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全国图书馆标準化技术委员会

2019-05-20 05:53:22 百科
全国图书馆标準化技术委员会

全国图书馆标準化技术委员会

全国图书馆标準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于2008年10月,委员会编号SAC/TC389,简称图示委。图示委主要负责图书馆管理、服务,图书馆古籍善本的收藏、定级、维修、保护,图书馆环境等领域标準化工作,与国际标準化组织信息与文献工作技术委员会(ISO/TC46)相关联。图示委主管部门是国家标準化管理委员会,业务指导单位为文化部,图示委秘书处承担单位为国家图书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全国图书馆标準化技术委员会
  • 简称:图示委
  • 批准单位:国家标準化管理委员会
  • 成立时间:2008年10月

简介

图示委的工作领域是“图书馆管理、服务,图书馆古籍善本的定级、维修、保护,图书馆环境等领域标準化工作”,现有委员38人,委员任期5年。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詹福瑞任图示委主任委员,陈传夫、张晓林、陈力、王世伟、袁海波、倪晓建、汪东波任副主任委员,申晓娟任秘书长。

工作计画

标準化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性工作,是普及推广各领域创新发展成果,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紧密结合,实现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十二五”时期是进一步贯彻实施国家标準化战略,全面提升我国标準化工作水平的重要时期,也是抓住图书馆事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升我国图书馆事业标準化水平,以标準化工作促进图书馆事业科学健康发展,使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时期。
为贯彻落实文化部《文化标準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07-2020)》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我国图书馆标準化工作,根据国家标準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标委”)《关于编制标準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有关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全国图书馆标準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编制本规划。
一、我国图书馆行业标準化工作现状
图书馆行业标準化工作应当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文献资源组织、用户服务等各项业务工作及图书馆管理工作提供全流程的标準规範支持。近年来,全国文献与信息标準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文标会”)与全国文献影像技术标準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文影标”)分别在文献信息领域及文献影像技术领域制修订了一批国家标準,有力地推动了图书馆领域标準化工作的进程。为了更好地适应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对标準化工作的迫切要求,加大图书馆标準化工作力度,2008年,经国家标準委审批,图书馆行业专业标準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图书馆标準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图示委”)成立,负责“图书馆管理、服务,图书馆古籍善本的收藏、定级、维修、保护,图书馆环境等领域的标準化工作。”
三年来,在主管部门的领导和业界专家的支持下,图示委顺利组建,并完善了管理制度,在标準化战略研究、图书馆标準规範体系建设、重点领域标準规範制修订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申报立项了一批标準制修订项目
图示委自成立伊始,就紧紧围绕图书馆领域标準制修订开展工作,积极就我国当前图书馆事业发展中亟需的标準申报国家标準和文化行业标準。截至2010年底,图示委已立项8项国家标準,组织研製并审查报批了1项国家标準和1项行业标準,这些标準项目涵盖图书馆古籍保护、古籍定级、机读目录格式、机读规範格式、馆藏资源数据加工、公共图书馆服务等,已经或即将为图书馆工作相关领域提供标準化工作依据。
表1:图示委成立以来立项标準一览表
标準类别
标準名称
立项时间
备注
国家标準
图书馆古籍定级规範
2009年
制订
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
2009年
制订
图书馆机读目录格式
2009年
制订
图书馆机读规範格式
2009年
制订
图书馆 馆藏文本资源数据加工
2010年
制订
图书馆 馆藏音频资源 数据加工
2010年
制订
图书馆 馆藏视频资源数据加工
2010年
制订
图书馆 馆藏图像资源 数据加工
2010年
制订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範》
2007年
文化部转交
审查报批
文化行业标準
《射频识别--图书馆--数据模型》
2009年
制订
(二)积极开展标準化领域科研工作
为更有效地开展图书馆标準化工作,图示委非常重视并积极开展标準化领域的科研工作。2010年,受文化部委託,图示委承担了文化部调研课题——文化行业标準化工作现状与趋势研究,项目在调研文化部所属8个标準化(分)技术委员会开展工作现状及国外文化领域标準化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对文化行业标準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出梳理,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形成课题报告,该项目已于2011年9月顺利结项。此外,2010年,图示委还承担了国家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乡镇(社区)图书馆管理标準研究,该项目将在全面调研我国乡镇社区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基层图书馆发展经验,形成我国乡镇社区图书馆管理标準体系研究报告,并起草若干相关标準文本,上报立项国家标準或行业标準。
