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2016年高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03-21 17:45:59 百科

2016年高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年高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根据《2017年高邮市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

2016年,全市上下团结奋斗,弘扬新时期高邮精神,主动适应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以赴稳增长、促转型、抓投入、惠民生、控风险,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较好地完成了年初人代会下达目标。

综合

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7.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4.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55.6亿元、服务业增加值22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7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935元、出口总额4.35亿美元、全市共接待游客45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1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达28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05.11亿元、开票销售496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400亿元、规上企业达529家、总数列扬州第二,总投资达50亿元海润光伏正式签约。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7.5亿元,可比价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59亿元,增长0.3%;第二产业增加值237.86亿元,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230.05亿元,增长10.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2498元,按美元汇率折算达10914美元。产业结构不断最佳化,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3.7:44.6:41.7最佳化调整为12.9:44.3:42.8。
注: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

农业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5.64亿元,比上年增长5.21%,其中农业总产值50.23亿元,增长5.3%,林业总产值2.08亿元,增长7.1%,牧业总产值21.97亿元,增长6.1%,渔业总产值54.08亿元,增长4.7%。
主要农副产品产量情况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859832
-3.18
油料

19972
-2.37
棉花

51
-42.7
蔬菜

546507
6.14
肉类

49285
3.07
水产品

137925
-0.91
生猪出栏量
万头
31.09
0.23
家禽出栏量
万只
1227
6.42
强化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建设,建成千亩农业连片园区15个、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1个。高标準农田占比达50%,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至85.5%。

工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05.11亿元,增长7.3%。规上工业企业522家,产销超亿元以上企业达251家,超10亿元以上企业达13家,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5家。实现销售收入1161.1亿元,增长7.1%,实现利税总额92.55亿元,同比下降14.4%,其中利润50.9亿元,下降23.9%。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7.4%。实现工业用电量22.38亿千瓦时,下降0.1%。
有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执行去产能方案,落实正税清费和“营改增”政策,启动实施金融实业贷、集群贷、苏微贷。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29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85.2亿元,增幅7.9%。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提高至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小麦粉

406566
13.8


88467
0.1
服装
万件
7548.62
1

万双
2736.1
7.61
人造板
立方米
334910
22.1
纸製品

35787.4
-14.3
单晶硅
千克
135929
49.7
多晶硅
千克
2595372
12.2
塑胶製品

37137.5
15.8
水泥

507030
8.9
粗钢

4725153
5.3
商品混凝土

585328
5.8
钢材

1502080
4.3
电动机
千瓦
103700
26.8
低压开关板

90000
-66.3
电力电缆
千米
185514
4.6
铅酸蓄电池
千伏安时
630511
-48.8
灯具及照明装置
台、只
762220
23.5

建筑业

2016年全市实现建筑业企业总产值1050亿元,同比增长5%;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02亿元,同比增长11%;在扬州市建筑业经济综合考核中荣获二等奖;实现税收4.75亿元,市建管局代征省外施工企业所得税4754万元,为地方收入作出了较大贡献。2016年成功晋升一级总包资质企业4家,新开闢外埠市场4个。全年共获得省优质工程11个,省文明工地25个。
江苏瑞沃蝉联省建筑业百强企业,江苏弘盛、江苏兴厦、江苏润扬获省建筑业竞争力百强企业称号;江苏建宇、扬州天成获评省建筑业最具成长性百强企业,江苏兴厦、江苏润扬、江苏华泰被评为扬州市建筑业综合实力20强企业,江苏瑞沃、江苏建宇、高邮飞马获扬州市建筑业成长型10强企业。

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455.6亿元,增长15.4%。其中,项目投资424.0亿元,增长18.0%。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投资4.4亿元,增长13.7%;第二产业投资294.7亿元,增长11.3%。其中,工业投资294.2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投资156.5亿元,增长24.0%。一、二、三产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分别为0.96%、64.68%和34.36%。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31.6亿元,下降10.5%。其中,住宅投资23.9亿元,下降12.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6.3亿元,增长10.0%。全市商品房竣工面积111.2万平方米,增长30.1%;商品房销售面积77.8万平方米,增长14.0%。
全市新开工亿元项目55个,其中10亿元项目9个。竣工亿元以上项目56个,其中10亿元项目8个。工业亿元项目进展顺利,国信燃气发电供热项目1号和2号燃机本体就位,2号主厂房结构到顶,化水楼墙体砌筑完毕,升压站设备基础施工结束,冷却塔第五十六节浇筑完成。纽克瑞磁控并联电抗器项目标準化厂房已建成,设备正在选型订购。中航百慕VCI金属複合涂层材料项目一期厂房已建成,支架喷涂生产线和灯桿喷涂生产线已投入生产运行,二期厂房正加快建设。昊天龙电力、通讯铁塔项目厂房已建成,起重生产设备已安装完成,其它电力通讯铁塔压铸生产设备正在安装中、并已部分投产。金快乐蓄电池、双龙蓄电池、道爵电动汽车等项目已竣工投产。

