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杭州西湖丝绸文化博物馆

2019-04-01 11:57:20 百科
杭州西湖丝绸文化博物馆

杭州西湖丝绸文化博物馆

杭州西湖丝绸文化博物馆,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由杭州市民政局、园文局批准,筹建于2011年,2015年初建成开放,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是一家民办非营利性专题博物馆,以“传承丝绸文化、保护历史遗存”为宗旨,系统梳理杭州丝绸历史发展脉络,体现历史信息的真实性、丰富性和传统丝绸所承载的深刻内涵。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杭州西湖丝绸文化博物馆
  • 外文名称:Hangzhou West Lake Silk Culture Museum
  • 类别:文化博物馆
  • 地点:杭州西子湖畔
  • 竣工时间:2015年
  • 开放时间:2015年初
  • 馆藏精品:春秋时期的铜针、纺轮、纺专等纺织工具

历史背景

杭州,素有“丝绸之府”的美誉。自古就有“日出万绸,衣被天下”的说法。其养蚕缫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7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那时杭州的先民就已经开始植桑、饲蚕、织帛和製造简单的缫丝工具了。后历经唐宋,杭州的丝绸产业逐渐兴盛。至南宋定都于此,便已有了“杭州所出,为天下冠”的美名。早在宋朝年间,杭州的丝绸就行销各地;到了明、清两朝规模更大,织机数量多达上万张,为此,朝廷还在杭州专门设立了一个“织造局”负责管理。其时,官营织机集中在红门局(织造局所在地)周围,而大量的民间织机则主要分布在城东艮山门一带。艮山门外闸弄口建有机神庙,是丝织业集聚之地。
如今,杭州常年生产绸、缎、绉、锦等200多个品种、2000余个花色,许多产品荣获国家部优或省级优质产品奖,远销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传承丝绸文化、保护历史遗存

杭州西湖丝绸文化博物馆位于杭州西子湖畔,以收藏、展示、保护、研究、交流丝绸文化遗产为宗旨,秉承普及丝绸文化知识、服务社会公众的建馆理念,积极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博物馆全年365天向公众免费开放。自2015年5月30日开馆以来,接待观众数十万人次。

杭州丝绸发展之路

杭州西湖丝绸文化博物馆有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设有序厅、基本陈列厅、儿童体验厅、临时展厅等。
馆内展示了从良渚文化开始杭州丝绸随着朝代更替、跌宕起伏的发展之路。基本陈列以“丝绸之府——天堂杭州”为主题,以杭州丝绸发展史为主线,系统梳理历史发展脉络,层层递进,着力体现历史信息的真实性、丰富性和传统丝绸所承载的深刻内涵。
追本溯源(良渚文化——唐):在距今5300年至4300年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过最为完整的原始织机构件。春秋战国时期蚕桑生产因其重要的经济地位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大力倡导而快速发展。汉代,中国丝绸在技术、艺术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提花机的重大改进,丝绸品种、丝绸纹样的丰富多样,织物上出现吉祥寓意文字,西北丝绸之路的开通等等。马王堆西汉大墓出土的丝绸珍品就证实了这一繁荣历史。唐安史之乱后,全国蚕桑丝绸业的中心逐渐南移,杭州作为一个丝绸产区开始崭露头角。
吴越天堂(五代):吴越国王钱镠以杭州为首府,实行“世方喋血以事干戈,我且闭关而修蚕织”的治国策略,出现“年年无水旱之忧,岁岁有农桑之乐”的盛世,使杭州成为在乱世中偏安一隅的“东南乐土”。
两宋盛世(北宋——南宋):杭州纳入北宋版图,长江中下游所产的罗、绢等产量均为全国首位。南宋定都杭州后,杭州确立了“丝绸之府”的地位。
华贵天城(元明清):明清时期是杭州丝绸业快速发展、繁荣兴盛的时期,有“日出万绸、衣被天下”之誉,至清代江南地区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蚕丝产区和丝织业中心。
民国兴衰(民国时期):杭州丝绸业进入盛衰起伏时期,民国初期的“实业计画”中有发展丝绸生产的要求,使得丝绸行业发展尚属顺意。1930年后,受国内外经济影响,丝绸业陷入危机,30年代中期才逐渐复甦。
现代成就(1949年2017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当代杭州丝绸业经历了波浪式的发展道路。第一阶段,从1949年-1952年的三年多时间,基本上完成了恢复生产的任务;第二阶段,从1953-1960年前后,全行业的生产和经济效益达到新水平;第三阶段,从1961-1965年,通过贯彻党中央“八字调整方针”,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都创造了建国后的最高水平;第四阶段,从1966年下半年到1976年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生产时开时停;第五阶段,从1977-1999年,杭州丝绸行业进入改革开放和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新阶段;第六阶段,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国的丝绸业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高科技电子产品的更新研发,使得织造工艺大大提高,丝绸图案花样百出,让人目不暇接、爱不释手。

