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天府大道

2019-11-27 16:08:51 百科
天府大道

天府大道

天府大道是四川省成都市的一条南北走向的交通大动脉,是成都市中轴线——人民南路的南延伸线,故又称“南延线”。天府大道跨越了成都市武侯区、成都高新区和天府新区。

2015年9月29日,天府大道南延线基本贯通,主道双向8车道,最高时速80公里。

2016年11月10日,天府大道北延线正式破土动工,该路线全长34.7公里,估算投资约123.8亿元,预计三年建成。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天府大道
  • 外文名:Tianfu Avenue
  • 城市:四川省成都市
  • 立交桥:天府立交桥
  • 领域:道路

概况

天府大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跨武侯、高新、天府3个区,是成都市的一条重要交通干道。北起于与人民南路四段、火车南站东路、火车南站西路交汇的路口上方的立交桥,南止于与府河路、华龙路平交的路口,全长13.5公里,双向十二车道(含辅道),道路宽86米,中央分车频宽8.5米,各机非隔离带各9.5米,路侧绿化频宽10米。天府大道北段、中段于2001年建成通车。

名称由来

2004年,成都市政府批准了成都市民政局关于天府大道的命名方案。命名方案将天府大道分成北段、中段和南段。其中,天府大道北段北起火车南站立交桥,南至成都绕城高速北侧,长约4.5公里;天府大道中段北起成都绕城高速南侧,南至天府大道府河桥,长约3.5公里;天府大道南段北起天府大道府河桥,南至与华龙路交汇的路口,长约5公里。

立体交通

天府大道全程共有一座立交桥——天府立交桥,两个下穿隧道——海洋公园下穿隧道、新会展中心下穿隧道,一座跨河流的大桥——府河桥。
天府立交桥
天府立交桥是成都市政府确定的城建标誌性建筑,设计行车道数8车道,桥宽34.6米,桥樑全长247米。桥樑为单塔双索麵不等跨跨线混凝土斜拉桥,孔跨形式为93+124+30米,採用空间扇形密索体系。其中,2号墩主塔高度为78.3米,位于火车成都南站站台上,呈A字型。主塔由下塔柱、下横樑、中塔柱、上横樑、上塔柱和塔顶六部分组成。下塔柱高9.77米,中塔柱高41.03米,上塔柱高17米,塔顶高10米;下横樑高5米,宽6米,单室空心箱形结构;上横樑高4米,宽5米,单室空心箱形结构。塔柱轴线的水平倾角73.8575度。
天府立交桥天府立交桥
天府立交桥由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开工时间为1999年7月,于2001年12月竣工。天府立交桥曾荣获2003年度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蜀蓉立交
蜀蓉立交在天府大道南延线中,它是天府大道南延线与广州路相交而构成的城市交通枢纽立交,长得颇像一枚中国结,由4个内环和4个外环组成。
作为天府新区最大的城市互通立交,它占地约12.9万平方米,共有8个转换匝道,分别连线天府大道和广州路。内圈4个匝道分别是左转匝道,外圈4个匝道分别是右转匝道。到底它有多大呢?仅其内部一个环,直径便有100米。此外,它有3层,底层为辅道及慢行系统;第二层为广州路主线桥,长1175米,标準段净宽22米;第三层为天府大道主线桥,长1645米,为双向八车道。
除了交通引导外,蜀蓉立交还承担了天府新区未来的CBD车辆转换功能。在立交正北方是中央公园;在其东北部是CBD秦皇寺商务总部区、中国西部博览城和厦门路;在其正南边,是鹿溪河湿地;其东南面,则是成都科学城。
海洋公园下穿隧道
海洋公园下穿隧道于2010年6月31日完成主体施工,8月正式建成通车,隧道内双向8车道,总投资4亿元,是成都市目前宽度最宽的下穿隧道。
在南部新区总体规划中,成都海洋公园和歌剧院之间将是一座广场公园,为了配合规划,成都市兴城公司在天府大道海洋公园段建设了这条下穿隧道。海洋公园下穿隧道起于民丰大道南侧,穿越锦悦西一路、锦悦东街和海洋公园广场,止于成都绕城高速北侧,长0.9公里,宽34.3米,地面辅道单侧设定三条机动车道,一条非机动车和人行道,宽度合计17.5米,主要满足区域内的到达交通车辆及公车通行。
新会展中心b下穿隧道
新会展中心下穿隧道位于成都绕城高速南侧、世纪城新会展中心西侧,穿过盛锦一街、世纪城路。下穿隧道总长560米,基本和海洋公园下穿隧道同步完成施工。
海洋公园下穿隧道海洋公园下穿隧道
府河桥
天府大道府河桥跨越锦江的大桥,同时也是天府大道中段和天府大道南段的分界点。大桥长约160米,连线了中心城区和华阳新城。和天府大道其它路段一样,设8.5米宽的中央分车带、各9.5米宽的机非隔离带,主道双向8车道、辅道双向2车道,外加两侧各一个的人行道。

