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邹城市第四中学

2020-01-24 23:34:35 百科
邹城市第四中学

邹城市第四中学

邹城市第四中学是一所市直初级中学,现有师生2000多人。学校始建于1980年,位于邹城市市中心,是“全国示範家长学校”、“山东省规範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範学校”、“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语言文字规範化示範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优秀家长学校”、“山东省艺术教育示範学校”、“山东省科普教育示範学校”、“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会员学校”;是“邹城市‘十佳’学校”、“邹城市‘十佳’学习型校园”。校园的整体布局为:东为教学区,西为运动区,北边有花园,教学区和运动区以过街天桥相连。我校确立了“为幸福的人生奠基,为成功的人生铺路”的办学理念,走内涵发展之路,努力打造精品学校;坚持“以德治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思路,坚持管理的规範化、精细化、高效化,积澱出“博爱、敬业、创新、和谐”的学校文化,形成了“文明、和谐、竞争、向上”的优良校风,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学有所长、全面发展的人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邹城市第四中学
  • 简称:邹城四中
  • 校训:诚信,博爱,毅力
  • 创办时间:1980年
  • 类别:公立国中
  • 现任校长:卢传庚
  • 所属地区:中国山东省邹城市
  • 主要院系:学生会,团委,教务处,政教处
  • 主要奖项:全国示範家长学校 山东省教学示範学校 邹城市‘十佳’学习型校园
  • 校歌:《珍惜好时光》
  • 校徽设计:王士国、谢杰

办学条件

办学理念

学校确立了“为幸福的人生奠基,为成功的人生铺路”的办学理念,确定了“打造‘仁智’教育品牌、创建齐鲁名校”的办学目标,形成了“以德治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思路,制定了管理“规範化、精细化、高效化”的具体措施,凝鍊出了以“博爱、敬业、创新、和谐”为核心的学校精神文化,形成了“文明、和谐、竞争、向上”的优良校风,造就了一支师德高走内涵发展之路。
努力打造精品学校;走文化立校之路,吸收孟子优秀的教育思想,形成了儒家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积澱出“务实求真、和谐创新”的学校文化,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学有所长、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学方式

邹城四中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力推行“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大力推行学生的自主管理工作,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教育教学的高质量,中考成绩一直名列全市前茅,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学有所长的合格人才。

班级设定

学校现有39个国中教学班,在校学生学生2000余人。

师资力量

教师是该校最宝贵的财富。学校长期致力于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教学型、研究型、创新型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成效显着,涌现出一大批省地市劳模、优师、省市名师、教坛新秀等一批先进典型。
在专任教师中,学历达标率100%,2/3以上的同志拿到了本科学历,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8%,省市县级教学能手占教师总数的40%。

学校设施

校园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校园内建有3座教学楼、实验楼、综合楼、田径场、图书电教馆、学生公寓、餐厅、电脑室、音乐教室、化学实验室等高标準教育设施。
校内建有高标準的双向控制教学系统、卫星接收系统,教室内配备多媒体投影系统。高等级的千兆校园网覆盖了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场所及家属区,并与济宁市教育城区域网互连。田径场约占校园面积的49%,优良的塑胶跑道,还可以供多个班级进行体育训练,学生可以踢足球、打篮球等。

校园文化

校训

诚信
诚信,即诚实信用,是做人立本,是社会文明之源。诚信,古今倡导,广为讚美。我国古代把诚信与“四端”(仁、义、礼、智)并列为道德範畴,今天,又把诚信列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範之一。作为教师,应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对社会、家长、学生诚实守信,以高尚的职业道德,优质施教,优质服务。作为学生,在对待师长,同学和学业上,亦应坚守诚信,言行一致,心口如一,勇于承担责任。四中师生永做诚实有信之人。
博爱
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博爱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法宝,用爱去对待学生,影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对博爱思想的具体诠释,博爱又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生前的座右铭。现在,博爱是每一位四中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走进四中学校之门的孩子,都是可以教育的,但愿通过我们满怀爱心的工作之后,每一个走出四中学校大门的孩子,都是内秀外雅的成功者。
毅力
毅力,就是恆心的体现。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专家学者,一代伟人们的成功,都是靠惊人的毅力才能够成功的。古人云: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这些都说明了毅力的重要性。英国文学家狄更斯有这样一句名言“毅力能攻克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险峰”,中国近代着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梁啓超也提出了“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的观点。四中师生永做有毅力、有恆心之人。

