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昆明市河道管理办法

2019-04-12 08:53:41 百科

昆明市河道管理办法

《昆明市河道管理办法》是一道政府发布的公告,发布文号为昆政发[1992]125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昆明市河道管理办法
  • 发布文号:昆政发[1992]125号  
  • 发布日期:1992-06-20  
  • 生效日期:1992-06-20
【发布单位】8230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档案来源】
昆明市河道管理办法
(1992年6月20日昆政发〔1992〕125号)
第一章 附则
第一条为加强河道管理,保障河道安全畅通无阻,发挥昆明市河道的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昆明市五华区、盘龙区、西山区、官渡城市管理部门所管理辖各天然河道、人工河渠及堤放、闸坝、护岸、码头、引、排水设施等。
跨河的道路、桥涵,同时适用《昆明市城市道路桥涵管理办法》。
第三条河道管理要服从防洪的总体安排,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河道、堤防安全,参加防汛抢险和疏挖河道的义务。
第四条昆明市市政公用局是昆明市城市河道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办法组织实施和监督执行。规划、水利、交通、航运、环保等部门配合执行。
第二章 河道建设与整治
第五条河道建设与整治,必须执行昆明总体规划要求的防洪标準,保证提防安全和行洪排洪畅通。
第六条修建桥樑、码头和其它设施,必须按昆明市规定的防洪标準所确定的河宽进行,不得缩窄行洪通道。
桥樑和栈桥的梁底必须高于设计洪水位,并按照防洪和航运要求,留有一定超高。设计洪水位,由河道主管部门根据防洪规划确定。跨越河道的管理,线路净空高度,必须符合防洪和航运的要求。
第七条河道的建设与整治,包括跨河、穿堤、穿河、临河的桥樑、码头、道路、管道、缆线等建筑物及设施建设,建设单位必须将建设项目方案报送昆明市市政公用局审查同意后,方可实施。
第八条在堤防上新建桥樑、码头、道路、管道、缆线等建筑设施,必须按设计要求有防护措施。竣工后必须经河道主管部门参与验收合格后方可启用,并服从河道管理部门的安全管理。
第九条堤防上原已修建的涵洞、泵站和埋设的穿堤管道、缆线等建筑设施,不得随意移动,河道管理部门应当定期检查,对不符合工程要求的,应限期进行改建。
第十条在堤防上新建和原在堤防範围内已建的公路、桥涵,其管理和维护必须符合河道的整治与建设管理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应限期整改。
第十一条城镇建设和发展不得占用河道及所属範围。城镇规划的临河界限,由河道主管部门会同市规划等有关部门确定。编制和审查沿河地区的城镇规划时,应事先徵求河道主管机关的意见。利用河道及其岸线进行建设时,应当事先徵得昆明市城市河道主管部门的同意后,方可审批。
第十二条河道清淤和加固堤防按照防洪规划进行整治。因修建、整治河道所增加的可利用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未经河道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填堵、占用或拆毁河道的古道、旧堤和原有工程设施等。
第三章 河道保护
第十三条昆明市的堤防河道,其管理保护範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堤防外侧管理保护範围根据河道的现状由河道主管部门会同规划部门确定。盘龙江、大观河为堤防外侧(距离河堤)各15公尺,金汁河、玉带河为堤防岸外侧各10公尺,一般河渠为堤防岸外侧各5公尺。
第十四条凡经划定的河堤用地,均由河道堤管理部门主管。原已占用的应按本办法规定,重新办理手续。
第十五条禁止任何单位、个人损毁堤防、护岸、闸坝等水工程建筑物和防汛设施,水文监测和测量设施,河岸地质监测设施以及通道、照明等设施。
第十六条河道上的涵洞、闸门等设施,由市政公用局河道主管部门指定专门单位进行管理。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损坏、偷盗和擅自拆除。
第十七条禁止在河道範围内堆放、倾倒、掩埋、排放污染水体的物质及宰杀牲畜;禁止在河道内清洗装贮过油类或有毒污染物的物体和容器。
第十八条在河道管理範围内,禁止修建围栏、阻水渠道、阻水道路,种植农作物、放牧,设定栏河道渔具,禁止向河道内弃置矿渣煤灰、建筑材料、泥土、垃圾、粪便等。
禁止在堤防和护堤地建盖永久性、半永久性建筑物或临时棚点,原已建盖的,要限期清理取缔。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在河堤地开渠、打井、挖窨井、葬坟、晒场、存放物品、开採地下资源,考古发掘,以及开发集市贸易活动。
