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绿色科技

2020-01-22 17:00:13 百科

绿色科技

绿色科技指的是以保护人体健康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容的所有科技活动。绿色科技涉及能源节约,环境保护以及其他绿色能源等领域。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绿色科技》
  • 外文名称: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语言:中英文
  • 主管单位:湖北省林业厅
  • 主办单位:花木盆景杂誌社
  • 编辑单位:绿色科技编辑部
  • 创刊时间:1963年
  • 出版周期:月刊
  • 国内刊号:CN 42-1808/S
  • 国际刊号:ISSN 1674-9944
  • 邮发代号:38-197
  • 定价:20元

绿色科技

简介

高效、节约、环保的绿色科技产业是拉动整个世界经济最大的动力引擎。绿色科技将会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它包括:绿色产品、绿色生产工艺的设计、开发,绿色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消费方式的改进,绿色政策、法律法规的研究以及环境保护理论、技术和管理的研究等等。绿色科技是发展绿色经济、进一步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重要技术保证。
绿色科技实质上是指能够促进人类长远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共存共生的科学技术。它不仅包括硬体,如污染控制设备、生态监测仪器以及清洁生产技术,还包括软体,如具体操作方式和运营方法,以及那些旨在保护环境的工作与活动。
绿色科技负载着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关係,强调防止、治理环境污染,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在现代,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那种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人定胜天”的观念已经得不到多数人支持。人是生物圈的构成要素,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结果不对称的互动关係。无论人的作用多幺大,人对自然的影响只是改变自然的具体演化方式,不可能毁灭自然,更不可能消除自然的存在。但自然对人的巨大反作用就有可能毁灭人类,消除人类的存在。即使全世界所有的核装置同时全部爆炸,毁灭的是人类,不是地球。因此,在最高意义上讲,自然才是人的主宰,人只能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自然作为人的生存环境,人对自然的任何影响最终都转化为对人自身的影响。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也只是相对人而言。离开了人,自然界无所谓污染和生态恶化问题。

经济价值

一是内部价值,指绿色科技开发者或绿色产品生产者获得的价值。如绿色科技转让费,清洁生产设备、环保设备和绿色消费品在市场获得的高占有率等。
二是直接外部价值,指绿色科技使用者和绿色产品消费者获得的效益。如用高炉余热回收装置降低能源消耗,用油污水分离装置清除水污染,使用绿色食品降低了人们的发病率等。
三是间接外部价值,指未使用绿色科技(产品)者获得的效益。这是所有社会成员均能获得的效益(如乾净的水,清新的空气),也是绿色科技负载的最高经济价值。

发展潜力

三种绿色科技非常有潜力
一是交通方面,中国的电瓶车技术也领先全世界,内燃汽车也将会快速发展。
二是煤炭的清洁科技,中国70%的能源依靠煤炭生产.
三是建筑的节能减排,今后几年的建筑面积50%都在中国。

战略意义

全世界很多国家的领袖,都是很严肃得面对这个问题。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不可能不面对这个问题,低碳经济是不是应该做,而是我们应该怎幺样做,这个肯定是对我们有战略意义的。
绿色科技是新一轮的工业革命。我们前几轮的工业革命,对这个地球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那幺我们下一轮的工业革命就是“绿色科技”,绿色科技我认为可能又是下一个经济成长点。那幺下一个经济成长点对中国来说就是就业,温总理说了,他说三点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就业,一个就是有质量的经济发展,第三个就是低碳经济的模式。能够用绿色的科技解决一些面对的气侯变化的问题,是非常有战略意义的。2008年奥运会的游泳馆:水立方,便属于绿色科技之一。

三大挑战

发展绿色科技面临的三大挑战
首先,提高人的环保观念,中国气候变化地带多,人口有13亿,提高环保观念,推广普及绿色科技困难较大,如果所有消费者都有了绿色环保意识,会促进企业看到商业,才会愿意投入成本。
其次,需要政府支持,政策配套,建立市场机制,才能让绿色科技发展得更快。温总理也说了,节能减排是我们的国策。地方政府要让污染企业付出代价,还要平衡经济发展、就业与绿色科技之间的关係。
再次,发展绿色科技需要金融业的支持,没有资本就难以推广技术,技术也难以创新,另外还要对绿色科技做一个全面的风险评估、成本回报深入分析。

