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莲曲》是萧绎的诗作之一,全诗将江南女儿情态毕现。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採莲曲》
- 创作年代:南朝梁
- 作品出处:玉台新咏
- 文学体裁:五言古风
- 作者:萧绎
作品全文
碧玉[1]小家[2]女,来嫁[3]汝南王[4]。
莲花[5]乱脸色[6],荷叶杂衣香[7]。
因持[8]荐[9]君子[10],愿袭[11]芙蓉裳[12]。
叶滑不留涎,心忙无暇熏。
千春谁与乐?唯有妾随君。
注解
[1]碧玉:半透明呈菠菜绿色的软玉。人名。南朝宋汝南王妾。借指年轻貌美的婢妾或小家女。古乐府有《碧玉歌》,属《吴声曲辞》。
[2]小家:周代卿大夫采地之小者。小户人家。低微人家;穷苦人家。
[3]来嫁:过来嫁给。
[4]汝南王:南朝宋汝南王。汝南,汝河之南地区。汉高祖四年置汝南郡,这是“汝南”作为地理专属名词首次出现,其辖颍水、淮河之间的37县,属豫州刺史监察範围。
[5]莲花:即荷花。莲的花,较大淡红色或白色,有香味。
[6]乱脸色:弥乱容貌的颜色。
[7]杂衣香:夹杂着衣服的香味。
[8]因持:因此拿来。
[9]荐:举荐给。推荐给。
[10]君子:君王之子,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泛指才德出众的人。
[11]愿袭:愿意因袭。愿意沿袭。袭,衣上加衣。外套。
[12]芙蓉裳:荷花作为下裳衣裙。
译文
碧玉姑娘本是小户人家之女,前来嫁给身世显贵的汝南王。莲花映衬着她的容貌,荷叶染上了她的衣香。手持莲花荷叶进献给君子,希望穿上用它製作的美丽衣裳。
作品赏析
此诗为五言六句小歌一阕,说他们泛舟的悠闲快活,然后女子唱起歌来,作画龙点睛式的渲染,碧玉小家女之形象,若隐若现,翩然而出。“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以浑沌比拟手法,营造出一种错觉感受:莲花亦脸色,脸色亦莲花;衣亦荷,荷亦衣;衣香荷香,浑然一体。作者运用这种笔法,把碧玉女放在了绿一片、香满天的莲荷图中,在大自然的美景中点缀以人的精灵,造成一种美景美人浑然一体的胜境,产生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感效应,有美不胜收之感。
作者简介
梁元帝萧绎(508年9月16日―555年1月27日),字世诚,小字七符,自号金楼子,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南北朝时期梁代皇帝(552年―554年在位)。梁武帝萧衍第七子,梁简文帝萧纲之弟。记载里说他善画佛画、鹿鹤、景物写生,技巧全面,尤其善于画域外人的形貌。传世的《职贡图》是北宋年间的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