(三)完善图示委内部管理机制
为加强标準制(修)订的管理工作,规範标準制修订程式,推动标準制修订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图示委正式成立以来,一直十分重视自身组织制度建设,通过编制工作简报、组织参与相关工作会议、合作申报相关标準化研究项目等方式,积极探索建立了图示委委员间的信息通报制度,以及与相关图书馆及标準化技术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机制,并逐步加强了对标準制修订工作的管理与监督,为进一步建立完整的标準制修订工作过程管理制度奠定了基础。 共有来自公共图书馆、科研图书馆、院校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学专业及图书馆相关企业等不同领域的37位专家受聘为图示委委员,为规划图书馆领域标準规範体系,编製图书馆领域管理、服务、技术等相关标準提供了坚实的智力保障。同时,在图示委归口管理的国家标準和行业标準的制修订过程中,一批图书馆各专业技术领域标準化工作人才得到锻鍊和成长,正日益成为推动图书馆标準化工作的中坚力量。
上述标準化工作成果为我国图书馆事业进一步实现标準化、规範化发展提供了条件,奠定了基础。但是,与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和科学发展的需求相比,当前,图书馆标準化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标準规範体系不够健全,适应事业发展需要的图书馆标準规範体系还有待建立;二是开放合作的标準规範研究和开发机制尚不完善,已有标準的宣贯工作有待加强,对现有标準的推广实施情况缺乏评估,标準化工作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最佳化;三是已有标準与图书馆工作的实际需求还有差距,一些重点领域标準缺失,特别是在基层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特殊群体服务、数字图书馆建设、文献保护等领域还缺乏普遍接受和广泛套用的标準。需要我们在“十二五”期间针对上述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十二五”时期图书馆标準化工作发展环境分析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随着我国标準化工作的发展和图书馆事业的进步,图书馆标準化工作将迎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一是国家标準化战略的实施为图书馆标準化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国际技术标準竞争日益激烈,我国标準化工作已取得长足进展,并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标準化管理体制,建设了一批比较成熟的标準化研究机构,成立了一批专业化的标準化技术委员会和分技术委员会,为我国各项事业的标準化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管理平台和政策基础。“十二五”期间,国家标準化战略的实施必将为图书馆标準化工作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也为图示委在国家标準化战略的总体框架下大力推进图书馆标準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是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图书馆标準化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来,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十一五”期间,国家财政对图书馆事业的投入快速增长,全国图书馆数量逐年增加,设施网路逐步完善,文献资源日益丰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各级各类图书馆间的协调协作不断强化,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图书馆标準化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实践基础。同时,事业的快速发展也对各级各类图书馆,特别是基层图书馆的标準化与规範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标準化工作已成为推进事业进一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三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图书馆标準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以网路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新媒体技术、识别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对图书馆的运营管理、资源建设和服务模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数字图书馆蓬勃发展,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资源组织技术、数位化技术、多媒体技术、移动服务技术等新兴技术在图书馆的套用越来越普遍,极大地拓宽了图书馆的服务範围,丰富了图书馆的服务手段,为图书馆标準化工作提供了新的领域。同时,资源载体、类型、来源与组织方式的日趋多样化,图书馆服务模式和服务方式的日益多元化,也对图书馆标準化工作的技术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十二五”时期的图书馆标準化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
