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欠薪指的是农民工工资拖欠现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式欠薪
- 外文名:Chinese back pay
现象
每到春节,农民工讨薪的新闻就多起来。类似情况,年复一年上演,相关法规一部部出台,专项整治也一次次开展,难题却始终没有彻底解决。

2014年1月,在甘肃省兰州市,6名农民工爬上一幢大楼后要跳楼。原因是公司拖欠他们工钱,讨要5个月未果。
为了带上血汗钱回家过年,一些农民工不惜“以命讨薪”。十年治欠薪,儘管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总体上得到遏制,但高发、多发的态势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建筑业欠薪仍突出,且向製造业蔓延;民营企业欠薪未减,政府项目也日渐增加。从原本简单的劳资纠纷,演变放大为社会焦点,欠薪与讨薪,似已成为年终岁尾挥之不去的话题。
据了解,2015年以来,河北省有关部门统筹抓好清偿“旧欠”和防範“新欠”、过程监管和案件查办,共为17.8万名农民工追讨工资18.2亿元,有效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
为了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2015年11月18日,河北省再次召开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相关部门对近一段时期的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作出安排部署。省里确定派出联合检查组,以建筑施工、加工製造、工矿、餐饮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压产能、治污染限产或关停企业为重点,开展全方位、无死角的排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欠薪隐患。畅通维权渠道,公开举报投诉电话。强化联合执法,对存在工资拖欠行为的用人单位责令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作出行政处理或行政处罚。对恶意欠薪、情节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的建筑施工企业,依法责令停业整顿,降低或取消企业资质,直至清出建筑市场、吊销营业执照。对构成犯罪的要快侦、快捕、快诉,依法严厉惩处,起到震慑作用。
同时,河北省还要求各地严格劳务用工管理,督促招用农民工的单位与农民工依法签订劳动契约,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强化日常检查,对不按规定签订契约的企业,严格依法处罚。加强建设市场监管,从根本上解决市场秩序不规範的问题。严格工程项目管理,对资金落实不到位、社会风险评价过低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未依法取得开工许可的项目一律不得开工建设,严防发生新的拖欠。严格招投标管理,杜绝虚假招标、串通招标、恶意低价中标和借用资质投标等行为。严格市场主体监管,加大对违法分包、转包行为的惩处力度,防止农民工工资被层层截留挪用。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黑名单”制度,对恶意欠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用人单位,记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开曝光,禁止其再从事相关生产经营行为和政府採购项目投标。
存在问题
经过多年治理整顿以及法律体系建设,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总体上得到遏制,但形势仍然严峻。

1、高发、多发的态势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2013年前三季度,全国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办理拖欠工资等待遇案件17.4万件;2012年共查处欠薪案件21.8万件。
2、建筑业欠薪仍突出,向製造业蔓延波及。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仍主要发生在工程建设领域。同时,劳动密集型加工製造、餐饮服务等行业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拖欠工资问题明显增多。
3、民营企业欠薪未减,政府项目也有欠薪。瀋阳于洪区房地产项目“民亿苹果树”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160多万元,导致农民工多次上访。
4、欠薪讨薪与经济纠纷交织。一些企业主利用解决拖欠工资问题解决经济纠纷,以讨要工资名义追讨工程款,甚至无法达成协定就故意拖欠农民工工资,以造成社会影响,逼迫发包方就範等。
解决办法
治理欠薪,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许多城市还建立了农民工维权中心,治理这一顽症关键在于“落实”二字。
1994年颁布实施的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上海、北京等地已要求建筑企业劳务费结算实行月结月清制度,每月支付额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準。这样,“包工头”给农民工每月发一两百元生活费,年底再结算的“年薪制”被终结。
中央开展民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着力纠正“四风”;对于欠薪问题管不管、怎幺管,对有关部门来说是一块很好的试金石。将欠薪和讨薪问题纳入政府考核目标;同时,整合各职能部门资源,统一应诉渠道,形成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首诉负责制”格局,以刚性措施严格执法,从根子上解决欠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