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石桥镇(河南省宝丰县石桥镇)

2019-09-09 23:05:51 百科
石桥镇(河南省宝丰县石桥镇)

石桥镇(河南省宝丰县石桥镇)

石桥镇位于河南省宝丰县东北部,因坚固雄伟的石河桥而得名。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2公里,西接赵庄乡,南邻周庄镇,东连闹店镇,北与郏县隔北汝河相望,东西长14公里,南北宽8公里,面积72平方公里。

石桥镇地处平原,半丘陵,水利条件优越,农业技术先进,素有宝丰县的“粮仓”之称。境内交通便利,省道豫02线、石香公路、石岔公路交汇于镇区。

石桥镇2017年11月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2018年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範建设名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石桥镇
  • 别名:大石桥
  • 行政区类别:乡镇
  • 所属地区: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
  • 下辖地区:28个行政村,73个自然村
  • 政府驻地:石桥村
  • 电话区号:0375
  • 邮政区码:467460
  • 地理位置: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境东北部
  • 面积:72平方公里
  • 人口:4.4万人
  • 方言:中原官话-项漯片
  • 气候条件: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 车牌代码:豫D

概况

石桥镇位于宝丰县东北部,距县城10千米。与郏县隔汝河相望,西邻赵庄乡、肖旗乡;南至周庄镇;东至闹店镇、郏县堂街镇。全镇总面积72平方千米,人口41981人(2003年),辖石桥、兴隆、水泉、田庄、交马岭、邢庄、小彦湾、竹园村、谷官营、吕寨、东大庄、寺门、冢坡村、师庄、邱楼、高铁、何寨、李丰山、大牛、肖坟、肖楼、西大庄、高皇、赵庄、大胡庄、闫庄、王庄、边庄28个行政村,73个自然村,236个村民小组。郑(州)南(阳)西线公路与石香公路、石赵公路在镇区交汇。境内有窦庄新石器时代裴里岗文化遗址、冢坡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
[代码]410421103:~201石桥村 ~202兴隆村 ~203水泉村 ~204田庄村 ~205交马岭村 ~206邢庄村 ~207小彦湾村 ~208竹园村 ~209谷官营村 ~210吕寨村 ~211东大庄村 ~212寺门村 ~213冢坡村 ~214师庄村 ~215邱楼村 ~216高铁村 ~217何寨村 ~218李丰山村 ~219大牛村 ~220肖坟村 ~221肖楼村 ~222西大庄村 ~223高皇村 ~224赵庄村 ~225大胡庄村 ~226闫庄村 ~227王庄村 ~228边庄村

沿革

1955年置石桥中心乡,1958年改红星公社,翌年更名石桥公社,1983年改乡,1990年建镇。1997年,面积67.5平方千米,人口4.2万,辖大石桥、肖坟、何寨、东赵庄、肖楼、邢庄、高皇庙、大边庄、谷官营、大胡庄、小颜庄、东大庄、田庄、高铁炉、阎庄、兴隆庄、冢坡、王庄、李凤山庄、寺门、交马岭、大牛庄、邱楼、水泉、竹园、西大庄、吕寨、师庄28个行政村。

历史文化

石桥镇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从境区内发现的高铁炉、窦庄、冢坡村等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得知,这里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迄今已有上万年的历史,出土的文物如新石器时代的双孔石铲、宋代的天青瓷壶等,对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生活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虽代有盛衰,然亦足名世。这里有很多的历史古蹟。
如:汉高帝庙、云阳寺、高铁卓君庙、寺门寄料天寺等。它们都静静地诉说着人类历史的变迁,最值一提的当属高皇庙的汉高帝庙,始建于西汉,现存建筑高帝殿、文昌殿各3间,为清道光十年重修,虽历经时空的轮迴,但其庄重典雅的艺术风格,观之仍不禁令人肃然起敬。大殿前有古柏、木香,木香藤条似长龙抱柱,缠绕于柏树之上,木香枝叶繁茂,点缀在翠柏之间,既有松柏苍劲之态,又有木香娇柔之姿,木香花开香气四溢,
蔚为奇观,成其“一百(柏)架木香”而声名远播。石桥的戏剧、曲艺、铜器乐等异彩纷呈,早已声名在外。每逢节日、集会,演员们便粉墨登场,尽展演技,以娱乡民,那歌者“问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的精湛技艺,那勇武剽捍的舞者雄风,不知陶醉了几多众生。
根据石桥碑文记载:唐朝初年石河上初建漫水桥,宋时修筑为平板桥,明朝正德年间由陈氏三兄弟仿照庐山观音桥样式建成五孔石桥,桥长八十五米,宽五米,高八米,桥上装有石栏,三十二根石柱上雕有狮、吼、猴、鸡等,桥身镶嵌三条石龙,形象逼真壮观,素有“北有赵州桥,南有大石桥”之称。一九四四年国民党十二军为阻止日军南侵,将大桥南端一孔炸毁,桥上石雕尽失。一九五二年共产党政府修复大桥。一九五八年五孔石桥作为阻水建筑被拆,改建成独拱石桥水泥栏桿,二零零九年村两委会自筹资金五万元用登封优质石材雕嵌翻新已破损严重的石桥栏桿。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全境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大部分为平原,南部为丘陵地,平均海拔116.5米。

