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裾王门,典出《汉书》卷五十一〈贾邹枚路传·邹阳〉。“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后以“曳裾王门”比喻在王侯权贵门下作食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曳裾王门
- 类型:成语
- 发音:yè jū wáng mén
- 出自:汉书
成语解释
解释:
曳裾:1.拖着衣襟。裾,衣服的大襟。2.“曳裾王门”之省称。
王门:1.指王宫之皋门﹑库门。2.犹王庭,帝阙。3.王爷的邸第。4.泛指王氏之门户派系。5.即玉门。
王门:1.指王宫之皋门﹑库门。2.犹王庭,帝阙。3.王爷的邸第。4.泛指王氏之门户派系。5.即玉门。
曳,拉;裾,衣服的大襟。比喻在权贵的门下做食客。
成语典故
典源
《汉书》卷五十一〈贾邹枚路传·邹阳〉
臣闻交龙襄首奋翼,则浮云出流,雾雨鹹集。圣王底节修德,则游谈之士归义思名。今臣尽智毕议,易精极虑,则无国不可奸;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然臣所以历数王之朝,背淮千里而自致者,非恶臣国而乐吴民也,窃高下风之行,尤说大王之义。故愿大王之无忽,察听其志。
译文
我听说蛟龙举首展翅,就会随云飘浮,雾雨都集于身旁。圣王砥砺节操,修养品德,那幺游谈之士就会归心于仁义,思虑成就功名。现在我尽心陈述建议,竭智谋虑,就没有哪一国不可以求得功名;修饬固陋之心,则哪一国王门下不能获取官位呢?然而我之所以经历数国的王廷,从千里之遥的地方来到淮水岸边,归附于您的门下,并不是因为讨厌我的国家而喜欢吴国的百姓,而是因为我在下面聆听,暗自尊崇、讚赏您的行义。所以希望您不要忽略,仔细倾听我的心志。
释义
“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后以“曳裾王门”比喻在王侯权贵门下作食客。 亦简称“曳裾”等。
同源典故
曳裾 曳裾王门 曳长裾 王门曳裾 长裾曳
示例
唐 李白《行路难》诗之二:“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明 唐顺之《赵府奉祀正王君墓志铭》:“如王君者纵不能宦达,然使其得曳裾王门而骖后乘于雁池、菟苑 之间,亦未为不遇也。”
清 厉鹗《东城杂记·沉正叔》:“正叔曰:吾得曳裾王门可耳,安能郁郁久居此!”
唐 杜甫《又作此奉卫王》诗:“推毂几年惟镇静,曳裾终日盛文儒。”
明 蔡羽《思田园》诗:“曳裾京华尘,徒自隳四支。”
词语辨析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比喻在权贵的门下做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