(1921-1938)汉族,慈利县金岩乡金盆村金盆人。1935年1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路军一二O师医疗队卫生员,1938年在陕西省失蹤。1957年11月被县人委追认为烈士。
李志洪(1909-1938)汉族,慈利县宜沖桥乡双溪村上茅岭人。1934年11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路军一二O师七一五团二营六连排长,1938年7月在山西省五寨失蹤(烈士)。
李 超(1918- )慈利县城关镇人。国军七十四军五十七师某部班长,常德会战中83名倖存者之一。
李明康(1919-1998)慈利县三官寺乡人,常德会战中83名倖存者之一。
李德友(1922-1997)慈利县杉木桥镇人。军级干部。1934年参加革命。抗战中历任排长、连长,在西北战役中任副团长。
李伯祥(1913-1938)汉族,慈利县溪口镇和岩村和岩人。1934年11月参加红军, 1938年2月在抗战中牺牲(烈士)。
李远千(1918-1938)汉族,慈利县阳和乡民主村漫榨峪人。1934年11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路军一二O师七一六团卫生队通信员,1938年在山西省失蹤。1956年6月被县人委追认为烈士。
杨进明(1918-1940)汉族,慈利县苗市镇保全村保全桥人。 1934年11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机枪连排长,1940年7月在山西省省作战时牺牲。
杨竹青(1911-1938)汉族,慈利县许家坊乡杨桥村杨家桥人。1933年10月参加红军,共产党员,后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七一五团连长,1938年在河北省北平市抗日作战时牺牲(烈士)。
杨吉武(1918-1942)汉族,慈利县许家坊乡棋盘村场坪人。1934年11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排长,1942年在陕西省三层山抗日作战时牺牲(烈士)。
杨洪根(1904-1938)汉族,慈利县赵家岗乡新庄村杨家坪人。1935年4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路军一二O师电话班电话员,1938年在陕西省失蹤。1960年2月被县人委追认为烈士。
张沈川(1900-1991)慈利县阳和乡人。抗战中随周恩来到重庆工作,是中共第一部电台的创始人之一。
张玉琴(1908-1972)女,慈利县岩泊渡镇人,1926年参加革命,1938年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工作,1939年组织抗日救亡工作,后任新四军组织科副科长。
张运生(1919-1982)慈利县许家坊乡人,离休干部。在抗日战争中担任班长,因立奇功,荣获独立自由奖章。
张 德(1910-2002)慈利县江垭镇人,军级干部。抗战中任连长、营长,多次立功。
吴远柱(1917-1939)汉族,慈利县东岳观镇新泉村枫树院子人。1935年8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七一八团教导中队长,1939年3月在山西省临汾县作战时牺牲(烈士)。
吴福之(1909-1943)汉族,慈利县江垭镇莲坪村莲坪人。1935年3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路军一二O师电话班电话员,1934年在陕西省富平县失蹤。1957年12月被县人委追认为烈士。
吴显明(1919-1942)汉族,慈利县江垭镇莲坪村双岭人。1935年3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路军一二O师连长,1942年在陕西省富平县失蹤。1956年6月被县人委追认为烈士。
陈海堂(1916-1939)汉族,慈利县高桥镇高桥村二湾人。1934年11月参加红军,后任八路军一纵队一团一营二连副连长,1939年在陕西省定边县作战时牺牲(烈士)。
陈青武(1913-1943)汉族,慈利县许家坊乡邓界村赵家岗人。1934年11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路军一二O师军人供销社主任,1943年2月在陕西省哈东镇被日军杀害(烈士)。
陈春生(1906-1944)汉族,慈利县庄塔乡枫香坪村葛塔人。1935年8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八旅营长,1944年8月在陕西省绥德县作战时牺牲(烈士)。
陈学高(1905-1938)汉族,慈利县三合口乡望月村拱桥边人。1935年8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副指导员,1938年在陕西省延安作战时牺牲(烈士)。
卓复和(1919-1938)汉族,慈利县杉木桥镇豹子村高家院人。1935年3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路军一二O师连指导员,1938年在山西省大青山作战时牺牲(烈士)。
卓 炯(1908-1987),慈利县国太桥乡人,高级干部。在抗战中参加中共外围组织——广东民族抗日先锋队做宣传工作。
周信初(1900-1939)汉族,慈利县许家坊乡杨桥村唐家坡人。1934年11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连长,1939年在河北省抗日作战时牺牲(烈士)。
