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思南县

2019-05-23 14:15:53 百科
思南县(思南)

思南县

思南一般指本词条

思南县是贵州省铜仁市下辖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乌江中下游,辖属铜仁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7°52″108°28′,北纬27°32″28°10′。县境东西长57.6千米,南北宽69.3千米,东邻印江县、南接石阡县、西连凤冈县、北靠德江县。思南县内4条主要县级公路网有思南-石阡,思南-大坝场、思南-凤冈、沙沟-合朋溪等。思南县行政区域面积2230.5平方公里2015年,思南县辖3个街道、17个镇、9个民族乡,总人口为680057人。

2017年,思南县完成生产总值134亿元,同比增长12.8%;固定资产投资143亿元,同比增长20.2%;规模工业增加值26.8亿元,同比增长14.1%。财政总收入11.13亿元,同比增长1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1亿元,同比增长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6亿元,同比增长13%。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137.1亿元、114.5亿元,同比增长12.4%、17.9%;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6188元、8097元,同比增长9.5%、10.5%。

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思南县
  • 外文名称:Sinan County
  • 行政区类别:县
  • 所属地区:贵州省铜仁市
  • 下辖地区:思唐街道、塘头镇、许家坝镇等
  • 政府驻地:思唐街道
  • 电话区号:0856
  • 邮政区码:565100
  • 地理位置:中国西南地区
  • 面积:2230.5平方公里
  • 人口:680057人(2015年)
  • 方言:西南官话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乌江百里画廊、万寿宫、白云寺、思南石林
  • 机场:铜仁凤凰机场
  • 火车站:铜仁火车站
  • 车牌代码:贵D
  • 行政代码:520624

建制沿革

春秋战国,先属巴国南境,后属楚巫黔中地。
秦,隶黔中郡,汉属巴郡涪陵县。
汉末,分涪陵县地置永宁县,治今思南。
晋,万宁县仍殊涪陵郡,郡治汉复县。
北周武帝宣政八年(578年),以万宁县地置费州,亦名涪川郡。
开皇五年(585年),于费州地置涪川县(思南)。
贞观四年(630年),分思州的涪川、扶阳2县置费州。贞观八年割思州的多田、城乐2县来属。
天宝元年(742年),改费州为涪川郡。
乾元元年(758年),复名费州,州治涪川县(今思南)。
宋大观元年(1107年),田祐恭归顺,又置思州。
宣和三年(1121年),废思州。
绍兴二年(1131年),务川县辖今思南县地。
元至元十五年(1277年),称清江城为思州,而称故思州为思南。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改思州安抚司为军民宣抚司,隶湖广行省。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改思南宣慰司,思州分为二。
明洪武四年(1371年),思南宣慰司改隶于四川行省。
明洪武六年(1373年),升思南宣慰司为思南道宣慰使司,隶湖广布政司。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移治水德江(思南),至此思南道宣慰使司治所。
永乐十一年(1413年),废思州、思南宣慰司,置思南等4府,属贵州布政司。
顺治十六年(1659年),领安化(原为思南府城郭,光绪八年迁大堡)、务川、印江3县及沿河佑溪、朗溪、蛮夷3长官司和随府办事长官司。
康熙二十年(1681年),思南府属贵东道。
乾隆七年(1742年),改属古州兵备道。
嘉庆八年(1803年),废随府办事司。
道光十七年(1837年),增设红丝塘巡检1员。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废蛮夷长官司。
民国三年(1914年),思南府改为思南县,隶黔东道。
民国十二年(1925年),废黔东道,思南由省直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隶属贵州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次年改隶铜仁地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改隶镇远专区。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隶属铜仁专区。
1949年以后隶属铜仁专区,1970年属铜仁地区,2011年11月,属铜仁市。

行政区划

截至2015年,思南县辖3个街道、17个镇、9个民族乡。县政府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思南县府后街政府大楼。
街道:思唐街道、关中坝街道、双塘街道;
镇:塘头镇、许家坝镇、大坝场镇、文家店镇、鹦鹉溪镇、合朋溪镇、张家寨镇、孙家坝镇、青槓坡镇、瓮溪镇、凉水井镇、邵家桥镇、长坝镇、板桥镇、大河坝镇、香坝镇、亭子坝镇;
乡:思林土家族苗族乡、胡家湾苗族土家族乡、宽坪土家族苗族乡、枫芸土家族苗族乡、三道水土家族苗族乡、天桥土家族苗族乡、兴隆土家族苗族乡、杨家坳苗族土家族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思南县中心位置位于东经107°52″-108°28′,北纬27°32″-28°10′,黔东铜仁地区西部,地处武陵山腹地,乌江流域的中心地带,东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西倚遵义,南靠泉都石阡,北顺乌江达重庆涪陵。总面积2230.5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

