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希赛IT教育研发中心组织编写,是为备考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体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网路工程师级别的人员量身定做的冲刺指南。全书紧贴2009版考试大纲,全面而系统地分析和介绍了“网路工程师”考试中所涵盖的各个知识点。本书适合报考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体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网路工程师级别的人员作为临考前“冲刺”的参考书。
基本介绍
- 书名:网路工程师考试冲刺指南(最新版)
- 作者:施游、胡钊源
- ISBN: 9787121090936
- 页数:408页
- 定价:49.80元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7-1
- 开本: 16开
- 组织:希赛IT教育研发中心
内 容 简 介
本书由希赛IT教育研发中心组织编写,是为备考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体专业技
术资格(水平)考试网路工程师级别的人员量身定做的冲刺指南。全书紧贴2009版考试大纲,全面而系统地分析和介绍了“网路工程师”考试中所涵盖的各个知识点。对每个知识点的难度、考试频度和考查权重都进行了量化,点出了考查要点及历年考试的出题情况。全书共分3篇,第1篇对“网路工程师”考试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并提供了複习和考试诀窍指导;第2篇和第3篇分别对上午、下午考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了细緻而有重点的深入剖析。

本书适合报考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体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网路工程师级别的人员作为临考前“冲刺”的参考书。
丛书出版说明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体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以下简称“软考”)是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下的国家级“以考代评”考试。其目的是科学、公正地对全国计算机与软体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和专业技术水平测试。
软考由于其权威性和严肃性,得到了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同。通过考试所颁发的资格证书不仅在全国範围内有效,而且因为软体实现了中日IT考试标準的相互认证,所以得到了世界很多国家的认可。
可是,软考的难度比较大,而且除了官方教程之外缺少针对性更强的辅导书籍。因此,对于广大考生而言,一套优秀的考试指南和参考资料,无异于夜航时导航的灯塔,可以使他们更加明确努力的方向,在备考期间迅速掌握考试要领,从而在解题时做到从容应对、如鱼得水。于是,我们邀请了国内资深软考辅导专家,根据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秉承“紧扣大纲、内容全面、指导性强、例题典型、解析精闢”的原则,撰写了当前国内最完整、全面的软考大丛书。
本丛书包括教程、辅导、练习三大主线,由“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辅导教程”、“考前串讲”、“冲刺指南”、“试题分类精解”、“全真模拟”六大系列组成。
教程1:“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辅导教程”系列。这两个系列的书籍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编写,着重对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点进行细化与深化,详尽、细緻地讲解考试大纲中要求的内容,并对具有代表性的历年考题进行了重点分析。这两个系列定位于“大而全,体系性”,适合于有充分複习时间的考生,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学习。
教程2:“考前串讲”与“冲刺指南”系列。从对历年考试分析出发,结合大纲对经常出现的重点、难点进行系统化的归纳与整理。通过知识图谱、大量的图表及横纵对比进行有机的组织与总结,并提出每个知识点的历年考试中的分值和分布情况,使考生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掌握考试方向,有效地完成最后冲刺。本系列定位于“把书读薄,从试题中提取知识点”,适合于希望用最少的时间实现软考冲刺的考生。
辅导:“试题分类精解”系列。历年试题是备考的最佳资料,是考生熟悉考试形式,把握考试动态的最好途径。本系列将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将历年试题进行分类,并逐一地进行详尽解析,使考生在熟悉考试题型的同时,掌握考试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点。
练习:“全真模拟”系列。本系列包括10套全真预测试卷,分析与解答。一样的命题风格、一样的考点分布、一样的难度水平,为考生在战前提供10次练兵的机会。