第十九条遇有特殊情况需在河道範围内进行下列活动,必须经河道主管部门批准,办理手续,并按附表标準缴纳费用后,方可施工:
(1)钻探、破堤建桥;
(2)建盖临时货亭棚屋或其它建筑设施,在河堤岸滩地存放物件;
(3)挖沙、取土;
(4)在河道、堤防开採地下资源及进行考古发掘。
第二十条护堤林木由河道主管部门组织和委派其他单位营造和管理,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砍伐或者破坏。
第二十一条排污单位设定和改造河道排污口,在向其他部门申报前,应事先徵得河道主管部门同意,原已设定的排污口、排污单位应向管理部门重新办理手续。
第四章 河道清障
第二十二条河道管理範围内的阻水障碍物以及声音建筑物,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由设障部门在规定的限期内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河道管理部门派人清除。所发生的费用由设障者全部负担。
第二十三条对原壅水、阻水严重的桥樑、引道、码头和其它跨河工程设施,根据规定的防洪标準,由产权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改造或者拆除。
第二十四条凡属历史原因在河堤护岸所规定的範围内建盖的永久性、半永久性的建筑物,在向规划及其管理部门办理改造、修建、设定等批准前,应及时向河道管理机关申报备案办理有关手续。未经河道主管部门批准的,均视为违章行为。
第五章 经费
第二十五条河道堤防的维修、养护及防汛抢险等岁修费用,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由市、区财政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每年河道建设、整治和维修等和计画,由市河道管理部门设施量下达,各分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十六条受益範围明确的堤防、护岸水闸、泵站等,河道管理部门可以採取集资的方法向受益单位、集体、个人收取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收费标準按国家规定的《市政工程定额》或河道工程修建和维护管理所发生的实际费用确定。
第二十七条河道管理机关收取的专项经费,用于河道堤防工程建设,管理维修和设施的更新改造,专款专用。结余部分可以结转使用,任何部门(个人)不得截取挪用。
第六章 奖励与惩罚
第二十八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河道管理部门给予奖励:
1、模範执行本办法或同违法行为作斗争有显着成绩的;
2、在防汛抢险中作出成绩的;
3、保护开发的科学利用江河资源做出显着成绩的;
4、发动和组织单位和民众搞好河道堤防管理取得显着成绩的。
第二十九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由河道管理部门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赔偿损失,承担有关费用、罚款、取缔、通报等处分。
损坏堤防、护岸和河道设施或造成河道淤积的,除给予处罚外,由责任单位(人)负责修复,清淤并承担所发生的费用。
第三十条凡拒付应缴纳的费用,属单位的,由其开户银行根据市政公用局及委託的河道管理部门的通知代扣;属个人的,由其所在单位代扣。银行及各有关单位应协助办理。对责任单位或个人的经济赔偿和罚款,要从其自有资金中支付。
第三十一条不服处罚决定的,可在接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複议。对複议不服的,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拆。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河道主管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二条河道管理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处罚的具体办法和标準,由昆明市市政府公用局另行制定。
第三十四条八个郊县可参照本办法执行,或根据本办法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县的管理办法。
第三十五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昆明市市政公用局负责解释。原昆政发(1987)120号文《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河道管理的通告》同时废止。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