国内贸易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10亿元,增长11.1%。其中,批发业27.6亿元,增长17.5%;零售业118.0亿元,增长7.6%;住宿业1.0亿元,增长11.5%;餐饮业23.5亿元,增长23.9%。全市贸易业限上企业125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0.20亿元,新增贸易业限上企业25家。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5.40亿元,增长10.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1.70亿元,下降12.2%;日用品类零售额1.31亿元,增长2.3%;化妆品类零售额0.30亿元,下降6.5%;金银珠宝类零售额1.37亿元,增长10.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2.91亿元,增长9.6%;汽车类零售额5.12亿元,增长23.7%。
服务业贡献逐步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1个百分点。清水潭“大运来”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有序推进,苏中农贸城等8个专业市场年交易额突破60亿元。全市限上法人单位通过公共网路实现网路零售额0.85亿元。其中嘎嘎鸭商贸有限公司在与“一号店”平台合作的基础上,又入驻了“淘宝”平台,推广高邮地方特产,全年销售额超千万。电子商务企业加速集聚发展,高邮城南经济新区通邮电子商务产业园有限公司入驻电商商户54户,实现交易额1.5亿元,营业收入6300万元。在“网际网路+”的推动下,网上团购、网上订餐、网上约车等各种O2O消费模式逐渐覆盖到生活消费的各个领域,新的互动式消费模式逐步形成。

对外

积极开展“上海及长三角地区招商深化年”活动,签订契约项目133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4个。注册外资实际到账5055.3万美元,下降16%。全市进出口总额47478万美元,增长7.9%。其中,出口43257万美元,增长6.2%。

财政

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12亿元,增长2.6%。全年税收收入28.54亿元,增长4.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83.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93亿元,增长6.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项情况
指 标
绝对数(万元)
比上年增长(±%)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41188
2.6
#国税部门完成
93373
5.4
其中:增值税(含改徵增值税)
81457
69.9
企业所得税
11813
-6.2
#地税部门完成
203682
-9.7
其中:地方工商税
177810
-9.7
所得税
14311
-10.7
教育费附加
6887
-9.1
地方教育附加
4673
-7.3
#财政及其他部门完成
44133
-4.4

金融

全市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556.26亿元,比年初增加100.45亿元,增长22%。其中,住户存款346.46亿元,比年初增加36.12亿元,增长11.6%;各项贷款余额322.25亿元,比年初增加43.68亿元,增长15.7%。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情况
指标名称
绝对数
(亿元)
比年初增加
(亿元)
比上年增长
(±%)
年末各项存款余额
556.26
100.45
22.0
#非金融企业存款
104.72
47.08
81.7
住户存款
346.46
36.12
11.6
年末各项贷款余额
322.25
43.68
15.7
#短期贷款
133.43
-1.20
-0.9
中长期贷款
167.30
39.45
30.9
票据融资
21.47
5.43
33.8

科技创新

高邮湖西新区获省政府批准筹建高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邮八桥农业科技园作为核心区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市科技创业中心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获批省以上“三站三中心”25个,承煦集团建成省级院士工作站。发放“苏科贷”1.4亿元,获批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个、扶持资金3400万元。30人入选省“双创计画”,45人入选扬州“绿杨金凤计画”。

教育

积极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画,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热点高中定向指标分配製度。全年撤併学校3所,完成沙堰幼稚园、秦邮国中综合楼、第二中学风雨操场等新、改、扩建工程11项25821平米。普通类本二以上达线人数首破2000人大关,上线人数和增幅均位居扬州各县市区之首,高邮中专对口高考录取数和录取率再次列扬州第一。
各类教育学校数和在校生情况
指标名称
学校数(所)
在校生数(人)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中等职业教育
2
-
6648
6.9
普通高中
6
-
10502
-9.1
普通国中
25
-
16037
-4.7
国小
39
-2.5
26760
-3.1
幼稚园
48
-
14904
5.4

