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李宝华(原厦门明大集团总裁)

2020-01-02 01:09:45 百科

李宝华(原厦门明大集团总裁)

李宝华,女,原厦门明大集团总裁。李宝华是集美后溪英村人,曾因诈欺在广东被司法机关劳动教养两年。2006年,她返回厦门后开始快速“暴富”。案发前,她对外称资产达几十亿元,拥有多家公司,还投资设立了一家“富婆会所”,不仅要花30万元,还要有5000万元的资产证明才能入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李宝华
  • 外文名:Li baohua
  • 国籍:中国
  • 出生地:集美后溪英村
  • 出生日期:1976年9月28日
  • 职业:原厦门明大集团总裁
  • 性别:女

人物简介

李宝华是集美后溪英村人,曾因诈欺在广东被司法机关劳动教养两年。2006年,她返回厦门后开始快速“暴富”。案发前,她对外称资产达几十亿元,拥有多家公司,还投资设立了一家“富婆会所”,不仅要花30万元,还要有5000万元的资产证明才能入会。
据检察机关指控,李宝华自2007年4月起以支付高额利息的方式,以投资、合作、资金周转等名义,进行非法集资活动。2008年至2011年间,李宝华以支付月息2%-24%的代价,向李某、连某等十余人非法集资总计15.76亿元,归还本息合计18.75亿元;向被害人张某、杨某等30余人非法集资总计13.3亿元,归还约9.7亿元,余款约3.6亿元未能归还。据指控,李宝华骗来的巨额资金,除小部分资金用于企业经营活动外,大量资金用于购买住宅、豪华汽车、游艇、珠宝首饰及家庭支出等用途。

个人经历

发家史

曾被劳教 一夜暴富
据了解,李宝华是集美后溪英村人,这名普通“村姑”是如何迈入“富婆”行列的?昨日,本报记者兵分多路,走访了李宝华的老家集美英村,现场了解她曾投资经营的“丁俊晖檯球俱乐部”、“水晶之约KTV”等项目现状,採访了曾接触过她的商业人士。
没读完国中便外出打工
资料显示,1976年9月28日,李宝华出生在集美区后溪镇英村英埭头社。昨日下午,记者来到这个村庄採访,一提到“李宝华”的名字,大部分村民表示知道这幺个人。此前,村民老李接受媒体採访时曾说,他是看着李宝华长大的,“她爸爸以前是做豆腐的,她帮忙打理,当时家里很穷,在她十四五岁时,还没有读完国中便外出打工了”。老李称,李宝华“性格好胜”,口才好,而且很有礼貌,讲话也很甜,交际能力好。
此外,老李还透露,李宝华有两段婚史。第一任丈夫是个踩三轮车的,30多岁的安溪人,两人在厦门打工相识,李宝华为其生下一子。但是,不久后两人便离婚,儿子由李宝华抚养。后来,她找到第二任丈夫余某明,余某明原籍四川南充。不过,这段关于李宝华婚史的描述,还未得到进一步证实。
因诈欺在广东被劳教两年
1999年,李宝华因为诈欺,在广东被司法机关劳动教养两年。在2005年之前,她还只是一名四处奔波的普通人。但在这之后,她一夜暴富,成为拥有加长悍马、游艇、会所等的“富婆”。
一个因为诈欺被劳教出来没多久的“村姑”,如何赚取了第一桶金?又如何进入厦门商界,迅速打造她的商业“帝国”?此前媒体的报导,多用“突然”一词来概括。昨天下午,记者询问还在集美英村村口经营食杂店的李宝华父母时,对方对此一直保持缄默。