本丛书由希赛IT教育研发中心组编,是国内体系最完整、最实用的软考大丛书。作者们拥有丰富的IT项目实践经验,凭藉着丰富的备考指导经验,以及多年的软考阅卷工作,使得本丛书处处闪现着经验与技巧,是突破考试的必备宝典。
丛书阅读指南
本丛书的三大主线、六大系列中凝聚了希赛IT教育研发中心多年培训与辅导的经验,它们各有侧重,互为补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複习体系。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本丛书,在此为读者提供一些备考和阅读的建议(如图0-1所示)。
图0-1 阅读指南
根据多年的考试辅导经验,我们建议您将整个备考过程分为“打好基础”、“建立体系”、“强化练习”三个阶段。
(1)打好基础(2~4个月):软考难考、通过率低的主要原因是考试涉及的知识面广,考查点深。因此,如果您有足够的备考时间,或者基础知识稍显薄弱,则必须先夯实基础。而“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和“辅导教程”系列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要而编写的。由于该系列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编写,重视体系性,与具体的考题关联性并不直接,因此建议採用泛读的方式,以便对相关的基础知识建立感性的认知。
(2)建立体系(1~2个月):知识要梳理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书要读薄才能够更好地记忆。在自己的脑子中建立完整的考点体系是突破软考的关键一步。而“考前串讲”与“冲刺指南”系列则是为此量身定做的。在这个阶段,您应结合“考前串讲”或“冲刺指南”中的知识点进行梳理,逐一巩固、逐一检验。具体来说,可以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首先阅读“考前串讲”或“冲刺指南”每个章节的综述和知识表格,以便对本章的考查点、知识点分布、分值比例情况建立巨观的了解,为后面的複习建立基础。
根据自身的基础,有选择地泛读和精读知识点描述,着重对经常考试的知识点进行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结合知识点描述中的历年考题分布情况,阅读相对应的题目(“试题分类精解”系列),以便更深入地理解考查点和考查形式,掌握自己的知识薄弱点。
在完成一章的学习后,应回到“知识点分布表格”,对照表格逐一回放所有的知识点,自行检查掌握的情况,并根据薄弱点再次阅读。对于仍然不了解的知识点,可以通过阅读“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或“辅导教程”进一步强化。确保完成每一章的阅读之前,能够清晰地回忆出所有的知识点。
提示:如果您的基础较好,或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则可以跳过“打好基础”这一步,直接从“建立体系”开始,发现不足后再回头补课。
(3)强化练习(1~1.5个月):俗语说得好,“实践出真知”,当您通过一段时间的複习后,应通过有针对性的强化练习将複习的成果巩固下来。我们的“全真模拟”系列提供了10套高水準的模拟试卷,可以让您充分热身;多年面授、网上培训、阅卷总结的易错、易混、难懂的要点,汇聚成“试题分类精解”系列,可以让您消除盲点,信心百倍地走进考场。
前 言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体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下的国家级考试,本身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同时决定了其考试範围的广度和深度都比较大,使许多考生在複习和备考时遇到了很多的难题。当前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考试辅导教程,还无法完全地满足考生的需求。
由于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知识点体系庞大,对考生而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很难把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点全部进行梳理和系统地学习。为此,希赛IT教育研发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考试大纲和历年考试试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本书,作为计算机技术与软体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的网路工程师级别的考试辅导指定教材。就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其目的是希望能够压缩所有考试重点和难点知识,而不是囊括所有考试知识点。其结果是让读者顺利通过考试,而不是获得满分。
从历年考题出发,浓缩重要考点:在本书编写时,通过对历年考题的发展和变迁进行细緻的分析,对考查的知识点进行精心的归类和总结,凝结成一个个考试知识点(因此有大量的知识点是作横向比较的,如“智慧财产权保护期”),并且对每个知识点的难度係数、出题频率、考查权重进行了量化,分析了历年考题分布情况和考查要点,为考生的複习清晰地指明了方向。
以“把书读薄”的思路,精要地描述知识:本书在每个知识点的描述中,都儘可能地採用图表、横向对比、要点加粗显示等直观的形式,以“读书笔记”、“读书摘要”的形式组织知识点的描述,能够有效地提高记忆。
