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延长县全民健身实施计画(2016—2020年)

2019-06-24 05:53:59 百科

延长县全民健身实施计画(2016—2020年)

发布日期

延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延长县全民健身实施计画(2016—2020年)》的通知
各镇政府、街道办,县政府各工作部门、单位:
现将《延长县全民健身实施计画(2016—2020年)》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延长县人民政府
2016年11月4日

全文内容

延长县全民健身实施计画(2016—2020)
为实施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提高全县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画(2016—2020年)的通知》(陕政发〔2016〕31号),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计画。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以满足人民民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政府履行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大力实施“全运惠民”工程,构建符合城镇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构建较高水平涵盖的健身设施、健身组织、健身活动、体质监测等内容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年龄、不同层次民众多样化的体育锻鍊需求,力争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以上,城市普遍建有“15分钟健身圈”,农村公共体育设施覆盖率超过60%,实现公共体育场全覆盖。

三、工作任务

(一)经常参加体育锻鍊人数有较大幅度增长。进一步提高民众爱体育、懂体育,促使全县经常参加体育锻鍊活动人数比例达到38%以上,每周参加1次以上体育锻鍊的人数比例达到50%以上。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1小时的体育锻鍊活动。农村人群、中青年人群参加体育锻鍊人数有大幅增加。
(二)体育健身场地设施进一步完善。不断加大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县城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维护。将健身长廊门球场和篮球场下陷地基改造成标準塑胶篮球场。更换健身房健身器材使用年限老化器械,改善桌球室,羽毛球馆水泥地基、灯光,安装衣物柜87个,中央空调4台。扩大体育健身设施覆盖面,及时更新旧的健身器材。加快新城区公园、绿地配建体育设施,逐步实现公园体育化,体育园林化;建设功能性、公益性强的篮球、羽毛球、桌球、门球等场馆,满足民众多样化健身消费需求。各镇(街道)以行政村为基础建有相应规模“全民健身中心”,社区、城市住在小区、农民集中居住小区建有“健身工程点”,有条件的公园、绿地、广场建有体育健身设施。公办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向民众开放体育场地,开放率达50%以上。
(三)健全健身设施管护机制。体育场地设施受赠(管理)单位要按照“谁受赠、谁维护”、“谁管理、谁维护”的原则,健全健身工程(点)义务管理员制度、安全制度、维修制度,落实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管理主体责任,做好日常管护工作。体育主管部门健全义务管理员培训、捐赠器材报废与更新等工作运行制度。
(四)完善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建立完善各类体育协会的管理工作,解决各协会缺失问题,加快体育社会化发展,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向民间行业影响力大的组织转变,推动其向社会化、法制化、高效化方向发展,提高体育社会组织承接全民健身服务的能力和质量。让体育组织体系深入到每一个需要健身人群的末端,让各类协会、社会团体成为组织引导广大民众科学健身、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力军。同时,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信息库,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积极发展与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奖励机制,定期评比表彰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奖励一线社会体育指导骨干,到2020年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300人以上,达到每个健身站(点)拥有2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满足广大体育健身民众的不同需求。
(五)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积极组织各类民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赛事及中老年体育活动的展示赛,定期举办学生、社区、职工、残疾人、农民等人群运动会和单项体育比赛,打造品牌健身活动,每年利用节假日开展爬山、拔河、象棋、跳绳、桌球、羽毛球、篮球,脚踏车、趣味运动会、老年门球、健身走等民众体育活动10次以上;组织发展有条件的镇、行政村开展好每年一度的农民运动会。扩大参与面,提高参与度,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生活化、社会化、常态化发展。积极推进体育社团规範化、社会化、实体化建设,有效提高各类体育协会的组织管理、赛事承办、活动开展和自我发展能力;积极承办、组队参加上级群体赛事。
(六)构建体质监测服务平台。积极推行《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规定》和《国民体质测定标準》。到2020年,实现建立全民体质监测中心,充实国民体质测试器材,培养专业人才,建立服务体制,完成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建设。深入机关、学校、农村,免费为民众体质监测和健康谘询,使更多的人群参与国民体质监测,感受科学健身指导的益处,传播科学健身方法、营养及健身知识,并建立体质监测资料库,提高市民健身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组织架构。教育、科技、卫生、广电、国土、住建、林业、文化、旅游等部门要将全民健身工作与现有政策、目标、任务相对接,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规划、落实工作任务,协同推进全民健身工作开展。充分调动各级各类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民间体育社团等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全面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好科学健身指导、人才培训、活动组织、赛事承办等方面的主体作用。
(二)加大对全民健身事业的投入。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政府提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职责,切实保障人民民众参与全民健身的权利。加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投入力度,要依法把体育彩票公益金按一定比例用于全民健身事业,并加强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全民健身事业,鼓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全民健身事业提供捐赠和赞助,并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减免用于全民健身设施场馆的健身费用,扶持体育产业发展。
(三)建立全民健身评价体系。建立政府、社会、专家等多方力量共同组成的评价工作平台,採用多层级、多主体、多方位的方式对全民健身发展水平进行立体评估。继续完善全民健身统计制度,做好体育场地普查、国民体质监测以及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数据分析,推进全民健身科学决策。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