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镇位于四川崇州市市东南隅,地处新津、大邑、崇州三县(市)交界处。辖17个村,3个居民委员会。三江镇场镇已建规模0.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000余人。镇人民政府设于三江镇共和下街,距市区16千米。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三江镇
- 外文名称:Sanjiang Town
- 行政区类别:镇
- 所属地区:中国西南
- 电话区号:028
- 邮政区码:611246
- 地理位置:中国西南
- 面积:25.9平方千米
- 人口:3万(2012年)
- 方言:西南官话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 车牌代码:川A
历史沿革
因黑石河、羊马河、青羊河汇流镇境故名“三江(Sanjiang)”。清末置三江镇,1941年改镇为乡,1958年改公社,1963年镇社分设,1983年改社为乡,1985年,三江乡併入三江镇。1996年,面积25.9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辖沿河、何店、永同、蒙渡、双池、舒桥、雷湾、胜利、古泉、绿合、方碾、江口、三江、双水、富国、西江17个行政村和东风、红旗、桥东、崇新4个居委会。2000年底,全镇面积25.9平方千米,总人口30552人。辖沿河、永同、蒙渡、双池、舒桥、雷湾、胜利、古泉、方碾、江口、牂牁、富国、西江、何店、绿合、永兴、双水等17个村,红旗、桥东、崇奉、东风等4个居民委员会。三江镇场镇已建规模0.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000余人。镇政府设于共和下街,距市区16千米。2004年,将原听江镇所属行政区域併入三江镇;三江镇政府驻崇新场。
原听江乡位于四川省成都崇州市东南部,距市区12.5千米。1940年置复兴乡,1958年更名三江公社,1980年更名听江(Tingjiang)公社,1983年改听江乡。1996年,面积22.4平方千米,人口2.1万人,辖顺金、三桥、万年、宋桥、崇新、王桥、雁乐、仁和、凤凰、安西、皂角、听江12个行政村。
交通情况:成都第二绕城高速三江出口、崇(州)双(流)公路过境,并与大(划)听(江)、崇(州)新(津)公路在乡境交会。2004年撤乡併入三江镇。
区域划分
位于四川省成都崇州市东南部,地处新津、大邑、崇州三县(市)交界处。辖3个社区、17个行政村。崇(州)双(流)、大(邑)双(流)公路于三江口交汇。
城乡代码
510184101:~005 121桥东社区 ~006 121崇新社区 ~007 220顺金社区 ~201 220沿河村 ~202 220永同村 ~203 220蒙渡村 ~205 220舒桥村 ~207 122胜利村 ~208 220古泉村 ~209 220牂牁村 ~213 122三江村 ~214 220方碾村 ~217 220富国村 ~219 220三桥村 ~220 220宋桥村 ~221 220崇新村 ~222 220王桥村 ~224 220仁和村 ~227 220皂角村 ~228 220听江村
自然资源
全境为金马河与文井江纵流相夹,境中部又有羊马、黑石河曲折顺流贯通全境,有水无山,属自然天成的沖积平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历来无旱灾涝患记载。盛产粮食,油菜及中药材郁金等。青羊河与黑石河交汇处的江心岛,蕴藏着丰厚的地下温泉,早已养在深闺人未识,亟待开发。文井江沿境内纵流10余公里,沿岸河滩石灰石陈面。境内无污染源,空气清新,实属人居好去处。
社会文化
境内自来水厂2座,三江场镇水厂日供水量1000余吨;中学1所,标準化九年制学校2所,公办幼稚园2所、民办幼稚园1所;公立卫生院2家;邮电、电视广播、银行、信用社、工商、税务、公安派出所、法律事务、法庭、变电供电、农机、房管、国土等机构,应有尽有。光纤电缆已在场镇普及入户,已向村、组、户延伸。每年二月初九的“文经博览会”,秉承“诚招天下来客,广纳四海嘉宾”的办会宗旨,八方友朋云集,盛况空前。会期持续近10天,大大超越了主办方的计画时间。与会客人流量日均上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