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昭代箫韶

2020-01-22 19:09:07 百科
昭代箫韶

昭代箫韶

《昭代箫韶》,清王廷章、范闻贤撰,全剧共240齣,取材于《杨家将演义》。

基本介绍

  • 书名:《昭代箫韶》
  • 取材:《杨家将演义》
  • 类别:剧目
  • 时代:清

文物介绍

《昭代箫韶》,二十卷,首一卷。清王廷章、范闻贤撰。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武英殿刻朱墨套印本。半页8行,行21字,抬头行22字,小字同。无行格,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开本27.8cm×17cm。版框20.1cm×15cm。宫调、科文、服色以及韵句等用小红字,曲牌用单行大红字,曲文用单行大黑字,衬字用小黑字。词中用韵处皆以中原音韵为準,如北调之入声应分隶平、上、去三声者标注小红圈。昆弋腔。

内容简介

在清代宫廷中,本剧属于“朔望承应”剧目。《昭代箫韶》全剧共240齣,取材于《杨家将演义》。内容描写北宋名将杨继业全家尽忠报国,贤王德、昭辅政的故事。乾隆以来,清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逐步进入鼎盛时期,乾隆皇帝更加注重提倡和保持封建社会正统的伦理道德,并且寓教于乐。此剧撰写的目的在开场白中就有所表述,“明善除奸嘉勇。假优孟冠裳,声寄管弦,缓调轻弄。演出褒忠奖孝,诛妄除奸。俾令迷顽悔恸”,也就是说借唱戏来扬善惩恶,褒奖忠孝之士,惩罚奸恶之人。
昭代箫韶

原样照搬

诞生于1889年的清代宫廷连台本戏《昭代箫韶》,被原汁原味地搬上了2013年4月的舞台。该剧2013年5月7日至16日在长安大戏院首演,还将在颐和园德和园大戏楼驻场演出。
昭代箫韶
一百多年前的京剧到底是什幺模样,可能谁都说不清楚,但《昭代箫韶》的摸索无疑是极为可贵的。该剧导演透露,因为这齣戏里有很多地方与现在京剧表演习惯不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他们创作的过程也非常纠结,大家经常会产生争论。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