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退休费

2019-10-10 02:35:20 百科

退休费

退休费也称退休金、养老金,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档案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是造福社会的需要,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退休费本着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积累的原则积累、运作。当人们年富力强时,所创造财富的一部分被投资于养老金计画,以保证老有所养。

从2005年开始至2015年,儘管国家连续第11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但由于受养老金水平差异较大、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影响,社会各界并不“领情”,相反,却是对养老金替代率连年下降的不满和质疑。养老金占工资比例连降九年,已跌破国际警戒线。[1]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退休费
  • 外文名:Retirement fee
  • 别称:退休金,养老金
  • 目的: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 原则: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积累

退休费介绍

退休费也称退休金、养老金,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档案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规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中更进一步明确:各级人民政府要把社会保险事业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画,贯彻基本养老保险只能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原则,为使离退休人员的生活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不断得到改善,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和地区发展水平及企业经济效益的差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大力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同时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
目前,按照国家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未来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确定为58.5%。由此可以看出,今后基本退休费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广大退休人员的晚年基本生活。
2010年12月2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退休费,提高幅度按2010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退休费的10%左右确定,全国月人均增加140元左右。
自2005年起,国家已连续六年七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退休费,企业退休人员的总体待遇水平翻了一番。
退休费作为国家推行社会保障的一部分,旨在保障人民的老年生活,以老有所养。
养老保险金可通过以下方式查询:
1.带上个人的社会保险手册和身份证,到当地的社保局直接查询;
2.通过当地社保局公布的社会保险查询电话或者网址进行查询;
3.一般的,你在网上也可以查到,你在百度搜寻里输入"xx地区养老保险查询",然后选择一个官方的网站,然后你会看到有很多条目,有医疗保险查询,养老保险查询,等等,你把你的保险证上的序号输入进去,然后注册一个密码就可以进行查询,也可以计算你未来退休的工资。

领取条件

退休费成为社会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一个重要保障,是推动国家民生髮展的重要手段。哪些人可以领取退休费呢?
根据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金的人员,必须全部符合以下三个条件,退休后才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一是在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範围并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二是个人缴费年限满15年;三是履行缴费义务且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包括特殊工种,政策性提前退休和病退)。
在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单位工作的人员、进城务工人员、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按国家规定参加养老保险并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达15年及以上者,在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之后,经办理退休手续并被批准后,即可按月领取退休费。需要说明的是,缴费15年是最起码的必备条件,如果缴费不够15年是不能享受退休费的。但也不是只缴15年,而是缴费年限越长,到时领取的退休费越多。
需要注意的是,退休费并非交满15年就可以不交了,缴费满15年,仅仅是领取基本退休费的一个基本条件,只要职工没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仍处于就业、有收入状态,就要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如何计算

2010年12月2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退休费标準。国家多次上调退休费,旨在为广大退休人员提供晚年生活保障。
参加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实际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15年以上的,按月计发基本退休费。根据最新的退休费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退休费由两部分组成:
退休费=基础退休费+个人账户退休费
个人账户退休费=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退休费=(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退休费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因此在退休费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退休费就会越高。退休费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退休费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退休费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準计发,况且,个人退休费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例如: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退休费=(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退休费=(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退休费=(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退休费=(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退休费=(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退休费=(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个人退休费=基础退休费+个人账户退休费=基础退休费+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自2005年起至今,国家7次上调了退休费,这样的调整力度在我国是空前的,彰显了中央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我国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