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把握国际图书馆事业发展趋势,积极创新图书馆标準化管理机制,努力提升图书馆标準化工作水平,全面推进图书馆标準化建设,充分发挥标準化工作在图书馆业务的规範化管理、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套用的普及提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原则。坚持政府巨观指导,根据国家标準委和文化主管部门标準化规划的要求做好图示委的工作。
坚持共同参与原则。充分调动和发挥图示委委员、业界专家学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视业界已有标準化研究成果的利用,扩大标準制修订工作的参与範围,联合图书馆领域标準制修订相关利益方,共同参与标準化工作。
坚持重点保障原则。面向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中心工作,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密切关注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管理需求、技术需求、服务需求,开展标準制修订工作。
坚持制定与实施并重原则。注重标準的贯彻实施,形成由标準研究、标準制定、标準实施和标準修订组成的标準化工作良性运行机制,从而有效发挥标準在规範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坚持国际化和本土化结合原则。积极採用国际标準,并结合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需要,学习和借鉴标準化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图书馆行业发展现状的标準化体系,提升我国图书馆相关标準的国际影响力。
四、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主要目标
“十二五”时期,图示委将进一步在图书馆行业标準化理论研究和相关标準制修订工作方面发挥协调作用,加快促进图书馆相关领域标準化工作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围绕事业发展重点领域,积极组织开展标準化理论研究,充分利用研究成果指导标準制修订工作,逐步完善图书馆标準规範体系,努力规範图书馆标準化工作流程,整体提升图书馆标準化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全面推动图书馆事业实现标準化、规範化发展。
(二)重点任务
1、加强图书馆标準化理论研究,逐步构建完善的图书馆标準规範体系
“十二五”期间,图示委将进一步协调组织业界专家,深入研究有关国际标準和国外标準的发展动态,紧密追蹤国际标準化机构在图书馆行业领域的新技术、新标準的研製工作,并对国外研究成果开展本土化研究,同时深入分析我国图书馆行业标準化工作需求,积极开展标準预研工作。在此基础上,要组织图书馆行业各领域专家对我国现有图书馆领域标準规範情况进行调研,积极推进图书馆标準化体系研究工作,努力形成以“技术标準为支撑、管理标準为指导、服务标準为套用”的、符合中国图书馆事业实际情况的图书馆标準规範体系。
2、确立图书馆标準化工作重点领域,加快制修订一批事业发展亟需标準
要紧紧围绕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确定图书馆标準化重点工作领域。“十二五”期间,要加大资源建设、服务工作、图书馆绩效评估等基础性业务标準和管理标準的制修订力度,进一步立足数字图书馆建设、基层图书馆建设、面向特殊群体的图书馆服务、文献保护等重点领域,有计画地申报立项一批新的国家标準和行业标準项目;要对图书馆行业各系统、各机构主导的重大工程建设中已经形成的相关标準进行全面深入调研,积极创造条件,促使其中的成熟标準逐步上升为行业标準和国家标準。
重点领域一:数字图书馆建设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由国家级数字图书馆、行业性数字图书馆和各区域数字图书馆组成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体系,但从整体上来看,标準不统一是制约当前我国数字图书馆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为此,亟需在数字资源的採集、加工、组织、存储、传输、服务等方面建立和遵循统一互用的标準规範和互操作协定,进一步发挥数字图书馆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优势。“十二五”期间要围绕数字图书馆建设形成一批标準。
重点领域二: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十二五”期间,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推进力度会进一步加大。为此,需要围绕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资源、技术、服务、管理等多方面设计一套完善合理的标準规範体系。重点研製和建立图书馆有效覆盖面积、有效服务半径等服务网点布局指标,并围绕总分馆服务、流动服务等新的服务模式形成一批标準。
重点领域三:基层图书馆建设
“十一五”以来,随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画等重大文化惠民项目的陆续实施,我国县以下基层图书馆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然而,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文献资源日益丰富的同时,基层图书馆尤其是乡镇社区图书馆(室)在管理与服务方面存在的不规範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因此,亟需制订相应的管理与服务类标準,通过标準促进基层图书馆(室)的建设与发展。
重点领域四:图书馆服务
