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智明,男,1963年生。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学科首席教授,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社会学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学会移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等。主要研究方向:环境社会学、民族社会学、发展社会学。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包智明
- 国籍:中国
- 出生日期:1963年
- 职业:教授
-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 学位/学历:博士
- 专业方向:社会学
- 学术代表作:《内蒙古生态移民研究》、《科尔沁蒙古族农民的生活》、《比较社会学》
人物介绍
包智明,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学科首席教授,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社会学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主要经历
1980年7月至1985年7月 内蒙古师範大学化学系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期间:1983年3月至1985年7月,同时在内蒙古大学外语系日本语言文学专业学习);
1985年10月至1988年7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学系硕士研究生,获文学硕士学位;
1988年7月至1992年8月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助教;
1989年9月至1994年7月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获法学博士学位(期间:1991年10月至1993年10月 获日本政府奖学金,赴(日本国立)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文化科学研究科留学,攻读文化人类学博士课程);
1992年9月至1996年5月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讲师;
1996年6月至1996年8月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讲师;
1996年9月至1999年10月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副教授;
1999年11月至2001年10月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社会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2001年11月至2003年11月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社会学教研室主任、教授;
2003年12月至2004年2月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社会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4年3月至2005年8月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社会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5年9月至2007年8月 日本名古屋商科大学综合经营学部教授(专职);
2007年9月至2011年11月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 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3年1月至2017年4月 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7年5月至2017年8月 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7年9月至2017年10月 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学科首席教授、人文学院社会学系博士生导师;
2017年10月至现在 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学科首席教授、人文学院院长、人文学院社会学系博士生导师。
访学经历
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 (美国)哈佛大学 哈佛-燕京访问学者
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 (日本)立正大学地球环境科学部客座研究员(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特别地区专家)
2000年4月至2001年3月 (日本)东京都立大学人文学部社会学科(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
1998年9月至1999年9月 (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客座副教授
学会兼职
2013年5月至现在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013年3月至现在 《世界民族》杂誌编委会委员
2012年12月至现在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民族学与文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2012年12月至现在 《世界民族研究》系列丛书编委会副主任、主编
2012年11月至现在 《社会学评论》杂誌编委会委员
2012年10月至现在 全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评审专家
2012年10月至现在 北京对外文化交流与世界文化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
2012年6月至现在 《中国环境社会学》编委会委员、第一辑主编
2012年5月至现在 《社会学名家讲坛》系列丛书主编
2012年4月至现在 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2011年10月至现在 中国社会学会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 常务理事
2011年7月至现在 中国社会学会 常务理事
2011年6月至现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评审专家
2010年10月至现在 中国民族学学会 常务理事
2010年7月至现在 《中国社会科学》杂誌 外审专家
2010年7月至现在 中国社会学会移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 副理事长
2009年5月至现在 国家社科基金 通讯评审专家
2008年12月至现在 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 副会长
2004年9月至现在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评审专家
2004年8月至2008年8月 中国民族建筑会 副会长
2005年7月至2011年7月 中国社会学会 理事
2003年8月至2010年10月 中国民族学学会 理事
2003年5月至现在 中国都市人类学会 理事
1997年6月至现在 北京市社会学学会 常务理事
1996年6月至现在 中国社会学会民族社会学专业委员会 理事
1995年6月至1996年6月 中国社会学会民族社会学专业委员会 常务理事兼秘书长
学术研究
获奖情况
2013年2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012年9月 主编着作《内蒙古生态移民研究》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
2011年 2月 论文“政府动员型环境政策及其地方实践——关于内蒙古S旗生态移民的社会学分析”获国家民委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
2006年 6 月 提交的《内蒙古生态移民调研报告》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
2003年12月 参编教材《人类学通论》(执笔第七章)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2002年12月 获中央民族大学“我最喜爱的十佳导师”称号
2000年1 月 参编研究生教材《民族学理论与方法》(执笔第六章)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奖一等奖
1998年12月 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 第六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
1998年5 月 获中央民族大学首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荣誉奖
1996年1 月 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创刊十周年优秀论文三等奖
主持和参加的主要研究课题
《民族地区的环境、开发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5万元,2012年-2015年,
《当代少数民族社会敏感和突出问题研究》(课题负责人),“985工程”三期项目,120万元,2010—2012年。
《中国当代民族社会问题研究》(课题负责人),“211工程”三期子项目,55万元,2008—2010。
《民族社会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项目负责人),50万,2008—2012。
《内蒙古生态环境状况、问题、对策研究》(课题负责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20万元,2003—2005年。
