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苏州园林
- 起始: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
- 形成:五代
- 发展:宋代
- 鼎盛:清代
登录过程
1997年和2000年,先后有9处苏州及周边的园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古典园林

登录标準
该世界遗产被认为满足世界遗产登录基準中的以下基準而予以登录:
(1) 表现人类创造力的经典之作。
(2) 在某期间或某种文化圈里对建筑、技术、纪念性艺术、城镇规划、景观设计之发展有巨大影响,促进人类价值的交流。
(3) 呈现有关现存或者已经消失的文化传统、文明的独特或稀有之证据。
(4) 关于呈现人类历史重要阶段的建筑类型,或者建筑及技术的组合,或者景观上的卓越典範。
(5) 代表某一个或数个文化的人类传统聚落或土地使用,提供出色的典範-特别是因为难以抗拒的历史潮流而处于消灭危机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