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关山月(唐沈佺期诗作)

2019-12-23 19:54:07 百科

关山月(唐沈佺期诗作)

《关山月》是唐代诗人沈佺期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关山月
  • 创作年代:初唐
  • 作品体裁:五言律诗
  • 作者:沈佺期
  • 作品出处:《全唐诗》

作品原文

汉月生辽海1,朣胧2出半晖3
合昏4玄菟郡5,中夜6白登围7
8落关山迥,光含霜霰9微。
将军听晓角10,战马欲南归。

词句注释

  1. 辽海:指渤海辽东湾。泛指辽河以东沿海地区。
  2. 曈昽:初出渐明貌。犹朦胧。不明貌。
  3. 半晖:半面光辉。
  4. 合昏:黄昏。
  5. 玄菟郡:古郡名。汉武帝置。辖境相当我国辽宁东部及朝鲜鹹镜道一带。后亦泛指边塞要地。
  6. 中夜:半夜。
  7. 白登围:白登山之围。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马铺山)。
  8. 晕:月晕。
  9. 霜霰(xiàn):霜和霰。霰: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
  10. 晓角:拂晓的号角。

文学赏析

沈佺期这首《关山月》诗中, 描写月亮平静地经过北方激烈的战场,创造了一种悽惨的气氛。月是“汉月”,因为它是在中原看到的同一轮明月,边塞的征人和家中倚楼的妻子同时在眺望着它。月亮在晚上的行程奇特地与中国军队的胜利相应。

作者简介

沈佺期,唐代诗人。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官至太子少詹事。曾因贪污及谗附张易之,被流放驩州。诗与宋之问齐名,号称“沈宋”,多应制之作。流放时期的作品,则多对其境遇表示不满。律体谨严精密,对律诗体制的定型颇有影响。原有文集10卷,已散佚,明人辑有《沈佺期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