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胡滨
- 国籍:中国
- 毕业院校:美国佛罗里达大学
- 学位/学历:博士
- 专业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 职务:教授
教育经历
2000.08—2005.05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建筑系,博士,建筑学硕士,历史保护资格证书
1994.09—1997.04 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学硕士
1989.09—1994.07 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学学士
1994.09—1997.04 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学硕士
1989.09—1994.07 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05.05— 同济大学建筑系
2010.10—2011.01 义大利帕维亚大学建筑系,客座教授
1999.09—2000.07 瑞士苏黎世高等技术学院(ETH),访问学者
1997.04—1999.08 东南大学建筑系
2010.10—2011.01 义大利帕维亚大学建筑系,客座教授
1999.09—2000.07 瑞士苏黎世高等技术学院(ETH),访问学者
1997.04—1999.08 东南大学建筑系
学 历
博士
最 后 毕业 学 校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
职 称
教授
学科分类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团 队
A7-设计基础
研究方向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学术兼职
国家自然基金盲审阶段评审
本科生课程
建筑基础设计1-4
建筑设计5-7
研究生课程
建筑设计 1
出版着作
《从大地开始 到天空之下》智慧财产权出版社,2013.
个人作品
出版着作 《从大地开始 到天空之下》智慧财产权出版社,2013.
发表的主要论文:
1、胡滨,纪念性空间,《建筑师》,2013/10, pp.15-18.
2、胡滨,面向身体的教案设计,《建筑学报》,2013/09, pp.80-85.
3、胡滨,天空之下,《建筑学报》,2012/03, pp.84-88.
4、胡滨,地形的意义,《建筑师》,2011/05, pp.23-26.
5、胡滨,金燕琳,从大地开始,《建筑学报》,2008/07,pp.81-84.
6、胡滨,场所与事件,《建筑学报》,2007/03,pp.20-21.
7、Bing Hu,Xiaoming Qin,Operative Topography—Rehabilitation of a Chinese Village(开放性地景:一个中国村落的更新研究),Proceedings on 4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s and Humanities, Hawaii. U.S.A.,2006/01.
8、Bing Hu,Operative Topography: An Agent to Redefine Regional Architecture(开放性地景:重塑地域性建筑的推动力),Proceedings on 6th Asia-Pacifi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chitecture, Shanghai, P .R. China,2005/06.
9、Bing Hu,Operative Topography—Mapping a Chinese Village(开放性地景:图解一中国村落),Proceedings on 3rd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s and Humanities, Hawaii.USA,2005/01.
发表的主要论文:
1、胡滨,纪念性空间,《建筑师》,2013/10, pp.15-18.
2、胡滨,面向身体的教案设计,《建筑学报》,2013/09, pp.80-85.
3、胡滨,天空之下,《建筑学报》,2012/03, pp.84-88.
4、胡滨,地形的意义,《建筑师》,2011/05, pp.23-26.
5、胡滨,金燕琳,从大地开始,《建筑学报》,2008/07,pp.81-84.
6、胡滨,场所与事件,《建筑学报》,2007/03,pp.20-21.
7、Bing Hu,Xiaoming Qin,Operative Topography—Rehabilitation of a Chinese Village(开放性地景:一个中国村落的更新研究),Proceedings on 4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s and Humanities, Hawaii. U.S.A.,2006/01.
8、Bing Hu,Operative Topography: An Agent to Redefine Regional Architecture(开放性地景:重塑地域性建筑的推动力),Proceedings on 6th Asia-Pacifi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chitecture, Shanghai, P .R. China,2005/06.
9、Bing Hu,Operative Topography—Mapping a Chinese Village(开放性地景:图解一中国村落),Proceedings on 3rd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s and Humanities, Hawaii.USA,2005/01.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传统乡镇空间与地景的互动机制及其生长策略研究-以徽州为例”,项目编号:51378353,排名1, 2014/01/01-2017/12/31.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街区宜步行的关键形态指标及最佳化方法研究”,项目编号:51278339,排名4,研究内容为步行活动分析,2013/01/01-2016/12/31.
3、主持“构筑生成与空间互动研究”,同济大学,2009-2012.
4、主持完成上海浦江人才计画:“徽州村落开放性地形-全球化背景下场所塑造的推动力”,项目编号:0100236041,2006-2008.
5、主持完成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开放性地形-地域性塑造的推动力”,项目编号:0100241019,2007-2008.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街区宜步行的关键形态指标及最佳化方法研究”,项目编号:51278339,排名4,研究内容为步行活动分析,2013/01/01-2016/12/31.
3、主持“构筑生成与空间互动研究”,同济大学,2009-2012.
4、主持完成上海浦江人才计画:“徽州村落开放性地形-全球化背景下场所塑造的推动力”,项目编号:0100236041,2006-2008.
5、主持完成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开放性地形-地域性塑造的推动力”,项目编号:0100241019,2007-2008.
获奖情况
1、天空之下”教案设计优秀奖,2011年全国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胡滨、周芃、沐小虎),2011.
2、同济大学基础教学研究 “空间叙事 模型表述空间”,同济大学一等奖, 同济大学,2010.
3、Velux 国际学生竞赛优秀奖,指导教师,2010.
4、上海浦江人才计画, 上海市人事局,2006-2008.
2、同济大学基础教学研究 “空间叙事 模型表述空间”,同济大学一等奖, 同济大学,2010.
3、Velux 国际学生竞赛优秀奖,指导教师,2010.
4、上海浦江人才计画, 上海市人事局,2006-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