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此诗写边塞士兵久戍不归思念闺妇的情景。征夫、闺妇,一在边关,一在内地,天各一方,相思尤深,只能託付明月,寄语闺妇,希望能时时思念。情思遥深,托物传情,别具一格。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关山月
- 创作年代:初唐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作者:卢照邻
作品原文
关山月①
塞垣②通碣石③,虏障④抵祁连⑤。
相思在万里,明月正孤悬。
影⑥移金岫⑦北,光⑧断玉门⑨前。
寄言闺中妇⑩,时看鸿雁天⑪。
字词注释
①关山月:汉乐府横吹曲名。《乐府解题》曰:“《关山月》,伤离别也。古《木兰诗》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按相和曲有《度关山》,亦类此也。”
②塞垣:指边塞。后亦指长城、边关城墙。
③碣石:在今河北昌黎之北。
④虏障:敌军的堡寨。障,一作“阵”。
⑤祁连:即祁连山。匈奴语意为“天山”。甘肃西部和青海东北部边境山地的总称,绵延一千公里。
⑥影:指月影。
⑦金岫:指金山。即阿尔泰山。在今新疆北部。
⑧光:指月光。
⑨玉门:指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
⑩闺中妇:指征人之妇。
⑪“时看”句:谓盼征夫音信。古有鸿雁传书之说。见《汉书·苏建传》附苏武传。
作者简介
卢照邻(约632—695),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卢照邻工诗,尤其擅长七言歌行,对推动七古的发展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