生动活泼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化解难点:在对许多难点问题的讲解中,採用了大量的生活中的隐喻描述方式,并总结出许多实用、简单的判断方法(如範式、文法类型),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应试,这些内容也在实际培训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书自第1版和第2版面市以来,这种独特的写作思路、有效的複习策略就得到了读者的喜爱,在论坛、线上书店上都获得了大量的好评;而且历经多次考试,本书包含的知识点均占到考题的85%以上,帮助大量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本书由希赛IT教育研发中心组编,由施游和胡钊源主编,张友生审核了所有稿件。参加编写工作的有桂阳、唐强、徐锋、何玉云、邓子云、王冀、谢顺、周玲、周泉。
目录
第1篇 考 试 分 析
第1章 “网路工程师”考试分析
“网路工程师”考试分析
考试变迁
考试大纲的变化
适合人群与定位
第2章 “网路工程师”备考指南
“网路工程师”备考指南
考试形式
上午考试分析与备考指南
下午考试分析与备考指南
第2篇 计算机与网路知识
第3章 计算机硬体基础
计算机结构
计算机体系结构分类
计算机的硬体组成
CPU特性
指令系统基础
RISC与CISC
流水线技术
并行处理技术
存储器
存储器系统特徵
主存储器基础
Cache
磁带存储器
磁碟存储器
SCSI与RAID
输入/输出系统
输入/输出系统原理
I/O通道技术
设备汇流排及系统汇流排
其他知识点
第4章 作业系统基础
作业系统原理
进程的基本概念
信号量与P、V操作
死锁
实存管理
虚存管理
设备与档案管理
作业调度
其他知识点
第5章 计算机系统开发运行与配置
系统配置方法
系统计算模式
系统性能评价
系统可靠性基础
系统开发基础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模型
系统开发方法论
需求分析与设计
系统测试与评审
项目管理基础
其他知识点
系统运行与维护
信息化基础
第6章 标準化与智慧财产权保护
标準化
标準化的基本概念
常见标準化组织与标準
智慧财产权保护
保护期限
智慧财产权人确定
侵权判断
其他
第7章 网路体系结构
网路体系结构
网路体系结构基本概念及
OSI七层模型
OSI协定集
其他知识点
常用商用网路体系结构
网路体系结构设计与实施
第8章 数据通信基础
数据通信基础
信道特性
传输介质
数字编码
调製与编码
传输与交换技术
数据通信与交换方式
复用技术
差错控制技术
其他知识点
第9章 广域网技术
广域网通信基础
DTE与DCE
RS-232C与CCITT X.21
流量与差错控制技术
信令系统
常用广域网技
HDLC
X.25
帧中继
ISDN
ATM
其他知识点
第10章 区域网路与城域网技术
区域网路技术
LLC与MAC协定
CSMA/CD协定
令牌汇流排协定
令牌环协定
乙太网技术
无线区域网路
城域网技术
DQDB协定
FDDI协定
其他知识点
第11章 网路互联与网际网路技术
网路互联设备与协定
常见互联设备
网桥协定
交换技术
路由选择协定
TCP/IP协定族
TCP/IP协定族
IP协定与地址分配
ICMP协定
TCP与UDP协定
IPv6协定
网际网路技术
网际网路结构与技术
网际网路套用
其他知识点
第12章 网路套用与配置技术
常见网路套用与配置
WWW与Web伺服器配置
FTP套用与伺服器配置
E-mail套用与伺服器配置
域名解析与DNS伺服器配置
DHCP协定与伺服器配置
其他知识点
第13章 主干网与接入网技术
主干网新技术
IPoverATM
IPoverSONET/SDH
IPoverWDM
常见接入网技术
电话接入
同轴电缆接入
光纤接入
无线接入
其他知识点
公共数据网
接口层协定
接入Internet
第14章 系统及网路安全基础
系统与数据安全基础
系统安全基础知识
信息加密技术
认证技术
数字证书
密钥管理体制
网路安全技术与协定
虚拟专用网(VPN)
防火墙
电子商务安全
SSL/SET和SHTTP
PGP技术
Kerberos
网路攻击与入侵检测技术
病毒防护技术
第15章 网路管理技术
网路管理协定规範
OSI网路管理标準
SNMP协定规範
其他网管协定规範
网路作业系统与配置
Windows网路配置
UNIX/Linux网路配置
其他知识点
网路管理平台与工具
数据备份与恢复
网路存储SAN与NAS
第3篇 网路系统设计与管理
第16章 网路系统分析与设计
网路需求分析
网路需求分析的任务
可行性分析
现有网路分析与描述
网路设计
网路系统设计的任务
分级设计(分层设计)
校园网设计
企业网设计
第17章 组网技术
园区网与区域网路技术
园区网设计
区域网路技术选型
综合布线技术
无线区域网路
接入网技术
N-ISDN网路技术
ADSL与xDSL
HFC与LAN接入
无线接入与行动电话技术
广域网技术
WAN设计基础
ATM组网技术
分组网路技术
其他知识点
IP网路规划与设计
NetBIOS网路设计
IPX网路设计
网路安全设计
第18章 交换机、路由器配置技术
交换机配置技术
交换机基本概念与配置基础
VLAN的配置和管理
路由器配置技术
路由器基本概念与配置基础
路由选择协定与配置技术
广域网接入配置
VPN配置
其他配置
其他网路设备配置技术
防火墙配置技术
複习技巧
第19章 网路套用配置技术
知识点详解
Web伺服器架设与配置
FTP伺服器架设与配置
E-mail伺服器架设与配置
用Proxy Server或Sygate架设代理伺服器
其他伺服器的架设与配置
複习要领与解题技巧
第20章 网路维护与评价技术
网路运行维护与评价
网路运行维护基础
网路评价基础
Linux运行维护基础
网路故障排除技术
网路故障排除方法论
常见LAN故障与排除
常见WAN故障与排除
TCP/IP协定故障与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