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闽江映象

2020-01-03 03:32:31 百科
闽江映象

闽江映象

张胜友是极其敏感、睿智的报告文学作家,总是先于一般人听到时代的足音。他的报告文学不仅题材领先于时代潮流,其思想认识也应和着进步的趋势。他捕捉着变革浪潮中的风暴与浪花,真实而富于激情地展现出来,成为这个大时代不可或缺的一份记录。他的散文情深意浓,感人肺腑,展示了他内心世界丰富、细腻的另一面。本书所辑多为获奖或入选中小学生语文教材教辅篇什,对于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写作能力可助一臂之力。

基本介绍

  • 书名:闽江映象
  •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 页数:259页
  • 开本:16
  • 品牌:作家出版社
  • 作者:张胜友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506368579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历史的足音,改革的脚印,作家的良知,人民的心声。

作者简介

张胜友,1948年生,福建永定人,中共党员。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编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光明日报》主任记者、作品版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总编辑;作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现为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副会长,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着作权协会副理事长。
1972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出版《破冰之旅》《穿越历史隧道的中国》《行走的中国》《世纪回声》等报告文学集16部;撰写《十年潮》《历史的抉择——邓小平南巡》《让浦东告诉世界》《风帆起珠江》《闽商》《风从大海来》等电影、电视政论片36部。荣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中国潮》报告文学徵文一等奖、冰心散文奖、电视星光奖、最佳纪录片奖等20多项国家级大奖。多篇作品入选大、中学语文教材及翻译成多种外文版本。被评为“新中国60年百名优秀出版人物”及“2010当代中国十大杰出人物”。

图书目录

序 中国改革的时代影像——论张胜友的报告文学与影视政论片创作
报告文学
飞到联合国总部的神奇石块
擎起达摩克利斯剑
命运狂想曲——雷宇与海南“汽车狂潮”
沙漠风暴——海湾战争纪实
历史沉思录——井冈山红卫兵大串联二十周年祭
让汶川告诉世界——写在“512”大地震一周年之际
北川重生
天网恢恢——中国公安“网上大追逃”纪实
散 文
闽西石榴红
武夷山水情
父 亲
记 忆
徜徉巴黎
闽江 映象
价值连城
附录 位卑未敢忘忧国——张胜友印象记

序言

张胜友,一位以报告文学和影视政论片创作独树一帜的作家,一位在文化体制改革领域闯出新路的践行者,一位享有“改革作家”美誉的时代弄潮儿。
虽在少年时即久闻张胜友的大名,也熟知一些张胜友的报告文学和影视政论片作品,但初识张胜友,是在2010年冬天的深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路2010国际年会”在深圳举办,张胜友在其中的“新技术·新媒体与文学”分论坛做主旨发言。张胜友侃侃而谈其对网路文学的关切与认知,透出了对网路这片新鲜世界的熟稔,让人丝毫感觉不出他已过花甲之年,让与会者钦羡不已。
这便是张胜友,紧随时代脚步,唱和时代节拍,勇立时代潮头一他的思维始终奔涌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浪尖,他的行动更实践了王阳明先生一力倡行的“知行合一”。
在新媒体迅猛崛起的当下,张胜友将报告文学创作与影视政论片有机组合起来,解说词与影视画面、音乐烘托互为铺陈,为报告文学的发展开拓出另一片天空,更为形象、立体、多侧面地讴歌进步、针砭时弊、观照未来。他创作的一批全景式报告文学作品和撰写的30多部影视政论片,透着他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的追求,无可替代地成为了一股强大的声浪,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前行。
1977年无疑是张胜友人生的转折节点:在《人民日报》副刊发表散文《闽西石榴红》,随后被选入《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文选》;同时参加“文革”结束后首届高考,考取复旦大学中文系。
大学毕业后,张胜友分配到光明日报社任时政记者。几年的记者生涯,训练出张胜友开阔的视野和敏捷的触角,他将风云激荡的社会变革场景,写成了一篇篇报告文学作品:《擎起达摩克利斯剑》、《力挽狂澜》、《穿越历史隧道的中国》、《沙漠风暴》、《命运狂想曲》、《让汶川告诉世界》、《北川重生》、《天网恢恢》……这些作品使他蜚声文坛,为他赢得种种荣誉。在报告文学界,,张胜友是绕不开的一座山峰。
张胜友的报告文学创作,充分显现出他把握时代脉搏的精準。纵观张胜友的文学之旅,就是在时空与现实的交错中,如历史长卷般地铺展改革开放后神州大地的变迁与生机。尤其是他在2008年推出的政论体报告文学《珠江,东方的觉醒》和《东莞:城市传奇》,以浓墨重彩的笔触,书写和实录改革开放30年来珠三角区域波澜壮阔的变革图新曆程,烛照了整个华南乃至中国的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不仅尽展其细緻入微的记者功底,也凸显出其浪漫丰富的文学家情怀和鞭辟入里的哲理思考。
正是长期以来文学素养的积累和对时代世情的深刻关切,让张胜友对影视政论片的创作充满了激情。20世纪90年代初,张胜友的创作重心逐渐转向影视政论片。从《十年潮》、《历史的抉择——邓小平南巡》到《风帆起珠江》、《闽商》、《风从大海来》,张胜友始终与改革同忧乐。其间,既有如《海南:中国大特区》、《让浦东告诉世界》等巨观鸟瞰的作品,也有如《闽西:山魂海恋》、《邯钢风流》、《石狮之谜》、《中国平潭岛》等以小见大的典範,“壮阔、雄浑、豪迈”已然成为张氏影视政论片的标籤。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