思南县境处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大斜坡地带的北部边缘,居武陵山脉与大娄山山脉之间。河流和山脉沿这些构造线发育,乌江干流由西南角进入县境,沿北东向至塘头江口折向北流,将县境分为东西两部分,因乌江干流及其支流的强烈切割,思南县境形成东南和西北边缘高,中部乌江河谷低的“V”字型基本轮廓。东缘最高海拔1481米,西北部最高海拔1302米,而中部乌江入境处海拔388米,出境处海拔340米,相对高差达1141米。从地貌形态来看,思南县以山地为主,1081.71平方千米,占48.5%;丘陵次之,887.35平方千米,占39.78%;坝地较少,261.44平方千米,占11.72%。

气候特徵

思南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春夏较长,冬秋较短,夏热冬暖等特点。年平均温度17.3℃,一月份最冷,七月份最热,极端最高气温为1972年8月27日40.7℃,极端最低气温为1970年1月30日零下5.5℃,乌江河谷一带气温较高,西北、东南及边缘地区气温较低。冬春季节较夏秋季节气温要低。思南县以东南风和偏南风为最多,风力一般2~4级,最大可达8级,最大风速每秒18米。年水面蒸发量510.8~935.3毫米之间。思南县属灾害性天气较多的县,主要灾害有乾旱(春旱、夏旱)、冰雹、大风、倒春寒、凝冻及暴雨等。危害严重的乾旱有春旱和夏旱。

水文

思南县境内除乌江干流外,共有大小溪流601条,均以乌江为排泄基準面呈网路状遍布思南县,隶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其中:流域面积达20千米2以上的河流28条,河道总长535.3千米,加上乌江思南段计613.4千米。境内较大的乌江支流有7条。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思南县土地总面积223050.00公顷,耕地82037.60公顷,园地341.89公顷,林地61335.53公顷,灌木林地5567.91公顷,疏林地4545.40公顷,未成林地1569.04公顷,迹地、苗圃78.06公顷,牧草地25651.84公顷,荒草地1888.04公顷,裸岩、石砾地18618.91公顷,田土坎18249.22公顷。

植物资源

思南县有森林面积764687亩,其中用材林337085亩,防护林338344亩,薪炭林43809亩,特用林38亩,经济林44311亩,竹林1100亩,森林覆盖率23.08%,根据境内植物群落的组成形式,思南县自然植被主要有农作物植被,人工林植被和园林植被等3种。

动物资源

思南县境内有野生动物61种,其中有穿山甲、水獭、雀鹰等7种Ⅱ级保护动物。有大杜鹃、红腹锦鸡、棕腹啄木鸟3种省级保护动物。

矿产资源

重晶石矿为低温热夜型矿床,分布于文家店镇及大坝场镇。
汞矿有砂厂汞矿床、六井汞矿点,为热夜型矿床,砂厂汞矿及六井汞矿点分别产于天桥乡及长坝乡境内,砂厂汞矿床位于大坝场背斜。
铁矿大理石煤矿资源
铅锌矿位于大河坝背斜轴部,赋存于次生断裂带中,为热夜型矿床。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5年末,思南县总户籍人口680057人,常住人口50.01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9.8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74‰。

民族

思南县主要民族为汉族,其中少数民族有土家族、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

交通运输

思南县境内外有公路总长3841多公里,铜遵公路贯穿全境,连线川黔,湘黔铁路,326国道从县境北西附近经过,303、304省道,西接326国道,东至印江县,也是遵义至铜仁的主要交通干线。G56杭瑞高速(杭州—瑞丽)思遵段、大思段,S25沿榕高速思剑段已经建成通车。
思南县有通航水域137公里,500吨以下客货轮可顺江直达重庆、武汉、上海等地,随着渝怀铁路、铜仁凤凰机场、杭瑞高速公路、思剑高速公路的建成运行。境内运以乌江为骨架,通航水域137公里,其中乌江思南段78公里,水面宽200-340米;已建成500吨级思南新港一座,另有客货码头8座,各类船只数百艘,500吨以下货轮畅通无阻,经沿河至涪陵入长江。

政治体制

思南县主要领导(2017年)
姓名
职务
刘云成
县委书记
席龙海
县委副书记、县长
杨秀明
县委副书记
田杰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何志天
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邵宗杰
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县公安局局长、思林分局局长
吴洪权
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
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
赵军
县委常委、副县长
秦礼军
县委常委、人武部政委