水文特徵

北汝河、石河、净肠河、马沟河、践沟河穿境而过。林茂水清,花香鸟语,景色怡人

土地

石桥镇有土地面积51074亩,农业人口42898人,人均耕地1.2亩。全镇完成大面积造林1180亩,农田林网63730亩,森林抚育和改造530亩,四旁植树14.9万株。通道绿化补植补造104公里。申报省、市级生态村各1个,分别为高铁炉村和大石桥村。

人口民族

人口

石桥镇有居民12834户,总人口4.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78人。

民族

少数民族有回族、蒙古族、满族、苗族等161人。

行政区划

2014年石桥镇辖28个行政村,73个自然村,236个村民组,包括:石桥村、兴隆村、水泉村、田庄村、交马岭村、邢庄村、小颜湾村、竹园村、谷官营村、吕寨村、东大庄村、寺门村、冢坡村、师庄村、邱楼村、高铁村、何寨村、李丰山村、大牛村、肖坟村、肖楼村、西大庄村、高皇村、赵庄村、胡庄村、闫庄村、王庄村、边庄村。

经济发展

综述

2013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0671.2万元,同比增长24%。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01286万元,占GDP比重9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2亿元,同比增长28.8%。第二产业增加值55851.4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1614万元,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83%。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36391万元,同比增长28%。农业总产值22214.1万元,同比增长24%。税收完成720万元。招商选资17.9亿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的27.9%。农民人均纯收入11373.75元,同比增长25%。

农业

2013年全镇粮食总产量37854吨,人均粮食产量1696公斤,发展菸叶种植面积5600亩。落实农用耕地保护政策,协同国土、综治等有关部门,对非法侵占耕地乱建房屋的行为进行清查,下发停建通知书,对西大庄和高皇庙村2处违法建筑进行强制拆除。全镇耕地面积71946.45亩,基本农田面积66953.25亩。2013年,石桥镇沿豫02线两侧,新建总投资1.1亿元,占地80余亩的丰源奶牛养殖场1座。牛存栏13126头,出栏3779头;生猪存栏53677头,出栏50320头;羊存栏6792只,出栏5728只;禽存栏33.46万羽,出栏14.99万羽。做好全镇动物疫病防控,没有发生特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第二产业

2013年全镇有亿元以上项目4个,分别为总投资3.7亿元的河南伊利乳业有限公司,年产值6亿元,实现利税2000余万元;总投资5.8亿元的宝丰县红英现代农业综合示範与产业发展区建设项目,年产值6.8亿元,利税5900万元;总投资1.9亿元的平顶山市汝源乳业有限公司,存栏奶牛3600多头,年产值4.8亿元,实现利税4000万元;总投资1.8亿元的平顶山市源源乳业有限公司,存栏奶牛3200多头,年产值4.2亿元,实现利税3000余万元。在建亿元以上项目4个,分别为总投资6.6亿元的漯河双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骨胶原蛋白项目;总投资1.68亿元的宝粮集团粮食深加工项目;总投资1.2亿元的平顶山市丰源乳业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康龙城乡粮菜保障体系建设项目。

