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阳市数字遥测台网建于1998年,隶属于瀋阳市地震局,台网中心台站代码为21101。瀋阳市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由东陵、苏家屯、新民、法库、三块石和本溪遥测地震台及1个台网中心组成。台网中心设在瀋阳市地震局。
地理条件
瀋阳市位于辽宁省中部。在东经122°25´9"至123°48´24"、北纬41°11´51"至43°2´13"之间。全市国土面积12980平方千米,东西宽115km,南北长205km。全市海拔最高点447.2m,位于法库县庙台山,海拔最低点5.3m,位于辽中县于家房镇。
瀋阳市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地处华北地震区北缘,中国东部地区最大的活动断裂带郯庐断裂带从瀋阳市区穿过,市区三环以内有12条长度大于6km的隐伏断裂。瀋阳是中国中等强度地震活动的地区之一,被国家确定为Ⅶ度抗震设防城市。
据史料记载,1765年瀋阳故宫附近曾发生过一次51/2级地震。20世纪70年代以来,瀋阳市地震监测台网每年可记录到本市境内发生的3级以下地震10余次。
发展规模
瀋阳市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于1998年3月由辽宁省地震局和瀋阳市地震局共同建设,即由瀋阳市地震局新建东陵、苏家屯2个数字遥测台,辽宁省地震局和瀋阳市地震局共同改建已有的新民、法库2个遥测台。
1999年5月完成一个台网中心和4个子台的数位化改造任务,省市共投资84.88万元,2000年9月与辽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一起通过了中国地震局组织的验收。
辽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将东陵、苏家屯、新民和法库等数字遥测台的信号先统一传到省局台网中心,再与本溪和抚顺地震信号一起由DDN专线传到瀋阳市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中心。
东陵、苏家屯、新民和法库等数字遥测台既属于瀋阳市数字遥测台网,同时也是辽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组成部分。
监测能力
通过资源共享,组成后的瀋阳市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由分布在全市範围内的4个遥测台、邻区的2个遥测台和一个台网中心构成。
台网可以监测瀋阳市周围ML ≥1.5级、辽宁省大部分ML≥ 2.0、全省ML ≥2.5、本省及邻近地区ML ≥3.0地震的监测能力。
系统标定
内容主要包括:数字磁带记录(由辽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提供和遥测台备份);计算机在线上自动处理(实时数据接收与转发和处理);系统监控和报警系统;数据管理与服务;时间服务系统等。
由各遥测台传到台网中心的数据记录信号经多路串口送入实时处理计算机,该机具有数据共享、实时波形数据存档等功能,软体採用港震公司提供的实时处理软体(EDSP—MLAS3.1)。
时间服务系统是使用GPS接收机接收卫星信号,再将绝对时间插入遥测台站数采的数据流中。与数据流一起传回台网中心。台网中心不再需要另外的时间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