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芳树(南朝梁费昶诗作)

2019-06-21 00:08:55 百科

芳树(南朝梁费昶诗作)

《芳树》是南朝梁费昶创作的一首乐府诗。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芳树 
  • 创作年代:南朝梁
  • 作品体裁:乐府诗
  • 作者:费昶
  • 作品出处:《玉台新咏》

作品全文

幸被夕风吹,屡得朝光照。
枝偃疑欲舞,花开似含笑。
长夜路悠悠,所思不可召。
行人早旋返,贱妾犹年少。

注释

偃:仰面倒下,放倒。
所思不可召:所思念的人不可召来也。
旋返:回还,回归。
贱妾:妾身,我。

作品赏析

《芳树》原为汉绕歌,属鼓吹曲辞,为杂言。最早以五言创作题为《芳树》的乐府诗是齐朝的谢朓,后继者至晚唐的罗隐,竟达十五人之多。梁朝费昶的《芳树》在累累众作之中颇有特色。
此诗由树及人,而先从树起笔。“幸被夕风吹,屡得朝光照”,这小树遍体芳菲,极为可爱动人,惹动了造物主对她亦是格外的爱怜,从早到晚,她总是受温风吹拂的抚爱,在阳光拥抱中成长,一生幸运无比,得天独厚。“幸”与“屡”、“朝”与“夕”,都是互文见义,足见芳树一生的幸运无时无之,从不间断的。有了如此嘉运,芳树还能不花鲜叶茂、不欢欣满怀吗?于是下二句“枝偃疑欲舞,花开似含笑”,便自然而生。这二句分承上二句,花枝在风中一会儿偃伏、一会儿昂起,使人要怀疑它是在婆娑起舞;花朵在阳光下盛开怒放、鲜艳欲滴,好似是在欣喜微笑。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芳树的风姿欢容,倒似乎不是写树,而是在写一位正当妙龄的新嫁娘。
正是诗人的妙笔,将芳树写得富有人情,因此诗的下半,全然不用什幺交代转接,便直说到一位树下少妇的心思上面去了,而在读者看来,亦不觉突兀:“长夜路悠悠,所思不可召,行人早旋返,贱妾犹年少。”这位少妇首先想到的是什幺呢?“贱妾犹年少”,我和芳树一样,正当风华正茂之时,这株树多幺像我!当然,花无百日红,我亦会衰老的,趁我尚未衰老之前,如果我那夫君能够回家,他一定还会喜欢我的,可一旦衰老,他的那份心思,可就难说了。这一段心理描写,并没有写到诗歌里面,但由“贱妾犹年少”的思路往下引申,必然有那些内容。这就是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正是诗歌的蕴藉之处。那幺,她的丈夫是不是能提早回家呢?
“长夜路悠悠,所思不可召。”远行的丈夫根本听不到妻子的召唤,因为夜漫漫,路迢迢,就连他在天的哪一方都不知道。看来,年岁易逝,红颜易凋,少妇的心思多少是担忧的。不过,毕竟有笑盈盈的芳树在安慰她,有姿态摇曳的花枝在勉励她,而她呢,也毕竟“犹年少”,虽说眼下寂寞,终归还等得起!诗以“贱妾犹年少”结句,可见少妇的担忧并不十分深重,从而全诗的基调也只是一种淡淡的忧伤而已。
本诗以“枝偃”二句为最佳。那枝舞花笑,宛然是青春女儿的写照,“欲”字、“含”字,又写出了她怯弱含羞的娇态,“似”字、“疑”字,更使这番景象达到了人树莫辨的底部。有如此佳句,本诗所咏的是“芳树”还是“芳姝”,亦当真难辨了!

作者简介

费昶,南朝梁代人,约公元510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江夏人。生卒年不详,约梁武帝天监九年前后在世。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