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峰,男,1973年生,江苏徐州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教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电影电视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播电视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广播电视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国家级传媒教学示範中心非线性编辑实验室主任。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李晓峰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日期:1973年
-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人物简介
李晓峰,男,1973年生,江苏徐州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教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电影电视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播电视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广播电视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国家级传媒教学示範中心非线性编辑实验室主任。
主讲课程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专业核心课程《电视摄像艺术》、《非线性编辑》、《纪录片创作》、《新媒体视频製作与研发》等课程主讲教师,文学院影视戏剧系《摄影与摄像》主讲教师。着有《影视创作方法通论》、《纪录片音画採集方法》。

教学成果
1、2004年5月,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策划、组织了“行走淮河”大型教学实践活动,由学生独立完成的纪录片《行走淮河》获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三项大奖,本人获得最佳指导教师称号。
2、2004年10月,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策划、组织并带领学生赴苏北与安徽农村,进行关于三农问题的调查採访和系列报导,在本人指导下,学生使用DV拍摄素材上百小时,并製作完成纪录片《秋收调查》。
3、2006年5月,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社会学系100余位师生,会同江苏省委宣传部研究室、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组成联合调查组,奔赴10个“明星村”以及它们周边的10个普通村庄,获得了940份有效问卷,156个深度访谈。由本人指导,我院学生参与製作完成的8集电视专题片《2006-中国乡村再造》在江苏卫视大写真栏目中播出。
4、2006年6月,由本人策划,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发起,联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等十几家单位,举办了“首届全国大学生DV影像艺术节”。如此大规模的DV活动,在我校、我省都是首次举办。结合评奖,还举办了DV展映、DV影像创作研讨会、颁奖典礼等系列活动。
5、2003年起,由本人指导。工作室成员每年在各类国内DV大赛中屡屡获奖。2008年,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专业张慧同学的纪录片作品《伤城》获得第十五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九届短片大赛专业组最佳纪录片提名(当年最佳纪录片奖空缺)。
6、2010年8月,由本人担任执行总编导、首席摄像和剪辑指导,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专业本科生为製作主体的十八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忠诚》于中央电视台正式播出。与部队密切进行合作进行如此大规模、深层次、高档次的影视製作,这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尚属首次。该片在中央四套、七套多次重播,成为2010-2011年间重播次数最多和製作规模最大的纪录片。2012年,影片荣获全军党史军事研究优秀成果奖特等奖,全国科教电视党史党建节目一等奖。本人获得2010年度 "南京大学中国银行奖教金"。
7、2012年,本人指导的剧情片《兔宝》获教育部主办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8、2012年3月,由本人策划,与歌德学院(中国)共同举办“重读《资本论》——亚历山大·克鲁格的影像表达式”主题展映和学者论坛活动。南京学者从电影史学、美学、哲学、社会学以及传播学的角度对该作品进行进行全面、系统的观看和探讨。
8、2013年,本人监製的微电影《夏了夏天》获第三届索尼影视製作精英扶植计画第二名。
9、2013年,本人编导的纪录片作品《电影教育的拓荒者:孙明经》获全国高校微视频大赛评审会特别奖,江苏省教育厅“阳光校园”特等奖,该片与2013年11月参展巴黎中国电影节。本人获江苏省教育厅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10、2014年,本人导演的剧情片作品《一个都不能少》、编导的纪录片作品《大师陈白尘》获江苏省教育厅“阳光校园”特等奖。这也是本人第一次在两个影片单元获最高奖,本人获得江苏省教育厅颁发优秀指导教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