图书馆服务是立馆之本,为了对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和服务质量进行有效规範,从而确保图书馆服务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满足各类型用户的多元化、多样性、多层次的信息与知识需求,亟需制订相应标準,特别是面向老人、儿童、残障人士、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等特殊人群的服务标準,以及参考谘询、用户培训、阅读推广活动等重点领域的服务标準,从而规範和引导图书馆面向各类群体提供高质量的规範化、标準化服务。
重点领域五:文献保护
图书馆馆藏文献,特别是古籍文献的保护是图书馆履行传承文明、服务社会职责的重要基础。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画”实施以来,我国古籍保护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古籍保护工作取得显着成果。然而,在相关文献保护,特别是保存状况堪忧的民国文献保护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流程等方面还缺乏统一规範,给文献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十二五”期间,亟需制定一批文献保护工作标準,以全面保护各类型文献典籍。
表2:“十二五”时期图书馆标準化工作重点领域一览表
重点领域
主要工作方向
数字图书馆建设
基于数字资源生命周期管理的
相关标準规範建设
面向全媒体、多终端的数字图书馆服务相关标準规範建设
基层图书馆建设
乡镇(社区)图书馆管理标準
图书馆服务
图书馆特殊人群服务相关标準
图书馆参考谘询服务相关标準
文献保护
古籍保护相关标準
民国文献保护相关标準
公共图书馆
服务体系
服务网点布局相关标準
总分馆服务、流动服务相关标準
3、依託图书馆领域重大工作项目的开展,积极推进标準成果的宣贯与推广
“十二五”时期,图示委将进一步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指导思想,积极依託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计画、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华古籍保护计画等国家重点文化工程,统筹规划,联合全国各系统力量,通过组织会议交流、业务培训等方式,有计画、有步骤地普及图书馆领域相关标準及标準化工作知识,推动标準规範成果的示範套用,循序渐进地推进相关标準成果的宣贯工作,确保制定一项,发布一项,落实一项。同时,要在实践中加强对标準规範的评估和检验,为其进一步完善和修订提供依据。
4、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图书馆标準的国际化
“十二五”时期,图示委将进一步加强与文标会、文影标等相关领域标準化技术委员会的业务合作,建立有效的、常态化的交流与协作机制,在标準的研究、制订、实施和宣传等多个环节进行全面合作,避免重複建设和监管空白,提升标準规範的开放性和广泛适用性。同时,要加强与国际标準化组织和各国图书馆行业标準化工作机构的联繫与交流,积极跟蹤、主动参与相关国际标準的制修订工作,促进成熟、先进国际标準的本土化。
5、构建图书馆标準化信息平台,提高标準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十二五”时期,图示委将加快建立图书馆行业标準化工作网,加强与各相关部门和相关标準化工作机构间的合作,加强标準化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共享。在此基础上建立信息平台,实现图书馆标準的网上查询、申报、公示,开展标準需求的徵集与评议、标準成果的宣传推广和套用反馈,促进图示委委员及相关技术专家之间的沟通与联繫,促进图书馆标準化工作的统筹规划与协同合作。
五、保障措施
要从组织、人才和经费等多方面採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为图书馆标準化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坚实保障。
(一)组织保障
积极争取国标委、文化部等行业主管部门的更大支持,推动建立更为高效、科学的图书馆行业标準工作制度体系,特别是要儘快建立起图书馆行业相关标準化工作机构之间的协同合作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图示委组织内部规章制度建设,在合理规划图书馆标準化体系的基础上,适时推进图示委的组织机构建设,成立相关分技术委员会,制定和完善图示委委员换届调整、经费使用与管理、工作组绩效评估与考核等管理办法,建立定期会议制度。针对标準研究、标準制修订和标準宣贯等不同工作需要,规範相应的工作流程,加强对标準的计画、制定、审批、发布、複审、修订等各环节的监管,建立标準实施评估机制,确保标準制修订过程科学、规範、合理。
(二)人才保障
在标準制修订工作中注重培养标準化工作新生力量,同时积极鼓励开展图书馆标準化相关的专业培训、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等,以多种形式有计画、有步骤地培养图书馆标準化专业人才,建设一支集标準化知识和图书馆专业知识等于一身的高质量标準化工作队伍。收集与整理图书馆领域国家和行业标準制修订参与人员、图书馆领域技术与战略研究人员、具有图书馆领域国际标準化工作经验人员以及其他图书馆界知名专家学者的信息,逐步建立图书馆标準化专家库,为图书馆领域标準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準确详尽的人才储备信息。
(三)经费保障
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大力争取国标委、文化部、图示委秘书处挂靠单位及标準牵头起草单位等各机构对标準制修订、标準化科研和标準宣贯等方面全方位、多元化的投入与支持。积极申报并推动图书馆标準化科研工作,获取专项科研经费支持。要进一步明确标準项目牵头单位的经费投入责任,完善经费管理制度,为标準项目的开展提供长效可靠的经费保障。探索建立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展标準研究和标準制修订工作的机制。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