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绿领吸蜜鹦鹉

2020-03-03 17:14:15 百科
绿领吸蜜鹦鹉

绿领吸蜜鹦鹉

绿领吸蜜鹦鹉(学名:Phigys solitarius)羽色鲜艳,体为红色,前额和鸟喙之间、额头、头顶为深紫色;背部和翅膀为绿色;颈部和背部下方为黄绿色;腹部和大腿为蓝紫色;鸟喙橙色,虹膜红棕色。主要以花粉、花蜜与果实为食物,鸟喙比一般鹦鹉的长、更特别的是细长的舌头上有刷状的毛,称为刷状舌,方便该鹦鹉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身体内部的构造也很特别,它们的体内有一种特别的消化酵素存在,以便分解食物。但由于该吸蜜鹦鹉没有消化穀物饲料的必要,它们的沙囊处理硬食物的能力较其他鹦鹉弱了许多。分布于斐济。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绿领吸蜜鹦鹉
  • 拉丁学名:Phigys solitarius
  • 别称:绿领鹦鹉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 :鸟纲
  • 亚纲:今鸟亚纲
  • :鹦形目
  • :鹦鹉科
  • 亚科:吸蜜鹦鹉亚科
  • :吸蜜鹦鹉族
  • :Phigys属
  • :绿领吸蜜鹦鹉
  • 分布区域:斐济
  • 命名者及年代:Suckow, 1800
  • 英文名称:Collared Lory
  • 保护状况:IUCN无危

外形特徵

绿领吸蜜鹦鹉身长20厘米,体重75-85克。这种鹦鹉鸟体为红色,前额和鸟喙之间、额头、头顶为深紫色;背部、飞行羽、翅膀内侧覆羽、尾巴内侧覆羽和尾部为绿色;颈部和背部下方为黄绿色;腹部和大腿为蓝紫色;鸟喙橙色,虹膜红棕色。母鸟头顶的蓝紫颜色较浅,并且点缀的分布些绿色的羽毛。幼鸟的鸟喙和虹膜颜色较深,胸部为浅紫和黄绿色。

生活习性

绿领吸蜜鹦鹉主要栖息于岛上比较潮湿的森林地区,会避免在无树木且建造的地区活动;此外,它们也会前往椰子园、人类居住的地方或是花园等处活动。在繁殖季节它们大多成对,或是组成5到8只的小群体游牧活动;偶尔会聚集高达50只的数量于花朵盛开的树上觅食;偏好在椰子园活动,除了进食树叶外,也会将花朵咬开吸食花蜜;为了争夺最佳的食物,它们会对其他所有竞争对手展开攻击,有时包括自己的同伴在内。

分布範围

分布于大斐济岛(Fiji islands),劳列岛(Lau Archipelago)的北部。
绿领吸蜜鹦鹉分布图绿领吸蜜鹦鹉分布图

繁殖方式

绿领吸蜜鹦鹉主要以花蜜、花粉、软性水果(芒果)、毛虫和其他昆虫的幼虫为食。它们在野外的繁殖季为7月到12月,会在腐烂的树干中或是椰子树上筑巢;人工豢养的绿领鹦鹉一次会产下2枚卵,孵化期28天,幼鸟羽毛长成约需9周。亲鸟每次通常都只扶养一只幼鸟长大,因此取出手养可以增加它们的存活率。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