经济

综述

2017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34亿元,同比增长12.8%;固定资产投资143亿元,同比增长20.2%;规模工业增加值26.8亿元,同比增长14.1%。财政总收入11.13亿元,同比增长1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1亿元,同比增长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6亿元,同比增长13%。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137.1亿元、114.5亿元,同比增长12.4%、17.9%;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6188元、8097元,同比增长9.5%、10.5%。

第一产业

2017年末,林牧渔业总产值58.6亿元,同比增长6.1%。全县粮食总产量达23.84万吨,有效保障粮食安全。新植茶园2.7万亩、精品水果1.26万亩,种植蔬菜27.87万亩、油茶2万亩、花椒2万亩、中药材0.62万亩,发展食用菌960万棒,畜禽出栏220.7万头(羽)。积极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增至1048家,家庭农场增至217家,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增至123家,实现销售收入13.09亿元。

第二产业

2017年,新增省级园区1个、市级园区6个,实现总产值24.31亿元,张家寨现代生态茶示範园区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完成“三品一标”产地认定企业20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3个,产地认定2209.41公顷,绿色食品认证2个,有机食品认证2个。全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研讨会暨现场观摩会在我县召开。工业稳步推进。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01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70.5亿元。新增规模工业企业6户。扎实推进“千企改造”工程,改造企业22户,完成技改投资4.7亿元。

第三产业

2017年,全年接待游客563万人次,同比增长35.6%;实现旅游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接待境外游客5550人次,创旅游外汇收入120万美元。新增限额以上商贸入库企业19户,建成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282个,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4亿元,信息产业产值达4.61亿元。

社会事业

城镇建设

截至2015年,思南县杭瑞、思剑高速开工建设,岩头河大桥建成通车,乌江二桥即将合龙,乌江三桥完成工程进度的30%,通乡油路、通村公路、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建设试点等项目完成计画投资任务,地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万亩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工程、全国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和烟水配套、农村人畜饮水、洼地排涝工程等项目,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93万亩、除涝面积0.95万亩。枹木寨水库开工建设準备工作基本完成。电网建设完成,110千伏许家坝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110千伏思南变电站扩容工程竣工,110千伏塘头输变电工程和35千伏瓮溪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项目建设和东方红电站技改任务完成。

教育事业

截至2015年,思南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81所,其中:高级中学4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初级中学35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国小277所,幼稚园64所(含民办59所)。思南县有在校学生143501人,其中:小学生67253人,国中生40966人,高中生15297人,中职学生4844,学前教育学生12596人。思南县在校学生数约占思南县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思南县现有教职工6608人(含特岗教师650名),其中:高中教职工773人、中职教工298人、国中教职工1971人、国小教职工3485人、公办幼稚园教职工81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9%以上。
截至2015年,思南县新建中国小9所,幼稚园27所,完成65所寄宿制国小建设和11所国中校舍改造,启动县级教育园区建设,思南中学新校区、县职校新校区基本建成。义务教育巩固率达85.8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8.5%,县职校跻身全国1000所改革发展示範校和全省重点中职校。

卫生事业

截至2015年,思南县人民医院创建为三级医院、县民族中医院创建为二级医院,文家店镇卫生院创建为全国满意乡镇卫生院。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1.2人、注册护士1.5人、病床数3.4张,村卫生室覆盖率为100%。

社会保障

截至2015年,思南县启动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扶持创业2453户,发放就业创业小额担保贷款1.58亿元,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2001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思南县实施扶贫生态移民搬迁2200人,实现6个乡镇整体“脱贫摘帽”,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万人以上。思南县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20%、25%以上。思南县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000户,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4000套。
截至2015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32%,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338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实现“五险”全覆盖,参加社会保险达46万人。新建儿童福利院1所、农村敬老院14所,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留守老人精準关爱救助保护实现全覆盖。完成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投资2.59亿元,惠及288个行政村28.4万人。

