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专业(Phil)是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能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当代世界与中国的现实问题的套用型、複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学科。哲学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伦理学、宗教学、美学、逻辑学、人类学、心理学、管理哲学、中国现代哲学、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选读、中外哲学原着导读等。
他们具有一定的哲学理论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理论研究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企业等部门从事实际工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哲学
- 外文名:Phil
- 专业代码:010101
- 授予学位:哲学学士
- 修学年限:四年
- 一级学科:哲学类
专业培养
专业概论
哲学专业学什幺?
哲学(Phil)是理论学科和人文学科领域内的最深邃学科,是一门非常古老的学问,它的本质是认识和思考我们所处的世界。在希腊文中,哲学是爱智慧的意思。学哲学,就是学习智慧。对此,吉林大学哲学系教授孙正聿曾提出较深刻的见解:“学习哲学,最重要的就是锻鍊和培养一种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进行‘前提批判’的理论思维能力。哲学的爱智,无论是对自然的惊讶,还是认识人自己,都不仅仅是一种对知识的追求,更重要的是一种对生活意义的关切,对生活境界的陶冶。哲学,是使人崇高起来的学问。为学与做人,其道一也。哲学的爱智,还是一种反思的、批判的思想活动,它要追究各种知识的根据,思考历史进步的尺度,询问真善美的标準,探索生活信念的前提。”
学哲学需要什幺条件?
学习哲学必先了解历史、地理、文学、管理、自然科学等知识,只有以以上学科作为基础,才能在学哲学的过程中有深刻的体会。
了解历史、地理,才会了解人类社会的过去,并以此认识现在,推断未来,形成关于社会的时间、空间发展概念,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全面的整体的动态的真正哲学体系;了解文学,才能将所学的哲学思想和相关领悟用文字表达出来,同时,学哲学的人的文学素养也会随着研究的深入而精进;了解管理学,才能领悟到哲学在微观社会、个体社会环境中的体现与运用,才能知道哲学是研究组织变化和发展的必须条件;了解自然科学知识是研究哲学的依据,也是研究社会发展运动的参照工具。
总而言之,学习哲学需要广泛的阅读,特别是对经典着作的研读、思考、批判。
一个优秀的哲学专业毕业生应该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理论和历史;掌握哲学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治学方法和相应的社会调查能力;了解国内外哲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了解国内外最重大的实践问题和发展动态;具有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初步能力。另外,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应该具备出色的外语套用能力。
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企业等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套用型、複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哲学专业理论基础、严密的理性思维能力,具备较强的理论素养及文字表达能力、中英文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掌握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方法,能够从事科学研究、组织管理等各类实践複合型人才。毕业生可攻读研究生、出国深造或从事教育、政务、媒体、宗教事务管理等各类综合性社会工作。该专业拥有哲学硕士和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有权授予哲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该专业只招收文科考生。
培养要求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历史,以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知识,受到中西方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发展线索的系统教育,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业务能力的训练。
知识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理论和历史;
2.具有一定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的相关知识;
3.掌握哲学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治学方法和相应的社会调查能力;
4.了解国内外哲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了解国内外最重大的实践问题和发展动态;
6.具有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初步能力。
主干课程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高校哲学专业在课程建设上致力于强化基础、注重经典、拓宽领域、不断创新,已形成一个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
哲学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逻辑学、人类学、心理学、管理哲学、中国现代哲学、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选读、中外哲学原着导读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实习、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等。
苏州大学主要课程设定: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逻辑学、科学技术哲学、当代知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概论、现代西方哲学、科学技术史、哲学专业英语。
发展前景
毕业生可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媒体、公司企业等部门从事行政、宣传、管理、教学、科研工作。在工商、外贸、金融、保险、证券、旅游、房地产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企业行销管理、客户资源管理、网路行销管理、行销策划、行销诊断、市场调查和谘询等。
开设学院
院校名称 | 院校名称 |
北京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清华大学 | 北京师範大学 |
首都师範大学 | 中央民族大学 |
中国政法大学 | 南开大学 |
河北大学 | 山西大学 |
内蒙古大学 | 内蒙古师範大学 |
辽宁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东北大学 | 吉林大学 |
东北师範大学 | 黑龙江大学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齐齐哈尔大学 |
复旦大学 | 同济大学 |
华东师範大学 | 上海师範大学 |
上海大学 | 南京大学 |
苏州大学 | 东南大学 |
南京师範大学 | 江苏师範大学 |
浙江大学 | 浙江工商大学 |
安徽大学 | 厦门大学 |
华侨大学 | 南昌大学 |
江西师範大学 | 山东大学 |
山东师範大学 | 曲阜师範大学 |
聊城大学 | 郑州大学 |
河南大学 | 武汉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师範大学 |
湖北大学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湘潭大学 | 湖南科技大学 |
湖南师範大学 | 中山大学 |
华南农业大学 | 深圳大学 |
广西大学 | 四川大学 |
重庆大学 | 西南大学 |
西南政法大学 | 贵州大学 |
云南大学 | 云南师範大学 |
云南民族大学 | 西藏民族大学 |
西北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陕西师範大学 |
宝鸡文理学院 | 西北政法大学 |
兰州大学 | 西北师範大学 |
瀋阳大学 | 青岛大学 |
扬州大学 | 梧州学院 |
仰恩大学 | 南京师範大学泰州学院 |
崑山杜克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