文化

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四城同创”首战告捷,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创成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範区。先后举办专场文艺演出近百场,观众近10万人次。市图书馆新增图书1.04万种、2.1万册,征订报刊330种,全年接待读者22.3万人次,书刊流通16.9万册次。实现县级图书馆与农家书屋资源共享、通借通还工作全覆盖。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文物保护工作成效显着,圆满完成慎昌南货店修缮工程、侵华日军兵营旧址和州署吏舍旧址两处古民居修缮、文游台盍簪堂施工等工程。打造打造盂城驿、文游台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年免费接待青少年参观学习3.8万余人次。

卫生

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率先启动分级诊疗制度,积极打造医联体建设、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全面二孩政策平稳落地,一、二孩生育登记信息5669条,审批照顾再生育133例,出生政策符合率99.9%。国家卫生城市创建高分通过国家暗访。全面创成国家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範市、全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市、全省农村改厕工作先进市。菱塘、界首、汤庄卫生院创成第二批“全国民众满意乡镇卫生院”。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跻身“全国百强优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甘垛、横泾卫生院创成省示範乡镇卫生院,实现了我市省示範乡镇卫生院全覆盖。

体育

体育事业持续发展。成功举办了第七届环高邮湖国际脚踏车赛、第七届横渡高邮湖游泳赛、第五届高邮大运河半程马拉松赛等品牌赛事。承办了江苏省青少年武术锦标赛、扬州市青少年武术锦标赛,指导各体育协会开展单项体育赛事活动近120项次。

城乡建设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修缮出新后街后巷106条,老旧小区3个,实施前进路、邮都路、序贤路、众乐园路、邮汉路、四达路和莲花路道路建设工程,完成通湖大桥、海潮大桥桥下体育休闲公园建设、城市公园体系提档升级建设,复建高邮州署、人民公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推进东部新城文体公园建设,实施“四城同创”城市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城区道路照明改造及景观亮化工程、城市文化解读工程。
乡镇品质不断提升。临泽、界首成功创成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实现了我市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的突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汤庄联谊、三垛柳南创成省级美丽乡村。三垛镇东风社区、临泽镇临泽社区中街成功申报为省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省级传统村落。成功申报界首镇老人桥村品祚为省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康居乡村。临泽镇前河、临东河环境整治工程成功申报到第五批省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资金(重点及特色镇保护与发展)。界首镇创成省特色景观旅游创建示範镇。菱塘乡清真村创成省特色景观旅游创建示範村。积极推进菱塘回族乡的“回民风情小镇”及界首“旅游特色小镇”创建工作。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坚持“五气同治”,淘汰了1483辆老旧机动车和黄标车,完成了195台燃煤锅炉和4家企业有机废气治理等,城市空气品质优良率为69.2%,比上年上升8.8%,PM2.5年均值为56微克/立方,比上年下降1.7%。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深入开展化工、重金属行业专项整治,关闭23家“十小”企业,共立案查处91件环境违法案件,移送公安拘留5件7人,首次判决环境犯罪1件2人,正在起诉3件,保障了全市生态环境安全。全面启动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我市荣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标桿城市。

人口

2016年末,全市户籍总户数25.51万户,户籍总人口81.4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1万人,出生人口6714人,死亡人口6210人。年末常住人口74.14万人,比上年增加0.13万人,出生率8.70‰,死亡率8.72‰,人口自然增长率-0.02‰。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城市化水平达51.99%,比上年提高1.62个百分点。

人民生活

城乡一体化住户抽样调查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30元,增长8.3%;人均消费性支出20610元,增长6.1%;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5.25平方米,百户家庭电话、电脑拥有量分别达320部、89台,恩格尔係数为31.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52元,增长8.6%;人均消费性支出13280元,增长10.8%。农民人均住房面积45.79平方米,百户家庭电话、电脑拥有量分别达326部、34台,恩格尔係数为31.44%。

社会保障

出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调整机制,全面落实各项保险调待政策,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增发10%,基础养老金由105元/月提高到115元/月,15.25万城乡居民受益;企退人员养老金人均增加166.3元/月,3.8万人受益;职工医保年度内报销限额由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大病报销上不封顶。全年募集慈善资金894.84万元、发放670万元。帮助9656名城镇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确保了“双零”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146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9%,创近年来新低。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