校徽

1、校徽整体呈圆形,象徵着学校是团结、文明、和谐、温暖的大家庭。
邹城市第四中学
2、图案外部双环上边是校名“邹城四中”,下边是“邹城四中”的汉语拼音,“1980”是建校时间。
3、中间大圆是主图案。主图案的中间是由“四、中”两个汉字演变组合而成,又像桅桿的形状。“四、中”的两边是两片风帆,象徵着四中正扬帆起航,驶向成功的彼岸。下边是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形成一个“心”形,意味着四中人团结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也代表着四中人代代相承的凝聚精神,象徵着四中25年丰厚的文化底蕴。周围区域为蓝色,代表着知识的海洋。这个主图案形状又像一艘大船在蔚蓝色的海洋上航行,象徵着四中这艘大船在知识的海洋中正不畏艰难,破浪前进,朝着高质量、有特色的知名学校前进,也喻示着四中前景将更加灿烂辉煌。
4、整个图案构图简洁、丰富、巧妙,色彩对比强烈协调,由红、蓝、白等颜色组成,象徵着青春、活力、成熟和成功,喻示着四中生机勃勃,充满着青春活力,长盛不衰。
5、校徽设计:王士国(前任校长、党支部书记) 谢杰(美术教师)
6、解读:刘庆法

校歌

邹城四中校歌是由邹城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李樯先生作词,因为深受着名词作家乔羽先生的欣赏,乔老就把它推荐给了自己的好友和老搭档张丕基先生。
张丕基,1965年9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现为国家一级作曲家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轻音乐学会主席,中国音乐着作权协会常务理事。主要音乐作品有《乡恋》、《祖国之恋》、《夕阳红》等。张老读后,欣然命笔,于是成就乐坛一段佳话,邹城四中也顿感无尚荣光。
歌词
《珍惜好时光》
洙泗水育才良,彩霞映新窗。
清风如水月如霜,悠悠伴书香。
勤读书当自强,我志在四方。
韶华不为少年留,珍惜好时光。
断织机教诲长,大任在肩上。
苦其心志筋骨壮,振兴礼仪邦。
勤读书当自强,我志在四方。
韶华不为少年留,珍惜好时光。
继往圣创辉煌,为国做栋樑。
天涯海角各一方,心繫我家乡。
勤读书当自强,我志在四方。
韶华不为少年留,珍惜好时光。

所授荣誉

学校是“全国示範家长学校”、“山东省规範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範学校”、“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语言文字规範化示範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艺术教育示範学校”、“山东省科普教育示範学校”、“山东省地震科普示範学校”、“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会员学校”;是“邹城市‘十佳’学校”、“邹城市‘十佳’学习型校园”等称号。
序号
时间
荣誉称号
颁奖或认可单位
1
1994.07
山东省艺术教育示範学校
省教委
2
1996.11
山东省国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省教委
3
2001.06
山东省创新教育实验研究先进单位
山东省教育厅
4
2001.08
山东省科普示範学校
省科协、省教育厅
5
2002.12
省一级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山东省档案局
6
2003.12
山东省绿色学校
省教育厅、省环保局
7
2005.0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验省级重点实验基地
山东教科所
8
2005.11
山东省科研型重点实验学校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山东教育策划学术委员会
9
2006.11
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
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学会
10
2006.12
2006年度山东省文明单位
山东省文明委
11
2006.12
山东省国中教学示範学校
山东省教育厅
12
2006.12
邹城四中放飞文学社:优秀文学社团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山东省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
13
2006.12
邹城四中放飞文学社社刊《放飞》:山东省第一届国中学校优秀文学社社刊一等奖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山东省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
14
2007.11
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山东省委组织部、山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15
2007.12
2007年度山东省文明单位
山东省委省政府
16
2007.12
山东省优秀家长学校
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妇联
17
2008.12
2008年度山东省文明单位
山东省委省政府
18
2009.02
2008年山东省文明单位
山东省委省政府
19
2009.11
全国示範家长学校
全国妇联、教育部
20
2009.12
山东省艺术教育示範学校
山东省教育厅
21
2010.04
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
22
2010.10
《教师报》第十二届全国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大赛集体三等奖
教师报
23
2010.12
山东省语言文字规範化示範校
省教育厅
24
2011.04
山东省语言文字规範化示範校

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山东省教育厅
25
2011.05
《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荣获论文三等奖
山东省亲职教育研究会
26
2011年
山东省地震科普示範学校
山东省地震局、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学校地址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