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犬吠尧,字面意思为暴君夏桀的狗向圣王唐尧吠叫,比喻奴才只知道一心为他的主子效劳,而不分贤愚善恶。出自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
基本介绍
- 本名:尧
- 别称:唐尧、放勛
- 字号:尧帝
- 所处时代:上古时期
- 民族族群:华夏族
- 出生地:伊祁山
- 出生时间:约公元前2377年
- 去世时间:约公元前2259年
- 主要成就:首开禅让制
成语资料
词目:桀犬吠尧
桀犬吠尧

拼音:jié quǎn fèi yáo
注音:ㄐㄧㄝ ˊ ㄑㄨㄢˇ ㄈㄟˋ ㄧㄠˊ
解释:桀的犬向尧狂吠。比喻奴才一心为他的主子效劳。
近义词:各为其主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比喻坏人攻击好人。
结构:主谓式成语
年代:古代成语
同韵词:戴角披毛、鬼哭狼嗥、积薪候燎、虎穴狼巢、比葫芦画瓢、不擒二毛、不拔一毛、琴瑟失调、百折不挠、持正不挠
英语翻译:The dog of Jie barked at Yao-utterly unscrupulous in its zeal to serve its master.
成语出处
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士,桀之狗可使吠尧,而跖之客可使刺由。”

有个名叫邹阳的文士,“为人有智略,慷慨不苟合”。起初,他和文学家枚乘等人都在吴王刘濞手下做事。因他们不但有文才,而且也有口才,所以很受器重。后来,吴王阴谋叛乱,邹阳不愿随从,便上书劝谏。可吴王刘濞听不进去,邹阳便和枚乘等人一起投奔了梁孝王刘武。但是梁孝王的心腹公孙诡等人嫉妒邹阳,在梁孝王面前说了邹阳等不少的坏话。梁孝王一怒之下便将邹阳关进监牢,并準备把他处死。邹阳在狱中上书梁孝王,为自己辩白,这就是流传千古的名文《狱中上樑王书》。 邹阳在信中列举了大量历史上名人被疑甚至被迫害至死而实际上都是忠贞之士的事例,提醒梁孝王细察真情,重用贤才,不要冤枉好人。他还说道:“今人主(实指梁孝王)诚能去骄傲之心,怀可极之意,披心腹,见情素,堕肝胆,施德厚,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土,则桀之犬可使吠尧,跖之客可使刺由,何况因万乘之权,假圣王之资乎!”
成语故事
西汉景帝时,有个名叫邹阳的文士,“为人有智略,慷慨不苟合”。起初,他和文学家枚乘等人都在吴王刘濞手下做事。因他们不但有文才,而且也有口才,所以很受器重。后来,吴王阴谋叛乱,邹阳不愿随从,便上书劝谏。可吴王刘濞听不进去,邹阳便和枚乘等人一起投奔了梁孝王刘武。但是梁孝王的心腹公孙诡等人嫉妒邹阳,在梁孝王面前说了邹阳等不少的坏话。梁孝王一怒之下便将邹阳关进监牢,并準备把他处死。邹阳在狱中上书梁孝王,为自己辩白,这就是流传千古的名文《狱中上樑王书》。

邹阳在信中列举了大量历史上名人被疑甚至被迫害至死而实际上都是忠贞之士的事例,提醒梁孝王细察真情,重用贤才,不要冤枉好人。他还说道:“今人主(实指梁孝王)诚能去骄傲之心,怀可极之意,披心腹,见情素,堕肝胆,施德厚,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土,则桀之犬可使吠尧,跖之客可使刺由,何况因万乘之权,假圣王之资乎!”
成语示例
当初奉献公之命,去伐蒲城,又奉惠公所差,去刺重耳,这是桀犬吠尧,各为其主。——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六回
《晋书·康帝纪》:“ 桀犬吠尧 ,封狐嗣乱,方诸后羿 ,曷若斯之甚也。”
元 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丞相你岂不知, 桀犬吠尧 , 尧非不仁,犬固吠非其主也。”
郭沫若 《满江红》词:“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