部分藏品展示

杭州西湖丝绸文化博物馆内藏有春秋时期的铜针、纺轮、纺专等纺织工具,各朝各代的桑蚕丝织锦残片和保存完好的丝绸服装,整个展厅展品丰富,布置典雅有序,一方面让这些展品能被大众了解,期望让更多的团体、企业、游客体验到民族瑰宝——丝绸的无限魅力,另一方面也为各种历史遗存藏品提供精心保护。
铜针: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
杭州西湖丝绸文化博物馆
纺轮: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
杭州西湖丝绸文化博物馆
纺专: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使用“纺专”进行纺纱。在我国各地的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里都曾经发现过大量的这种原始工具。所谓纺专,是由陶质、玉质或石质做成的圆形的一个“盘”,叫“专盘”,中间有一个孔,插一根桿叫专桿。纺纱的时候,先要把纺的麻或其它纤维捻一段缠在专桿上,然后垂下,一手提桿,一手转动圆盘,向左或向右迴转,就可以促使纤维牵伸和加拈。待纺了一定长度后,就把已纺的纱缠绕到专桿上去。这样反覆,一直到纺专上绕满纱为止。
杭州西湖丝绸文化博物馆
带钩: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
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丝绸腰带的挂鈎,古又称“犀比”。多用青铜铸造,也有用黄金、白银、铁、玉等製成。带钩起源于西周,战国至秦汉广为流行。
杭州西湖丝绸文化博物馆
“大宜子孙”锦(残片):汉(前202-220)
汉锦通常是经线显花,称为“经锦”。常见的花纹有云气纹、动物纹、花卉纹和吉祥纹。该残片为一块大宜子孙锦残片。汉代织锦特别是云气动物锦中不少都织有铭文。正如这块残片,它非常典型的符合了云气动物锦的特徵,并织有铭文"大宜子孙"。
杭州西湖丝绸文化博物馆
红地联珠对鸟纹锦(残片):唐(618-907)
经线显花和纬线显花是区分汉锦和唐锦的方法。唐锦是纬线显花,用二层或三层经线夹纬的织法,形成一种经畦纹组织。这件残片以黄绿、蓝色丝线显花,按织物的组织结构和图案排列来看,当属于唐代早期的作品,类似的织物图案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曾发现过。
杭州西湖丝绸文化博物馆
联珠飞马纹锦(残片):唐(618-907)
联珠纹是唐代纹样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非常流行,它是在团纹的四周边上饰以若干小圆圈,如同联珠,故名。用联珠纹装饰的织锦,称为联珠纹锦。
杭州西湖丝绸文化博物馆
对鸟纹锦(残片):五代-北宋(907-1127)
杭州西湖丝绸文化博物馆
丈蓝色云蝠纹妆花缎龙袍:清(1644-1911)
清代皇帝穿用的服饰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之分。皇帝穿龙袍时,必须戴吉服冠、束吉服带及挂朝珠。龙袍以明黄色为主,圆领,右大襟,马蹄袖,有扣绊。古时称帝王为九五之尊。九、五两数,通常象徵着高贵。清朝皇帝的龙袍绣有九条金龙,位置为:前胸和后背分别有一条正金龙,下面前后分别有两条行金龙,肩部左右两侧分别有一条金龙,右面内襟里面还有一条行金龙。
杭州西湖丝绸文化博物馆
打籽绣风宪官补子:清(1644-1911)
风宪官,是指监察执行法纪的官吏。语出:《明史·刑法志一》:“初诏内外风宪官,以讲读律令一条,考校有司。”《六部成语·吏部》:“风宪官。”注:“风闻奏事执掌法度之官,即御史也。”补子,系补缀于品官补服前胸后背之上的一块织物。为明品官服饰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徵。饰以禽兽纹样来区分官员等级的方法最早源于唐武则天时期。在此之前的官服多採用佩印绶制和色制,是以佩饰的数量和服装的颜色等来区分等级。
杭州西湖丝绸文化博物馆
钉金彩绣狮子武官二品补子:清(1644-1911)
钉金彩绣狮子武官二品补子,狮子回首向日,头顶洪福齐天,此为二品武官的服饰,武官补子多随葬,故兽纹补子较鸟纹补子略少见。
杭州西湖丝绸文化博物馆
皮球花卉纹长马甲:清(1644-1911)
深色底配上皮球花卉的纹饰,皮球花又称为小团花,是一种不规则的呈放射状或旋转式圆形纹样,疏密有致,相比于传统的纹饰更为新颖。
杭州西湖丝绸文化博物馆
绿缎地彩绣墩兰团寿纹女褂:清(1644-1911)
女褂对襟、平袖、左右开裾。以绿缎为底,配以兰花和团寿纹。
杭州西湖丝绸文化博物馆
织锦《毛泽东在快艇甲板上检阅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以生产像景织物为特色的都锦生丝织厂是民国时期杭州颇具影响力的企业,其创办人都锦生毕业于浙江甲种工业学校机织科,毕业后执教于乙种工业学院。他在教学之余尝试利用不同的阴影组织来表达风景的层次,远近、阴面和阳面,通过丝织的方法织出风景和人物。1921年3月都锦生根据自己的摄影作品创作的中国第一幅黑白丝织风景织锦《九溪十八涧》获得成功。1926年参加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以一幅彩色古画织锦《宫妃夜游图》荣获金质奖章。
杭州西湖丝绸文化博物馆

丝绸商场

除了传统丝绸以外,博物馆还大力引进文化创意产业,支持当代丝绸产业的发展。
博物馆设有丝绸展销厅,在参观结束后可以选择自行离开,也可以继续进入我们的丝绸展厅,这里的丝绸不仅可以看,还可以直接购买,可供游客在参观之余选购精美的丝绸产品,促进丝绸业的发展,提高了杭州丝绸业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