非公有制经济

完善全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及信息化建设目标,做好企业发展信息软体的使用和维护。创立小微企业创业园1个,出台6项意见保障小微创业园健康发展。小微企业总数195家,当年新增18家。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9家,其中,工业企业2家,平顶山市正源饲料有限公司和宝丰县石桥镇兴隆麵粉挂麵厂;服务业1家,宝丰县安捷服务有限公司;批零贸易业1家,宝丰县良梅草业有限公司;住宿餐饮业5家,宝丰县农乐庄园有限公司、宝丰县汝海农村发展有限公司、宝丰县秦记餐饮有限公司、宝丰县裕馨餐饮有限公司和宝丰县福满楼有限公司。

特色产业

石桥这块肥沃的土地,有充足的日照,特别适宜种植菸草。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中叶,菸叶叶片光泽鲜亮,气味醇和,质量好,被称为“山西烟儿”。上世纪80年代,中外先进种植、烘烤技术的引进,菸叶质量进一步提高,受到市场的青睐,经济效益稳步上升,成为该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社会事业

科技

2013年,河南红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科研院士站挂牌成立。新上的智慧型化灭菌器、万级无菌操作间、连动智慧型温室、农产品检测室、净菜机及生物菌肥厂等生产设备和研发设备投入使用。继续开展科学技术宣传普及,扩大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画、阳光工程,提高农村劳动力培训,全年开展培训63次,受训人数6500余人。全年开展科技类培训累计45次,培训农民工2200余人。劳务输出870余人。

文化

积极宣传优秀共产党员张山的事迹。推进地区文化传承,开展创建全国重点镇工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排查上报,做好高皇庙村申报中国传统村落工作,发挥3处“文化传习所”作用。开展民众喜闻乐见的送电影、送戏下乡文化服务活动共32场次,服务民众19200余人。全乡有农家书屋28个。

小城镇建设

石桥中心镇区进一步整合高铁炉、石桥2个新型农村社区,7个自然村汇聚中心镇,不断拉大镇区框架,提高城镇化率。投资对镇区道路进行硬化,安装太阳能路灯。投资150余万元的入镇口1000米绿化、美化工作完工。小城镇创建管理办公室加强对镇区环境的日常综合整治,制订各项环卫保洁制度,同时针对商户出台6项规定。由20人组成的石桥镇环卫服务中心保洁工作人员,每天坚持2次上街打扫卫生,浇花护草,实行垃圾定点清倒收集,做到日产日清,垃圾处理率达到95%以上。

新农村建设

石桥镇分批启动5箇中心社区建设工作,按照巩固、完善、提高的方针,不断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第一批涉及2箇中心社区:石桥中心社区共建新民居344套。一期工程建设106套,其中单元房60套,庭院房46套,入住106户;二期工程建设238套,其中单元房170套,庭院房21套,商宅两用房47套。硬化道路2800多米,建设广场320平方米,安装路灯35盏,铺设下水道2100米,安装健身设施26套。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面积1890平方米,主体工程已竣工。社区中心幼稚园容纳学生360名。高铁炉中心社区一期工程累计建成新民居130套,其中庭院房70套,单元房60套。安装太阳能路灯55盏,硬化道路1250米,景观水系及污水处理设施已建成。第二批涉及3个社区:邢庄社区规划庭院房56套,已竣工48套,硬化道路1300多米,安装路灯21盏,铺设下水道1100多米。东大庄社区规划并建成别墅54套,已开挖下水道160米,安装路灯40盏,铺设下水道2000余米。交马岭社区50套庭院住房已封顶,15套庭院住房的地基部分正在进行。

历史名人

地灵人杰的乐土,孕育造就了不少为国家统一、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文化昌盛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明代的牛金星饱读诗书,通晓兵法,因不堪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率邑民参加闯王义军,凭藉过人的才气辅佐李自成,发展壮大义军,推翻明王朝的统治;革命家、妇女运动的先驱者余自修,石桥师庄村人,1926年受中共河南省委派遣,在南阳一带组织农民自卫军,击败四川军阀向国民革命军的进攻,后返乡创建宝丰妇女协会,开展妇女解放运动,从而青史留名;先儒徐璞玉,石桥赵庄村人,同治元年进士,为官政令平易,清正廉明,其创办义塾百余所,造就端人正士以万计之举,后世皆善之,后积劳成疾,卒于任所,着有《汝舫集》,为后人广为传诵;亢宝位,石桥小胡庄人,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专家,一生致力于半导体与微电子技术研究,多次获得了国家发明奖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其着作着述颇丰,影响很大。他们都使石桥大地日月增辉,山河添色。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