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霓裳羽衣(成语)

2019-06-05 07:53:08 百科
霓裳羽衣(成语)

霓裳羽衣(成语)

霓裳羽衣,读音是ní cháng yǔ yī,汉语成语,形容女子美丽的装束。出自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霓裳羽衣
  • 拼音:ní cháng yǔ yī
  • 解释:女子美丽的装束
  • 代称:一种乐曲和舞蹈

解释

【名称】霓裳羽衣
霓裳羽衣
【解释】以云霓为裳,以羽毛作衣。形容女子美丽的装束。也用来代称一种乐曲和舞蹈。
指下着霓裳,上着羽衣,形容女子装束美丽,姿态悠飏。古代裳指下裙,霓为青赤色彩虹,霓裳则是指下着青赤若虹之裙。
传说杨贵妃常以霓裳羽衣舞娱玄宗,舞姿曼妙。

典故

【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示例】《绿野仙蹤》第26回:“婷婷袅袅,锦簇花攒,端的有裂石停云之音,霓裳羽衣之妙。”

词语辨析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女性
【文言文读音】文言文中“裳”读作读“chang”(二声)时一般有以下几种意思:(1)“古代的裙服,男女都穿”,比如“绿兮衣兮,绿衣黄裳”;(2)“泛指衣服”,比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一般只在“衣裳”这个词中做“衣服的通称”时才读“shang”(轻声),比如“卖炭得钱何处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成语典故

唐朝时期,唐玄宗中秋节在皇宫与方士罗公远欣赏月景,方士取出拐杖抛向天空,顿时化作巍峨华丽的广寒宫。他们立即进入广寒宫,见仙女们翩翩起舞,伴着幽雅的仙乐。唐玄宗暗中记下乐曲回来后让乐师作成《霓裳羽衣》,杨贵妃也扮仙女跳舞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