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镇地处漠河县的东北部,距呼玛县380余公里,距漠河县城185公里。东距塔河县210公里,与开库康乡林木相接;西与北极镇山水相连,距最近的北虹村90余公里;南与劲涛镇北缘交界,距最近的铁路线长缨贮木场98公里;北面隔江是俄罗斯的阿穆尔州,距国家一级口岸--漠河口岸(当地习惯称连崟口岸)14公里,边境线上至古站,下至谢尼康河口,长69公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兴安
- 行政区类别:镇
- 所属地区:黑龙江省漠河县
- 地理位置:漠河县的东北部
- 面积:l 428.4平方千米
概况
兴安镇位于漠河县东北部,雅克萨城对岸。辖区地处东经123°24′~123°59′,北纬53°24′~53°24′。东与塔河县开库康乡接壤,西与北极乡山水相连,南与劲涛镇北缘交界,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阿穆尔州相望。边境线上自古站,下至谢尼康河口,东西长69千米,南北宽45千米,总面积为l 428.4平方千米。
兴安镇地方偏僻,交通不便,至县城190千米。有两条直达公路至县城。此外,兴安镇是全县主要灾区,黑龙江洪水十年九害,严重地威胁着全镇农副业生产,黑龙江明水期通航,虽然提供了一条水路,但距下游呼玛、黑河较远。
历史
兴安,原名额木尔,因额木尔河得名。1906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在此处设定卡伦,隶属于黑龙江副部统管辖。1909年(宣统元年)设定漠河总卡伦,额木尔卡伦受其节制。1914年(民国三年)漠河总卡改为设治局,额木尔卡伦属漠河设治局管辖。1917年(民国六年)1月1日,漠河县成立,额木尔卡伦受漠河县管辖。1934年,漠河被日军侵占,并在额木尔卡伦设立警察署、军警、岗哨监视国境。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6年建立额木尔乡政府,隶属于呼玛县第五区领导,撤区后为呼玛县直接领导。1958年,撤乡成立额木尔人民公社,公社驻在古城岛上。1961年,公社机关从岛上搬迁到斯达尼斯,1963年易名为兴安公社,公社所在地由古城岛迁到兴安村。公社此时辖兴安、古城岛、大河西、二十五站、黄花岭5个生产大队。兴安镇是以副业生产为主的公社。
经济社会
1969年统计,播种面积871公顷,总产为92.92万千克。除自给外,首次向国家交售商品粮20000千克。公社拥有链轨拖拉机5台,胶轮拖拉机2台,手扶式拖拉机5台,穀物联合收割机4台,脱粒机7台,机引农机具40台,碾米机2台,磨麵机8台,北京吉普汽车l辆。1979年全公社总收入49.3万元,其中农业收入9.92万元,占总收入的20.1%,副业收入39.38万元,公共积累77.32万元。1990年全乡农业人口1 022人,243户,有耕地887公顷,粮食总产为90万公斤。乡直属单位有人民武装部、公安派出所、供销合作社、林业工作站、养路工区、卫生院、中心国小校、文化站、电影放映队、发电厂,此外,还有部分社办企业。
兴安镇是黑龙江上游一带有名的“鱼乡”。春秋两季一到,人们争相捕捞,每网少则50~60斤,多则上百斤。这里家家织鱼网,人人会捕鱼,好年景一人一冬春可捕鱼上千斤,连七八岁的小孩也会用碗端鱼(一种捕鱼方法)。
科教文卫
全镇有学校5所(包括4个教学点),镇中心校设国中班,各村有公办国小分校。1990年末,全镇在校学生308人,有教师19人。医疗卫生条件在全县相比较差,但卫生机构和医护人员配备齐全,镇有卫生院,各村有医务所。镇文化生活较单调,国家于1985年投资建立电视差转台,1999年由省及县广播电视投资建立有线电视小片网,可传送12套有线电视节目。
到2012年兴安镇有农村低保户74户,131人,五保户10户。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为301人,享受老年优待金102人。全镇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870人,参合率97%,符合农村部分计画生育奖励扶助金的老人享受每人每月50元的奖励扶助,计画生育特服户每人每月享受100元奖励扶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