提速工程

天府大道于2007年10月,继连线中心城区和温江新城的光华大道之后的又一条提速的主要干道。天府大道提速后,将主道的8条车道划分为小客车道1、小客车道2、小客车道3和客货车道4双向各两条,而最高限速由原先的统一限速60公里/每小时分别提高到小客车道1、小客车道2限速80公里/每小时,小客车道3限速70公里/每小时,客货车道4限速60公里/每小时。
天府大道的车道分隔牌天府大道的车道分隔牌
天府大道提高限速后,并没有增设公交专用道或者公交优先道。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解释:在天府大道上行驶的公车运行于两侧的辅道,站点也全部设定在辅道边,因此没有像光华大道一样,设定公交专用道或者公交优先道。
天府大道在提高限速后,也完成了在平交路口的交通信号灯由“点控”到“联动”的改造工作,在交通工程学上被称之为“绿波”。其原理是在车辆通过时,路面感应线圈可以计算出车辆的速度和流量,这些信息输入中心控制室后,由主机电脑统一协调配置放行时间。

“花树”改造

天府大道的“花树大街”改造主体工程已经于2011年5月完工,整个大道呈现出绿树荫荫、花团锦簇的迷人景象。“花树大街”打破了城市道路传统的以“绿”为主的规划模式,採用四季繁花各异、植被层峦叠嶂的立体设计。天府大道是继银杏大道、红星路南延线“花树大街”改造完工之后,成都市第三条以花树为理念设计的城市景观道路。
天府大道天府大道
天府大道道路总宽(含人行道)86米,而其中的中央绿化带就达10米宽,整个天府大道“花树大街”全长6.9公里,範围在整条大道的北段和中段。“花树大街”集灌木、乔木、四季花卉为一体,整个花树大街将营造出“两花景,四花点”的绚丽景象,与红星路南延线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天府大道的这条“花树大街”将依然以“花”与“色”为主来进行规划设计。天府大道这条“花树大街”,面积将达到276000平方米。
2011年下半年, 成都市市道桥处还将天府大道北段和天府大道中段部分路段的主道路面实行了白加黑路面改造,改造长度约1500米。

南延至仁寿

2015年9月29日,天府大道南延线基本贯通,主道双向8车道,最高时速80公里。
天府大道南延线天府大道南延线
天府大道南延线由一、二、三期组成,总长近27公里,主道为双向8车道,最高时速80公里。从华牧立交至正公路立交为一期,长约6公里;正公路立交至二绕立交为二期,长约11.3公里;二绕立交至仁寿县视高镇为三期,长约9.25公里。目前,一期、二期、三期已全部通车,直达仁寿视高镇。

北延至德阳

2016年11月10日,天府大道北延线正式破土动工,该路线全长34.7公里,估算投资约123.8亿元,预计三年建成。
天府大道北延线起于成都市新都区与德阳市行政区域分界处(即半边堰),沿东北方向行进跨越青白江,下穿成汶铁路,上跨成兰铁路、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在南兴镇东侧洪家院子处与汉彭公路交叉,路线继续沿东北方向行进跨越鸭子河、广岳铁路、北京大道,于三圣寺附近跨越石亭江,进入德阳市旌阳区,接入西二环路,沿规划的西二环方向行进,与省道S106、长江西路延伸线交叉,下穿德天铁路后,止于青衣江路延伸线。德阳境全线按150米红线控制,近期採用双向八车道加四个辅道共十二车道的横断面形式,主道採用80Km/h,辅道採用40Km/h,道路红线宽度80m。远期按双向十六车道加四个辅道形式布设。建成后的北延线与成都天府大道贯通后,将成为成都、德阳两个城市间的主轴线。该项目对于成德同城化发展意义重大,届时将形成以成都主城区为核心,形成南有天府新区、北有德阳新城的“一核两中心”格局。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