《关于人类圈变化对地球系统进化的影响评估的调查研究》(中方课题负责人),日本文部科学省地球科学调查促进费资助,750万日元,2001—2005年。
《中国蒙古族地区的农业开发与环境问题的社会学研究》(独立承担),日本文部科学省科研费特别研究员补助金资助,100万日元,2000—2001年。
《亚洲社会的地域开发与环境问题的环境社会学研究》(中方课题负责人),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研究费资助,250万日元,1999—2001年。
《中国蒙古族生活方式的跨区域比较研究》(课题负责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资助,2万美元,1998—2001年。
代表性成果
1.着作
《社会学名家讲坛》(第二辑,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中国环境社会学》(第一辑,与柴玲共同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社会学名家讲坛》(第一辑,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内蒙古生态移民研究》(与任国英共同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
《体制政策与蒙古族乡村社会变迁》(与郝亚明合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
《民族社会学概论》(参编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人类学通论》(参编教材),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与马戎等合着),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
《环境社会学》(独立翻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科尔沁蒙古族农民的生活》(独着),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年。
《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参编教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比较社会学》(独着),知识出版社,1995年。
2.主要论文(权威刊物论文等)
“利益分化、制度变迁中的农民环境意识”(与陈占江合作),《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12期。
“中国民族社会工作发展的路径:‘边界跨越’与‘文化敏感’”(与王旭辉、柴玲合作),《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
“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封面导读,全文转载,原文见下),《新华文摘》2012年第4期。
“中国经验的环境之维:向度及其限度——对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与陈占江合作),《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6期。
“从多元、整体视角看西部的生态与文化保护”,《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4月13日。
“Government, market and households in the ecologicalrelocation process: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ecological relocation in Sbanner”(与荀丽丽合作),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8年第1期。
“政府动员型环境政策及其地方实践——关于内蒙古S旗生态移民的社会学分析”(与荀丽丽合作),《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定量方法在人类学调查研究中的套用”,《民族研究》2002年第5期。
“比较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
“チベット牧畜民社会の亲族构造”,《民族学研究》(日文)第57巻第1号,1992年。
“变动中的蒙民生活”,《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1期。
3.其他论文
“制度变迁、利益分化与农民环境抗争——以湖南省X市Z地区为个案”(与陈占江合作),《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生态文明建设与民族关係和谐——兼论中华民族到了培元固本的时候”(与张海洋合作),《内蒙古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清水先生に守られてきた私と中国の人类学”,《共在の论理と伦理》,はる书房,2012年。
“环境社会学的学科理念与研究方法”,《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当代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与柴玲合作),《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2期。
“环境问题研究的社会学理论——日本学者的研究”,《学海》2010年第2期。
“生态移民政策と中国社会における公共圏——内モンゴルを事例として”,《环境政策をめぐる公共圏创出の可能性——アジアからの検证》,法政大学社会学部,2009年3月。
“「森林公园」と「グリーン・ユニバーシティ」”,《法政大学环境报告2008-09》,法政大学环境中心,2009年6月。
“生态移民中的社区构建——棋盘井生态移民社区案例研究”(与闫秋源合作),《生态移民的环境社会学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年。
“论功能理论与条件-功能分析”(与苏日娜合作),《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蒙古族农村家庭经济状况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与郝亚明合作),《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
“差序格局理论的内涵、方法论启示和学术贡献”(与闫秋源合作),《民族研究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论海外华人的中国认同”(与柴玲合作), 《民族研究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社会人类学关于结构与功能的不同理论”(与苏日娜合作),《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生态移民过程中的政府、市场与家户”(与荀丽丽合作),《21世纪东アジア社会学》2008年创刊号。
“关于生态移民的定义、分类及若干问题”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Inland China: SandyDesertification”(英语), Japan Environmental Council(Ed.), The 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in Asia 2005-2006, Tokyo: Spring-Verlag,2005, pp.152-154.
“生态移民对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影响——以内蒙古正蓝旗敖力克嘎查为例”(与孟琳琳合作),《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生态移民研究综述”(与孟琳琳合作),《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中国内陆部:沙漠化の现状と対策”(日文),《アジア环境白书 2003/2004》,东洋経済新报社,2003年。
“跨文化比较研究法” 《西方与非西方——文化人类学百年基本文献》,华夏出版社,2003年。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沙地の砂漠化と防止対策”(日文,与泽田裕之、乌兰图雅合作),《内蒙古草原荒漠化问题及其对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
“费孝通类型比较法的理论与实践”, 《让生活更美好》,群言出版社,2002年。
“学科定位与学科建设”,《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ハラチン”(日文),《世界民族辞典》,弘文堂,2000年。
“ホルチン”(日文),《世界民族辞典》,弘文堂,2000年。
“Anthropology and DisciplinaryClassification in China”(英文), MINPAKU AnthropologyNewsletter, Number 9, December 1999.
“论民族学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法”,《世界民族》1997年第3期。
“社会结构的理论及其分析方法”,《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西藏自治区民族教育分析——与内蒙古的比较”(与苏日娜合作),《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年。
“藏北牧区亲属结构调查”(与万德卡尔合作),《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年。
“论费孝通的比较研究”,《世界民族》1996年第2期。
“论社会结构及其构成要素”,《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第5期。
“论比较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关係”,《世界民族》1995年第2期。
“社会人类学比较分析的单位”,《贵州社会科学》1990年第8期。
“论社会学的功能主义”,《経済・社会》1990年第5期。
“牧区乡镇企业发展初探”,《経済・社会》1989年第5期。
“西藏民族教育分析”,《中国藏学》198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