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储备粮常德直属库地处湖南省常德市德山经济开发区,占地224亩,现有仓容12.5万吨,铁路专用线1448米,年产2万吨大米加工厂一座,库区紧邻长常、常张、常吉高速公路,距沅水码头1.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央储备粮常德直属库
- 类别:粮仓
- 地点:常德
- 国家:中国
基本信息

中央储备粮常德直属库地处湖南省常德市德山经济开发区,占地224亩,现有仓容12.5万吨,铁路专用线1448米,年产2万吨大米加工厂一座,库区紧邻长常、常张、常吉高速公路,距沅水码头1.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粮库周边有鼎城区、桃源县、汉寿县等稻穀主产区,粮源丰富,常年购销两旺。粮库现有在册员工115人,其中大中专以上学历88人,中共党员52人,平均年龄39岁。粮库下设综合科、仓储科、业务科、财务科、人事保卫科五个职能科室,另设有米厂、铁路经营办公室、玉米贸易经营部等三个经营部门。
粮库自2000年5月上收为中央储备粮库以来,在中储粮湖南分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两个严格、三个确保”的根本要求,努力实现“三个维护”企业宗旨,企业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企业荣誉
直属库连续两年获得“优秀直属库”荣誉称号,仓储管理工作多次被评为“先进单位”,粮库还被评为常德市文明单位、湖南省园林式单位,直属库主任王平同志还光荣当选常德市人大代表和市人大内务司法兼职委员,并被授予“2009年度常德市劳动模範”光荣称号。

包仓管理
不断提升仓储规範化管理水平。粮库在推进仓储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保管员包仓制管理工作,成立了包仓制管理考核领导小组,由库主任亲自担任组长,每年以正式公文下文发布包仓管理实施细则,明确提出了“六包”的目标,即“包数量、包质量、包费用、包管理、包安全、包科技储粮”,并详细将任务分解到责任人、落实到时间和具体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8-2009年粮库出库总量约4万吨,平均出库损耗仅为0.20%,确保了中央储备粮的数量真实;历年3、9月的质量普查结果显示,直属库储粮质量等级、质量指标、品质宜存率均达到100%,平均吨粮直接费用2.0-2.2元/吨.年,在分公司系统居于前列,保防成本持续降低。
质量管理
不断巩固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粮库质量检验中心于2001年通过湖南省省级计量认证,现配备有稻穀、玉米、小麦、油料等主要粮油品种质量检测所需的设备二百多台套,配备专职检验员4人(其中高级检验员2人)。粮库建立健全粮油质量全程监控体系,收购前开展田间质量抽样调查,收购中“一扦、二检、三複查”并建立脚踏车粮源产地记录,储存期间定期开展品质分析,出库销售加工建立粮食流向档案,确保中央储备粮成为“放心粮”。

粮油收储
努力维护好国家和农民利益。2005年以来,粮库认真执行国家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累计收储政策性粮油达60万吨。首先,严格执行政策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对收购、监管、销售、出库、人员安排、岗位职责、巡查制度以及奖惩办法,都及时做出部署和安排。其次,规範契约签订,派驻人员直接参与管理,确保国家质价政策执行到位。第三,建立完善的驻库监管体系,由党委领导分县包片,各科室包点,驻库人员直接负责,并组建了巡查小组,监督制度落实情况,严格奖惩。目前直属库共安排驻库保管员32人,确保政策性粮油的安全。

科技储粮
积极创建绿色粮库。粮库成立了科技储粮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中长期科技储粮规划,每年以公文正式发布《年度科技储粮工作计画》,落实科技项目、经费和人员。作为中储粮总公司第一批现代控温气调储粮示範库,粮库抓住项目契机,积极推进绿色粮库建设,投入近200万元用于仓房改造和设备购置,累计实现气调储粮5万吨,吨粮运行费用控制在0.5-0.7元/吨,该项目2009年圆满通过了总公司组织的专家验收,获得专家组一致好评。结合气调储藏技术,为解决冬季降温困难,粮库创造性组织开展了膜下水平式通风降温试验,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数据和成果,得到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可,为气调储粮进一步推广套用奠定基础。
结合南方地区稻穀储存保质难题,粮库积极探索控温新方法,其“穀物冷却机製冷结合气囊保冷的技术”示範仓,被总公司评为“2008年度稻穀控温储藏示範仓”。粮库十分注重与国内粮食科研院所和专家的合作,经常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指导讲座,努力提高粮库科技储粮意识和技术水平,目前粮库与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展了“新型惰性粉防治储粮害虫项目”和“绿色高效防霉剂防霉套用项目”,为探索绿色防治储粮害虫和偏高水分稻穀安全度夏开展实践套用。
2010年4月国家粮科院在粮库召开了项目工作会议,来自全国17个单位的25名代表参观了示範现场,给予了高度评价。粮库3年来累计实现了3万吨储粮免磷化铝熏蒸,为节能减排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