赵子青(1919-1942)汉族,慈利县蒋家坪乡(现零阳镇)北岗村文家岗人。1935年1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一营五连连长,1942年在陕西省延安作战时牺牲。
赵长力(1899-1939)汉族,慈利县杉木桥镇湖丘村赵家湾人。1935年3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路军一二O师排长,1939年在山西省失蹤。1957年6月被县人委追认为烈士。
赵世桂(1913-1948)慈利县高桥镇人,1934年参加红军,在辽河西岩战斗中配合主力部队开展游击战,因立下战功,而升为八路军某部团长。
唐自林(1919-1940)汉族,慈利县三合口乡望月村将军柱人。1935年9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路一二O师三五八旅七一五团二营副连长,1940年在山西省临县作战时牺牲(烈士)。
唐芳翰(1919-1998)慈利县江垭镇人。在抗战中任国军七十三军某连连长,在1943年热市抗战中立过战功。
袁晓初(1911-1943)汉族,慈利县三官寺乡株林村袁守平人。1940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系延安团结军人合作社第一分社经理,1943年9月在延安病故。1956年6月被县人委追认为烈士。
袁汉民(1914-2005)慈利县三官寺乡人,松沪抗战中屡建战功的英雄班长。
袁任远(1998-1986)慈利县三官寺乡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抗战中任一二O师三五九旅政治部主任,1943年任绥德专员,多次受到毛主席讚扬。
莫文清(1907-1943)汉族,慈利县龙潭河镇文高村文家湾人。1934年11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连长,1943年10月在陕西省失蹤。1957年11月被县人委追认为烈士。
康菊生(1909-1938)汉族,慈利县三官寺乡三官寺村三官寺人。1935年3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路军一二O师班长,1938年在山西省失蹤。1957年11月被县人委追认为烈士。
彭名炎(1911-1939)汉族,慈利县阳和乡桃溪村彭家田人。1934年11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连长,1939年在山西省灵丘县失蹤。1957年11月被县人委追认为烈士。
彭晓春(1919-2007)慈利县朝阳乡人,参加柳沪战斗任排长,多次负伤,立过战功。
彭辉明(1898-1938)汉族,慈利县金岩乡南岳村彭家垭人。1934年11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八旅七一五团二营五连指导员,1938年8月在山西省卒州作战时牺牲(烈士)。
蔡国明(1919-1939)汉族,慈利县蒋家坪乡(现零阳镇)龙坪村王家咀人。1934年12月参加红军,共产党员,后系八路军警备七团一营二连连长,1939年9月在甘肃省庆阳县失蹤。1956年6月被县人委追认为烈士。
蔡昌源(1911-1939)男,汉族,慈利县许家坊乡浮石村园浦人。1934年12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路军一二O师机枪连连长,1938年在陕西省失蹤。1957年12月被县人委追认为烈士。
黎昌光(1911-1945)汉族,慈利县庄塔乡枫香坪村葛塔人,1911年7月出生。1935年8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副营长,1945年4月在岳阳县作战时牺牲(烈士)。
黎 瑜(1917-1986)慈利县庄塌乡人,军职干部。1938年在抗日战斗中参加敢死队,身负重伤。1943年在“抗大”工作中获生产模範光荣称号。
皇甫耀北(1918-1938)男,汉族,慈利县蒋家坪乡(现零阳镇)桑木溪村吴家峪人。1934年12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路军一二O师班长,1938年在山西省雁门关作战时牺牲(烈士)。
戴梓清(1917-1938)汉族,慈利县环城乡(现零阳镇)七丛村丝茅塌人。1934年11月参加红军,后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七一九团连长,1938年在陕西省米脂县失蹤。1956年6月被县人委追认为烈士。
向汉生(1919-1972)慈利县三合口乡人,正军职干部。1935年参加革命,抗战时期历任参谋、营长、团长,参加平型关大战,对日作战数百次,屡立战功(烈士)。
谢自然(1918-2006)慈利县三官寺乡人。在抗战中多次立功,历任班长、排长、副连长。
邢业进(1919- )慈利县城关镇人,在抗战中任班长,亲手打死日军数十人,立过战功。
杜修经(1907-2007)慈利县国太桥乡人。高级干部。1924年参加革命,1938年8月受党组织委託,打入国军七十军,鼓动国军抗战,立下战功。
蹇先任(1909-2005)女,慈利县城关镇人。部级干部,1926年参加革命,贺龙的前夫人。抗战中做宣传工作。
蹇先佛(1916- )女,慈利县城关镇人。部级干部。1932年参加革命,抗战中做组织工作。
黄楚华(1918-1985)慈利县城关镇人。军级干部。1934年参加革命,1937年在豫、皖、苏战争中历任副团长、团长。
夏 林,原名林家旅(1918-1972)慈利县南山坪乡人。1934年参加革命,抗战中作统战工作,成绩卓着。任农工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