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光华学院剑桥国际中心是经过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核准并经上海市教育管理机构批准成立的专业的A-LEVEL教学和考试机构。来自英国的高中课程被移植到中国的课堂,结合中外教的双重力量,採用全英语教学;学生参加英国权威考试机构监督和管理下的全球统一考试,取得成绩的同学享有与英国高中生同等的大学入学申请资格,可以在美、英、加、澳等全球160国家和地区直接申请大学。
目前下设复旦校区(光华剑桥),控江校区(光华控江)和浦东校区(光华浦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上海光华学院剑桥国际中心
- 外文名:CAMBRIDGE INTERNATIONAL CENTRE OF SHANGHAI GUANGHU
- 简称:光华
- 校训:责任、真理、原创精神
- 创办时间:2008年
- 类别:私立国际高中
- 现任校长:王慧琴
- 所属地区:中国上海
学校简介
上海光华学院是在上海杨浦区注册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学院创办的目的就是要开展优质的国际教育服务,为中国学生进入外国一流大学铺平道路。
上海光华学院剑桥国际中心

学院已经正式注册为剑桥大学国际考试委员会 ( CIE ) 的中心,注册号码为:CN213 。 为充分发挥中国教育的长处,学院和上海控江中学达成协定,共同为中国学生开设世界各国高度认可的剑桥国际A-level课程。
全球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千所学校开设CIE的A Level课程,该课程设计合理,为世界各国正规大学普遍认可,被誉为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黄金体系"。 由于A-level的考试模式和中国教育体系类似之处很多,因此和另外一个世界普遍认可的国际课程——IB课程相比,是比较适合中国学生学习的国际课程。
保证国际教育质量的关键是管理团队和师资队伍。 为确保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国际教育服务,学院特聘请在这方面有丰富教学和管理经验的张铁光教授 ( 原上海师範大学剑桥国际中心首席学术顾问 ) 担任学院的院长。 在他的领导下,招聘并培养了一批由中外教师联合组成的教师队伍。 在进行国际教育的过程中,保留中国学生刻苦学习积极向上的传统,培养学生养成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京领排名:中国国际学校榜单第2名(国际线上参考资料)。2018年10月31日,在京领新国际所发布的“2018年中国国际学校竞争力排行榜300强”榜单中,获得全国排名第2的优异成绩。(光明网参考资料)
选择A-level课程五大优势办学优势
学生可以直接申报英国所有大学,包括牛津、剑桥等名校;进入美、加等国家的大学学习时,可以获得相应学科的学分;
上海光华学院剑桥国际中心

全世界目前有150个国家的国际学校为準备上大学的学生开设CIE的A-Level课程;
优秀中外籍教师共同执教,集中方和西方教学方法的优点,确保优质的教学质量;
在本学院学习A-level课程的费用仅是在国外学习同类课程的1/4。
办学理念
使命和核心价值
使命
在中国本土实施国际认可的一流大学预科教育。
核心价值人生而有责
上海光华学院剑桥国际中心

求真致知,大乐存焉
原创乃治学最高境界
教育
激发好奇心和兴趣,为学生注入内驱力
提倡全面发展,保证所有学科的深度和质量
鼓励质疑和创新
能力培养重于知识传授
为终身学习奠基
要做优秀的公民,我们应该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要做品德高尚的人,我们应该有追求真理的决心;
要做具有智慧的人,我们要有探索的精神。
招生对象
二年制A-level:读完高二的学生、读完高一的优秀学生三年制A-level:初三毕业生、读完高一的学生
上海光华学院剑桥国际中心

办学特色
学院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向世界一流大学输送生源,更重要的是希望塑造学生的品格,使他们成为未来中国各个领域里的领军人物和栋樑之材,用他们高尚的心灵促进中国和世界的和谐发展。
Dr. David Zekria - 物理教师