诈欺史

“商界女强人”涉足各行业
资料显示,2006年,李宝华返回厦门,开办东方明大贸易有限公司。随后,厦门明大置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金5000万元。之后,李宝华又投资成立“明大集团”,对外宣称它的投资方向包括房地产开发、休闲娱乐产业、仓储物流业等“三大板块”。经营网路从福建省辐射至四川、重庆等地。
2009年,明大集团先后投资了丁俊晖檯球俱乐部、水晶之约KTV、馨名媛女子私人会所。有“富婆会所”之称的馨名媛女子私人会所,耗资4000多万元,极尽奢华,甚至配有一艘会员专属的游艇和一部悍马。会费高达30万元,并且只吸纳资产不少于5000万元的富婆。彼时李宝华被称为“商界女强人”,对外称资产达几十亿元。
虚构房地产开发项目
“我们只是和她见了两次,什幺协定都没签,后来居然有人跑来说,我们成了她的全资子公司。”昨日,厦门一家企业的梁女士向本报记者透露,此事成了李宝华编织谎言的素材。投资人曾爆料,明大集团的宣传册中,宣称準备在该地块建数十幢别墅,以此骗取投资人的信任和高额投资。
一位被李欠下1亿多元的债主向媒体爆料,李向她借钱时许诺利息为2.3%,还虚构在北京有一个叫“大观园”的房地产项目要开发。这个子虚乌有的项目,让她投了800万元。
找人假扮“李嘉诚私生子”
除了各种虚构的房地产项目,李宝华还有一个“杀手锏”,就是所谓的李嘉诚私生子“林晓东”,她称林“在丹麦开发油田,有几十亿元的投资”,以他为由吸引他人投资。
事发后,“林晓东”的真面目被揭穿。据其交代,他叫凌如发,是香港公民,原来只是厦门明大集团的挂名董事。2008年到2010年期间,他受李宝华指使,扮演香港远东集团董事长及其他身份,向社会人士大量融资。

毁灭史

会所KTV纷纷倒闭易主
成为“富婆”之后,李宝华的生活奢靡。事实上,李宝华非法集资来的钱,仅小部分用于企业经营活动,大量资金用于购买住宅、豪华汽车、游艇、珠宝首饰、家庭支出等用途。 生活奢靡,燕窝当水喝
据媒体披露,李宝华买了几百箱燕窝放在会所里,供自己和家人当水喝;打一套美体针价值超过60万元;9万元一针的美容针,一打就是17针;LV、爱马仕这样的名包,一买就是几箱,还有游艇和20多部私家车……
四川媒体还披露,南充公安局经侦支队民警提审李宝华时,她说:“我这辈子太划算了,别人没吃过的、没用过的,我基本上都享受了,就是死了也划算。”
办公场所已被转租
昨日下午,本报记者来到位于后埭溪路28号的皇达大厦。李宝华的“明大集团”原先就位于这栋大厦的顶楼29层,而公司旗下的一家水晶之约KTV也位于这栋大厦。
不过,当记者来到29层时,这里早已没有“明大集团”的任何痕迹,电梯口正对的墙上挂着另一家公司的铭牌。原先水晶之约所在的场所已经是另一家KTV在营业。
大厦保全表示,李宝华租下这里的场地办公及营业,但听说后来由于拖欠了房东不少钱,办公室及KTV的场所便被房东收回,租给他人,“已经一年多了。”保全也透露,李宝华应该还欠了物业不少钱。不过,这些说法尚未得到证实。

追逃落网

2011年6月水晶之约KTV倒闭之后不久,李宝华就失蹤了,带着一屁股的巨债。联繫不上她、拿不到钱的债主陆续报警。其中,泉州的债主动作最快,泉州警方立案,并进行网上通缉。厦门的债主直奔明大集团旧有资产,以减少损失。其中一处资产是“厦门馨名媛女子私人会所”,被称为“富婆会所”;另一处是原明大集团参与投资的丁俊晖檯球俱乐部。因为欠债,李宝华已将这两处资产抵卖他人。一怒之下,债主们拿起石头砸向“富婆会所”大门。直到2012年3月份,大批债主仍在追讨李宝华,多次报警引来警方目光。很快,厦门警方立案,并进行网上追逃。
2012年7月初,泉州警方联手上海警方,终于在上海一处住宅区将李宝华抓获。一位警方人士介绍,当时李宝华身上藏有3张不同的身份证。一周后,李宝华终于被厦门警方带回。之前,她先后藏匿于瀋阳、南充、天津、北京等地。巨债 30多人被骗10亿元。得悉李宝华被抓,债主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其牵扯的资金相当庞大。