风景名胜

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的石林景区
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的石林景区位于思南县长坝乡境内,距县城70公里。石林是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是贵州省最大的天然石林景观,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地质景观,出露面积4.92平方公里,地质地貌丰富奇特。
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的石林景区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的石林景区
思南温泉
思南地热资源丰富,温泉天然出露点多,主要有鹦鹉溪、罗湾坨、兴隆、天桥等处,全县日出水量在10000吨以上。
思南温泉思南温泉
白鹭湖湿地公园
白鹭湖位于乌江中游,境内有多达3000多只白鹭,故得名白鹭湖,拟建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包括黑滩河、六池河等支流和部分流域层,规划总面积4264.8公顷,湿地面积为2514.9公顷。公园内有国家保护种类以及珍稀植物柔毛油杉、银杏、楠木、红豆杉等野生植物共331种,有国家二级保护物种胭脂鱼、岩原鲤、鸳鸯、红腹锦鸡等野生脊椎动物共218种。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两栖动物、鸟类、兽类达86种。
白鹭湖湿地公园白鹭湖湿地公园
乌江百里画廊
乌江是贵州的母亲河,发源于贵州乌蒙山,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唐代以前,乌江称为延江,唐以后称巴涪水、涪陵水,明代开始称乌江。乌江全长1037公里,贯穿贵州全境,在重庆涪陵汇入长江。乌江流经思南县境78公里,流域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流域範围内总人口达25万左右,伴随石林水电站竣工,形成巨大库区。
乌江百里画廊乌江百里画廊
思南石林
思南石林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思南县长坝景区和荆竹园景区,石林出露面积分别为4.9平方公里、2.3平方公里。两片石林隔江相望,地表水沿可溶性碳酸盐岩的裂隙进行溶蚀和侵蚀,形成丛林状蚀余残留体,石林间有很深的石沟。
思南石林思南石林
千佛洞
千佛洞位于腾龙峡谷内,喀斯特溶洞,洞口高出乌江江面30余米,洞深长约3公里,洞内钟乳石形态各异有十八罗汉观大海,五百罗汉下江南。
千佛洞千佛洞
白鹭洲
白鹭洲位于思唐镇城郊,地处乌江江心的一个大型沙洲,洲呈椭圆形,由江中的泥沙堆积而成,鹭鸟成群在此栖息,故取名“白鹭洲”。
白鹭洲白鹭洲
万圣屯森林公园
万圣屯森林公园:位于思唐镇河东,树木以马尾松为主,间以混交杂林,林间常有多种珍稀动物出没。
万圣屯森林公园万圣屯森林公园
乌江腾龙峡
腾龙峡位于思南山城东面乌江河岸,距县城约3公里,峡谷内的绝壁上有一条2000余米长的天色巨龙,因此取名“腾龙峡”,其龙体成腾飞状,神采飞扬,情景壮观。
思南县(思南)
中天塔
中天塔坐落于思唐镇城东椅子山顶,始建于明朝明万曆二十一年(1593年)参政史贤始建。屡经修葺,塔身七层,六方,高40余米。
中天塔中天塔

历史文化

思南土家花灯,是土家民间歌舞艺术。演唱的内容多是思南土家族人民民众的生活内容。土家花灯的组织形式,既固定又灵活。各土家山寨都有固定的花灯队,有较为固定的排练场所,整齐的服装道具,有专人负责,各自都有自己特色节目,召之即来,来之能演。这些组织,解放前叫灯会,由族长或闾长任会长。新中国成立后,通称业余花灯队,队长由村组干部担任,不取任何报酬,玩灯所获收入全部用于自身建设。
思南土家花灯音乐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曲调分灯调、正调、杂调、小调等四大类,传统的有24大类曲牌。由于土家花灯曲调繁多,风格各异,各地有不同特色,因而有花灯“不过寨,不过坡,不过界”的说法,土家花灯音乐,传统伴奏乐器不多,但曲牌丰富。传统的乐器有马锣、大锣、二胡、月琴、三弦、折以鼓等。锣鼓诙谐活泼,它使用的锣比一般锣大而厚,声音坚实宏亮,远播力强,泼辣热烈,抨击时能发出“卜音”给人以乐观、坚实之感。所用的马锣刚脆,声音尖而美,有跳跃之感。常用的锣鼓曲牌有“单打五”、“双打五”、“凤点头”、“鹰拍翅”、“牛擦痒”、“马咬牛”、长路眼“、”金线吊葫芦“和”四面进“等。

地方特产

花甜粑
思南花甜粑是贵州省思南县人的必备年货。
花甜粑“万福图”花甜粑“万福图”
乌江酸鱼
思南农家有许多传统腌製品,乌江酸鱼是其中佼佼者,也是待客佳肴。
米豆腐
米豆腐是思南的风味小吃。
羊肉粉
思南羊肉粉肉质细腻,肉香纯正。
绿豆粉
思南绿豆粉是思南的一种传统特色食品。

历史名人

思南县明清两代考中进士32人,举人360人。
田秋,明代进士,后升任广东布政使。
李渭,被明神宗皇帝赐联“南国躬行君子,中朝理学名臣”。
旷继勛,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军长。
廖锡龙,现中央军委总后勤部部长、原成都军区司令员。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