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东沙古井

2019-12-03 10:25:32 百科
东沙古井

东沙古井

东沙古井位于湖南农业大学泉水塘,老龙井西500米处。古井一带乃五代常丰仓、北宋初常丰县县城故地。古代居民聚居地必有古井,因此东沙井的历史可追溯到五代至北宋时期,可谓历史悠久、绵延千年。东沙井周边村落多有长寿者,90岁以上老人有59人,百岁老人有5人,居民猜测有可能与饮用此水有关,故又有井水长寿之说。 东沙古井与白沙古井源自同一泉脉。井水清澈见底、至纯至净。千百年来,长沙人以“长沙沙水水无沙”而倍感自豪。它启示我们,领导干部为政一方,当求清正廉明、政通人和、造福百姓,有“水无沙”之情怀和境界。正如古人所云:“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而今,立亭其畔,教化人心,以正纲纪,有联曰:“如斯鑒底,有水无沙为净;到此涤心,一清二白是廉。”传承“水无沙”的精神,弘扬廉洁文化,使东沙井成为长沙廉政文化之载体。以史为鉴,以井为鉴,映照人心,正大光明,谨记为政者清廉自守之準则,不忘父母官造福一方之使命。如此,为传播正能量,启迪后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东沙古井
  • 地理位置: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农业大学泉水塘
  •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 门票价格:免费
  • 着名景点:古井乡愁文化街

历史与维护

东沙古井取水池东沙古井取水池
东沙古井一带乃五代常丰仓、北宋初常丰县县城故地。古代居民聚居地必有古井,因此东沙井的历史可追溯到五代至北宋时期,可谓历史悠久、绵延千年。晚清时期曾用简易围挡和木板遮盖。为防止因城市建设和取水的人增多对古井水源污染,2014年6月,当地东湖街道开始对古井进行保护性修缮,抽取专项资金11万余元用于东沙古井维修,修缮后的东沙井水源用麻石保护了起来,主体设计以护水为主,不同于以前直接在水源处取水,现在井水被引入到取水池,居民直接在取水池内取水,取水池上方还建有亭子可遮风挡雨,此举很好地保护了东沙井水。翻修后的东沙井铺砌了20余平方米麻石地面,很好地保护了水源。2015年5月,取水口一路向东延伸出一条近100米长的水泥路。换装后的东沙古井石板铺底、青石围井、加宽现场取水面积并增设了排水沟渠和取水池向居民们开放使用,每天可供300多人来此轮番取水饮用。

古井现状

东沙古井仍然是可饮用井。
现场可以看到很多人在此用大勺舀水。东湖街道对东沙井水送至长沙市水质检测中心进行了检测,总计30项检测报告,达标28项,井水整体水质好,泡茶清澈无茶垢,烧开后即可饮用。
当地老人讲,百年来每天来这里取水的人有数百人之多,可井水硬是不见减少和乾涸。过去到了仲夏,附近的人家提着水桶,把西瓜、葡萄等水果浸在冰凉井水里,再去品尝,就有一股沁凉直达心底。东沙井周边村落多有长寿者,90岁以上老人有59人,百岁老人有5人,居民猜测有可能与饮用此水有关。“东沙井”井水清澈见底,水质甘甜堪比白沙古井。被广泛报导和修缮后的东沙井在周边的名气越来越大,现在来古井取水的人日均千人以上。半小时不到,就有10名提着大桶小桶的居民前来打水。甚至还有住在星沙和高铁新城的市民,专程驱车前来舀水喝。

相关建设

古井乡愁文化街古井乡愁文化街
长沙市芙蓉区东湖街道辖区内有东沙、老龙两口千年古井。2016年3月初,芙蓉区政府牵头将间隔500多米的两口古井串点成线,修建了“取水亭”及取水道,借用“为政当思水无沙”的寓意,打造“水无沙”廉政文化墙,以及“取水众相”等人文景观。依託湖南农业大学对茶文化研究的丰富底蕴,打造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古井乡愁茶文化街。目前,两口古井已修缮一新,文化街一期建设已在2016年5月完工。东湖街道将依託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研究的优势,在古井乡愁文化街浏阳河畔打造休闲茶文化园。
东湖街道党工委书记尹卫东介绍,东沙、老龙两口千年古井水质清澈、口味甘甜,各处来此取水的居民络绎不绝,日均千人以上。随着浏阳河边生态环境的日益好转,日后一边打水,一边看风景可成为长沙市民的别样享受。“现在古井越来越少,作为‘浏阳河文旅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井乡愁特色文化街的打造,既是对历史的敬畏,对人民的负责,也是对永续发展生态体系孜孜不倦的追求。”芙蓉区区委书记梁仲说。

附近地图

湖南农业大学东沙古井
东沙古井即在红色标记点处。可以走红旗路到浏阳河畔,然后转道滨河路,再东行500米即到达东沙古井。(注:自东沙古井再东行500米处便是老龙古井,东沙古井和老龙古井之间的街道即“古井乡愁文化街“。)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