非法吸款

债主中,除了居住在厦门的、来自泉州晋江的外,还有福建省内其他地方的人士。其中,很多人之前跟李宝华关係密切,有李宝华的乾妈、乾妹妹、好姐妹等,都在被骗行列,而且数额巨大。
比如在李宝华虚构的一个北京房地产项目上,债主吴某 李宝华的好姐妹,被骗800万元,张某 李宝华的乾妈妈,被骗200多万元,杨某被骗400万元,林某被骗800万元。
多位债主告诉记者,他们蒐集到的债主资料证明,至少有20个人被骗,金额在10亿元以上。另一位债主介绍,被骗的应该有30多个人,甚至可能更多。目前,金额及受骗人数,警方仍在审理。发家 劳教犯变亿万富婆
“李宝华简单是个大骗子,一个‘混世魔王’。”昨天,一位债主这样评价。
李宝华是集美后溪英村人,有资料指出,她曾于1999年因诈欺在广东被司法机关劳动教养两年。熟悉她的人介绍,在2005年之前,她还只是一名四处奔波的普通人。
不过短短几年后,就发生巨变。2006年,她返回厦门开办东方明大贸易有限公司。2008年,成立厦门明大置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
明大集团对外宣称的材料显示,它的投资方向有三大板块:房地产开发、休闲娱乐产业、仓储物流业。经营範围涉及房地产、休闲娱乐、仓储物流、汽车租赁、花艺设计、餐饮等行业。经营网路从福建省辐射至四川、重庆等地。
尤其是在2009年,明大集团出手,投资丁俊晖檯球俱乐部、水晶之约KTV、被称为“富婆会所”的馨名媛女子私人会所,后者要求30万元入会,并且要有5000万元的资产证明。
直至东窗事发,李宝华一直以“商界女强人”、“传奇人物”出现,对外称资产达几十亿元。
公开报导指出,李宝华虚构多个房地产开发项目。
一位被李欠下1亿多元的债主最有代表性。她回忆,李宝华最早于2005年开始向她借钱,称她的幕后有寇、林、陈三个老闆正在投标,需要150万元,利息约2.3%。
“一来二往,我们就熟了。”这名不愿具名的债主说,到了2006年,李虚构在北京有一个叫“大观园”的房地产项目要开发,又向她借钱。
“2007年初,当时北京正在下雪,我还跟她去了北京。”她说,这个子虚乌有的项目,让她投了800万元,此外据她所知,另外还有三个人投了1400多万元。
很快,李告诉投资者,投标投中了,但是不开发,转卖给了一名菲律宾商人。“她说我投的800万元,赚了150万元,钱不要拿回去,陈总那边要再投标,她只写了张欠条给我,后来又转了几十万元。”上述债主说。
李还虚构了其他房地产开发项目,比如2009年,她拿了四川南充市的一个房地产沙盘到厦门吸引投资者,陆陆续续有几千万元“注资”。

所用骗术

找人扮李嘉诚私生子
“明大集团”四个字的出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香港电视剧《创世纪》。现实中,李把“关係”延伸到了香港。
债主们介绍,2007年起,李宝华叫人假扮香港富豪李嘉诚的私生子到厦门行骗,名叫“林晓东”。“她说,她曾经为林总坐过牢,林总欠她人情必须帮助她。”一债主称。
李2008年去香港回来后,向“好姐妹们”通知,林总要回厦门过年,还送了她宾士车。当年的春节,李安排“姐妹们”和林总见面,在湖里华景花园的别墅里。
“林总长得肥肥的,戴个眼镜,穿着整齐,一见面就给我们送红包,说是香港的习俗,一个红包里包了600元钱。我们怀着很尊敬的心态,都信了。”债主们回忆。
后来债主们才发觉,李的真实目的,是要借着林的名声当借款担保人,让大家不会怀疑她。
一个偶然细节,有人开始怀疑“林晓东”的身份。2009年水晶之约开业,“林晓东”的座位牌上写的是“凌如发”。果然,事败之后,凌如发主动承认,他不是什幺李嘉诚的私生子,而是李宝华到香港买房时认识的。
称开油田8年可赚20亿
李宝华编织的天大谎言不只局限于房地产。
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国家实行房地产调控,李找到4名 “好姐妹”,说要凑6000万元去启动“山水叠院”所在地块的建设,不然先期投入的1亿元资金会打水漂。
出借人再一次信了。很快,李编了一个新谎言来填补。“这笔钱后来也没有回来,她说寇总要在丹麦开发油田,投入几十亿元,由她做主,把原有的1亿元,加上借给她的6000万元打包成2亿元投资”。
李做出的投资回报承诺相当高:预期有5%的高利润,保证8年能够赚20亿元。
后来,李还传递出一个信息,“林晓东”在丹麦也有油田,也是几十亿元的投资,进一步让大家相信这个项目。
闹离婚骗来几亿元
到了2010年,李的问题逐渐显露。至今很多被骗者还记得,当年她和丈夫演了一场“双簧”。
一位和李交往多年的女士记得,2010年的圣诞节,李宝华找她哭诉,说心情很不好,有一个房地产项目,她老公要硬去抢,结果变成了楼王,投进去的1亿多元赚不回来,变成了“强迫性投资”。
“当时他们演得太逼真了,李宝华哭得很伤心,半夜召开股东大会,要和她老公离婚,大家都在旁边劝。”她说。
一边是1亿元的前期投资,另一边是一对要离婚的夫妇,形势紧迫之下,很多人因此被捲入,其中包括来自泉州晋江几名债主的钱。
“但事后证明,他们只是预交了3000万元的土地款,并没有投入1亿元,但他们却融到了几亿元的款。”上述人士介绍。
骗完几亿 “扎口袋 ”走人
2010年起,李宝华不做“实业”做“金融”。
李放出讯息,说在四川南充市投资一个担保有限公司,该公司本属国有企业,她準备把“牌子”拿过来,需要增资扩股。很快,一位债主扔进去1000万元。
随后,李又声称投资了一个小额贷款公司,要1亿元,叫一朋友给她筹了几千万元。“这些投资,我们连一张收据、股权书都没有收到。”债主们说。
与此同时,李说结识了厦门很多银行的高层,要做资金拆借、过桥业务。“每次打电话,她就说有个单,几千万元,10天回一次利润。”几名债主反映。
有债主告诉记者,他先是借给李400万元,然后过10天确实返还利息3%。在之后的半年时间里,他又陆续出借,一共借给了李宝华1亿多元。
“刚开始李宝华还给利息,后来就说还要做单子,以单子沖单子的方式借钱,最后口袋一扎就走人了。”多名债主事后觉悟。