课程设定
通识教学:高学历,更要有“高能力”
张铁光表示,剑桥国际A-level课程是全英语授课的,包括学生的所有教材都是英国原版教材,课堂上中外教都採用英语授课。但是通识教育教育作为学院的特殊课程设定,其设定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更重要的是学生素质和人格的全面发展,包括学生人生的态度、思维模式、想像力等等。这些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是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对社会负责的态度的一种教育理念。
上海光华学院院长--张铁光教授

确实,21世纪缺的绝对不是高学历,而是具备“高能力”的真人才。教育是社会发展最坚固、最根本的保障,却也有可能成为最保守的势力。“高分低能”已然成为中国教育的紧箍咒。
“成绩好确实是能说明学习能力强,但却不能说明生存能力强,更不能说明发展能力强。”作为中国最早涉足国际教育领域的专家,张铁光院长有着完整而深刻的国际教育理念。他始终坚信:教育是为了人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如果接受教育出来后,还不如没受过教育或者受过很少教育的人能适应社会发展,那幺这种教育就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创新的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对中国教育来说,一直是个沉重的话题。长期以来,中国的英语教学存在着“耗时多,收效低”的问题。虽然中国学生在阅读能力,语法基础方面表现出逐渐提高的趋势,但在语言的基本听说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的“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现象。什幺样的教学模式才是最适合中国学生,又相对来说是最有效的呢?
林柯老师是该中心的英语教师,她本人在高校从事过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有比较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并参加过多个省级英语教学研究项目,发表论文,对英语教学理论有广泛的研究,从刚刚进入中心,林柯老师就深刻感受到中心对英语教学的重视,以及探索英语教学的决心。她与光华学院的其他教学专家一起,在总结了多年来国内外A-LEVEL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在英语教学方面做出了新的尝试。
首先,课程设定。光华中心每周英语课时是普通中国高中的2到3倍,也是中心所有课程中课时量最大的。同时, 根据英语的四项基本技能的要求,中心开设了听、说、读、写四门英语课程,这样就从课时上对听和说这两项基本技能的训练给予了保障。其中,针对中国学生口语相对较弱的情况,在教学中加大了口语课的课时,且教学中採取的是5人一班的小班教学,分别由两位外教负责,一位中方教师辅助。从教学实践来看,口语课教学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一些开始不愿开口的学生,在课堂宽鬆自然地口语环境中,在老师的鼓励下,逐渐开始愿意用英语交流。听力课程由课上教学与课下作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上,老师选取最新的,地道的英语材料,对学生进行精听的训练。课下,每周,教师会给学生大约5到10分钟的听力材料,这样的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教学听力教学模式,在听力的提高方面,做到了量的保障。
其次,小班授课。不仅是口语教学,中心其它课程也都是在20人左右的小班进行的。这就保障了老师对每个学生都非常了解,在教学方面儘量照顾到绝大多数学生先前知识水平,使得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再次,英语教学理念及模式的改变。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坚持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原则。在精读课程中,英语教学不再以过去传授语法知识为主,而是在教学过程中,淡化语法,加强辞彙,以一个话题为中心,扩展学生与话题相关的辞彙。这些辞彙在听力,口语课上反覆出现,帮助学生掌握。同时,开设了泛读课程,以提高阅读速度,捕捉有用信息,理解文章大意为目的。课堂上,教师不再主要充当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更多是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地道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髮现语言规律的过程。写作课上,教师不再是只重视写作的结果,而是更加重视写作的过程,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分析範文,从模仿写作开始。
Dr. Raymond C. L. Zhao - 英语教师

最后,学生的个别辅导。由于学生国中的英语教学条件差别很大,学生在来到这里学习以后也表现出英语能力的差异性。学院在日常的教学中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周五下午进行个别辅导,而且日常教学中也充分体现了灵活性。对相对较弱的学生每周又多安排三节英语课程的辅导。做到了一对二,一对三的辅导。通过这样个别辅导,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解决,更好做到“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