杂誌简介

《绿色科技》(英文名: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由湖北省林业厅主管、花木盆景杂誌社主办、武汉新兴绿色科技研究所联办的绿色科技类学术期刊,原名《绿色大世界》,2010年变更刊名为《绿色科技》。本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资料库、中国期刊网、万方数位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资料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龙源国际期刊网、等全文收录期刊。本刊创办于1963年,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42-1808/S,国际标準刊号:ISSN 1674-9944,国际大16开本精美印刷,全国公开发行。是全国从事农业、林业、园林、生态、环保、旅游、自然资源、绿色产业与经济、绿色建筑等行业科研、教学、经营、管理工作者的重要参考刊物和论文发表台。
绿色科技
赵鹏大院士任本刊编委会名誉主任委员,湖北省林业厅厅长王海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书记郝翔教授任编委会主任委员。
社长:万绍华 总编:熊俊龙 执行主编:方 熠
本刊刊号
国内统一刊号 CN 42-1808/S
国际标準刊号 ISSN 1674-9944
国内邮发代号 38-197
国外发行代号 M1014
办刊宗旨
面向绿色领域 服务交叉学科
构筑绿色平台 推广科技成果
传播绿色文明 促进和谐发展
办刊理念
崇绿 惟特
求精 创新

杂誌目录

资源与产业
(1)云南省薄壳山核桃良种基地建设工艺设计探讨 张盼盼 李云
(4)元江县乾热河谷造林进展与展望 鬍子萍 方强明 李江 白峰
(7)基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资源环境新观念 吴仕良
(10)城市观光奶牛场发展策略探讨——以深圳光明农科大观园为例 曹琼 李雪娇 麦热耶木·艾散 颜育良 陈健琦 黄锋 莫放
(13)和县蔬菜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 姚明虎
(17)柔印产业现状及发展探讨 黄卿
(18)天目湖产业调整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章凯文
(20)三明油茶产业发展研究 杨培华
(22)林业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探讨——以资兴市为例 李兴林 曹方莉 黄晓明
(23)来凤县药业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陈武宽 谭波道
(25)舟山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研究 方巍 叶维寅
(27)宽阔水保护区实施“天保工程”的措施及其成效探讨 杨昌乾
(29)曲靖市国营海寨林场产业结构分析及发展对策探讨 包绍红
(31)景宁山区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金国华 郑必坤 王晓霞 彭学库 李兴发
(32)营林技术对森林有害生物的防治研究 胡天明 吴江水
(34)木里县森林资源保护措施探讨 扎西龙布
(36)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智慧型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 黄丽萍
(38)梨树县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探讨 常桂平 刘峰 刘东波
(39)丽水市休闲养生产业发展研究 叶方长 罗根香 郑素云
(41)西畴县林业生态建设发展对策探讨 王国仙
(43)夏季养薰衣草剑兰可驱蚊醒脑净化空气 无
(44)广东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营林技术探讨 黄伟群
(45)家养君子兰的“水培”技术 无
(46)丽水市森林质量提升研究 雷小平 谢松雄 翁振明
(47)丽水市森林产品发展对策探讨 吴承军 王洪根 程樟富
园林与景观
(49)南昌市城市道路绿化现状及改进对策 罗旭华 廖佳梅 马雨泠 李燕
(51)龟背竹的家庭栽培特点 无
(52)光谷地区道路交叉口景观建设方法研究——以武汉光谷大道为例 汤菲
(54)野生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套用研究 李景蕻 张丽华
(57)地被菊在园林设计中的套用研究 杨俊 卢明明 孙莺沙

投稿须知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字、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民族、职称、所获学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并请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
2.论文摘要儘量写成报导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字选择贴近文义的规範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8000字,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準。外文字元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