生活奢华

打一套美体针,60多万元
李宝华爱美,这是她的朋友都知道的事。为了美,她特别捨得在美容、纤体上花钱。比如给身体注射一套人体胚胎素的美体针,价格达60多万元,李宝华眼睛连眨都不眨一下,“打完后一下子可以年轻10岁”。她还给脸打100多万元的美容针。有人记得,2009年底,李宝华的整个脸都肿了。她跟朋友说,是打了美容针,一套要9万元,还特地请了某明星的御用美容师打针。她曾向朋友透露,她一共打了17针。“果然,打完后脸上的皱纹都没了,变得很饱满。”她身边的人记得。
而在被警方抓获的时候,李宝华的样子和相片上的她似乎又有点不一样,好像又整过了容。特别让一位债主印象深刻的是,李宝华喝燕窝就跟喝矿泉水似的。“她买了几百箱燕窝,放在‘富婆会所’里喝,不仅她喝,她妈妈也喝,冬天喝,夏天喝。”这名债主说。
花4000万元买珠宝
2010年5月,另一名朋友和李宝华到香港购物,李的购买能力让她大吃一惊,“一次性买了几百万元的珠宝,好像不用钱似的。
李宝华爱买珠宝,据债主们介绍,李对外称,她先后共花了4000多万元买珠宝,其中大部分是玉石。“而且她特别喜欢拿出来炫耀,还叫人专门给她的珠宝拍照,製成图册。”几位债主回忆。
为了笼络人心,她买了一个3万元的手镯给 “乾妈”,但实际上,她从“乾妈”处拿走的钱更多,就连卖给她珠宝的商人也被借了几百万元。
到了后期外逃,她把一些便宜的珠宝抵给别人,一两万元的玉石当一两百万元抵,“后来拿去找人鉴别才知道是便宜货”。
名牌包整箱地买
“那幺多奢侈品,都是她用我们的钱买的。”几名债主想起李宝华用的名牌包、衣服就深感“心痛”。
曾和李宝华最亲近的“姐妹”说,就她所见,李的爱马仕包有四五个,LV、GUC-CI、CHANEL至少有几十个,可以说是“整箱”地买。
至于衣服,李宝华穿过一两次就不要,都是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奢侈品店里买的,“简直太多了,买衣服从来不看价钱,要买就买最贵的”。
有债主找到一张照片,李宝华2011年10月4日在四川峨眉山拍照,手里拎着名牌包,手上戴着香奈尔的名表,脖子上戴着钻石翡翠。
至于她买的手錶,被她借过钱的人都知道,手錶实在太多,劳力士根本不算什幺,甚至有一两百万元的手錶。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