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古龙窑艺术中心

2019-08-24 10:03:40 百科
古龙窑艺术中心

古龙窑艺术中心

宜兴古龙窑座落在陶都丁蜀前墅村村落之中,离太湖三里路,距蜀山二里路程,烧制陶器、紫砂器已有八百年历史(同济考古测定)八百年间窑火从未间段,元朝以日用陶器水缸、水罐、米缸为主,进入明代中后期,紫砂从陶器中脱离出来成为泡茶之佳品。

宜兴古龙窑座落在陶都丁蜀前墅村村落之中,离太湖三里路,距蜀山二里路程,烧制陶器、紫砂器已有八百年历史(同济考古测定)八百年间窑火从未间段,元朝以日用陶器水缸、水罐、米缸为主,进入明代中后期,紫砂从陶器中脱离出来成为泡茶之佳品。龙窑就成为烧制紫砂器的窑炉,原来解放前墅村有龙窑三座,丁蜀镇有六十几座龙窑,进入工业化时代后期,龙窑退出历史舞台,95%被拆除,陶都现存龙窑三座,一座在陶都博物馆后面,供参观研究是一座模型窑,钧陶厂黄龙山南边有一座大龙窑(原来烧制陶件大器),已经停烧五十年,前墅古龙窑是现存唯一一座在烧制的活龙窑。
前墅古龙窑解放前为私人所拥有,1954年汤渡陶瓷合用社,蜀山紫砂合用社成立,前墅龙窑为合作社三大车间之一。1956年紫砂厂成立,前墅龙窑为第三车间,负责烧制紫砂花盘和日用陶器,陈福渊老艺人为负责人。文革中期紫砂厂花盘车间单独成立合新陶瓷厂,前墅龙窑也从紫砂厂脱离,成为前墅集体所有制企业,以烧制罐头、米缸、小酒缸、夜壶立足于陶都。
前墅龙窑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窑体未用一块耐火砖,全部採用天然材料,窑身48米,长72个烧柴火用鳞孔。窑内成龙背拱形,烧制时用焦煤点火,窑身用松枝、竹编焖烧三天、每逢过年、冬至都要拜祭窑神,龙窑边有火神庙,香火旺盛,东南角为生产车间,河道汇流到窑边,风景优美、人杰地灵,是陶都宜兴优美风景之一,现在国家级保护文物,为宜兴制陶史,宜兴紫砂历史的见证。
宜兴古龙窑--陶都的骄傲,陶都的灵魂,陶都的瑰宝。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